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中秋节·抽签
作者:旧时光      更新:2022-10-06 21:27      字数:5051
  没忍住,迟意远又摸了一把苏小甜的柔软的头发,眼底眉间都是暖意,与以往的冷意完全不同。

  “好,我会的!意远哥哥,我先走了,再见!”

  苏小甜一蹦一跳哼着歌离开了,迟意远的目光似乎是沾在她的身上一样,离不开。

  迟格不知什么时候,走到了迟意远的身边,他伸手拍了一下迟意远的肩膀,迟意远回头看向他。

  “爷爷!”

  “小远!”

  祖孙两个人一句话都没说,可又好像什么话都说了。

  苏家。

  吃罢了饭,休息的时候苏奶奶给苏爷爷说了小闺女回来想要粮食的话。

  “以后别贴补了。这些年,她拿走的还少每次说还,可哪次还回来了也亏得咱们家的儿媳妇是好的,要不,早就闹起来了。”苏爷爷砸吧一口旱烟,叹息说道。

  这个女儿,私心太重,心里想的都是自己,从来没有别人,娘家对于她来说,也就是一个可以让她予取予求的地方。

  “老头子,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小闺女总来要东西,咱们给了。倒是亏待了秀儿这孩子。”苏奶奶因着小闺女,想起了什么苦都自己咽下去的大闺女。

  一样是自家的娃,小闺女的条件好,还总来哭穷。

  可是,真正日子过得差的大闺女秀儿从来没有说过吃得喝得不够,甚至到了娘家,总要撑起一点脸面,说自己过得很好。

  “过几天就是中秋了,让老大去看看秀儿。这孩子也是个命苦的,没有自己的娃,这些年心里苦啊!”苏爷爷的脸越发的皱巴巴了。

  苏奶奶也不说话了,这些年,就为了没有娃,不知道被婆家的人磋磨了多少回。

  他们做爹娘的,因着女儿没有生下个娃,也不好多说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闺女受苦。

  可这孩子是个犟的,从来不说苦、不说难,到了娘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自己过得更好。

  但两个大队距离又不远,他们哪里能不知道一点情况

  之所以不说破,也是为了维护闺女最后的那点颜面而已。

  “去的时候,给娃带点东西去吧!你烙点儿油饼,让老大看着娃吃了。”

  那孩子,估计在婆家从来都没吃饱过,都瘦成啥样儿了

  当爹的看着也心疼,但又能怎么样

  没娃的女人,低人一等啊!

  老王家还没跟秀儿离婚,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老两口因着这个话题都沉默下来。

  日落月升,月落日升!

  转眼之间,就是中秋前三天了。

  今年队里的庄稼长势还算不错,眼见着秋粮可以分手,大队长高兴,大队里的社员们也高兴。

  大队里几个干部商量之后,决定杀一头猪过节。

  对整个大队来说,只杀一头猪,一个人根本分不到多少肉。

  但能闻见肉味就是好的。

  大队里的人欢天喜地地端着盆等着分肉。

  按照以往的规矩,分肉按照人口分,但谁家先分谁家后分,需要抽签决定。

  苏奶奶觉得,自己家运气最好的就是苏小甜了,因此安排小福星苏小甜去抽签。

  果然,锦鲤宝宝的小手手格外甜一些,直接抽了个一号。

  苏小甜挥动着手里的一号签,笑容灿烂地扑到苏奶奶怀里。

  苏奶奶的脸笑得都变成花儿一般灿烂了。

  一号啊,多难抽,竟让她家乖宝给抽到了。

  这个签引得众人都羡慕嫉妒,毕竟,第一个选的人家,可以选整头猪身上最好的部分。

  那厚实的肥膘肉,可比最后被别人挑剩下的下水碎肉要好得多。

  但是大部分的人也就是羡慕嫉妒,只有苏小琴看向苏小甜的目光像是淬了毒一样。

  凭啥苏小甜这是凭啥

  手气这么好,也不怕把后半辈子的运气都给用光了。

  “你去抽签!”刘秀英听到苏小甜抽了一号,当即将目光看向自家孙女苏小琴。

  一样是苏家的闺女,苏小甜可以抽到一号,苏小琴就算差一点,最少也该能抽到个三号四号吧

  苏小琴瑟缩了一下,她不敢去,可是又不得不去,因此口中虽然应了一声,脚底下并不挪动。

  “快去啊,等啥呢你这个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够的败家玩意儿。”刘秀英骂道,顺便还抬起脚踢了苏小琴一脚。

