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放心大胆做大事
作者:陈梓林88      更新:2022-09-30 22:22      字数:5020
  两人坐上皇冠车,里面暖和得很,娄小娥对司机说“回饭店吧。”

  那司机也不言语,开车就走,反正没熄火的。

  陈梓林问“蛾子姐,你们去了港城,发展得怎么样?”

  娄小娥说“港城这些年制造业发展迅猛,起初走了点歪路,

  后来办了家电厂,制造电风扇什么的,

  又办了个制衣厂,目前反倒是制衣厂效益不错,

  衣服不仅畅销内埠,东南亚市场也不错。”

  娄小娥停了停,反问“林子,你几个孩子呀?爱人在哪个单位??”

  陈梓林说“一个女儿俩儿子,我爱人在报社上班。

  为了方便孩子读书,孩子们基本住在姥姥家的。”

  “报社上班?”娄小娥想了想,笑道“是不是当年采访你的那个记者啊?

  我当时看着就觉得那女记者对你有意思。”

  陈梓林说“你还真猜对了,就是那个采访我的记者,你呢?和你先生一起过来的吗?”

  娄小娥苦笑道“离婚几年了,当初我爸找的上门女婿,

  终究还是观念不合啊,孩子生了两个,

  一儿一女,总算给老娄家留后了。当初许大茂楞怪我不能生养,

  其实是他无能。那家伙还在轧钢厂吗?”

  陈梓林笑道“不仅在轧钢厂,还住四合院里的呢,

  他确实是身体有问题,去医院看了大夫,调养了几个月,生了两个儿子。”

  娄小娥还是以前的老性格,愤愤不平地说“那家伙就应该绝后,真不是东西。”

  陈梓林安慰道“好了好了,都过去了。”

  皇冠车稳稳地停在了京城饭店门口,娄小娥拿出张5元外汇劵递给司机说“谢谢你了。”

  那司机眉开眼笑地道了谢,还下车给娄小娥开车门。

  娄小娥见陈梓林一幅见怪不怪的样子,越发心里疑惑多,

  下车后见他长黑呢子大衣,气度不凡,忍不住伸手挽住他的胳膊。

  陈梓林并没忌讳什么,微微一笑昂首走了进了宾馆,来到咖啡厅,

  里面好多人,都在咖啡桌上喁喁细语。

  两人往那一站,马上有服务员前来,引领他们俩坐下,

  娄小娥也不看餐牌就说“我来一杯卡布奇诺…”看向陈梓林。

  陈梓林说“我喝黑咖啡吧,来一点黄油曲奇…”

  他在21世纪就喜欢这么搭配,不全是为了装比,顺口就说了。

  娄小娥心说京城人也会这么时髦了吗,不愧是皇城根儿下的,

  便说“我来个小蛋糕、开心果…”

  慢慢啜着咖啡,娄小娥看着陈梓林一身正板板的中山装,尤记得当年他只穿军装的,

  还是洗得发白的那种,笑道“林子,你变化真大,

  我还一直以为你会穿着绿军装,留着短头发。”

  陈梓林伸手解开领扣,露出里面白色的衬衣,咖啡厅里暖气太热,

  说“彼此彼此,你父母在那边都好吧?”

  娄小娥说“都很好,说到底还是得谢谢你,我家才从从容容去了港城,

  我这次回京城,主要是来感谢你的。”

  陈梓林摆摆手说“娄董事长把诺大的轧钢厂都捐了,

  不应该再受无妄之灾,你们在那边过得好,我很欣慰。”

  娄小娥道“我爸的意思,想请你去港城游玩几天,

  当是散散心。他老人家也想当面向你道谢。”

  陈梓林早有此意,只是在等待契机,

  如今的港城正是他过上逍遥日子的好去处,

  这些年实在过得太憋屈,至于系统任务,随意吧,都不知从何下手了嘿。

  看到娄小娥很诚挚地目光,他笑着说“行,有机会一定去港城拜会娄董事长和娄夫人。”

  两人留下了联系方式。

  娄小娥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只精美的小盒子,

  推过去说“一点小意思,林子你务必收下。”

  陈梓林认识啊,劳力士嘛,但他怎么能要呢,摇摇头说“蛾子姐,你这样就见外了,

  何况我身为轧钢厂当高官,怎么能接受港商的馈赠呢,犯错误的。”

  娄小娥惊呼一声,不由捂住了嘴“你、你是轧钢厂党高官?你才三十多哟,爬这么快!”

