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摸底(1)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3      字数:4330
  修路进行时,第一笔发展乡村旅游的基建款也到了。

  沈小霞向村民们传达了这个好消息,接下来,就是要改善村里的硬件条件了。

  樟树湾村很美,是一种原生态的清幽的美,但该改善的硬件条件也必须要改善。如果人家来旅游,满村脏乱差的不方便,连个坐下休息、上厕所的地方都没有,谁都不会再来第二次的。

  村公所里,沈小霞和文主任等四个村干部又一次开会。

  “我的打算是这样的,我们先做个调研摸底,就是统计统计假如要发展乡村旅游的话,咱村里现在有什么、缺什么、应该做些什么,统计之后咱再商量商量哪些是要做的,哪些暂时不需要。然后辛苦唐会计大致做个预算,看看需要花多少钱。到时跟乡亲们都说说,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改善村里的硬件设施,这只是第一步,咱还得挖掘挖掘、开发开发咱的特色,就是咱不但要有美景,还要有特产,让游客们来了愿意消费。大家都琢磨琢磨,咱这里有什么可以开发的特产,回头做个规划。你们看怎么样?”

  沈小霞一五一十将自己的打算细致的说了一遍,文主任等听得连连点头,眼睛放光。

  “好好,我同意沈书记的安排,沈书记不愧是文化人,做事就是有章程。”

  “可不是!换我我就做不来!”

  “哎呀,听起来就觉得充满了干劲,仿佛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明天呀!”

  “哈哈哈!”几个人畅快的都笑了起来。

  四个人分成两组,沈小霞和刘姐一组,刘姐会带她满村以及村子旁边细致的走一遍,向她介绍村里的情况。

  文主任和唐会计一组,主要偏向于收取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跟进修路的进度。

  唐会计顺便还要打听打听哪里有活计不错的、靠谱的小型泥水匠基建队伍,对建材等询询价。

  沈小霞和刘姐先带着本子走遍全村,对村里的樟树进行一个详细的统计。

  沈小霞准备工作做的很仔细。带着软尺,本子上画着表格,要对樟树的大小进行分别统计:周长五十厘米以下的、五十厘米到一米的、一米到两米、两米到三米、三米以上,各有多少棵。

  对于周长两米及以上的,不仅仅记录数量,哪一棵具体在村里哪个位置、树的形状大小,再做一个简单的描述。

  刘姐看的很是稀奇。

  沈小霞便笑道:“樟树湾村、樟树湾村,这大大小小、千姿百态的樟树就是咱村旅游最大的卖点,肯定要记录清楚的。咱村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刚巧有那么一条河绕村而过。山水相映,互相增色,相得益彰,清幽古朴的樟树在河水的映衬下,更显出几分诱人的灵动生气。这么美的美景不开发起来让更多人看到,真的太可惜了!”

  刘姐眨眨眼睛,一脸困惑,脸上笑呵呵,心里一团懵。

  沈书记的话她不太听得明白,不过她能听懂这是夸村里好、这乡村旅游很有可能能办起来。

  刘姐便笑道:“行,那咱就慢慢来!一棵棵树数过去。”

  沈小霞不仅仅数树,对大树、或者姿态特别的还会在树上暂时贴个标签,做好编号,然后用手机拍两张照片,一张拍标签,一张拍好看的树型。

  刘姐:“......”

  跟着看热闹的村民们:“......”

  大家由衷的一致感慨: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啊!这干的事儿,大伙儿都不太懂。

  沈小霞看到村民们看稀罕的目光和神情,有些有趣,忽然想到,大家都没有乡村旅游的这个意识啊,若是游客来了,有人问起,怎么向游客介绍村里呢?

  看来她得查查资料,好好的写点儿东西,给大家伙进行一个简单基础的培训。不然游客来了问起来,都不知道该怎么向人介绍啊......