  苏小琴心里清楚,要是自己抽不到好签,估计又要挨打。

  可是,刘秀英虎视眈眈的看着,要是不去,这会儿就要挨打了,她不去不行。

  李会计已经催促了好几次了,村子里还没抽签的人家也等不住了,都催着苏小琴快点,苏小琴才算走到抽签的地方。

  她战战兢兢地伸手,甚至,伸手之前,还不停的念叨着神佛保佑之类的话,希望自己能抽到好一点的签。

  如果不是现在不让说这些,苏小琴都想直接双手合十拜一拜土地爷了。

  闭着眼睛,从签罐子里抽出一张签。

  战战兢兢打开自己手中的签的时候,赫然是个一百号。

  只可惜的是,苏小琴她不识字,只看到这是两个字,又想起之前听说,后面的那些号都是三个字,便觉得安心一些。

  这个号,虽然比不了苏小甜的一号,应该还行吧十几号

  苏小琴的脸上划过一抹笑容,将手中的签交给李会计。

  “苏山家,一百号!”李会计瞥了一眼,扬声喊道。

  苏小琴听到这个号码的时候,瞬间傻眼了。

  一百号怎么可能全村统共一百零一户人,她竟然抽中了一百号

  不,不会的,一定是李会计看错了。

  “李会计,你一定看错了,我怎么可能抽中一百号”苏小琴的眼睛都红了,冲过去扯住李会计的胳膊拼命摇晃。

  “你这个娃娃,说话咋这么不中听你自己抽了一百号,还怪我念错大队长,你看看,这是不是一百号!”想到苏小琴是在影射自己故意念错签,他十分恼火,语气也越发不好起来了。

  虽然嫉妒苏川家,可是,看着这堂姐妹两个,李会计就觉得,都是孩子,差别咋这么大呢

  大队长苏长久看了一眼,毫无表情地说:“就是一百号!”

  这个孩子,已经养歪了,别人不知道,他这几天打听下来,也知道了,去公社里告状的就是苏小琴。

  才十来岁的娃娃,咋就这样阴狠了

  以往,她在老苏家也没少吃饭,居然能去告人家。

  这个孩子以后要小心一些,最好让人盯着看住些,省得给大队里惹出麻烦。

  苏小琴并不知道苏长久已经知道是她去公社里告状了,她只觉得,苏长久的一句话,断了她所有的希望。

  因此,她看向苏长久的目光也带了些不善。

  她甚至觉得,苏长久分明知道,抽中了一百号,她没有好日子过,肯定要挨打,为啥还要直接说出她是一百号

  就随便说个前面一点的号不行吗反正别人也看不到号码!