  看吧,娄小娥还是这么性情中人,说话能噎死人。

  陈梓林笑道“不瞒你说,我当了轧钢厂十年厂长,转党高官快三年了。”

  娄小娥满脸惊诧,她不认为陈梓林在吹牛,因为这些东西一打听就清清楚楚的,

  只是太令人不可思议了,难怪看着他有种独特魅力,

  怕是当了这么些年领导,养出来的气质吧。

  既然是厂领导,贵重礼品就不能收了,

  她略带尴尬地把小盒子装进大衣口袋,说

  “是我考虑不周,差点连累你,林子,我想请院里老邻居在京城饭店吃饭,

  你既然是他们的领导,你来召集他们,如何?”

  陈梓林心说你这是红果果的炫富啊,别把四合院的人都得罪了,想了想才说

  “蛾子姐,你没想过,院里的大爷大妈们,都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

  也吃不出个味道,我看就算了。真有心,买点水果去家坐坐就行了。”

  娄小娥想了想,说“老太太身子骨还好吧,我接老太太来吃饭。”

  陈梓林说“老太太没了十多年了。”

  娄小娥楞住,眼睛迅速湿润,在四合院生活了三年多,还真只对老太太有点感情,

  接大伙吃饭多少有点“衣锦还乡”的显摆,但老太太没了,

  她心里还是难过的,不禁流出了眼泪

  “老太太得病走的吗?我离开四合院,她老人家还很硬朗的嘛。”

  陈梓林说“得病走的,柱子照顾得挺好,老太太走得很安详,

  有时间的话,我陪你去老太太墓地祭奠祭奠。”

  娄小娥一时间情绪很低落,今天坐飞机刚到京城,下午开会什么的,也没休息好,

  晚上吃了饭便匆匆忙忙来了四合院,这时情绪不好,一下子就显得很憔悴。

  陈梓林看出来她心不在焉,也知道没必要再聊下去,说“蛾子姐,看你很累了,

  就回房间休息吧,我白天都在办公室的,有事打电话。”

  娄小娥点点头,她确实需要躺下来好好休息。两人起身,陈梓林去吧台结账,

  他知道这里只收外汇劵,便兑换了一些付了账单,乖乖,花了六十七元五毛外汇劵,贵得离谱。

  目送娄小娥上了电梯,陈梓林并没回岳父家,而是去大堂开了个房间睡觉,

  他的介绍信是随身放系统空间的,何况还是厅局级干部,顺利地开了个单间休息。

  次日一早就结账回了轧钢厂,因是他自己主动放权,

  在单位几乎就是看看报喝喝茶,不是特别重要的会议,他都无须参加。

  反而已经是厂办公室主任的李建设,对陈梓林特别关心,他知道武娟恢复工作后,经常住娘家,

  见老领导今天上班晚了一些,主动敲门进去

  “书记,您今儿个上班可迟到了啊,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陈梓林和他关系很好,说话也就很随意,哈哈一笑

  “我从市里搭公交车来的,也就晚了半小时,你是要我写检查啊还是扣奖金啊。”

  顺手丢了根华子给李建设,他接着烟点燃抽了口,见陈梓林脸色红润如常,

  笑着说“微服私访啊,早班公交车挤得够呛吧。”

  陈梓林走出办公桌,和李建设一起坐下,说

  “是够挤的,但比顶风骑自行车一个多小时,还是舒服很多。

  今年天冷,四月份了,还得穿大衣。”

