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97合集
作者:陈梓林88      更新:2022-09-30 22:22      字数:4453
  196、显得关系不错

  次日陈梓林继续带队训练十名组长,

  顾浪跟着安宣办吴芳去车间进行早宣讲后,

  回办公室给电管处检修科打电话“祝科,我顾浪~~”

  “啊呀是顾科、哦,顾主任啊,难得你亲自给我打电话呀!”

  顾浪笑道“有事相求,我们式轻办已经全部搬到职工活动中心了,

  就是电路有点老化现象,想调许大茂来搞一次全面检修。”

  “许大茂?顾主任,咱检修科人才辈出…”

  顾浪打断他的话说“祝科,许大茂是陈主任原来四合院的老邻居,

  说是要检修线路,就点了许大茂的将,就是检修维护线路,

  又不是什么大问题,难不成还要请你祝大科长亲自来?”

  “哦,许大茂是陈主任点的将啊,那行,我通知许大茂即刻赶去式轻办。”

  祝科挂了电话,便给抢修班下指示,让许大茂去职工中心检修电路。

  许大茂上班就被电管处式轻组给叫去写思想汇报了

  检修班班长去式轻组通知许大茂去检修职工活动中心电路

  式轻组的组长疑惑不定,既然是检修式轻办办公区的电路,那也得放行不是,

  只是告诉许大茂,检修完工后继续思想汇报。

  许大茂暗中欣喜,唯唯诺诺地出了式轻组,脚步轻快地拿了常用工具,骑着自行车就去了职工活动中心。

  到了就直接找顾浪报道“顾科,我来检修线路了”

  顾来周新军,说“许大茂同志,职工活动中心线路老化严重,你要仔仔细细进行检修,

  哪怕动大工都行, 我派小周跟你一起,争取一个星期完成。”

  许大茂连连点头“顾科您放心,保证完成您交给的任务。”

  第一天时间,许大茂就爬上爬下,把职工活动中心的线路全部检查了一次,

  然后开出检修单,罗列出需要的材料耗品,几乎是把所有线路重新换上新线,所有灯泡、灯管换成新的。

  陈梓林在检修单签名后,许大茂才能去电管处申请领取耗材。

  陈梓林晚上下班前,看着脸色黑一道白一道、浑身散发酸味的许大茂,

  笑着说“大茂,今天辛苦你了,看情况一星期都难以完成吧?”

  许大茂说“陈主任您放心,不管多久,我一定认认真真干活,

  绝不偷工减料,确保咱们式轻办用电安全。”

  陈梓林点点头“安宣办的办公室就在这里, 要出了用电事故, 谁都担不起责任的。”

  便给申请检修的单子签了字,并盖了式轻办的公章。

  第二天八点, 许大茂便和检修班的同事一起,

  用小拖车拉着电线、灯头、灯泡等耗材,来了职工活动中心

  兴许是说话声音惊动了办公室里的人,陈梓林走到外面,

  见有四个人,便皱眉说“大茂,怎么来这么多人啊?”

  其中一人抢先说“陈主任,是我们祝科亲自交待,让我们用最好的标准、

  最快地速度完成厂式轻办的电路维修,所以就派了半个抢修组…”他是抢修班班长。

  陈梓林也不看那人,对许大茂说“区区小检修,不必浪费太多人力,大茂,你带着人回去谢谢祝科,

  然后你一个人来就行了。哦,记得声音小点,我在备课做教案。”说着转身就回了办公室。

  留下抢修班其他三人面面相觑,许大茂努力遏制内心的兴奋,一脸不好意思地说

  “李班长,既然陈主任有指示,那咱们把耗材搬进去就回吧?”

  李班长热脸贴了人家陈主任冷皮鼓,想生气又不敢,得罪了陈主任,

  还不被式轻组的人给整死啊,怏怏不乐地说“那就按陈主任的意思办吧。”

  其他两人则认为陈主任是真不想浪费人力,毕竟诺大的轧钢厂,

  随时都会有车间出现电路问题,他们抢修班主要责任是抢修生产电路,

  办公室检修线路不在他们工作范畴,暗中觉得陈主任还是挺讲原则的。

  许大茂庆幸自己躲过了式轻组的调查,感谢顾科帮忙,也暗地里羡慕陈梓林的权力,

  年纪轻轻对别人就能颐指气使,别人还不得不听,

  后悔当初在四合院,怎么就没和陈梓林打好关系,不然怎么会落个扫厕所下场?