  苏小琴完全忘了,她是苏长久的什么人,苏长久凭什么要为了她去损害别人的利益。

  刘秀英在确定了苏小琴真的抽中了一百号之后,想到大肥肉从自己眼前飞过,伸手抓不到的场景,顾不得人多,嗷呜一声冲上去对她一顿暴打。

  刘秀英打苏小琴的时候,从来都不会客气的,那干过农活的手打在苏小琴的身上脸上,苏小琴只觉得火辣辣的疼,就想抱头鼠窜。

  “就知道你是个没用的东西,别人能抽一号。你咋就抽个一百号你这手是不是抓过屎咋这么臭”刘秀英骂人的时候,也是一点都没有顾及苏小琴的颜面。

  苏小琴已经是大姑娘了,能听懂好赖话,被刘秀英这么骂,一张脸红得要滴出血来,心里的痛让她几乎站不住,再加上身体上的疼痛,苏小琴更是痛苦万分。

  第一次,苏小琴对刘秀英充满了恨意。

  她现在,恨苏小甜,恨苏川一家子,恨苏长久和李会计这些大队里的干部,也恨自己的亲奶奶和亲娘亲爹,甚至是无辜的社员们,她都恨。

  她紧紧地攥着一双手,没有求饶,只是觉得悲凉。

  这是一个没有爱的大队,还叫什么红心大队

  这个大队的人都是黑心肠的吧

  她想不明白,

  为啥苏小甜那么好命,能有一个疼她爱她的奶奶,还有疼爱她的其他家人,那些傻子们只恨不得将天下的好东西都给她。

  刘秀英也是亲奶,咋就这样对她还有她娘,为啥从来都不管她只心心念念地顾着儿子

  “刘秀英,不是你让小琴去抽签的,咋还骂她”有人看不过去苏小琴被打成这样,开口帮忙。

  “这个败家玩意儿,全大队才一百零一户人,她给我抽个一百号,我不打她打谁”刘秀英急赤白咧的说。

  “算了,别打了,教训娃等回家再教训去。”苏长久看不下去了,冷着脸说。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打娃娃,这是给谁看呢

  也难怪苏小琴这娃娃长歪了,这样的长辈,能不歪吗

  刘秀英也烦苏长久,觉得这件事就是苏长久的不是,好歹也是苏家人,咋就不知道照顾着自己家一点

  “哎呦,大队长,您管天管地,还能管着我打娃娃我家的娃,就算我打死了,那也是她命不好。再说了,我养活她这么久,打她两下算啥”

  苏长久听刘秀英听不进人话,也不打算继续说了,这样的人多说一句话都是浪费。

  “其他人来抽签了。”

  很快,村子里的人都抽到了签,然后开始准备分肉,一个人只能分到二两肉。

  老苏家人多,十八口人,应该能分到三斤六两肉。

  可这时候,李柱子跑过来了,说要将自己的二两肉给老苏家。

  “这可不行,柱子,难得分一次肉。”苏奶奶立刻反对。

  李柱子说:“我一个人,只能分二两肉,锅里一放就找不到了。”李柱子摸着脑袋说:“煮一次,还要浪费柴火。”

  他家里就只有一个人,二两肉确实难处理。

  大队里的社员们听了都哈哈笑起来。

  因为李柱子的签也靠前,加上只有二两肉,也没人反对他的放在老苏家一起分。

  苏奶奶拎着三斤八两肉回家去了,这可是猪身上最好的一块肉。

  肥嘟嘟的,苏奶奶想着等回去就熬油,剩下的油渣到中秋节的时候,包包子吃。

  番瓜包子放上油渣,可香了。

  到时候,再给李柱子送几个大包子过去,总不能真的收下李柱子的二两肉,肉可是稀罕玩意儿。

  大队长苏长久分完肉,路过苏家自留地,却惊讶的发现,苏家自留地里的粮食长得比大田里的粮食还好,这是咋回事

  这老苏家真的是走运了最近都是好事儿。

  得了县里领导的照顾,又有省里的领导记挂着,这也就算了,就是抽签都能抽到第一号的。

  但庄稼总不能因为运气好就变好吧好像两个月之前,苏家自留地里的庄稼还长得不咋地。

  大队长决定,回头要去问问苏爷爷,到底是怎么种地的,咋能操务的这样好。

  苏奶奶是在八月十五这天早上包的包子。

  按照这里的规矩,八月十五是要蒸月饼的。

  农家自己蒸月饼,肯定和城里出售的月饼不一样,是自家做的千层大月饼。

  到了晚上,要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正中间摆上自家做的最好最大的一个月饼祭月神。

  农户家里,平日里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的,但到了八月十五这一日,哪怕再费油、费面、费糖,月饼肯定还是要做的。

