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立项的一些技术问题
作者:寇次      更新:2023-08-13 19:13      字数:2805
  郭勋城昨日通过偷袭,重伤打走了罗拜道,救下了林君汉,把受了罗拜道一掌的伤者交给医疗人员抢救。

  打了半夜,虚脱休息,天一明,还得起来。负责审阅给直隶奏告情况的稿子,统计此次被袭击的损失,安抚城中的人心,作出服众、严肃的布告等等事情要做。

  又马不停蹄赶到医院,找到昨日成立的医学小组,问清了他们评估林君汉病情的最新情况。

  郭勋城将自己了解的最新情况回来告知了林君汉在这里的朋友,想了解情况的一些人:“林小友无生命危险,只是现在处于昏迷状态,可能是半个月,可能是几个月,可能是几年。这要看他自己,谁也很难帮到他。”

  这个回答令所有人都黯然,不过医生也提到“刚开始情况是最差的,包括我在内,没人相信受了武都察的一掌还能活下来,不过现在给出能清醒的判断。以后会越来越好的,可能吉人自有天相,不是吗?”

  众人散去,郭勋城留下了风晓。

  郭勋城抱歉道:“可惜就是西夏石板被罗拜道打碎了,原本的河套线索还能修补,辽东本没有修复的可能性,打的太碎了。不过我们会盯着罗拜道的,跟紧他有什么大行动的。”

  风晓:“没事,因为技术的缘故,我在罗拜道那里得到过辽东武学的拓本强令翻译。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一夜之间把五千九百一十七个字的字形给记下来了。昨夜已经全部默下来了。”

  “我想负责人,你这里也有拓本吧。”

  郭勋城不掩饰的惊喜,面对有才能的人,不愿意搞架子,不会觉得手下弥补错误扎眼扎刺:“我这边是有副本的。一本在武都府,一本抄本在身上。总共有六千多个(实际后来数的是五千八百五十七个)字,它们被技艺精湛的师傅雕刻铜块上,大小只有色子那么大。只可惜,在武都府的那本纸质的,拓好版本被叛徒给出卖到固伦了。”

  ……

  上午到位了团队名单上70%的翻译人员,可以初步工作了。过了两天,郭勋城抽时间,问一下人员关系,印象,翻译进度。

  一位助手评价道:“她精通目录,阅读很快,过目不忘,原始史料信手拈来。一个人就能完成70%的工作,有时候我们摘抄资料的笔误她都可以指出来。”

  “西夏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我们在解读拓本的时候,不得不反过来发明轮子,发明学术工具,然后再进行工作。

  在工作中,我们就已经得到了不少非常有潜力的手稿,把工作做完后,我们会把这些手稿打磨一下,成果编纂一些西夏文,明末史方向的论文专著。这里面会有我的名字,参与这项了不得的工程,真是三生有幸。”

  参与这项工程的历史学教授对风晓简直赞不绝口了:“风姑娘真的是很才华横溢的学者啊,明代的土地,赈灾,赋税数据比较杂乱。她只是提了一句,土地赋税应该跟卫所制有关。

  明在运河各地设了比较大的仓储,明的中央财政做得不是很有力,如果能统计到这些仓储,可能就有个比较精确的数字。我就感觉这会是一个很大的方向要挖掘,这会是一个很好的论文论著方向的。”

  他一边高兴的说着,一边在心里幸福的敲鼓,我怎么就没有想到,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这些土地和粮食肯定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当时养全国之军队,卫所占的土地说起来肯定不下一省之税赋了。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这会是个比较难的工作,不过做学术怎能不做冷板凳呢。