  厂里暖气供得足,陈梓林现在毛哔叽的中山装扣子都敞开了,露出里面的白衬衣。

  李建设咋舌道“您身体好哇,里面只穿了件衬衣,我都还穿着毛衣呢,”

  陈梓林说“建设同志,还得多锻炼啊。你比只大了三岁,瞅着半老头子一样。”

  李建设其实也挺疑惑,这些年似乎没见着陈梓林怎么老,

  要不是一身领导气质,冷不丁还以为是个小伙子。

  什么是领导气质,就是发型老、着装颜色老,再加上眯眼微笑……

  两人东西南北聊了会,李建设抬腕看看表说“九点半我跟厂长有个会,就不陪您了。”

  李建设走了没多久,办公室电话响了,是娄小娥

  “林子,单位上没多少事吧,陪我逛逛京城啊。”

  陈梓林说“蛾子姐,商团这么闲?”

  “哈哈,我就是借着商团方便回京城看看,我跟商团领队说明了情况。”

  经过一晚上休息,娄小娥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

  陈梓林略一沉吟,说“行,你在房间等着,

  我到了酒店在大堂给你去电话,中午请你吃京城烤鸭。”

  然后打电话给傻柱叫他中午不用等自己去食堂吃饭,又给车队打电话调车。

  很快小刘就敲门“书记,现在就走吗?”

  陈梓林说“你把钥匙给我,我自己开车去。”

  小刘很习惯陈梓林时不时自己开车外出,拿出车钥匙放办公桌上,得了根华子,笑嘻嘻地走了。

  陈梓林路过厂办公室,进去让梁副主任打电话去京城烤鸭店订个小包间,

  这才驱车去京城饭店接娄小娥。

  在京城饭店接到娄小娥,开着车漫无目的地在京城大街游荡,

  两人在车上随意闲聊着,娄小娥也没去逛商店的意思,能比得上港城么。

  从闲聊中陈梓林得知,娄家65年去了港城,

  很快就花七十万港纸在浅水湾买了个阴果老的豪宅,

  溢价20算是贿赂,结交了官员,很快在港城站住了脚,开起了工厂,她离婚时,

  把家电厂给了前夫,如今的衣服厂请了职业经理人管理,

  她只掌握大局,年利润在百万港币,还有些物业出租啥的,她父母则在家颐养天年。

  陈梓林暗暗咋舌,浅水湾的豪宅,只要不败掉,到越往后越值钱,妥妥的亿万富豪啊!

  陪着娄小娥在京城游玩了两天,又去八大岭爬了长城,

  总算放过了陈梓林,隔天娄小娥随商团返回了港城。

  陈梓林无所谓,反正厂里也没啥事儿,孩子有武娟管着。

  快到四月下旬,陈梓林终于盼来了大领导的召唤,让他和傻柱去家里。

  一晃十五年过去,大领导已经七十六岁,身体还很好,

  大领导夫人则长期住院,很难在家见到一次。

  大领导现在是副阁老主管着工业等,非常之繁忙,隔上次见面已经半年有余。

  傻柱和陈梓林到了老领导家,老夫人果然在住院,一起在小客厅闲聊了会,傻柱去厨房做菜,陈梓林说“陪您下盘围棋?”

  老头子摇摇头“不想费脑子,摆摆龙门阵就行。

  小家伙,我也不知道你在怕什么,调你去文艺界你也不去,

  守着轧钢厂不是浪费你的能力?”

  这是老生常谈了,陈梓林当耳旁风,笑着说“大领导,

  我最近啊,见到了一位港商,在闲聊中,发现港城娱乐很发达,

  我琢磨着我能写歌,是不是可以去港城办个音乐公司,给我们国家搞点外汇创收啊。”

  老头子是日理万机,消息可不屏塞,看了看陈梓林,摇摇头说

  “你的歌太独特,那边的人不一定喜欢听哟。”

  陈梓林尬笑道“我、我也偶尔买点流行歌曲的带子听听,

  万变不离其宗,我觉得我也能写好流行歌曲。”

  老头子还是摇头“创作源于生活,就像你写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欢快活泼,很振奋人心,

  也很区别于以前的革命歌曲,但还是与港湾那边的靡靡之音,截然不同。”

  陈梓林说“我尝试着写了首《一剪梅》,您听听,是不是接近流行音乐了。”

  听到一剪梅,老头子想到的可不是怪侠一剪梅、一剪没那些玩意儿,而是古代词牌名,

  在古代,一剪也就是一只(枝)的意思,一剪梅就是一枝梅,疑惑地问“你还会唱词牌?”

