第6章 许右符大显神威
作者:千千野火      更新:2022-09-27 23:28      字数:3435
  此时金花已不知所措,我知道哀求肯定是没用的,便冲着那老太婆道:“你这死老太,干嘛把我们困在瓶子里?”那老太婆笑道:“本来我想让你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快快乐乐地突然就没了,这样你们身上就少了一股怨气。但没想到你这小子偏偏不识趣,一直都清醒得很。”不知这后面半句话是在夸我,还是嘲笑我。

  我又问道:“那你要拿我和金花的生魂干嘛?”那老太婆道:“小子你来得真巧!本来老身正愁着哪里找一对童年童女的生魂去,没想先是这女娃,接着又是你这小子,都是自己送上门来的。”

  我听了,疑惑道:“这么说,你拿我们俩的生魂,大有用处?”那老太婆道:“当然!”顿了顿又道,“嗯,不妨让你死个明白。三百年前,老身死后,不愿到阴曹报到,再受轮回之苦,便躲在这深山老林里修炼,以期得道成仙。可是练来练去,进展非常缓慢。后来有一位路过的真人指点我说,只要每十年同时吸食一对童男童女的生魂,修炼时便可突飞猛进。”

  “这么说,你是要吃了我们?”我不由怒吼道。那老太婆又道:“差不多!只是不是一口气吞了你们,而是像吸食人间烟火似的,慢慢在把你们的生魂吸到肚子里,直至吸完,这过程需要七七四十九天。因此,你们还不会一下子就烟消云散,只是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不见。”

  金花听到这,方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不由大哭起来,一边不停地哀求那老太婆放了我们。那老婆见状,不由埋怨道:“你们俩这一哭一闹的,生魂的味道吸起来就不美了!”

  没想到那老太婆竟用邪法修仙,我不由怒不可遏地骂道:“就你这样,永远都不可能修成正果,最多是成妖成魔。”那老婆听了,并不在意:“仙也罢、魔也罢,算来今年正是又一个第十年,吸了你们,我的功力又可以更上一层楼了。”说着,便得意地笑了。

  笑罢,那老太婆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了我一眼:“你这小子,小小年纪怒气还挺大的,看来吸食你时,得小心被呛着!”

  ……

  那老太婆盘膝而坐,练了一阵子吐纳,收功后,拿过瓶子摇了几下。我和金花顿时一阵翻滚,头晕眼花,眼前满是金星乱舞。

  那老太婆拔开瓶塞,喃喃道:“我先吸两口试试。”尽管我先前怒火冲天,此时也不由跟着金花求饶起来。然而,那老太婆并不理会我们的求饶,大吐一口气,慢慢地把嘴凑到了瓶口。

  正当我绝望之际,半空中突然传来一声叱喝:“大胆老妖,竟然躲在深山老林里做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还妄想得道成仙!”

  只见一位红颜白发的老道从天而降,衣袂飘飘,落地无尘。其背负桃木剑,一手执拂尘,一手结成伏魔印。我急忙喊道:“道长救我!”

  那老太婆道:“哪里来的野老道,多管闲事。”“我乃驱魔道长许右符是也,你的死期到了,今夜的事你还有何话说?”道长回道。

  那老太婆听了,大为惊恐:“原来是你!”说着衣袖一挥,收起幻象,往暗处钻去,便想销声匿迹。

  许右符眼疾手快,立即打出了伏魔印,只见一个斗大的金印,飞击向那老太婆。那老太婆躲闪不过,便抓起身边的一个小朋友挡在面前,那小朋友被伏魔印打中,顿时化为一团火光,灰飞烟灭,原来他只不过是一个纸人。余下的小朋友见状,便都躲了起来。

  许右符又拔出桃木剑一指,一道飞虹拦住了那老太婆的去路。那老太婆见无处可逃,只好回身应战。

  双方一时你来我往,大战五十回合。那老太婆虽处于下风,但暂时仍未有落败的迹象。许右符见对方负隅顽抗,便咬破自己的中指,把血涂在拂尘上,拂尘一挥,顿时化作万道金光打下。那老太婆急忙用拐杖抵挡,但她的那根拐杖并非灵器,根本抵挡不住万道金光。

  那老太婆一被金光打中,瞬间便魂飞魄散,化作几缕黑烟,渐渐消散于林间。

  许右符收功后,走到我的跟前,猛地把我一推,我的生魂便被送回了身体里。他又拿出一条收绳,一头绑在金花的手腕上,另一头让我攥紧:“现在你们安全了!你回去后,把手上的绳头绑在金花身体的同一手腕上即可。”

  许右符说罢,便突然呆立不动,接着浑身一阵颤抖,竟变成了小敦子的模样。原来,刚才是许右符的神灵上了小敦子的肉身,救了我们。

  “小敦子,原来是你!”我又惊又喜,不由激动的拉着他的手臂。小敦子顾不上说话,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滴,一边叫道:“好累,好累,先让我先休息一下!”说着,便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

  这时,有人在不远处干咳了一声。我抬头一看,见来人是小敦子的父亲师公赵。

  原来,是师公赵带着小敦出来找金花的生魂,刚巧撞见那老太婆作妖用幻象把我和金花的生魂困在了水晶瓶里。

  师公赵自知不敌,便在不远处设下祭坛,呼唤恩师降临,附在小敦子的身上,然后救下我们。

  师公赵上前来,对金花道:“小金花啊,你还是回去吧!我已经劝过你父母了,他们以后会对你好的。”金花点了点头,师公赵又道:“你想想,你父母以后要是再怀上一个孩子,那他们就没理由迁怒于你,要是他们再也怀不上,那他们便只有你这么一个女儿,他们再不疼你,难道想以后老了无人孝顺吗?”

