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十大盛世席位,真的不够用了!!
作者:北北北方方方      更新:2022-10-13 17:39      字数:4150
  这一日,所有帝王几乎都是彻夜难眠!顶着虚弱的精神前来上朝。

  当然了,是没有上榜的帝王。

  而已经有了席位的帝王,属实已经逐渐开始接受自己王朝盛世的定位了。

  对于排后五盛世的帝王们,也没有气馁。

  因为这是盛世排名,不是什么王朝排名。

  虽然盛世席位排名没有拿到前五,但是只能证明,自己朝代的盛世,没有人家盛世的安居乐业程度高;

  亦或是版图没有人家的大;

  或者是经济没有人家强大,恢复得快等等;

  当然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盛世所产生的影响,没有人家的广!

  在金幕盘点出现之前,诸位帝王的目光也只停留在自己的当朝。

  然而现在,皇帝们知道了,原来自己的某一处细微之举,就可能造成影响千年历史的盛举!

  比如隋文帝杨坚,他这个人冷酷不爱说话,多时沉默的时候,其实都是在思考。

  因为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的科举制度,竟然流传了千年!

  而且听说,好像一直沿用至今!

  当初,他不过就是想报着广纳人才的方向去改革的,却没有想到影响这么深远!

  当然了,还是大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改革得好。

  除了这一点,包括杨广也没有想到,自己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劳民伤财开挖的大运河,到后世多少年还有人在使用,其影响没经久不息!

  虽然被那狗侄儿改了史书害的堂堂隋朝成了小透明。

  但现在有林仙人火眼金睛在,终于算是给他偿还了一部分公道。

  至于另一部分,当然和是杨广的错误,不能不忽视。

  不过眼下,重点不再是其中聚焦一处常态。

  现在观看万界盘点的所有观众心里此刻都清楚了。

  盛世的影响,不只是局限于当朝!

  或者可以说,一处盛世所带来的影响,如果太小,那连上榜的机会都没有。

  可如果能影响到当朝全世界了,就能进前五了。

  如果能其影响,能影响到后世千年,那就肯定能进入前三!

  但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第五大唐、第四大汉,两个王朝虽然没有进入前三,可是他们的影响,还是扩展到了千年之后!

  这是让所有皇帝都吃惊所在。

  多少皇帝都在自我反思,自己在位之时,有没有什么举措,也能这搬影响千年?!

  不仅为当朝百姓留有皇恩,也能福泽到千年万年?!

  而且第四盛世盘点完了,马上就要正式进入前三盛世了!

  不少皇帝们此刻都已经激动地猜测起来。

  但其中还有一群帝王,一直悄悄在“潜水”观看,此刻马上金幕盘点马上进入前三,他们也终于按捺不住!

  尧“朕在位期间,团结亲族,联合友邦,征讨四夷,统一了华夏诸族,被推举为万国联盟首领!怎么这盛世之位,还没有朕的一席之地?!”

  开启华夏道德文化鼻祖的舜也看不下去了“朕即位之后,也虚怀纳谏,惩罚奸佞,任贤使能,百业兴旺!”

  夏禹“综合所有因素之外,如果能影响千年,就有可能进入前三。但朕不过就是治理了一下洪水,影响千年,吾不敢想。”

  打造出,华夏历史上的第一个以“中兴”命名的盛世君王——少康“不!先王您说错了!您的功绩,彪炳史册!万界盛世前三之名,肯定有夏朝一席之地!”

  发明了甲和矛、征伐四海、开疆扩土、的姒杼“父王说得对!朕在位期间,夏朝国力进入鼎胜!威震四野!说不定这第三,就是咱们的大夏!”

  帝芒“华夏华夏,这夏字从何而来?!就是出自咱们夏朝!”

  夏桀“跟着诸位先祖荣光,说不定朕也能上个天幕金榜!”

  ……

  夏朝帝君金色弹幕一出,顿时引来整个万界的震动!

  其实在之前,诸位帝王就已经有些疑惑。

  为什么出现的帝王里面,先秦时候帝王的弹幕很少。

  要知道,虽然他们不是皇帝,虽然在那个年代谁都可以称朕。

  “朕”还不是皇帝的专属称号,但在那个先秦时代,也出现过很多有勇有谋、打造出盛世的帝王们。

  为什么他们好像都隐去了一般?

