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愁
作者:风烟流年      更新:2022-09-17 13:08      字数:2893
  众官因为要摘官帽,都很害怕,万一摘了戴不回去了呢,不由都汗透衣襟,口中呼着:“微臣惶恐!”

  有个年轻的官员叫元豁,可可爱爱道:“帝君,摘帽子,是我们理解的那种前面是‘革’字后面是‘职’字那种摘吗我们还能把帽子戴回去不”

  帝千傲笑道:“爱卿这个问题不好。朕该反问你,你愿意戴回去吗”

  众人心中一凛,帝君并非真的亲和,帽子能不能戴回去恐怕取决于各位的态度,伴君如伴虎,他虽笑却危险至极。

  帝千傲轻笑着拍了拍自己搁在龙椅上的龙帽,“朕的帽子都摘了,爱卿不必惶恐,此摘就只是字面意思,你们以为是要革职不是的。不必紧张。宋爱卿,纳兰爱卿,你们带个头。身为丞相和大理寺卿,要做先锋。”

  宋相名叫宋善文,昨日帝君让他给闺女宋凝办了丧事,闺女私通蜀国亡国太子,令帝君蒙羞,他连夜把丧事办了,今日后夜突然被帝君召到了御书房夜谈了很久,他明白帝君的用意是拿他当武器和棋,他忙躬身向前,说道:“是,帝君,既然不谈是政务,大家就轻松些。”

  说着,宋相就将插着顶戴花翎的官帽摘了下来,夹在胳膊和腰之间,头发花白,有汗珠从额心滚下,老了,不希望女儿丑事曝光,毁了一世英明。

  纳兰修也参与了与帝君的夜谈,女儿姣姣也是自己心里的耻辱,当年的琉璃瓦,还有白绫,唉。往事不堪回首,他也跟着摘了官帽子。

  荣亲王,康庄等也都摘了帽子。

  众官见丞相和大理寺卿、王爷将军都摘了官帽子,于是也都纷纷的摘了帽子。

  青蛮的父亲,青远州老先生也摘了帽子。

  帝千傲先从家常聊起,对青老先生道:“青老喜欢茶道令爱挺会沏茶。一道水,二道茶,三道四道是精华。昨儿给朕奉了第三道茶水。”

  青老只怕是女儿做了什么不该做的触怒龙威,只躬着身子小心的回着,“微臣,只是略懂茶艺。和帝君比起来,不值一提。小女青蛮,班门弄斧,卖弄了。”

  帝千傲笑言,“青老过谦。”

  青老先生不敢多问,君心难测,只陪着笑。

  帝千傲提口气,豁出去了,脱口道:“教你们留下,是知会你们一声,朕要整顿后宫。”

  众人大震,“整顿…后宫,微臣没有全懂,是在宫内整顿,还是整顿到宫外去”

  帝千傲轻轻一咳,半眯着眸子道:“在场都是沾亲带故的,关起门来,都是自己人。朕的话不好听,有点伤人。但对事不对人。朕决定休去后宫女子,一个不打算留着。”

  众人:“”

  一个不留…

  苍天啊!又清后宫第二回了。我闺女上回被清回来一次了……又要被清回来一次!愁死了!

  殡葬阁的徐大人弱弱道:“帝君,臣可以问问原因吗”

  帝千傲目光温和的锁着徐大人。

  徐大人就想起来自己伙同荣亲王、海胤还有沧淼制造的帝君假死事件了,他偃旗息鼓道:“臣不问也可以”

  众卿家表情丰富多变。

  海胤:气氛尴尬到结冰了!

  “近年来,后宫之乱,严重影响朝纲。朕不提女子名姓,只隐晦暗喻以保诸位颜面。”帝千傲将手握在龙椅扶手,沉声道:“旧都有兰花与龙替私通,有孕冒充龙子索要后宫名分。新都有百灵勾结影卫头目弑后,更有白兔勾结贼国余孽,珠胎暗结试图复辟。后宫之乱,震惊朝野,令朕瞠目!”

  百官皆额心渗出冷汗。

  兰花,纳兰娇。

  百灵,杨清灵。

  白兔,宋凝。

  纳兰修,宋善文心中狂跳,已经汗透衣襟。

  杨实统和孙术被发配边疆了,不然朝堂更热闹。

  “后宫不整顿,不正之风盛行,欺君媚主,惑乱朝纲!不可股息!”帝千傲厉目道:“朕,打算将皇后洛长安为首的后宫尽数休下堂去,从此永不复立后宫,以正朝纲!众爱卿可有异议可畅所欲言。”

  众人:“……”

  连皇后都休!亲媳妇儿都不要了!

  这么狠!

  可见帝君对后宫之风气已然忍无可忍!

