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你管这叫贞观之治
作者:风和风筝      更新:2022-09-16 23:43      字数:2155
  “大海!”薛安说道。

  贾英华拱手问道:“大海确实有无数海鱼,但根本抓不上来,又从何救灾?”

  薛安揉了揉太阳穴。

  他前世是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人,没什么特殊技能。

  不过毕竟经过大时代无数信息的熏陶,也并不是什么都不会做。

  他家里,就有各种船舶玩具,有些技术和工程学的东西,是互通的。

  “只要造一艘浮在五千石的大船,制造足够强劲的渔网,就能下海捕鱼!”

  “噗嗤~”

  贾英华笑出了声来。

  “大人,且不说造出这么大的船,要怎样的人力物力,更不用说,如何有如此强悍的渔网。五千石的鱼,要如何将其拽上船只?”

  在大海捕鱼,如果网不够大,根本捞不出足够的鱼获。

  足够大的渔船,确实拥有赈灾的基础能力,但其中存在太多现实的难题。

  薛安道:“现在南方最大的船,有多大?”

  贾英华道:“可载五百石,但这种船,同样没有足够大的渔网,就算有,也拉不动渔网!”

  他的话,和之前如出一辙,强调现在五百石的渔船都没有作用,更别说五千石了!

  薛安就是在异想天开!

  薛安觉得这些问题很好处理。

  拉动渔网,只要制作动滑轮组就行,渔网可以用棉纤维制网,他也有办法搞定,就是船只方面麻烦较大。

  贾英华看时机差不多了,提醒道:“大人,为今之计,只能让朝廷拨款,以高价从周边州郡购买粮食,才能完成赈灾!”

  薛安不予理会,站起身来。

  “带我去码头看看!”

  贾英华叹了口气,道:“大人,临近中午了,还是吃了饭再去吧!”

  薛安气乐了。

  什么时候了,还吃饭?

  “救灾才是当务之急,你们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怎么会有胃口吃饭。随便弄点干粮,路上解决!”

  薛安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但看到扬州城的惨状,他的内心也让他根本无法对灾情坐视不理。

  贾英华等本地官员面面相觑。

  刺史对贾英华摇了摇头,才让贾英华憋住怒气。

  众人出发后,贾英华走在后方。

  刺史道:“贾大人要忍住!”

  贾英华不爽道:“年纪轻轻,一点也不稳重,为今之计,就只能向朝廷要钱、要粮,他还妄想着,在南方想办法!简直胡闹!”

  刺史叹了口气:“朝廷不拨赈灾款,我家三十万石粮食,卖不出去啊!”

  薛安自然听不到背后的小声交谈。

  他哪能知道,扬州有粮?

  听说粮铺都关门了,薛安还以为整个扬州都油尽灯枯了。

  ……

  扬州府漕运码头,可直通大海。

  薛安抵达这里,发现大水之下,整个码头都被淹了。

  好在有大量麻绳,将船只连接在一起,全都紧紧地停在岸边。

  薛安观察了一下这些船只的大小,眉头紧皱。

  “都太小了,如果开到深海区,一个风浪,就打碎了!”

  征调渔船的计划,还没开始就破产了。

  薛安决定,自己造船。

  薛安看向贾英华,道:“现在,将扬州所有府兵调出来,我要造船!”

  贾英华想都不想,道:“府兵全都饿着肚子,无力行动!”

  薛安从怀里一掏,拿出一枚铁令。

  “虎符在此!”

  贾英华眉头一皱,眼神里闪过一丝厌烦。

  这个毛头小子,怎么屁事这么多?

  “薛大人,不如陪我们去城外军营看看吧!”

  薛安再次动身。

  高阳在薛安旁边,用很小的动作,轻轻戳了一下薛安的后背。

  “我饿了!”高阳很小声地说道。

  薛安从包裹里拿出肉干,递给高阳。

  高阳乖乖接过,用很小的动作咀嚼了起来。

  如果城区的时候,看到地上挣扎的灾民,高阳想都没想,就把整个肉干全部塞进嘴里。

  于是整张嘴鼓了起来,一动一动的。

  薛安看了她几眼,如果不是背后跟随的官员和差役太多,他肯定要动手戳一下高阳的脸。

  一路来到军营。

  薛安看到了营地里的士兵,一个个都是皮包骨头,训练的时候,也是有气无力的。

  “大人,请看,哪怕是府兵也饿得没有力气,哪怕您有虎符,也不可能调动饿兵去造船啊!”

  薛安拳头紧捏。

  这士兵,怎么给他一种明朝末期的散兵游勇的感觉,眼前怎么是一副江山末日的景象?

  说好的贞观之治呢?

  就这?

  “无怪我们饿着士兵,实在是这些年来,九州各地,都过得太过艰难了啊!”贾英华捂面,发出哭腔。

  薛安看着他肥头大耳,还哭不出眼泪的模样,终于反应过来了。

  这货,就是个贪官!

  在跟他卖惨呢!

  薛安气得收起虎符,转身赶回扬州城。

  高阳、薛家部曲众人,连忙跟上。

  贾英华一众官员,全都留了下来,看着薛安的背影。

  刺史愤恨道:“原本以为,毛头小子会比较好对付,现在看来,这小子建功立业的心思太强了,非要自己成就一番事业!”

  贾英华面色阴沉。

  “有野心是好事,但是也要分地方!”

  他想旁边看去刺史,道:“安排人,偷偷跟上去,看看他要干什么!”

  ……

  走在路上,高阳喝了口水,淡淡道:“那个贾英华对你阳奉阴违!”

  “看出来了!”

  薛安阴沉着脸。

  刘壮实道:“不出意外,扬州还有大量余粮,各个世家的粮仓都不空虚。他们只是在等,等长安国库拿赈灾饷出来,在那个时候,再大举卖粮。”

  薛安听完,恍然大悟。

  他还真以为,这些世家没粮食了。

  “你小子,怎么知道这么多?”薛安诧异道。

  刘壮实有点不好意思地看了眼公主,小声道:“其实,世家都这样干!”

  这里自然包括曾经的李家,还有薛家。

  高阳表情一僵,薛安倒是没想到薛家身上。

  “这些世家,真是臭不要脸!”薛安骂道。

  高阳表情古怪地看着薛安,这是把自己都骂进去了啊!

  “你打算怎么赈灾?”高阳问道。

  “既然州牧府的人不帮忙,那么就让百姓一起努力努力,三百石粮食,就不用来赈灾了。”

  薛安决定,以工代赈!

  “贺刚,你去州牧府,把我们的粮食拉出来。别拿错了!”

  “是!”贺刚加快速度,跑向州牧府。

  没一会,薛安来到菜市场,等了一会,贺刚带着三辆辎重车赶来。

  伴随着一阵敲锣打鼓声,无数百姓,走向了菜市场。

  “是朝廷要布粥了吗?”

  “快去抢粥吗!”

  “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