  可所有皇帝不知道的是,其他众多先秦帝君已经观察了好久,之前的盛世他们也历历在目。

  之前那些盛世,他们虽然感慨,也欣赏。

  但是这些帝王的目标,从来都不是屈居人后。

  巅峰,才是他们的目标。

  因此这个时候他们终于再也坐不住站了出来。

  连祖龙都眼神微微睁大“先秦时代的帝王们,你们竟然也在!”

  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王刘安“天哪!你们都出来了!那后羿也会出现吗?!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全被后羿所除!!如此勇猛之事,传说是真的吗?!”

  汉武帝“帝尧!千古帝范!万代民师!世人敬赖!您竟然也出现了!”

  刘秀“帝舜!这下好了,前三席位不够了!”

  李世民“嚯!这下有好戏看了!”

  赵匡胤“这回可热闹了,夏朝也是盛世前三有力的争夺者!”

  赵祯“范仲淹范爱卿说得好。”

  “千古如天日,巍巍与善功。”

  “禹终平浲水,舜亦致薰风。”

  “江海生灵外,乾坤揖让中。”

  “乡人不知此,箫鼓谢年丰。”

  朱元璋“这次的前三盘点,可有悬念了,咱起初还想着大明能上榜,看眼下,这是无望了。”

  朱棣也是长吸一口气,目光如炬,心中复杂。

  本来他以为,前三,铁定有他们大明一席了!却没有想到这时候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

  “不过……”朱棣心中笃定“还是有希望!大不了,第三夏朝,第二夏朝,第一秦朝。”

  “亦或者第三夏朝,第二大明,第一大秦!”

  总之前三,应该就是这三个王朝的盛世在位了。

  同样,朱瞻基也跟皇祖父朱棣想到了一块“大明第一,也是非常有可能之事!”

  ……

  另一边,一直没怎么说过话的大元王朝,这时候站了出来。

  元世祖忽必烈“不对啊!盘点到现在了,都把朕的大元给忘了?”

  “朕在位期间,同样也四处开疆扩土,将诸多外族归附于大元版图!”

  “你们唐朝有汉人王朝最大版图,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大元版图比你们大唐还要宽广!”

  “我们大元,是正生华夏王朝的最大版图!”

  “凭这一点,起码盛世烈也应该有我们大元一份吧?”

  元太祖成吉思汗“!!!”

  “我大元后世子孙,竟然都这么勇猛?!”

  ……

  这时,又一群位面时空被翘动起来。

  商太祖成汤“呵呵,大元是哪个小族?夏朝又是哪个手下败将?”

  “你们不提,朕倒还有些忘记了。”

  “不仅举兵伐夏,而且朕经过了三千诸侯大会,被推举为的天子!顺应天地民意,威镇四方!”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某些外夷听不懂,朕给你们翻译翻译。”

  “意思就是朕建立殷商,那些远方民族,没人胆敢不来献享,没人胆敢不来朝王!”

  “我华夏诸族何等威武!前三盛世,必然有朕之一席!”

  商朝中兴帝王——盘庚“先王说得没有错,朕就是推行了先王的政令,才使百姓安宁,殷商重新出现了复兴的局面,国势也再度振兴!”

  “朕不过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从另一个角度讲,可见先王成汤之举措,影响深远!”

  纣王帝辛“没错,夏朝也能跟我大商相提并论?”

  “孤十祀征夷方,最终平定大胜!”

  “将最先进的华夏文化推向了长江流域,这才奠定了尔等后世的大规模统一,不能不说没有孤的作用。”

  “夏朝拿什么能比?”

  ……

  ……

  ……

  诸位皇帝皆无语状态,一时之间说不出话。

  总想找出反驳这位历史上独当一面的昏君,然而单就这一件事情上,还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而商朝自然都出现了,那么国祚最长的武周这时也来凑了个热闹。

  周武王姬发“大周虽只排第六,但寡人总觉得,这前三盛世,国祚八百年的大周,也应该有一席之地!”

  夏桀立即就反驳道“周武王,你们都有第六盛世了,还贪得无厌?!”

