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面君
作者:黑火药      更新:2022-09-26 17:41      字数:4037
  暗香留不住,多事是春风。

  刘大炮赶到开封的时候,周辽和平条约,又叫一中各表条约、瓦桥关条约的具体细则都已经传遍天下了。

  有意思的是,周朝这边说自己赢了,辽国那边也说自己赢了。

  辽国是进攻一方,周朝现在内部一团乱麻,不可能北攻燕云,因此战略上来说,打退辽军就是胜利。

  可辽国进攻的目的是为了抢钱,拿着条约,刘大炮要在五年内陆续给他们发放一千万贯的贷款,建好了纺织厂后包销,开放贸易后想要可以用包销赚来的银子买。

  反正是皆大欢喜的局面,而且这一纸条约,至少换二十年和平是没问题的,除非周与辽中的某一方突然军事实力暴涨,或者暴跌,否则,西线或许还能打些小仗,东线大概率不会真的打起来了。

  然而在庆祝了和平之后,所要考虑的自然就是更实在的问题,这个买卖,到底怎么个做法?税赋,又是怎么个收法?

  按说这事儿应该是听盐铁司的,盐铁司也确实是有一套想法,可问题是,这条约是刘大炮谈下来的,他自己本人已经,也必定要在其中插手最重的纺织业务了,忠义救国会这个壳,大得很,谁都能往里面装。

  甚至据说连辽国那边的燕云十六州都开始成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义字门了。

  盐铁司定下的规矩,刘大炮要是不认,这可如何是好?

  这刘大炮,可就是踩着盐铁司上位的,真有了利益冲突,没人认为这刘大炮会对盐铁司俯首听命,而且坊间传闻,扬州蛟有点石成金之能,真要说那些商人,谁不想跟着忠义会的后面吃肉,喝汤?

  自然,天下人早就盼着刘大炮进一趟京城,来好好的与盐铁司商议一番,千万不要起了冲突,也早就盼望着刘大炮能来主持这两国边贸的相关问题了。

  只是等他真的来了,天下人又忍不住担忧,他会不会真的和盐铁司有什么不可调和的矛盾,弄得其他人在二妇之间难做媳,又担心这刘大炮是否会太过霸道,干脆将这天大的利益自己借着忠义爱国会的壳,给独吞了。

  商贾之人尚且患得患失,朝中官吏的心绪自然也就更是复杂了。

  首先是满城文武皆出城三十里相迎,这自然代表着,朝廷已经承认了他在此战之中的作用,也即是此战的第一功臣。

  功不功劳的他当然不在意,但这朝臣相迎,显然应该是官家的意思,为的自然就是堵上那些文官的嘴,自然,也代表了官家对他明确的支持之意,是在向他示好。

  堂堂天子,居然向自己示好,这恐怕说明,这货的身体状况,可能真的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更糟糕许多。

  不管愿不愿意,他也都卷进来了,甚至可以说,以他现在的地位和财力,这天下的大事他恐怕已经很难躲得过去了,甚至绝大部分所谓的天下大事,都已经很难绕得过他了。

  “恭迎太保。”

  刘大炮笑着与他们打过招呼,虽然大部分人看着他的眼神中都充满了愤恨或是不屑,但刘大炮就是喜欢看他们看不惯自己又拿自己没有办法的样子。

  “太保凯旋归来,官家已经在宫中备了酒菜要亲自为您接风,特意吩咐,您进城之后就直接进宫去见他呢。”

  刘大炮闻言点了点头,他早就知道这一遭自己躲不过去,也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个节骨眼上,皇帝干掉他的可能性不大,以他对这位官家的了解,此人虽缺了点先帝柴荣的气度,却也并非是什么放肆不智的昏庸之辈。

  事实上,刘大炮本来还以为这位官家会亲自坐车来接他呢,毕竟连太子太保的这个名分都给他了。

  就这样一路进到周朝的皇宫,刘大炮终于见到这位名义上的天下至尊,柴宗训。

  这位天子今年也三十多了,却是身材颇为消瘦,脸色看上去有些蜡黄,看上去确实是有些病秧子的意思。

  还有点阴柔美,有点小帅。

  “臣刘大炮,见过官家。”

  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以刘大炮这个名号来称呼自己呢。

  柴宗训都忍不住一愣,笑着道:“你居然姓刘么?”

