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点石成金术
作者:黑火药      更新:2022-09-19 19:46      字数:4209
  “嘿,还生气呢啊。”

  慕容家府上,刘大炮又一次的找上了慕容嫣。

  “你刚才跟符家小姐见面了什么时候结婚”

  “我刚才拒绝她了。”

  “哦。”

  “那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不你就嫁给我吧。”

  “哦。”

  “你这是什么反应啊。”

  “我应该是什么反应欣喜若狂开心的蹦起来我谢谢你娶我否则我就嫁不出去了是吧。”

  说着哼得一声扭过脸去:“我现在不想看见你,婚事上的事儿你直接跟我祖母谈。”

  “唉我错了,那什么,我今天不是来跟你提亲的,是来跟你道歉的。”

  “错哪了”

  “我……不该犹豫,更不应该考虑这个事儿,那什么,我问问哈,你……是不是真的想嫁给我啊。”

  “鬼才想嫁给你,要不是我爹要我嫁给你,我这辈子都不想看见你。”

  刘大炮想了想,鼓足了勇气摸了一下慕容嫣的手:“那什么,我吧,还是想跟你做一辈子的好兄弟的,但是吧,你这不是个女人么,女人早晚得嫁人。”

  “我心想,与其便宜了别人,那还不如便宜了我呢,咱们好兄弟,讲义气,你只有嫁给我,咱们才能做一辈子的兄弟,要不然以后我再跟你联络你老公肯定吃醋。”

  “为了能和你做好兄弟,老婆我就不娶了,就娶你得了,符家的娘子啊,那不娶就不娶了呗,为了好兄弟我牺牲一下,够意思吧。”

  慕容嫣闻言冷冷地瞥了他一眼:“表个白都能让你表得这么清新脱俗,你这么说是为了你以后纳妾的时候我不好管你吧。”

  “嘿嘿,看出来了好兄弟么,你能拦着你好兄弟娶小媳妇”

  “呸!谁跟你是好兄弟,我说老熊,你怎么那么不要脸呢,我比你小那么多,而且你都已经有了喜儿和九儿了,还要再娶你信不信我腿给你打折。”

  “哦,不是好兄弟啊,那就是好夫君了呗。好娘子,咱们……噗呲”

  刘大炮实在没忍住,噗呲一声笑了出来。

  “你笑什么。”

  “不是,我不是故意的,就是觉得太怪了啊,你不觉得怪么”

  “这有什么好怪的。”

  “那你叫一声夫君听听。”

  “夫君,噗”

  慕容嫣也没忍住,笑了出来,脸也唰得一下就变红了。

  “咦咦咦,好奇怪啊。”

  “是吧,我就说好奇怪吧,所以你说这个事儿吧,确实是不能赖我,咱们俩这个感情,那确实是和一般男女完全不一样,不信,你亲我一下。”

  慕容嫣闻言,想了想,居然真的亲了一口。

  “什么感觉”

  “感觉感觉……好像还是有点怪。”

  “是吧,要不我摸你一下。有感觉么”

  “噗呲”慕容嫣之际把头埋了下去。

  “你看你看,你又笑了。”

  “对不起我没忍住。”

  “要不……咱直接一步到位,试试”

  “行……吧。”

  然后,他俩就在一起了。

  慕容嫣就这么莫名其妙的就被哄好了。

  我知道中间的这个过程你们也不想看,所以就不写了。

  …………

  扬州城现在已经是日新月异的变化了,虽然他接手扬州城还不到一个月,但却已经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街道上穿梭的人流似乎比一个月前多了接近一倍,各个都洋溢着忙碌却幸福的笑脸。

  现在的扬州城几乎每天都要从外地来几个大商人,或是考虑置业,或是考虑置厂,源源不断的原材料被运到这里,被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商品之后又依托发达的河道运往全国各地。

  每天四个时辰的工作制至少在这里被严格的执行着,却是导致扬州劳动力的缺口都跟着大了起来,劳动力缺口又导致工人们的劳动收入增加,欣欣向荣的商业带来了相对宽敞的上升阶梯,上升阶梯又给人们带来了希望。