  这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矩,甚至比过年的仪式还要正式。

  这几年,虽然不让祭月神了,但做月饼这个老规矩却没坏了。

  到了这天早上,就算大队里再穷的人家,也会做月饼,一时之间,整个村子的上空都是浓浓的月饼香味。

  这个时代,谁家菜里面淋上一勺热油,都能飘香三里地,就别说整个大队都在做月饼了。

  但整个大队的香味比起来,也比不过老苏家传出来的香味儿浓。

  苏奶奶手艺好,还能舍得料,做出的月饼不光还看,还香甜的很,大老远的就能闻见属于月饼独特的香味,吸引了村子里不少的人。

  “老苏家这是日子过好了,这个月饼一闻就知道,没少放好东西。”

  “那可不是,老苏家可是得了上头领导喜欢的人家,没看哪天那个大官来的时候,带了那么多的物资,够吃半年了!”

  “我家咋就没有那样的好亲戚,要是有,我也能过的好节了!”

  “你做啥梦呢还过个好节,你能吃上一口好饭就不错了。“

  众人嘻嘻哈哈七嘴八舌的说着,却也没有人真的去老苏家。

  苏家,苏奶奶正在将月饼从蒸笼里拿出来。

  三尺大的蒸笼里,一个大大的月饼,将近四寸厚,上面还摆上了各种各样活灵活现的面做成的花儿,点缀着几颗红枣,煞是好看。

  苏奶奶舍得用油,也舍得放糖,今日一早就拿出一包黑糖融化了半碗,每层面中间都均匀的放了浓稠的黑糖水,还放了碧绿的苦豆子碎和红艳艳的玫瑰花碎。

  这样大的月饼,蒸熟需要一个小时时间,苏奶奶一口气就做了三个,将三个笼屉都放满了。

  这是几年以来,最奢侈的一次,以往苏奶奶做月饼,只做一个,而且没有这么大。

  但今年,家里不缺粮食,就和了一大盆的面,做完月饼,还有半盆面,苏奶奶掺了些玉米面,开始包包子。

  番瓜是自己家里种的,早就切成了细细的丝儿,拌上油炸,问着就香喷喷的。

  苏奶奶带着三个儿媳妇,飞快的捏着包子。

  说是大包子,就真的是大包子,一个个比成年人的拳头还要大上很多。

  一口气做了一百来个大包子,将三个笼屉都摆的满满的,苏奶奶才心满意足的点头。

  “娘,这可比过年做的还多。”王香花看着这么多的大包子,虽然掺上了玉米面,面皮有些发黄,可这也是大包子啊!

  “难得今年条件好,趁着过节,吃点儿好的。回头,你们一人带上十个包子回娘家去,也体面。”

  三个儿媳妇没想到,还有给自己拿回娘家去的。

  “这些年,家里没有,我也没法子,现在有了,给你们长长脸。”苏奶奶笑的那个灿烂啊。

  对此,三个儿媳妇并没有推辞,毕竟,家里的条件差,她们回娘家,也没少被挤兑。

  这下可好了,十个大包子,是极体面的节礼了。

  “回头还要给李柱子送几个过去,总不能真的白吃人家二两肉。我寻思着,送几个包子过去,再送上几块月饼,李柱子也是个苦命人,咱不能占他的便宜,省的被人讲究。”

  苏奶奶就是这样一个人,坚决不肯无缘无故的占人便宜。

  三个儿媳妇一致点头,这话很是,要是占了李柱子的便宜,是要被人说三道四的。

  “再就是牛棚那边,也不能落下。算了,有些事,你们不知道,可你们要记住,不是人家占咱的便宜就行了!”

  苏奶奶不能明说,家里放的这些物资,很多是给牛棚里祖孙两个的,但还是提醒一句儿媳妇们。

  苏家三个儿媳妇都不是傻的,哪里不知道这其中肯定有缘故,因此,都一致点头。

  就在这时候,大门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