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上门拜访的贵公子
作者:风和风筝      更新:2022-09-26 21:18      字数:2219
  薛安天人归来的传闻,他也听说过,求雨、赈灾、法术制冰、跨时代的三桅帆船,哪一样不是让人大开眼界。

  而且,他传授的神话体系的东西,太过完善,逻辑自洽。

  阿倍仲次郎对薛安的神话深信不疑,听到这些,心中更是能想到,自己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后的未来。

  “阿倍仲次郎,一定会完成老师的使命!”

  “很好,去吧!记得,帮我把神话传过去,把香料带回来!”薛安再次拍打阿倍仲次郎的肩膀。

  阿倍仲兴奋地点头。

  “老师,我一定会带来好消息!”

  阿倍仲次郎郑重鞠躬后,转身离去。

  等他走后,刘壮实走进了书房,愁眉不解。

  “公子,我越来越看不懂了,让他们去开辟丝绸之路,这不是又增强了倭国的国力吗?”

  薛安回了个白眼,“你以为丝绸之路这么容易开辟?他们那二十米的小破船,能回来几条?”

  “呃……”

  “再说了,传授神话的过程中,他们会荼毒那些异邦国家,他们自己也会不断加深对神话的信仰,这是一种全方面的削弱。”

  薛安背负双手,看向窗外天空。

  李治时期,大唐的国力空前强盛,可把大半毛熊土地打下来,有个屁用?内陆地区,哪里有沿海物产丰富?

  只要他能活到李治时期,就有办法,让大唐向倭国扩张,向南海征伐。

  那个时候,倭国和南海诸国,会成为宗教的土地,那么,他就可以模仿历史上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模式,让那些被信仰洗脑的异邦百姓,用尽全力为大唐种植粮食,成为大唐的粮仓。

  这个计划太遥远,中间还有很多变数。

  但用宗教荼毒异邦,总比用宗教荼毒大唐好吧?

  他现在在忽悠倭国人当工具人,看似能增强倭国的国力,可以现在倭国的发展水平来说,他们根本消化不了这些好处。

  “辩机是玄奘的徒弟,这两人是我之贼寇啊!”

  “等找到他们,一定要想办法把他们驱逐出去,让他们去祸害别的国家!”

  正想着,外头传来了声音。

  娄师德喊道:“东家,有个叫王苗的人求见!”

  王苗,那个做陶瓷的?

  薛安看了眼刘壮实,两人都有些疑惑,走了出去。

  院子外,王苗带着几名工匠,拘谨地站着,旁边娄师德一身杂草。

  王苗看向薛安出来,神色激动。

  薛安留下钱箱后离开,之后就再也没人来抢钱,他们这才意识到,薛安和其他贵族、二代公子完全不一样。

  这是一个真正体恤百姓,而且说到做到的好官。

  也因此,他为自己的怀疑和不信任,感受到惶恐和愧疚。

  “见过二公子!”王苗等人,一同作揖。

  “有什么事吗?”

  “我们是来感谢二公子的!”

  王苗可不敢说,自己把薛安当坏人了,他和几个伙计,将一条腊猪肉拿了出来。

  “这是我们一点点心意,请二公子笑纳!”

  薛安:“……”

  在南方,遇到百姓送鸡蛋,到了北方,又有人送腊肉。

  这叫什么事啊?

  他不需要百姓的东西!

  “我好像没做过什么吧?”薛安不解的摸着下巴。

  王苗眼睛一转,道:“是二公子的酬金,解决了我们陶瓷窑厂的燃眉之急。”

  薛安恍然,算是接受了这个说法。

  “燃眉之急?你们窑厂,运行很困难?”

  “诶~”

  王苗叹气,一些尽在不言中,他想要抱怨长安生存环境之难,却又想到,这个世道,在哪里都不容易。

  他怎么给薛安添麻烦呢?

  薛安想到自己农庄人手不够,有人烧水泥,就没人种田了。

  “如果你们开张不了的话,可以帮我烧一些水泥,然后帮我看看,还有什么办法,优化水泥的配方。”

  “水泥是什么?”王苗疑惑。

  经过一番洽谈,王苗知道怎么回事了。

  他的窑厂,生意很差,如果帮忙烧水泥,那确实是多了一项收入,可以让他们的生活更轻松一点。

  但薛安不会再给太高的报酬,只能算是给窑厂添维持生计的兼职。

  “水泥的配方比较杂,可以添加很多废料,但最核心的,还是石灰、黏土。你们要是能优化配方,搞出更便宜,而且强度更高的水泥,我会给你额外的奖金。”薛安说道。

  王苗认真点头:“我们一定会完成这个工作!”

  “去吧,以后我根据你们烧出的水泥的质量,给你们报酬!”

  王苗走了,不过腊肉留下了。

  薛安把腊肉送给了刘壮实,而后离开,在院子里转了一圈。

  “现在冰铺没生意了,从李泰那里赚来的钱,属于横财,用完就会没掉。”

  “庄子在明年秋收之前,肯定是没有收入的,农户要吃饭,到时候白捡来的那群倭国劳动力,也要吃饭。”

  “陛下肯定不会帮我的农夫包吃包住,还得我自己掏钱包!”

  “赚钱得提上日程了?”

  看着陶瓷马桶,想到王苗,薛安寻思着,要不要跟王苗建立长期合作,以后卖马桶赚钱?

  “二公子,外头有一位贵气十足的公子哥求见!”刘壮实喊道。

  “今天下午,怎么这么忙的?”

  薛安走出房间,向外走去,刘壮实跟在旁边。

  “是谁?”薛安问道。

  “不认识!马车看不出名堂,不过他的随从,一看就是武艺高强之辈。”

  长安富贵之人太多了,刘壮实也不可能认识所有人。

  薛安来到门口,看到一名比他小一两岁的华服少年,在门口恭敬地站着。

  少年剑眉星目,隆准高鼻,气质不凡。

  “你哪位?”薛安走出来后,问道。

  “在下李善,见过先生!”自称李善的少年,对薛安作揖。

  薛安看向刘壮实,“你认识有叫李善的人吗?”

  刘壮实摇了摇头。

  既然他不认识,说明应该不是什么大家族的角色。

  大唐姓李的人很多,凌烟阁功臣,都有三个姓李的,眼前这个,估计是某个家族的旁支。

  “你找我干什么?”薛安问道。

  李善道:“善仰慕先生的才华,闻见有诸多遣唐使,在先生名下读书,善登门拜访,想要请求入学。”

  说着,李善看向随从。

  随从从马车里,拿出了一排黄金。

  薛安:“……”

  好家伙,居然拿黄金来考验他?

  “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薛安黑着脸道。

  李善脸色微变,他知道薛安开冰铺,觉得薛安会对钱有兴趣,现在看来,好像猜错了。

  “是善自作主张了!”李善惶恐,赶紧让随从把钱收起来。

  “等一下!”

  “我是说,现在黄金不流通,你送黄金干什么,要送就送开元通宝啊!”薛安叉着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