  村子边上有两片不大不小的樟树林,一棵棵孤高如削,枝桠优雅。阳光透过疏朗的枝叶投射在地上的浅草中。风轻柔拂过,枝叶簌簌摇动,地上的光影也跟着摇晃,莫名的就让人生出几分属于午后的闲适慵懒。

  沈小霞十分喜欢这两片不大不小的樟树林,向刘姐比划着笑道:“这樟树林长得很好,这片地方也平坦,到时候把地面整理整理,安放一些长凳、石桌,那边空地上还可以安放两三架秋千,就是个休息的好地方!”

  沈小霞一边说,一边在本子上大致画下地图,简单写了如何改造、什么地方安置什么等等说明。

  刘姐听得笑起来,“哎呀听沈书记这么一说啊,真是好!叫人心动!到时候做成了我一定要特意过来看看。”

  她踢了踢地上的石子,又说道:“这个地确实要整理起来,杂草有点多,碎石头也多。沈书记,这里是不是用水泥铺上啊?我看铺上水泥蛮好的,也方便打扫。”

  沈小霞想了想,笑道:“水泥干净是干净了,但是有点单调,不如铺上有颜色和花纹的方砖吧。那个也好打理,而且还好看。不过,就是铺起来比直接用水泥要费事一些,成本也更多一些。”

  刘姐笑呵呵道:“听沈书记说的确实要比水泥好!费事不要紧,咱的钱要是够的话,还是弄得好看些比较好。”

  “嗯,到时候看吧。我把两种方案先都记下来。”

  最后,刘姐领着沈小霞来到了村子后山一处地方。

  这一片有些破败,杂草丛生,路也没有修过来。

  刘姐在前边带路,提醒沈小霞:“沈书记你慢点,小心摔跤。”

  沈小霞一个不留神,还真是险些摔了一跤,吓得拍拍扑通扑通乱跳的胸口笑问:“刘姐,这是什么地方?怎么这么荒凉啊!”

  刘姐朝前边努努嘴:“拐过这道弯就到了,这里以前是咱村的老祠堂,后来除四旧给打砸了,就没人再理会这地方了。平日啊,基本上也不会有人过来,这不就荒凉下来了!要不是想起来祠堂外头也有棵老樟树,我都不会带沈书记来这里......”

  “老祠堂?”沈小霞却是眼睛一亮,生出几分兴趣来,忙道:“咱村还有这样的地方,一会刘姐带我去看看呗!”

  她正觉得村里只有老樟树显得有点儿单调了,哪怕有一条河流相互映衬,添了几许灵动活泼,但仍然觉得少了点什么。

  没想到瞌睡送来个枕头,这后山竟然有个老祠堂。

  如果这个老祠堂不错的话,整修整修,便算是一处人文景点啊。唔,最好,再挖掘挖掘故事......

  有故事,才更吸引人。

  转过一道弯,前方赫然便是一座门洞大开的小院,抬头可见乌黑的瓦片和屋脊,还有风雨飘摇中斑驳脱落的老旧墙壁。

  院子门口,果然有一棵老大老大的大樟树。

  巨大的主干至少要四五人合抱,巨大的树冠如伞盖,在地上投下大大的浓荫。乌黑潮湿的主干上长着一层绿色的青苔,显得更加古老沧桑,充满历史的沉淀。

  在树根前半圈儿都是一把一把玫红色的香烛梗,红色的蜡油,隐隐有香火的味道。

  刘姐见状笑着解释道:“嗨,这棵树这不是在祠堂旁边吗?以前这儿好几棵呢,除四旧的时候都被砍了,如今啊,根都挖干净了,沈书记你看那边的坑,就是挖掉剩下的树坑。就剩这一棵,大家都说这树有祖宗保佑,有灵性,这不就,这逢年过节的,或者家里有个什么事儿、家里有人要出远门啊、孩子要中考高考啊什么的,很多人都喜欢上这儿烧一把香、点一根香烛,求一求、拜一拜。我知道的,这个是封建迷信,要不得,不过大家伙儿也就求个心安罢了,也不会干啥出格的。”

  “哎这些香烛蜡油啊、香梗啊是不太好看哈,回头我有空过来清理掉,让大家伙儿以后都不要再来这烧香了就是......”

