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匈奴也是人?!众帝王火冒三丈!
作者:北北北方方方      更新:2022-10-13 17:39      字数:4229
  而同样,一些昏君避免被上榜群嘲,现在别提有多用心了。

  一心想要跟着汉武帝学治世!

  学兵法!

  学手段!

  可以说,像是宋朝各种昏君,从来没有这么用心过。

  当然了,有些自我感觉良好的昏君,也就等这天幕看个乐。

  朱祁镇“事实证明,只要朕做得不那么过分,就没有天罚。”

  北齐,宠信奸佞宵小、朝廷、诛杀宗室的武成帝高湛“哈哈,你们这些庞大王朝的昏君是真倒霉,跟着盛世明君一起上榜被骂,你看我们这小国,朕爱怎么耍怎么耍,没有盛世上榜,朕不怕!”

  南粱,不想做皇帝,一心想做和尚致使朝政昏暗,乱建佛寺,刚愎自用的梁武帝萧衍“有跟着盛世明君勤学的时间,不如多抄诵几本经书,佛祖垂怜,时来运转,国运自然亨通。”

  大明,迷信方士,一心求生,不问朝政的朱厚熜“祈祷大明千万别上榜!千万别上榜,朕不想跟着被骂!”

  崇祯“朕有预感,朕是跑不了了!”

  “赶紧多跟大汉皇帝学习学习!!!”

  崇祯现在的目标,就是和杨广一样,虽然有错,但是能改正,就善莫大焉!

  临时抱佛脚,亡羊补牢又算得什么,赶紧学一样是一样!

  而且大唐皇帝们,现在全都在屏息凝神。

  他们就想要知道,这个大汉武帝,还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上榜原因!

  毕竟在他们读过的史书当中,汉武帝能上这么高的榜单,着实是有问题的!

  于是,可以说每一个大唐皇帝们全都不服。

  帝王之怒,可不是常人能受得了!

  眼神像是刀子一般刮着人!

  可能如果没有这个金幕盘点,大唐皇帝们永远不知道。

  后世华夏人,又称“汉人”,这个称谓,到底是怎么来的!

  华夏五千年的脊梁,又是怎么宁折不弯!

  究竟这底气,源自何处!

  盛世,当朝之盛况,但是评价盛世还有一条,那就是影响力。

  这影响力,如果是影响地方一隅(一处),那便不能称什么盛世;

  而如果影响一州,则只称为安定;

  影响的地方多了,那便可以称之为治世,形成了盛世雏形!

  若影响了一国,则可以称之为盛世!

  若加大了影响,影响了多国,上榜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任何悬念。

  但,若不只是影响当朝,不只是影响当时的朝代,而影响到了后世,那就是庞大的盛世!

  令人称赞,千古留名传佳话的盛世!

  而再如果!

  是影响了千秋万代的盛世呢?

  那边可以说是千古盛世!

  无可匹敌!

  所以大唐皇帝们的目光,还跟有些人一样,只停留在当朝的影响力。

  盛世如果不对民生、不对当朝的社会有影响,又怎么会对后世有影响?

  这二者,是从来没有分隔的关系。

  毕竟以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对当朝安居乐业的盛世影响,你的祖宗又怎么会将你一脉相承下来?

  有可能直接被兵荒马乱的哪个朝代,香火就断了。

  这难道不是对后世的影响?

  太平盛世是盛世,千古盛世,同样也是盛世!

  而且地位、价值、历史意义要比其中一朝的太平盛世更高!

  太平盛世,只要皇帝用心,只要皇帝本身有能力,文臣武将用心配合,还是可以达到的。

  可如果想要达成什么影响千古的盛世。

  纵观历史长河,试问又有几位皇帝能做到?

  而这几位做到的皇帝,哪一位不是名垂青史?

  而现在,大唐皇帝们义愤填膺,从来没有想过,大汉这个盛世,究竟对后世有着多少影响!

  更别说什么“那照你这么说,大秦不是影响力最大?不应该理应放在榜首?”

  只会单向思维的人这么想是没有错的。

  可林修前面早就提到过,盛世的排名,是在评定完所有当朝标准后,然后才考虑对千秋万世的影响。

  而不是【只】评对后世的影响。

  如果真用正史对比起来,大秦可有人会飞?

  可有人上过太空?

  可有人爆发过原子弹?

  经济可有这么盛况空前地发展,国泰民安?