  百官看看手里官帽,再看看后面关起的殿门,深受恫吓,这个架势,如果有异议,会被关门私下解决掉或者帽子搁下就可以回家了这不是商量,是通知,是朝堂威吓!

  “众爱卿必定心有微辞,却不敢直言!”帝千傲见众人很安静,他内心也被高压所折磨,隐有催吐之感,便对宋相善文和纳兰修道:“朕的宰相和大理寺卿,徐大人,康庄等不妨带头发表意见。”

  宋相和纳兰修一个是白兔爹,一个是兰花爹,怎么敢有反对意见,帝君也提前夜谈,说会整顿后宫,在朝堂不免提起他们女儿的事情,帝君主动说会用暗喻不会提姓名,保全了他们的面子。

  他们毕竟理亏,有把柄在帝君手里,已经感激了,再有自己家闺女早就完了,现在要休的是旁人家的,所以不如和帝君强强联合,做个人情,换一世仕途安稳。

  宋相沉声道:“虽然后宫与前殿多有裙带牵连,但毕竟是帝君家务事。身为人臣,本相没有异议!整顿风气,是正道之举,势在必行!”

  纳兰修附和道:“纳兰修也支持帝君整顿风气。帝君为人正直,可以自断后宫,专心国事,这等魄力,令人感佩!”

  殡葬阁徐大人一怔,我怎么敢说不呢,我干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我知道啊,“臣没有意见!”

  康庄心想,这世上只有两个男人用龙纹腰带,一个是帝君,一个是我,虽然我腰粗勒不上,但是我有,“臣举双手支持帝君!”

  其余百官见朝里两个巨头都没有异议,心想到底兰花,白兔,百灵是谁家的,连累我们家闺女被牵连,烦人,然后宰相、大理寺卿、将军、还有殡葬阁这些巨头都这么温顺的,就很诡异,于是也都附和着,“微臣也没有异议!”

  有异议也不敢说。宰相大理寺卿都不说话,我们何必当出头鸟,万一帝君一恼,把我们交给殡葬阁徐大人处理怎么办。

  突然,史官就高声叫了出来,“下臣有异议!有天大的异议!”

  帝千傲微微抿唇,唇尾竟有一丝笑意稍瞬即逝,“爱卿请讲。”

  “整顿风气,摒弃妖姬群妾,匡正根本,固然无可厚非。但,休去皇后,休去糟糠发妻,不利于帝君德行,恐怕在民间引起大乱,使民心不稳!”史官认真的说着,搞历史的必须有觉悟,不能把皇后一块休了,我最懂帝君了,“现在更有乱党在朝野外大肆宣扬灭国论,妖星降世,妖后怀胎之类。若是此时休妻,岂不是做实谣言!必然使民心大乱!时局动荡!”

  帝千傲冷声道:“皇后,软弱愚善!不能管控六宫,使后宫妖气横行。后宫不治,她难逃其咎,朕迁怒于她,第一个就得休她!不必劝!爱卿若劝,斩立决!”

  众人都想,帝君对后宫之怒已经到这般不容情的地步,皇后都难以幸免,我们的女儿又算的了什么!帝君生气起来,媳妇儿都不要了。我们也就…不便说什么了。

  “臣冒死谏言!”史官据理力争,“心善无罪!皇后屡次于国难中慷慨解囊,与国家共度时艰!皇后侍奉老母,诞下储君!皇后心宽仁厚善待姬妾!并且,皇后如今怀有身孕!帝君此时将糟糠发妻休下堂去,必定使民心不服!城名乃是长安城!休了发妻,都城都需更名,滑天下之大稽!”

  纳兰修揖手道,“史臣所言有理。帝君三思啊。”

  宋善文也道:“帝君,休妾事小,休妻事大!后宫之乱,并不能迁怒于无辜!若是心善无争也是罪,可就太令人心寒了!”

  帝千傲仍旧冷冷道:“哼,皇后身为六宫之首,理应为后宫之事负责!朕不休她,难消心头之怒!莫要再劝,若是再劝,休怪朕不容情面!”

  海胤心想,差不多得了,免得众臣一致同意休妻,您真把媳妇也休了!到时可哭去吧。

  史官沉声道:“臣宁死也要上谏!若是帝君一意孤行,那么臣就将休孕期糟糠一事如实记载史册!”

  帝千傲厉声道:“你!”回头升官加月银!

  那个官员元豁看帝君真的特别想休妻,于是善解人意道:“帝君,如果你真的非常想……”休了皇后,臣支持您。

  帝千傲见这个小可爱开口,张口把他打断了:“不过!既然”

  元豁就把话咽回去了。

  海胤差点喷了,继续啊帝君,不过什么呀。继续装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