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作者:醉面书生      更新:2022-09-16 23:46      字数:2062
  天色逐渐黯淡。

  庄稼人吃罢饭后,全都随着一家老小钻到炕头上,享受着一天下来唯一的安逸时光。

  武惠良给拖拉机加满油,以备日后使用。

  完后,就到施工现场巡视了一圈,将基地周围那些没用的花花草草给除掉。

  叼着着一根尾巴草蹲在地基上,盘算着最近以来的日常开销,以及后续种植基地的运营计划。

  目前手上存有将近二十万的毛票。

  其中,一万五是用作盖房子,以及家里的日常开销。

  以赵天群为首的泥瓦匠人,每人每天固定三十个元。

  外加一天里吃饭买菜,购买物料的开销。

  加起来平均每天花销不到五十元。

  盖房子的计划是两个月,照着这样的开销发展下去。

  到房子起来的时候,手里面还剩有一大部分的存款,基本上算是妥妥的。

  这一点,武惠良不是那么的操心。

  需要耗费精力的是,后续种植基地的事。

  他统算了一下,昨天一共回购了二百八十亩自留地。

  除去捐赠用作股份制的一百亩以外,只剩下了一百八十亩地用作以后的年交易支出。

  一百八十乘以三百,就是五万四千个元。

  除去两方的开销,等同于说,手里面还剩下3000块钱。

  动土,扩建基地,假如是请专业的匠人来干,预计开销不下六万。

  剩下的钱,屈指可数。

  到时候,引进一批树苗,由虾米过来传授村民们一套娴熟的管理方案和栽种技巧,再给他们发发工资,基本上能够把种植基地给步入正轨。

  最后再由自己联络客户第三方,一切付出也就自然而然有了回报……

  武惠良想着想着,便入了神,自豪的笑了笑,嘿嘿几声。

  就在此时,从隔壁传来几阵脚步声。

  许丽牵着孩子的手走了过来。

  眼看到了睡觉的点,娘两却怎么也没有睡意。

  尤其是小丫头,一直在麻麻耳边说着,要粑粑过来陪她,在她耳边讲故事。

  许丽体谅丈夫的不易,觉得他肯定在外面忙别的事情,可她也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像小丫头那样,需要丈夫的陪伴。只要他不在自己身边,自己就会感觉心里面空落落的。

  “粑粑……”源源见着粑粑后,跑了上来,紧紧的贴着对方说,“都快十二点了,你怎么还不过来陪麻麻睡觉”

  武惠良回过神来,见是小丫头在和自己说话,便楞了楞,“啊”

  “我和麻麻都很想你,你不来,我们怎么也睡不好……”源源紧紧搂着他的大腿说。

  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她能来,很有可能是许丽的意思。

  想到小丫头这阵子受的委屈以后。

  他抱起女儿说道:“源源乖,粑粑这就过来陪你。”

  说罢,就在女儿的欢喜声中,向前迈动脚步,靠近许丽,“阿丽,这阵子外面的事情太多,我没有好好的陪你,你别挂我哈。”

  “你是我男人,我不体谅你,体谅谁。”许丽低下头,羞涩的笑了笑后便抬起头来,再次看向丈夫时,眼神里仿佛装的都是他们两人的世界,“不过,再怎么忙,也要抽空多陪陪家里人,不然,我可不敢保证孩子会不会对你有什么新的意见哦。”

  武惠良认真的看着眼前的许丽。他有千言万语想对妻子说,可是,当看见她此时的样子后,顿时间就被她给迷上了。因为,在他的印象当中,许丽好像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面向自己时主动示好,却又活泼开朗……

  “源源,是这样子的吗”

  随着他低头。

  小丫头随即便嘟着嘴说:“才不是呢,是麻麻最先提出让我来找粑粑的……”

  武惠良哈哈一笑。女儿天真烂漫的面孔,多年以来,一直都是自己想看到的。即便是此刻较真的模样,他也觉得比起往常,可爱至极。

  “傻丫头,粑粑不会和你计较的。”

  “走着,我们一家三口睡觉去。”

  “……”

  夜莺围绕着隔壁的屋顶来回缠绵,发出动人的鸣叫声,就好像院子里一家三口恩爱的写照。武惠良怀抱着源源,紧拉着许丽的手,走进了里屋,没多久,便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

  ……

  武惠良睡到了自然醒。

  睁开第一眼,便听见院外那些忙碌的脚步声。

  他看了下表,这才知道自己睡过了头。

  要知道,以往都是早早起床,为妻子女儿做饭,外出挣钱。

  可是现在,却反而变得有些懒散。

  “唉,男人好难……”他很想多睡一会,可是一想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以后,便拍了拍脸颊,赶走浑身的瞌睡虫,三下五除二的穿好了衣服,跑出院外,在水龙头边豁了把脸。

  “奥,惠良醒了。”陈大娘正在院子里坐着,忙碌着手中的针线。为老伴已经开裂的鞋子忧心缝补着,“饭热好了,在灶台上,等下妈缝完这只鞋子后,就给你舀一碗。”

  “不用了妈。”武惠良微笑着说,“我自己随便弄点,垫吧几口就行。”

  说罢,他自个便来到灶台边上,拿出一副干净碗筷舀了几勺米粥,就着两个馒头扒拉了几下。

  等到吃饱喝足以后,就将手中的碗筷洗了洗,问:“我爸他们呢”

  “你爸去镇上联系砖瓦石料去了。”陈大娘缝好鞋子以后,站起来说,“惠平今儿一早起来就去施工现场督促工人们干活去了。”

  “儿媳妇送完孩子,也去买菜……”

  陈大娘边说,边来到自己屋内,等到再次回来的时候,拿出一副新鞋子出来递给他。

  武惠良见状楞了楞。

  这个家已经很长时间不曾赶集了,一般日子过的较为简朴,不论是身上的衣服还是鞋子,穿破了就缝。只要还能穿得出去,就不舍得丢掉。而这双鞋子,却是那么的崭新无比。

  为此,他道:“妈,这是……”

  “这老话说得好,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如今时代不同了。惠平这还有一些布料,我今天正好没事,就给你做了一双。你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在外面见的人,都是一些大老板领导啥的,总不能一直穿得那么打落……”陈大娘语重心长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