  刘大炮也笑着道:“江湖中人,历来绰号叫得多,反倒是本家姓名用得少,都快要忘了。”

  “你的大名,朕也算是久闻了的,一介布衣,能做到今日这般地步,也是难得的人中俊杰,就连契丹的萧太后和韩德让都不惜为了见你一面而让两国休战,居然见你见到了朕的前面,如此看来,是朕,怠慢了英才了啊。”

  “官家抬爱,这话,我可不敢接。”

  柴宗训闻言微不可查得挑了一下眉。

  这黑心熊,虽说谈不上跋扈,但也确实是有些不卑不亢的意思。

  这不禁让他微微有些懊恼,只是一想到大局,却也只能装作无事发生的样子,伸手让宦官搬来了桌椅板凳,让人上桌了一些酒菜。

  “太保远道而来,还是先吃些饭食吧。”

  “谢官家”

  然后他就吃了起来。

  螃蟹酿橙、沙鱼脍、肫掌签、鹌子羹、五珍脍,一应名贵的菜品佳肴自不必说。

  只是刘大炮本也是好吃之辈,实话实说他作为大周首富,平日里的饮食规格也并不比这位官家更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柴宗训说他吃饱了,想让刘大炮陪他去花园转转,刘大炮知道这是终于要说正事儿了,自然不会拒绝,这一君一臣两人真的便携手游园,还屏退了众人,仿佛是一对知己兄弟,真的关系有多亲近一般似的。

  “刘大炮是吧,朕的身体不好,有些话,就要跟你明说了。”

  “自当如此,官家日理万机,臣,也不敢耽搁官家太多的时间。”

  柴宗训苦笑着道:“时间啊,呵呵,朕的御医说,朕的这个身体,如果安心静养,不要过度忧思,或许,还能有两三年的时间好活,否则,可能连一年的时间都没有了。”

  “官家吉人自有天相,臣相信,您一定能够逢凶化吉的。”刘大炮说了一句客套话。

  他猜测,柴宗训的身体应该比他自己说的还要更严重一些,至少所谓的不要忧虑过度,那是不可能的。

  “你以为,朕的皇子,兄弟之中,谁能继朕大宝?”

  刘大炮一愣,这话,也是他能接的?

  “陛下您说笑了,此乃国本之事,又岂是臣一个外臣所能胡言乱语。”

  “说说吧,你手里握着钱袋子,又与殿前司交好,我柴家要想将这大周的江山坐得稳当,总少不了你的认可。”

  “陛下您,折煞臣下了,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况且臣有生之年这还是第一次进扬州城,实不相瞒,臣是市井之人,不晓朝堂之事,就连这朝廷中到底有几位皇子几位王爷都不知道,储君乃国之根本,如何能够胡言乱语呢。”

  刘大炮倒是也不怎么慌,因为这官家说的本来就是事实,至于他的回答,则也是天大的实话。

  柴宗训却笑容愈发苦涩地道:“是啊,只要朕死了,其实谁继位当皇帝,你们根本就不在乎,对你们来说根本也没什么所谓,是吧。”

  “无论谁是储君,臣,对于大周的忠心都是日月可鉴。”

  “嗯……哈哈哈哈哈,说说你的君主立宪吧,此处没有外人,只有咱们俩,我的时间宝贵,你这个大周首富的时间也不便宜。”

  “你的书我也看过,说实话,也称得上是受益匪浅的,就连萧燕燕这般奇女子都要见你,居然都会考虑君主立宪之事,朕,倒是也想跟你聊聊。”

  刘大炮笑着道:“辽国的先帝死的太早,契丹人又素来有争抢皇位的传统,他们母子两人为了稳固皇位,这些年来谨小慎微,如履薄冰,虽是现在做得稳了,但那面心里有所阴影,为了子孙后代计,想听一听臣的想法,也是应有之意,代表不了什么的。”

  柴宗训笑着道:“何必说得如此拐弯抹角呢?朕也快要死了,朕的皇儿,比那耶律隆绪都还要小一些,契丹贵族虽有争抢皇位的传统,但好歹他们都姓耶律,咱们南朝却是有王朝更迭的传统的,萧燕燕能坐稳大位,是因为她有韩德让和耶律斜轸两位文武忠心辅佐,她本人也是千年未见的奇女子,可我大周,谁是耶律斜轸,谁又是韩德让?”

