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侠义之道
作者:承渊      更新:2022-09-20 08:31      字数:2389
  皇甫道明曾经是一名游侠,他嫉恶如仇,也杀人如麻,他喜欢劫富济贫,也喜欢除暴安良,他曾被万民敬仰,也曾被万人追杀,最后,他发现他改变不了这个世界,所以他只能改变自己。

  皇甫道明以侠合道,是华夏少有的合道境高手,但最终却未能参透侠之道。眼看年老力衰,晋升人仙,再无希望,干脆隐居避世,享受这最后的晚年时光。

  曾经风光无两,任意妄为,路见不平拔刀就杀的皇甫道明,如今却也只能以拾荒老人的身份平淡度日。

  对于拾荒老人皇甫道明而言,今天本该是不错的一天,刚刚过了中午,三轮车里便已经装满了收获,今天可以早点回家,喝上几两小酒,又是美滋滋的一天。

  谁知在家门口的巷子里,却被一个年轻人吓了一跳。这年轻人,一出现,就趴在了他的车前,嘴里喊着就是这辆车,他一度以为自己遇到了碰瓷的,还奇怪这年轻人脑子里得有多少水,才能选择他这样一个拾荒老人碰瓷。

  直到看到他往自己车里塞东西,听他说着感谢的话,皇甫道明才明白他的来意。自己一个月前,在巷子里捡到一名晕倒的年轻人,将其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医药费。人家这是来感谢自己来了。

  皇甫道明虽然不怎么喜欢被打扰,可毕竟人家是来感谢自己的,虽然冒失了一些,也莫名其妙了一些,可也算是懂得感恩之人,怎么也要客气一下,于是说道:“到家里坐一坐,喝杯茶吧”。

  皇甫道明本以为对方会嫌弃自己,不会进家门,而是提出告辞,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却不想人家毫不犹豫,推着他的车,便往巷子深处走去。

  来人正是岳沉峰,一个月的军训终于结束了,岳沉峰有了一天的休息时间,他其实上午就到了,只是不知道老人具体的居住地址,便干脆在当初晕倒的地方等候,结果还真让他等到了。

  对于皇甫道明而言,拾荒老人只是他掩人耳目,躲避仇家的身份而已,他并不是真的缺钱,偶尔遇到不平之事,甚至还会在暗地里出手干涉。

  其实那晚,以皇甫道明那明察秋毫的耳力,早就洞悉了一切,若非岳沉峰突然出手,那三个小混混至少也会成为残疾人。

  但在岳沉峰的眼中,皇甫道明就只是一位靠着拾荒艰难度日的老人,所以老人为他垫付的医药费,就显得弥足珍贵,值得他岳沉峰重重的感谢一番。

  皇甫道明所谓的家,其实就是一个搭在巷尾的木棚子,但对于四海为家的皇甫道明而言,却是一个归宿,有了家,心灵便有了港湾。

  双方落座,岳沉峰仔细打量着这位善良的老人,只见老人驼背羊髯,须发皆白,双目塌陷,脸如树皮一般,褶褶相扣。

  “看来老人的日子过得太过艰难,岳沉峰暗暗下定决心,日后自己一定要照顾好这位善良的老人。”

  在岳沉峰观察皇甫道明之时,皇甫道明也在仔细的观察他,皇甫道明自知突破无望,想来自己的时日也是不多了,他一生无儿无女,无牵无挂,年轻时还觉得潇洒自在,年老后,才知身边无人的凄凉,那是发自内心的孤独。

  八年前,他收养了一名十一岁的小女孩,本想将自己的一身本事传于她,让自己未竟的事业,可以后继有人。可惜,那孩子对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事业毫无兴趣,反而一心只想挣钱。本想培养个劫富的人,最后却成了求富的人。

  皇甫道明常常后悔,没有早日收徒,留下传承。今日见到岳沉峰,那收徒之心,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

  “这位年轻人,虽然并未入修行之门,但身体却隐隐有灵力溢出,想来灵智清明,内心通达。虽然年龄大了些,却也不失为是一颗好苗子。若是收为传人,也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不知,胆识如何,是否能继承自己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的事业。待我试他一试。”

  两人各怀心思,亲切友好的聊起了家常。对于岳沉峰的嘘寒问暖,皇甫道明颇感无奈。想他修仙的体质,虽然已经年老力衰,走了下坡路,但也不至于为老所迫,什么冷阿热了的,小病大灾的,他从来也不会有这些烦恼。

  皇甫道明失去了耐心,直接问道:“小伙子,你对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侠义行为,怎么看?”

  岳沉峰虽然有见义勇为的勇气,但绝对没劫富济贫的胆子,他们这代人,都是长在红旗下,走在春风里,对新时代的美好,感受的更深刻一些,对旧时代的那些为富不仁的地主和敲髓吸血的资本家,倒也没有多少情真意切的憎恨。

  于是说道:“当代的部分富人们,虽然背信弃义,抛弃了先富带动后富的诺言,只想把穷人踩在脚底,世世代代被其子孙所奴役。

  但阶级毕竟还没有完全固化,底层阶级还有跨越阶层的希望,人既然还没有被逼到绝路,又何必去做那违法之事。至于除暴安良,那是警察的使命,将来若是做一名除暴安良的警察,倒也不错,至于普通人去除暴安良,那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听完岳沉峰的想法,皇甫道明却是有些失望,也失去了继续谈下去的兴趣,便想起身送客,却听岳沉峰继续说道:

  “当今时代,依法治天下,虽然有些啰嗦,却可以保证大多数人的正义,可以尽量减少冤假错案。而个人以刀枪维持正义,虽然快意恩仇,但也难免偏听偏信,若是杀错了人,后悔也是毫无意义。

  但当下维稳之策,确实有些过犹不及,我不鼓励那些不理智的行为,但当法律被蒙蔽,不能维持正义的时候,敢于用自己的方式反抗,也不失为是一种正当的选择。

  这个时代,敢于拔剑反抗的血性男儿太少太少了,男儿血性的流失,或许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长治久安,但也是男人女性化,承担不起历史责任的开始。

  所以,若是具备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能力,在适当的时候,敢于出手,为天下人作出表率,也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

  但在平时,我还是更鼓励,助人为乐,扶危救困的侠义行为。”

  “助人为乐,扶危救困,助人为乐,扶危救困”皇甫道明重复数遍,浑浊的双眼,愈来愈发的明亮,他似乎抓住了什么。是啊,谁说侠义只能是打打杀杀,普罗大众,最多的,其实只是需要一个简单的帮助。

  皇甫道明心中顿悟,有一句话,他听了几十年,却只当是笑话,如今才知,自己才是笑话。他的道就在身边,几十年来,却从未领悟。原来,为人民服务才是最大的侠义之道。

  那一刻,困扰了皇甫道明几十年的瓶颈,似乎松动了,继而消失于无形,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磅礴之力,瞬间充盈在皇甫道明的每一个细胞里。

  此时的皇甫道明,心中一片清明,他固守心神,吸收着这天地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