  几乎每一天,刘大炮都要招待几名贵客,江宁的丝绸商、襄阳的瓷器商,都是身家在百万贯以上的主,扬州的税率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亦或者说这里简直就是制造业的天堂。

  当然,也成了流民的天堂。

  鬼知道大周,亦或者仅仅是江淮这一代到底有多少流民,作为一个完全不限制土地兼并的王朝,反正每天城里都会多出来几百甚至上千人的新面孔。

  这些人进城之后几乎都是马上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加入义字门,事实上事到如今义字门自发的就分成了老义字门和大义字门的区别,很多时候就连他们的内部,也往往认为只要老义字门才是真的义字门,是刘大炮的嫡系,那些新来的,则真就只是纯粹的进来混个名头,好享受义字门的待遇。

  毕竟,现在几乎扬州城里的所有城镇人口都是义字门的弟子了。

  因为一直在吸引工厂、流民,扬州城的人口就越来越多,新来的不管是有钱商贾还是流民总得要衣食住行,进一步促进市场繁荣的同时又进一步的推高了地价和物价。

  尤其是地价。

  扬州城现在的地皮价格比刘大炮开始盖楼之前已经翻了三倍多了。

  花这么多钱买的地皮,只盖一层那不是太亏了么自然的,所有人都会选择往高了盖。

  自然的,水泥和施工队的生意也在节节攀升,规模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高。

  卖地皮的是刘大炮,盖房子的还是刘大炮,虽然取消了绝大部分的苛捐杂税,但仅仅只是从这其中赚到的钱,却是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前乱收税的时候。

  更奇葩的是,由于土地和房屋的价格一直在涨,就导致了那些外来的商贾即使买得地很贵,用来做生意的话甚至几年、十几年都很难能将地皮的钱给赚出来。

  但是却也没人觉得自己吃亏了,甚至已经开始有人在买了地皮之后捂着不动,等涨价了之后再卖出去了。

  有钱的买地皮,没那么多钱的还可以买房子。

  更何况,刘大炮还给买房、买地的商贾提供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已经很低很低的低息贷款:5年利率,还不上就没收房子。

  毕竟他刚从开封那边接手了好几百万贯的股票、存款、债券,他现在是很有钱的。

  于是扬州在工业热的同时,几乎是跳跃式的,有点畸形的就进入到了地产热之中。

  所有人都觉得房子、地皮这东西买到就是赚到,贷款也得买,谁能买得到谁就是有本事,而这样的疯狂反过来又进一步的刺激了房价和地价。

  房子是刘大炮盖的,地皮是刘大炮批的,水泥也是他生产的,贷款也是他放出去的。

  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链,居然在他的手里奇迹一般的闭环了,这其中到底有多少利润,就连刘大炮自己都有点算不清楚了,只能是大约的估算出来,现在扬州城每多建设一栋楼出来,他差不多就能从中赚三十多万,不到四十万贯的样子。

  照这样发展下去,欠朝廷的两千五百万税款,光凭这房地产一个行业差不多就能赚出来。

  谁说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搞什么科学发明,能有他搞房地产来钱更快

  整个扬州变成了大工地,到处都在叮叮当当的搞建设,又进一步的刺激了扬州城的经济,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虽然每个买房的人都开始背负巨额贷款,但这个生活质量,却都在显著的提升。

  商人富了,穷人富了,刘大炮富了,扬州城也富了,等这两千五百万贯的税款交上去,看起来朝廷也会跟着富起来的。

  那么谁变穷了

  扬州城大大小小的商人想了半个多月也没想出这套经济模式有什么毛病。

  这刘大炮,是在点石成金不成

  难道这一切的改变真的只因为那小小的,区区的水泥么

  杜孟东也跟扬州城的富商们思考着同样的问题,而且是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就找到刘大炮。

  刘大炮则笑着道:“怎么,前些时候你不是还担心我还不上2500万贯的税款么现在咱们义字门日进斗金,税款的问题几乎都已经解决了,怎么我看你反而更忧心忡忡的了”

  杜孟东闻言也是苦笑:“能赚钱当然好,我的分红现在也变得多了,帮派的势力现在就像是滚雪球一样的在膨胀,但是啊,我这心里总是不踏实,总觉得,好像是有什么问题。”