  “哎~,朕,看了你为辽国所做的上下两院设计,在咱们大周,倒是也不必那么麻烦,就像你所说的,牙兵阶级才是国家真正的主人,朕,也是时日无多之后,才愈发的体会得到这一点的。”

  刘大炮道:“牙兵阶级是国家的主人这话本身当然是没错的,唐太宗也有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说法,然而所谓牙兵的利益,本就是千头万绪,轻易也联合不起来,只要不联合起来,官家自然才是国家的主人。”

  “可有,让水不去覆舟之法?”

  刘大炮想了想道:“官家既然如此坦荡,那臣,也就有话直说了。”

  “正该如此。”

  “皇权颠覆,自古以来无非是两个原因,要么,是为君者太弱,导致主弱臣强,要么,是为君者太猛,又不思仁德,一位的强横成为了独夫民贼。”

  “在我看来,主弱臣强,其实是远远好于独夫民贼的,因为强臣篡位,往往反而会大肆对前朝余孽绥靖,反之,就只能是彻底推倒重来了。”

  “陛下,臣听说上古时期,王权与皇权少有更替者,夏商或难以细考,然而周朝却确实是拥有八百年传承的,然而自秦汉以来,家天下着能享两百载以上寿数的,唯有汉、唐两朝而已,而且实话实说,唐朝的两百余年寿数,水分其实也挺大的,陛下以为这是为何?”

  “为何呢?”

  “因为君主集权太过了,自秦皇汉武以来,天下权柄尽归于帝王,且就连丞相之职,也是形同虚设,一开始是三公辅政,后来三公成了虚衔换成了尚书令,再后来连尚书令都不设了,又设中书门下两省分其权柄,再后来到了本朝,却是连中书令都不设了,有个中书门下平章事,和没有也差不多,朝中的大小事务,皆由数位参知政事处理。”

  “可以说,自秦汉一来,中华王朝的政治演变史,就是君权越来越大,相权越来越小的一部分历史。”

  “然而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权力结构既然是个尖儿,那么一切的责任自然也都落在了皇帝的肩头,九州万方都在一双肩膀上担着,自然就不够稳当。”

  “君如果弱,自然就会有强臣接过权力,君如果倒行逆施,天下人自然就要共同来推翻他。”

  “这其实和我在扬州做包税是一个道理,扬州如果出了天大的事儿,把我杀了,也足以平民愤,对上对下都能有个交代,可天下的责任既然全在皇帝手里,出了事儿,自然就只能换皇帝了。”

  “相反,若是相权稳固,这个责任自然就在相权的手里,真出了什么事儿,换的自然就是丞相,而不是皇帝了,此,其实是唯一可以让皇权可以百世不易的方法。”

  柴宗训闻言不由冷哼一声道:“太保说得差了,秦汉以来,还是出过丞相的,王莽,曹操和诸葛亮不都是丞相?初唐时李世民担当的尚书令之职,不也是实际意义上的丞相?”

  刘大炮笑道:“是,王莽曹操李世民,都有僭越之举,诸葛亮有没有僭越之志暂且不提,相权一旦与皇权失衡,江山自然是会易手的。所以臣才说,要立宪啊,宪法,不能只限制皇帝,还得限制丞相才行,否则,不过又是一个轮回罢了。”

  “哦?那不知,这个相权要如何去限制呢?”

  “陛下,牙兵阶级才是国家的主人,咱们大周,唯一能保证宪法存在并有效实施的,只有牙兵阶级。所以臣以为,皇权,必须要与牙兵阶级绑定,才能够江山永固。”

  “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