  到底是师公赵,见多识广,一下子就点明了利害关系,劝人劝到了点子上。

  ……

  金花的生魂找回来后,我们有空时,照样会到山里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像封仁村这样偏远的小山村,从来没发生过大的天灾或温疫,要说以前最闹得人心惶惶的,是山里的虎患。不过近几年,再也没有人见过老虎,听说都被打光了。

  至于妖魔鬼怪,虽然可怕,但村民们总有法子应对过去。人、鬼、神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平衡。

  千百年来,村民们斗天斗地斗鬼神,都已经习惯了,从来就没听说过因为妖魔鬼怪使人口骤减的情况。“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斗来斗去,胜利的一方终归属于充满智慧的村民。

  至于斗地,看看山坡上的万丈梯田就知道了,那就是村民们的辛勤的杰作。

  至于斗天,说得有点夸张了,主要是依据天时安排农事。除了二十四节气,什么看云识天气,村民经验丰富,自有一套,有些懂得奇门决窍的老人,甚至会提前推算涝旱之灾,比如村里一位叫“封木生”的老大爷,就会此术。

  一日,木生老大爷见中午的太阳烈焰灼人,较昨闷热了不少。其掐指一算,不由惊呼:“今日戊午,为‘天上火’也。今日忽然大热,接下去恐怕有两三个月的旱情!”

  村民闻之,先是半信半疑,但旱情果然如约而至,当连续一个月晴空万里,上天仍没有半点下雨的意思,村民便开始慌了起来。

  此时正是田里的秧苗疯长的季节,却偏偏来了旱情,那还了得?肯定会大大影响秋天的收成。

  求神拜佛之事自然免不了,但抗旱救灾更是少不得。山里的水源,也因旱情减少了出水量,水资源变得很稀缺,一点都浪费不得,同时为了保证水流能够按约定成俗的方式分配,因此,看管水渠成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有些旱情严重的生产队乃至各家各户,天天都要派人守护流往自家田地的水渠,以防漏水或有人私挖沟渠引水、截水,日夜不怠。

  以前村里就曾发生过因争水大打出手的事,后来村民吸取了教训,偷水和与看水的,能不撞在一起的,就各干各的;万一撞见了,能让的就让;不肯让的就动口,理亏者自动退场,但双方绝不能动手。

  一天夜里,十二生产队轮到封有才值守。看守水渠实在是件很无聊的事,封有才在田间地头找了个干燥的地方,困了就双手抱膝坐着睡一会儿,醒了就起来巡查一遍。

  三更半夜后,水渠方面没什么可以不放心的了,不必老查看个不停。但封有才此时却清醒得很,没有半点睡意,实在无聊,他便抽起闷烟。

  正抬头吞云吐雾间,封有才不经意看了一眼坐落在水渠上方不远处的一座新坟,上个月刚葬的,坟头的青草还未冒尖,坟墓的主人叫“十三叔”。

  按辈分,十三叔是封有才的四爷,因其出生在大年三十,算下来刚好是村里那一年出生的第十三名男丁,因此取名“十三”,年纪大后,晚辈都习惯称他为“十三叔”。

  看管水渠也是一份苦差,封有才看到十三叔的坟墓,突然心生一计。

  于是,当清晨归来时,封有才逢人便说,昨晚他在看管水渠时,看到十三叔了!一番绘声绘色,说是:

  “昨晚三更半夜,我正在巡查水渠,突然看到十三叔的坟前有一点小火星忽明忽暗,刚开始我不以为意,以为那是荧火虫之类的在发光。”

  “但当我想抽烟时,才突然发觉,那忽明忽暗的小火星,不是跟人抽烟时的火星一样吗?于是我便走近点观察,发现确实是有个人影正坐在十三叔的坟前抽烟。”

  “一开始我还以为,那谁也是来看管水渠的,没事就跑到十三叔的坟前抽烟。但当我再走近点时,发现那人佝偻着身子,像极了十三叔老年时的样子!”

  “我的手电光微弱,照不清,于是我壮着胆,喊了一声‘十三叔’。那人未答,却突然一阵猛咳,像是被烟呛到了,那咳嗽声也像极了十三叔生前的样子!”

  “那人咳完,双手扶膝慢慢站起来,朝我点了点头,然后往墓地深处走去。由于我站在下方,角度问题,所以看不到靠近墓碑的那块地方,不好确定那人是走进了墓里,还是从边上偷偷溜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