  这么一大段滔滔不绝,郭勋城其实听不太懂,不过能明白一些。随口一句点通学术方向的关窍,这样的激动心情,换算到修为上,恐怕兴奋得会更多。

  郭勋城想着,去陈留一趟还真是掘到宝了。这样的话,把工作外的研究成果,手稿打磨一下,发表到报纸上。

  这西夏学研究,明末历史领域有进步性的成果。

  挖掘到一位历史学家,一些卓有成就的研究成果,这样也算本人的政绩之一。

  风晓出来对郭勋城说,她知道郭勋城平时的工作很忙:“很多资料是有了,只是有一些是缺的。《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这本材料,要买一下,要用。明末清初一些战争的兵力大致数字,地点,时间要看《清世祖实录》,这本资料是有,只是不全。当时朝臣的奏章,遗民文人笔记也是一个侧面,这要搜集明清档案和当时人物的文集。各地的方志,县志也要有……,这些都需要准备一下。”

  意识到什么,然后抱歉道:“我是不是要求的太多了。”

  郭勋城道:“好,好,好!”

  “是我不太懂历史。这些要求,你总一个书目,武都府下边专项办公室会批准资金,搜集到资料以供研究的。”

  有才华的学者,他愿意平等对待,对于学术方面,一概听从专业人员的意见。对于展现出学术才华的各类学者,南平的官方一直是尊重的。这种重视会不下于武力,毕竟有希望的社会不是只有组织化的暴力,还得有文明的创建者。

  塔读小说,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

  罗拜道回到秘密基地,电文命令烧掉资料和机密,人员,资金回到怀庆府和泽州府,暂时以泽州府作为大本营。

  他现在要放弃开封府的地下组织,连夜撤走重要的人员,资金,毁掉绝密。搞出袭击府城这么个大事,肯定会被疯狂的反扑。

  罗拜道整理了思绪,事情很多:排出的特别行动小组,收买内部。里应外合,偷到了文字抄本,上了保险。这是一件。

  拿到了元壬珠,他要隐匿一段时间。慢慢吸收,消化这个宝物,让自己的实力更进一步。这也是一件。

  点点谁没来,没来不用去救了,死定了。上交一大章忠勇之士的名单,照常没有抚恤,也是一件事。

  ……

  罗拜道花了五六天重新组建了翻译团队,之前很多时间被那个鬼佬给耽搁了。

  组建好,屁股还没热乎。泽州的分管报告了。

  皇室内阁找来的学者明显不行,刚开始还是字义争执,认为这个字是这个意思,那个语句翻译的有毛病,后来就开始互扣帽子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

  钱教授率先开炮,指责对方不懂什么是真正的西夏文。

  孔教授反唇相讥,指责对方的院校,根本没有该有的社科,人文积累。

  这下可算是互相点燃火药桶了,俩人气疯了,眼镜贴眼镜,脸近脸,对着骂,唾沫星子都快进到对方嘴了。

  神仙打架,干活的研究员们遭殃。他们达成共识,苦叹道:很多事,不是人多钱多就管用的,还得找一个靠谱的学术带头人呐。

  泽州的还说,他们私下调查,一个不到十五人的团队,有院校(直系、奉系)矛盾、有站队(钱,孔)矛盾、学科矛盾……总共不到二十号人,分出七八个派别,相互谁还不服谁。

  最近又有争夺项目资金分配的丑事,钱教授和孔教授俩老头上了全武行,各自挨了七八拳,鼻青脸肿,假牙都掉了,眼镜也碎了。没人敢拦,怕躺地上讹他,还是后知后觉的警卫们把这俩人拉开的。

  (一些形形色色的问题,只要是人就避免不了。只不过郭勋城看得比较严,查实了,有明确的惩处或完善规则,这里就不写了。)

  这个情况传达给罗拜道,两队斗起来,是不愁搞小动作了,就是斗成这个样子。心里气虽气,也没有办法。难道把这些孙子一顿棒子轰出去,再找个不知道有啥新问题的新人来干活,解决新难题吗?

  何况,懂西夏文的人也不多。看来破解翻译的进度是比不上郭老贼那里了,玩学术还是玩不好,早知道,还是靠偷靠抢。

  不过翻译行动是不能放弃的,要做两手打算。当下就把翻译团队的运转经费削减,把钱投到武者上面去。

  请读者大大多多支持!金票银票收藏,各种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