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遣唐使
作者:风和风筝      更新:2022-09-22 23:14      字数:2068
  刘壮实不假思索道:“回夫人。二公子魂游天外,一个念头一日千里,许是这些日子的赶路和等待,消磨了二公子的耐心。”

  “那怎么办,我不想安儿没有耐心。”

  刘壮实脸色有点黑。

  他怎么知道怎么办?

  他要是这么聪明,不可能就只是一名贴身护卫了。

  ……

  薛安让人弄了一大桶热水,就把翡翠支了出去,一个人泡在浴桶里飘着。

  有人伺候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要是他一个人,肯定懒得搞热水。

  享受了一会,搓了一把厚厚的泥,薛安才从浴桶爬出来,赶紧擦干身体,换上官服。

  “还别说,都有点冷了!”

  “这么冷的天,该用什么赚钱,搞火锅?”

  “可是我还没打听到辣椒的消息,也没有足够的油脂啊!”

  没有辣椒、香料和油,开什么火锅店?

  “得想想办法!”

  心中嘀咕着,薛安穿好衣服,收拾了东西。

  刚到前院,薛安就看到,薛轨心事重重地回来了。

  “老爹!”薛安喊了一声。

  薛轨看到薛安,不由乐了:“你小子,刚回来?”

  “洗了个澡,准备去找皇帝要田!”薛安说道。

  薛轨道:“明日早朝再去,陛下现在忙得很,还有很多事情,要跟倭国使者商榷!”

  “倭国使者?”薛安眉头一挑。

  李世民给他的回信,可没告诉他关于倭国使者的事。

  薛轨点头,道:“事情,还得从你碾碎倭国使者的船队开始说起!”

  “我什么时候碾碎倭国使者船队了?我就记得,碾过一群图谋不轨的海盗!”薛安不爽道。

  薛轨为薛安娓娓道来:

  “满朝文武,谁不知道,所谓的倭国使者,到底是些什么东西呢?”

  “但倭国终究是一个国家,而如今,大唐内忧外患。”

  “从你发现南方的贪污案后,更是能管中窥豹,看到大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稳定。”

  薛安点点头,所谓盛世,永远都是世家的盛世,从来都不是百姓的盛世。

  薛轨道:“倭国使者进京后,拿你的事情发难,用以数千倭寇海盗,从沿海上岸作乱做威胁,想要跟大唐联盟!”

  薛安眉头一皱:“李世民被威胁了?他不打回去吗?”

  “想打啊!”

  薛轨叹了口气,道:“我们又不是没尝试打过。但倭国远在扶桑之地,我们先后派遣三次水师,都遭遇了倭国神风的攻击,损失惨重。”

  薛安:“……”

  就那二十米长的小破船,随便来个风暴就掀翻了,跟神风有个屁关系?

  但这么一说,又有不合理的地方。

  凭什么大唐水师遭遇风暴,倭国的船就能顺利来到东海和渤海。

  李世民有点倒霉啊!

  薛安摇了摇头,甩掉这奇奇怪怪的想法。

  薛轨继续说着朝堂的情况。

  “总之,现在满朝文武,都想着,用拖字诀。陛下也想等你回来,看看你有什么计策。”

  “不过,信件传到南方,等你再回来,这都二十日过去了。”

  “倭国使者等不及,再三催促下,今日,朝堂上,长孙无忌就提出,沿袭隋制,设置遣唐使,允许倭国派遣使者学习盛唐文化。”

  薛安:“……”

  好家伙,这是倭国版本的,师唐长技以制唐吧。

  “这能接受?”

  薛轨道:“如今,满朝文武,都觉得此计可行,也算是稳定了沿海的局势,等将来一切解决了突厥、吐蕃的威胁,再来处理倭国。”

  “所以说,没我什么事了?”

  “你来太晚了,今天应该就会商议遣唐使的人数、编制,明日就会在朝堂上下旨。”

  “我知道了!”

  薛安点点头,一个人坐在了大门的门槛上,托着腮思考着。

  遣唐使的存在,他真的觉得恶心。

  尤其是小鬼子从天朝学走了唐朝的文化,把唐朝服饰、建筑带了回去,就成了他们的东西。

  以至于现代社会,人们谈及樱花,就下意识想到小鬼子。

  可事实上,又有多少人知道,樱花是天朝原产的花朵?

  但这又是难解的历史问题。

  外患,不止倭国。

  原世界,李世民和亲嫁女儿两次。

  一次是贞观十四年,李世民将弘化公主出降(下嫁)吐谷浑王慕容诺葛钵。

  一次是贞观四五年,李世民将文成公主出降。

  虽然都不是亲生的,但这种下嫁行为,显然都是一种政治妥协。

  还是李治和武则天值得称赞,两人对外强硬,从不和亲。而李治时期,也是唐朝疆域土地最广的时期。

  “安儿,你在想什么?”

  薛轨的声音,打断了薛安的思绪。

  “如今你赈灾归来,大功一件,等陛下封赏之后,公主坑害你的事情,再无余波。你就可以安心在家宅里享受了。”

  “高不高兴?爹带你去玉满楼听一听小曲?”薛轨道。

  薛安斜了眼薛轨。

  他没记错的话,玉满楼是青楼吧?

  “玉满楼就不去了,我有个问题,要问你。”

  “说!”薛轨心情不错,笑眯眯地就要坐到门槛上。

  “我想阻止大唐设立遣唐使!”

  “我想你大爷的!”

  薛轨一脚踹了过来。

  薛安从台阶摔了下去,翻了个两个跟头,这一脚,踹的他屁股疼。

  “老东西,你踏马又踹我!”

  “混账,你是不是又疯了,这件事都尘埃落定了,你怎么又不消停了!”薛轨气坏了。

  赈灾的事,是公主暗算带来的余波,但遣唐使的设立,跟薛安只有间接关系啊!

  “得过且过,你们只看到现在,又如何知道将来?”

  “我可不想我们国家的文化、物产,被那群小偷窃取,让几千年后的后人认为,那是倭国的东西!”

  薛安同样怒吼着道。

  那是血的仇恨,薛轨不懂,但薛安不会忘记。

  “区区倭国人,能有什么威胁?”薛轨对倭国不屑一顾。

  “我跟你争辩干什么,你一个莽夫,你懂个屁!”

  薛安揉着肿痛的屁股,向屋内走去。

  “嘿,你小子!”

  薛轨刚要骂,谁知道薛安擦肩而过的时候,一脚踹了过来。

  薛轨惨叫一声,从台阶滚了下去。

  “逆子!”

  “你要谋杀老子?”

  薛安打了个响鼻,走进了大院。

  他的步伐,看似嚣张,可心里满是对明天朝堂局势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