  “怎么说”

  “就是……总觉得……怎么说呢,混了这么多年,我一直深信,任何的收获都是有代价的,生意场上,如果有人吃了亏,就一定是有人占了便宜,反过来也是一样,大哥,房地产的代价是什么呢”

  刘大炮闻言,笑了笑,道:“当然是有代价的”。

  想了想,刘大炮道:“第一个代价是虹吸效应。”

  “虹吸效应”

  “有人赚,自然就会有人赔,你说得没错,现在的扬州,实际上是在虹吸整个江淮地区的血液,所有江淮地区的制造业都会陆陆续续的搬迁过来,因为我们的营商环境要比他们好得多。”

  “这个营商环境指的当然也不止是税率,还包括许多的方面,而如此一来,扬州工业的规模优势就会更加突出,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会更加便宜,就会倒逼工业进一步迁移,这个迁移到了第三阶段,所有不愿意迁移的大型工业,如丝、瓷等,都会干脆破产。”

  “我朝不抑制土地兼并,所以流民的数量,也是历朝历代之最,工业来了,流民自然也会跟着来,人来了,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也就跟着来了,尤其是这个住。其实理论上来说,只要扬州能一直保持人口净流入,房价就一定会一涨再涨,就算是我想让他停,也是停不下的,而贷款和杠杆,实际上并不一定会减轻购房者的压力,相反,高杠杆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在于它帮我们把房子卖得更贵。”

  这个发展方式其实有点类似于后世的正州,都是通过人口优势和政策优势直接向周边城市吸血,再通过财政转移的方式补贴地方。

  刘大炮管不着扬州以外的事儿,自然不会补贴地方,所以……

  把明年的税金稍微提高一点,他的良心也就没那么痛了。

  “虹吸效应还只是最小的代价,第二个代价便是进入债务经济的循环周期,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困难,简单来说,即使当所有人都借钱消费的时候,不管这个钱是用来干什么的,经济层面也一定是蒸蒸日上的。”

  “债务经济周期这东西,一旦开始,就不可能停得下来,所有的百姓都会被债务深深地绑住,整体的杠杆利率也一定会越来越高,越来越高,我也没有办法让它们停。”

  “而这个杠杆利率一旦超过50,甚至是60,就一定会进入一个还钱的下行期,简单的理解是,现在大家借钱花当然爽,但现在过得越爽,以后还钱的时候就会越痛苦,一个人,一个家庭是如此,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也一样是如此。”

  “如果要缓解这个痛苦,就要保证房价的永远上涨,而要保障房价的永远上涨,但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房价上涨,尤其是叠加债务上涨的房价上涨本质上就是个击鼓传花的游戏,也可以理解成,谁是最后一个傻x的游戏。”

  “当一个社会的资产收入远远大于劳动收入的时候,这个游戏,也就到了玩不下去的时候,而金融游戏,我放贷款的基础其实就是这些房子和地皮,一旦真的出现房地产大规模暴跌,那……我自然也就完犊子了,这就叫金融系统性风险。”

  杜孟东皱眉道:“我没太听懂,但我听你的大概意思好像是……寅吃某粮”

  “差不多。”

  “啊……那……那可如何是好”

  刘大炮笑笑道:“如果是其他地方上盲目的跟我学,十数年,甚至数年之后出问题是大概率的事,但扬州事既然是由我操盘,问题应该不大。”

  “这就需要三条腿走路了,第一条,扬州城一口气涌入这么多的人口,管理能不能跟得上垃圾清理,生活用水,这些都是大问题,要保证无论外边涌入多少人进来,我们都能吃得下,否则这个模式很快就会走到头。”

  “回头扬州府衙的胥吏不妨多扩招一些,从帮派里的老弟兄们中挑选,遇到具体靠人没法解决的问题,我再想办法。”

  “这第二么……你知道为什么,初唐时长安的地产价格,要远比洛阳高得多得多么”

  “因为长安是首都”

  “开封的房价比扬州高么”

  “这……”

  “因为长安的房子,是学区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