  至少是阎解放刘光天这样,跟着陈梓林吃香喝辣,说不定还能在厂式轻办混个小组长什么的…

  后悔药没得买,但凭借着两年多老邻居的关系,说不定还能跟陈主任搭上关系。

  把耗材放进周新军指定的地方,许大茂领着李班长三个回了检修科,

  祝科奇怪地说“这么快?”

  李班长说“科长,陈主任说不需要这么多人,免得浪费了人力,只叫许大茂一个人进行检修。”

  祝科笑了“还是陈主任思想觉悟高啊,老李,你带人回去值班吧,

  大茂,你可要好好替陈主任检修线路啊。”

  许大茂说“科长,我会好好干的,只是我一个人,怕得还几天才能完成。”

  祝科说“你只管安心工作,其他就不要操心了,去吧。”

  便给抢修班去电话,暂时不派许大茂的岗。

  许大茂是个会来事的人,在厂式轻办里认认真真干活,等到了临下班时,

  总要瞅准时机,好巧不巧地出现在陈梓林面前,敬根烟,聊上几句。

  陈梓林本就想和许大茂打感情牌,话里话外,没少关心他,比方说找对象的事啦、住房的事啦…

  于是许大茂和陈主任热情交谈的画面,终于是被电管处式轻小组的江波组长看到了

  果然跟许大茂说的那样,陈主任是和他挺熟络,也就开始怀疑,刚开始动许大茂,

  陈主任就安排许大茂来厂式轻办检修电路,看来是在保许大茂啊。

  江波又不是那种热血青年,既然领导表达出要保许大茂的意思,

  那就暂且放过许大茂呗,何必跟顶头上司对着干呢?

  至于以后,真要是许大茂破事多,想必陈主任也会注意影响,不会死保的。

  反倒是顾浪有点看不明白了,如果说陈梓林和许大茂关系真不错,

  也不会干瞅着许大茂丢了放映员的肥差去扫厕所。

  要是关系很一般,那怎么会当着式轻组人员的面,显得两人关系不错呢?

  难道是因为自己收了许大茂的礼,陈梓林才另眼相看?

  顾浪就有点内疚,明明陈梓林是个挺讲原则的人,

  却为了自己放弃内心的坚持…那、那就等晚上多随着他的心意、任由他折腾吧。

  197、谢谢您教官

  有了总务处带头,向侯喜汇发出宴请的车间处科室就多了起来

  在顾浪陈梓林几番斟酌之下,去厂车队、电管处,吃了顿便餐,

  收到的信封都交给侯喜汇,给式轻组的同志们发补贴

  有了高额的补贴,越发激起了式轻组同志们的工作热情

  侯喜汇也尝到了甜头,赶在学习班训练之前,找到陈梓林说

  “主任,我觉得式轻组可以再扩大,五个组根本应对不过来啊”

  陈梓林不动声色地问“老侯,你觉得要增加几个组?”

  侯喜汇看了看陈梓林脸色,笑道“按照厂里近万人规模,再添十组二十组都会忙不过来的。

  不如稳步增加,这次增加五个组,怎么样?”

  陈梓林思忖半晌,看形势是规模越大越好,

  越能体现轧钢厂的重视,也越能保护杨运齐的周全

  便点头说“我很支持你的想法,但新增人员,

  必须是学习班出来的优秀学员,五组就是十五人,我给你个名单,你去考察。”

  说罢翻出几期的学员名册,很快挑选了十五人

  侯喜汇接过名单看了看,基本都是21、2岁的年轻人,

  全部是团员,还有几个团干部,学历都是高中初中,而且已车间工人为主,

  三个女同志则都是团支部书记,想来应该是思想觉悟较高、对形势很拥护的进步工人。

  侯喜汇没有异议,他知道年轻人是很容易鼓动的,

  而且比较中心组织,便说“主任,那我就立即去考察了。”