  沈小霞这才明白怎么回事,忙笑道:“刘姐,这些香梗蜡油不由清理,留着吧,这样看着挺好的,让人觉得有点儿神秘色彩,挺有意思的。以后大家伙想来烧香也可以,不过这儿得做个香炉,周围清理干净,不能有杂草干草,时不时得有人负责照看着,尤其逢年过节。蜡烛就不要再点了,万一引发火灾那就糟了。”

  刘姐听毕也吓了一跳,“哎哟”一声说道:“还是沈书记想的周到,我们就从没想过这个!哎,这还真是,要万一起火了,那可不得了哟。”

  两个人说着话,进了祠堂。

  满园杂草,荒凉破败之感油然而生。中间一条青石板路几乎全被淹没其中。沈小霞仔细看去,青石板上似乎还雕刻着图案,好几块青石板破损断裂严重。

  院子门里两边有覆顶的廊,合抱粗的圆形廊柱呈棕灰色,沉淀的是历史的沧桑和尘埃。抬头可见大大小小好几个窟窿,显然年久失修,屋顶许多地方已经漏雨了。

  往里走,才发现这个院子内中别有洞天,前前后后竟有三进。

  门窗早已破败,屋顶同样好些地方漏着天光。走进去,瞬间便有一种阴凉彻骨的感觉沿着双脚往上、蔓延遍全身。

  祠堂这样的地方,会有这样的感觉不足为奇。

  沈小霞并不觉得害怕,或许因为与樟树湾村的亲近之感,令她此时心中油然而生一股肃然、敬畏之感。

  所有的屋子里全都空荡荡的,偶有一两件缺胳膊少腿的供桌也蒙着厚厚的一层灰尘,墙角、窗棱牵着蛛网,透过屋顶缝隙射进来的光束可以清楚的看到空气中飞舞的尘埃。

  这一切无不在倾诉着这个地方的破败与荒凉。

  祠堂这样的地方,天然便令人敬畏,哪怕破败了、毁掉了,村民们也不会允许自家的熊孩子跑到这儿来捣乱玩闹,自然便是人迹罕稀。

  中间正厅上,高高的木龛柜上原本应当是供奉牌位的,如今自然也不见什么牌位了,但沈小霞仔细看去,却发现那木龛柜雕琢繁复,显得十分古朴。

  但她不是专业人士,不懂行,便掏出手机从各个角度仔细拍摄了几张照片。

  看见好些破损的窗户扇、木制隔断也都雕镂着花纹,便仔细的一一都拍了照。

  两人来到后院,荒草中倒着一对不知是什么的石雕,沈小霞也仔细的清理清理,拍了照。

  刘姐见了忍不住问道:“沈书记,这些个是不是古董啊?值钱吗?”

  沈小霞忍笑,摇摇头道:“应当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吧,在这个祠堂里,还是值得一看的,拿出去了,就不好说。这啊,也是咱们樟树湾村的一个特色,咱们想想法子,把这祠堂重新修整起来,院子里再栽种几棵柏树、松树,也算是个有意义的地方。游客来了,也能来转一转。”

  刘姐点点头,想了想,又说道:“对了沈书记,其实这祠堂里许多东西那时候都被村里人带家里去了,你说要不要让大家找找家里,还回来呢?”

  沈小霞眼睛一亮,忙道:“还有这事啊,都是些什么?”

  刘姐想了想,慢慢说道:“有桌子啊、椅子啊、还有放院子里头的大缸子啊、香炉啊、还有......还有刻在木板上的对联、还有些石雕木雕什么的。”

  沈小霞忙道:“这些东西如果能够让大家还回来,那太好了!这样,祠堂就更完整了。”

  刘姐点点头,又笑叹道:“咱这会儿说是这么说,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些东西到底还好好的、还是损坏了或者丢失了都不好说啊。反正,先找着吧。”

  沈小霞点点头。

  两个人在祠堂里转了许久,拍了许多照片,沈小霞又在本子上仔细做了记录,这才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