  姬发“寡人在这里不得不跟你说明一下,第六盛世只盘点了周朝时期的诸子百家,其他各项因素还没有盘点。”

  “况且,还有最重要的一点,现在说的‘华夏’一族,跟你们夏朝没有一点关系。”

  “而是源自于我们周朝!”

  “华夏族,是我们周初时期,反商而形成的联盟自称。”

  “华夏族群的自我认同和命名,始于春秋‘诸夏’。所以不要再往你们夏朝脸上贴金了。”

  周穆王姬满“先王好气魄!怼得好!”

  周宣王姬静“若我大周只排第六,夏、商二朝何等颜面能排在我大周之前?”

  烟花制造者周幽王“前三肯定有周朝之名!汉朝都有两个朝代上榜,我们周朝说不定也能像他们汉朝一样包揽两席!!”

  ……

  此刻,可以说整个天幕金榜上,帝王弹幕层出不穷!

  之前万界认识的、不认识的帝王弹幕全都出现了!

  到这里,所有观看天幕的观众才明白,这400多位皇帝是怎么来的!

  不,不对!

  皇帝,是在秦朝时期才拥有的帝王专属名字。

  而且这400多位皇帝里面,还没有算死后追封的。

  如果将死后追封的皇帝也算在内,再加上先秦时代的君王们,这样算下来,有着将近800位的帝王!

  而且,不只是秦朝之后有盛世,前秦同样有盛世!

  第六上榜的周朝四个盛世——成康之治、穆王之治、孝王中兴、宣王中兴,就是现成的例子。

  像是夏朝、商朝的盛世,比周朝其实更多!

  这么一算下来,说他们两朝上榜,还真有可能!

  祖龙“这一下,多出800多位君王,笼统地说,就是帝王!”

  汉武帝也是神色一紧,倒吸一口凉气“800多位帝王,那就是800多个统治时期。”

  “要是能才这800多个朝代当中选出前十位盛世,这竞争程度,更惨烈了!”

  刘秀“这么说来,朕的第十盛世,已经优秀很多了!”

  雍正“朕大清的第九盛世,之前以为排名很低,现在看来,已经是佼佼者了!”

  赵匡胤后知后觉,庆幸不已“大宋不再有什么微词,这第八已经就是高位了!”

  同样,其他皇帝们也这才明白过来其中的道理。

  如果是800位士兵里面,选出十个人来当将军,那还不算什么竞争激烈。

  毕竟那800多士兵,多多少少大部分也算平庸之辈。

  然而!

  这是800多位帝王啊!

  除了少数些许不称职的帝王,可就算是昏君,也同样大权在握不是?

  昏君的身上,也有一些可取的优点。

  正如明朝万历虽然昏庸无道,但是当高丽有难,被倭寇攻打,险些亡国的时候,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派兵援助高丽,援朝抗倭!

  将霓虹打得节节败退,明军战胜而归!

  所以可以想见,这800多位帝王里面,没有一个是普通人。

  就相当于是在800多位状元参加的科举里面,再优中选优出十位状元。

  此激烈程度,岂止是几串数字就能代表的?

  本来也盼望着上榜的朱棣一腔热血,此刻也内心有些悲凉。

  本以为大明胜券在握的他,现在一细数,当心凉惊寒!

  “前有尧舜禹夏朝帝君,成汤伟业之商朝,西周东周二朝,全部有望上榜;”

  “后有忽必烈元朝铁骑,日月山河之大明,春秋战国之后,大秦剑指天幕!”

  “简而言之是六大王朝竞争三个席位!”

  “但这六大王朝之中,又有多少璀璨之盛世,千年之盛景在等待上榜?!”

  “况且谁又能知道,除了这六大王朝盛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盛世‘黑马’脱颖而出抢去一席?!”

  “与之相比,朕的永乐盛世,还能上榜吗?!”

  ……

  “六大王朝?”

  此刻,另外一处位面,一位从未发过言的灰发老者徐徐站出

  “六大王朝,朕看你是将我西晋忘了吧!”

  顿时!万界百姓惊呼!

  “历史上第三次天下一统的王朝——晋朝,司马懿!”

  “天呐!”

  “十大盛世前三席位,真的不够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