  陈梓林则给马永去了个电话,说明式轻组扩编的原委,

  马永个人表示支持,但还是想跟厂长具体汇报。

  陈梓林就没再关心式轻组了,他的心思,主要还是在这批新学员身上

  一下子学习班有了两百学员,其中八十五名年纪较轻的专家技术骨干,

  大部分是机关技术部门的,二十来个各车间的,学历高的有研究生,

  大学本科、专科占了一半,其余的都是专业中专学历,妥妥的知识分子。

  开班一星期,主要都在进行军训,

  知识分子忙于研究,忽略了锻炼,他们个人想法较多,

  军训就是训练他们令行禁止,全身心融入集体中。

  好在时间已经是九月初,白天最高温也就27、8度,比七八月的两个班,军训时舒服多了。

  经过了几次学习班,军训不仅仅是跑步队列训练,增加了单双杠、木马、哑铃等项目,使得军训没那么枯燥。

  但对四体不勤的知识分子,还是很不友好,特别是一站就是半小时的军姿、一走就是半天的队列

  不少人嘀咕有这个时间不如多看几片学术文章、做几个研究实验…

  陈梓林跟马永汇报完毕,外面值班组长就吹响了集合的哨子。

  两百学员整齐地列队完毕,陈梓林宣布训练开始,学习班就已组为单位,

  开始进行跑步,最后在厂办公楼前坪集合。

  陈梓林自己跟在了赵正文那组,这个组全是保卫处的年轻人,在他的带领下,这组人是越跑越快

  毕竟是保卫处的,别的先不说,没个好身板,怎么应对突如其来的事故?

  所以陈梓林加重了对这组学员的体能训练,

  他自己也借此机会一起好好锻炼锻炼

  在规定的半小时里,陈梓林带领的这组要比女学员组多跑两公里。

  等便步走到厂办公楼前坪时,这组人基本上都汗透了军装,相比其他组,要刻苦得多。

  才集训五天,队列都还没走完,接下来就是先练习军姿,

  然后走队列,最后一小时去练习单双杠。

  陈梓林自己则站在所有队列之前,用最标准的军姿做着示范,

  但在知识分子眼里,陈梓林无非就是个大老粗,

  哪怕写了那么多歌曲,都没有文化人的形象。

  很多专家技术骨干都默默忍受着,但总有唱反调的,

  军姿站了不到一刻钟,队列里有个单单瘦瘦带眼镜的人,突然举手“报告!”

  陈梓林只是眼睛看向那人,军姿没有松动,道“出列!”

  那人笨拙地跑步出列,来到陈梓林身前两米站住,

  努力想做好立定向左转,但基础不牢,身体有些歪歪扭扭。

  陈梓林说“有什么事情报告?”

  那人一脸愤懑地说“报告教官,我觉得军训,是浪费我宝贵的研究学习时间!”

  陈梓林问“你是什么学历?”

  “报告教官,我是京城钢铁学院大专学历。”

  陈梓林说;“是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了。可你知道吗,

  如果没有一幅强健的体魄,在战争年代,你能过雪山草地吗?

  在和平年代,你能在戈壁滩艰苦的环境下研究园子丹吗?

  你能去深山老林参加三献建设吗?”

  那人顿时语塞,过雪山草地很遥远了,但里面不乏学识渊博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

  可就在6四年十月爆炸的第一课园子丹,

  里面就有无数各种科学家啊,戈壁滩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他也知道,他沿海工作的大学同学,就已经进入了三献艰苦的建设中,那里什么都没有,

  上到厂长下到工人,只要是能喘气的,都得肩挑手提搬运物资设备…

  他甚至庆幸自己分配在了京城,他觉得自己在三献建设中熬不下去!

  面对教官如此犀利的言辞,他羞赧地垂下了头,想辩解却没那厚脸皮。

  陈梓林缓和下语气,说“专家技术骨干确实是我们社会、我们工厂的宝贵财富,

  所以,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你们要好好保重身体,

  要健健康康地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说个发生在我们身边很可惜的例子,安宣办顾浪副主任的爱人,他是京城石油学院的高材生,

  60年主动报名参加了大庆的石油会战,和铁人一起并肩奋战,被评为全国五一劳模,

  可他身体原因,已经牺牲了。他为自己的事业奉献了宝贵的生命,他牺牲时才二十七岁,

  我们应该纪念他缅怀他,可我们多希望他身体棒棒的,继续为祖国为人民奉献三十四十年啊!

  他的离开,我们的石油事业失去了宝贵的科研人员、他的家庭失去了顶梁柱啊,多么令人可惜的事情。

  我锻炼你们,是想为国家保护人才,是想替你们的父母妻儿保护亲人啊!”

  那人是知道顾浪爱人的事迹的,被陈梓林这么大义凛然地说出来,他剩下的只有惭愧和敬佩,

  他猛地抬起头,眼眶湿润地说“谢谢教官的良苦用心,我明白了您的用意,

  我以后会努力锻炼身体的,谢谢您教官,我申请归队!”深深鞠了一躬。

  陈梓林脸色没有其他表情,威严地道“归队!”

  “是!”那人脸上充满神圣,气势高昂地答应,

  努力使自己的动作标准,跑步回了队列,笔挺地站立着。

  整个训练场,升腾起了一股强大地的士气,不复以前的散漫。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