  排名是一个【综合】因素的影响,而不是只谈某一点。

  而眼下,就算是大汉对内,上榜也绝对没有任何异义。

  只是大唐皇帝们都不服。

  李世民“朕倒要看看,你们大汉盛世,还能翻出多少水花!”

  万界帝王心情复杂,然而盘点仍然在继续播放。

  ……

  【第四名汉武盛世】

  【入榜原因二巩固集权!】

  【汉武帝即位后,遗留下来的诸侯问题,也得到有力解决。】

  【在经过了文景两朝的“众建诸侯”与“评定七国之乱”后,同姓诸侯王的势力已经大大降低。】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武帝进一步削弱藩王势力!】

  【实行“推恩令”,也就是允许各诸侯王,将自己的“私恩”,也就是王国、土地、户口,一部分一部分地向下分给子弟为列候。】

  【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当于将一个庞大的诸侯势力,不断给拆分成了各小列候。】

  【做到此步后,不用朝廷动手,各个诸侯国其实在实际上已经分崩离析。】

  ……

  死了一个儿子的李隆基丝毫没有任何悲伤、怨恨、愤怒,毕竟现在他再不好好表现,什么时候天罚也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这都是没准的事!

  于是李隆基连忙夸赞“妙!实在是妙啊!”

  大唐后世几位帝王就事论事,也连连点头“这推恩令,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有效分解各诸侯王的政策。”

  然而他们大唐的割据,是各节度使,情况相似,但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

  【同时,汉武帝又规定各王国的官员,为“左官”,宣示其等级低下,表明歧视之意。】

  【以此来控制人才流动。】

  【不然所有人才全部跑到其他诸侯国当官了,朝廷将无人才可用】

  【而且还限制人才与诸侯的交流,有效防止了结党营私。】

  【经过这一系列政策,困扰大汉几十年的诸侯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

  祖龙看到这,不得不佩服汉武帝的想法“你以武帝为庙号,没有想到文治也是一把好手。”

  汉武帝巍然一笑“政哥过奖了,小露一手罢了。”

  ……

  【入榜原因三察举制度!】

  【汉武帝非常重视人才的开发。他确立了察举制度,是华夏有系统宣统人才制度之滥觞,对后世影响很大!】

  【同时,这也不仅仅是华夏,而是整个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人口普查。】

  【入榜原因四开辟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本为贯彻汉武帝联合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的战略意图,但出使西域后,却事汉夷文化交往频繁。】

  【中原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迅速向四周传播,扩大影响力!】

  【因而,长骞出使西域这一历史事件则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张骞对开启华夏同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具有卓越的贡献,举世称道!】

  ……

  张骞听完后整个人都懵了!

  “丝绸之路……微臣走过的这段路,没想到影响这么大?!”

  张骞自己根本就没有想过,说白了,他不过就是一个说客,是去搬救兵的,或者可以说,是去找联盟的。

  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一条路走下来,影响竟然这么大?!

  举世称道?

  汉武帝本人都有些愣住了“无心插柳,完成了一件千古之举?!”

  李世民忍着头皮,他想反驳,但是不得不承认,张骞开辟的这条丝绸之路确实有用!不少西域贡品,也是通过丝绸之路送到朝中。”

  其他大唐皇帝们,因为丝绸之路,确实也受益不少。

  “这个,真没得喷。”

  ……

  【入榜原因五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儒表法里,但是此举,还开创了华夏传统主流文化之正统,在华夏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通志者岁推崇!】

  ……

  一瞬间,大唐皇帝们都震惊了!

  唐高宗李治“等等!什么?!!!引领了两千多年的风潮?!”

  唐顺宗李诵“假的吧?!”

  唐懿宗李漼“怎么他随随便便就能创造出这么多影响千年的举措?!”

  唐僖宗李儇“影响了千年……还是两千年……”

  唐昭宗李晔“为什么啊?朕也想不通啊!”

  而不仅是大唐皇帝,其他皇帝们也都震惊了。

  祖龙“儒家,引领两千多年的风潮?就是从汉武帝时候开始的?那朕的法家呢?!”

  赵匡胤“牛比,朕都已经说累了。”

  朱元璋“知道汉武帝厉害,但是影响千年之举,似乎还没有盘点完!”