  陈梓林懒得跟老头子解释,起身站远一点,学着费小哥鼻孔45度冲着天花板,

  开口唱道“真情像草原广阔,层层风雨不能阻隔~~~~”

  还别说,这些年陈梓林没落下练习歌唱,一剪梅还真唱出了内味…

  老头子听到第三句歌词,眼睛就亮了起来,手也不觉跟着打起了节拍,

  听完最后一句“此情~~长留~~~心间~~~”

  不禁鼓掌赞道“很好听啊,歌曲深情悠远、婉转动人,好歌应该是没有界限的。”

  陈梓林笑呵呵地说“音乐无界限,当年《歌声与微笑》,

  不也在兄弟社会主义国家很流行吗。”

  老头子感慨地说“你的确是个音乐天才,我还记得电影小花,

  你创作的歌曲《妹妹找哥泪花流》、《绒花》,还有那首《军港之夜》,

  都引起很大争议,你去了港城,开的音乐公司肯定是能创汇的,

  我倒是很期待,究竟能创造多少外汇!”

  这些年陈梓林几乎成了八一厂专职词曲家,只要拍电影,

  基本都来找他创作主题歌、插曲,反正不花钱的。

  陈梓林也尽量满足,因为时代不同了,他抄的歌也跟着在转变,引起了许多争议在所难免。

  陈梓林自信满满地说“大领导,只要您派我去,

  我努力创作流行歌曲,一年几百万港币应该没问题吧。”

  老头子坐直了身体“真有那么赚钱?”

  陈梓林继续画饼“也许连带效应还不止呢,结识更多港商,促成其到内地投资办厂……”

  老头子见他舌灿莲花,眼神充满了渴望,

  与其窝在轧钢厂浪费光阴,倒不如成全小家伙的心愿,

  而现在确实也需要大量外汇,需要更多港商引进新技术。

  老头子说“小家伙,你总不能孤身一人去港城奋斗吧,还有什么要求呢?”

  陈梓林说“我知道港城那边,有不少爱国大富豪,我去港城办音乐公司,

  少不得有实力的人氏支持,能否让大富豪派个家族子弟,

  让他们白拿股份,只求我开的音乐公司能顺顺利利赚钱。

  至于开公司的启动资金,我认识一个港商,她出部分资金,我用我的歌曲投资,

  公司大致就能运营了。以后创造的效益,我这部分百分之九十归国有。”

  老头子笑了:“小家伙,计划得挺周详啊,

  你总能令人刮目相看啊。你想用什么身份过去呢?”

  陈梓林说“普通人身份,我会辞去轧钢厂的职务。

  请您相信我,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国家。”

  老头子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慌得陈梓林连忙说

  “大领导,您不能大笑,容易引起血压高。”

  老头子指着陈梓林说“我怎么会不信你,倒是你自己没了自信,

  怕我老头子怀疑你的意图?

  梓林小同志啊,这么些年来,我发现,最忠于党和国家的就是你,

  你胆子小得不敢收稿费,胆子大得能保护两百多老同志!

  你处处小心谨慎,就是留着有用之身干大事的。只是你去港城,爱人孩子怎么办?”

  陈梓林说“我会做好武娟思想工作的。孩子有姥爷姥姥照看,我放心。”

  老头子缓缓点头说“安顿好小家,才能放心大胆做大事。你好好准备吧。”

  ------题外话------

  【订阅推荐票收藏打赏都要要…】

  </p>

  <crpt>;</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