  就连先秦时期,孔老夫子自己都是一怔。

  “两千年吗?也许还会影响更久。”

  此刻诸子百家更不服气了,一场属于他们之间的“文战”又要开始。

  但这不是此刻关注的重点。

  因为马上,最重要的入榜原因来了!

  ……

  【入榜原因六力挫匈奴!开疆扩土,拾起华夏脊梁!】

  【匈奴自古以来有多可恶?!】

  【汉初时期,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中原!】

  【杀害我华夏中原百姓,并以此为乐,丝毫没有任何道德负担!】

  【汉朝终日不得安宁,边境人民深受其害!】

  【随着岁月流逝,匈奴无耻和可恶的嘴脸越发猖狂,中原时时刻刻都知道,和亲,是行不通的。】

  【此刻唯有一战,才可以解决问题!】

  ……

  “匈奴……”

  当祖龙听到这两个字的时候,深邃的眸底,瞬间闪过一丝带有愤怒的精光!

  刘邦听到这,浑身都在用力,脸色怒寒!

  曾经被匈奴大军困在白登的场景,险些就要葬身于此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而此时的金幕画面中,顿时传来一震低沉而悠扬的音乐!

  画面中,汉武帝当时还只是太子,帐营中,将军公孙贺正给太子刘彻,讲述当年凶险的白登之围!

  “太子殿下,高祖当年,亲率三十万步骑,浩浩荡荡,杀进匈奴。”

  “却被冒顿单于诱入白登山区的时候,深山峡谷之中,匈奴以十万重兵,堵塞谷口围困达七日之久。”

  “高祖答应,连年向匈奴人进贡,匈奴才解除了围困,”

  “太子殿下,此役,高祖险些做了匈奴人的俘虏啊。”

  “别说了!”刘彻脸色顿时沉了下来,怒目而视!

  太子太傅卫绾(晚)“据档案中,查到当年匈奴大单于,写给我朝高祖吕太后的一封信。”

  “‘书呈,汉廷皇太后,我是一个寂寞君王,生活在北方草原,我擅长骑马打仗,我的部下控弦猛士,你的丈夫不久前死去,孤男寡女,都不快乐,如今,我想深入腹地一游,何不做个情人给我?’”

  ……

  看到这里,刘邦整个人都懵了!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死后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屈辱的帽子扣给他!

  “吕雉!!!”

  “该死的匈奴!!!”

  刘邦气疯了!

  铮!

  瞬间拔剑,刘邦忍不了了,就要去结果了那些匈奴人!

  “陛下息怒!”

  “陛下息怒啊!”

  顿时,整个刘邦时空位面的文武大臣皆跪地劝阻!

  但谁又不知道,这只是刘邦的耻辱吗?

  不!

  这是整个大汉的耻辱啊!

  ……

  而听到这,刘彻气不打一处来!

  “混账!这是骂人吗?!”

  “吕太后是如何回信的?”

  此时,太子太傅也不敢再念出来,便将竹简递给刘彻。

  而刘彻怒目一看,更是火冒三丈!

  只见竹简中所言

  “单于雄伟,正在盛年,老妾本应,前往侍奉,可惜色衰,发齿尽脱,谨献美女三十名……”

  “混蛋!”刘彻暴跳如雷,再也看不下去,将手中竹简狠狠砸在地上!

  “倾黄河之水,也洗不尽留给我大汉朝的耻辱!”

  “我此生不雪此耻辱,誓不为男儿!”

  ……

  看到这里,不少皇帝们都已经忘记了看此盘点的初衷。

  华夏诸人,更是心中憋了一股火。

  面对这样的嘲讽,却只能委身相言,而不能怒骂不能怒怼。

  祖龙“我中原王朝,何时受过这样的屈辱!”

  赵匡胤“如果有人敢这么说朕的夫人,那朕就算是用刀把他剁成肉酱,都无法弥补朕的心头之恨!

  此刻,爱老婆的几位皇帝更是心中大怒。

  并不暴躁的隋文帝杨坚“杀!哪个男人能受得了这种耻辱?!”

  朱元璋“大汉之耻,大国之耻!”

  乾隆“朕心中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如果被人这么侮辱,还不能还手,那朕就干脆不要当这个皇帝了!”

  所有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对当朝皇帝的侮辱。

  更是借此机会,侮辱你整个大汉民族!

  此刻,华夏但凡有老婆的万千男儿,都义愤填膺!

  胸中燃烧着怒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