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冲突(2)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5      字数:3509
  他说着又冷冷一笑:“小沈你是不知道那些人的德性,你以为他们光是抢客人?呵,老头子我不用打听都知道,准定对着客人埋汰咱村、说咱村的坏话呢!个不要脸的玩意儿......”

  沈小霞一愣。

  文主任点头叹气道:“沈书记这是真的,老支书说的一点没错。农村人嘛,说话嘴里没个度的,啥乱七八糟的都敢说。他们想要抢客人,当然就得说咱的坏话才能把客人留下了!说咱这也不咋地啊、人不行啊、脾气大啊、吃饭贵啊、卖东西也贵啊什么什么的,怕是少不了。”

  张小毛忿忿冷笑:“可不是,就李有发、李茂才那俩货色那样,准定没好话!哼,说白了,就是嫉妒!”

  沈小霞:“......”

  沈小霞确实有点儿懵了,她还真是没有想到这一茬。

  “如果真是这样,那这件事就必须尽快解决了!”沈小霞再如何也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本地人的了解那是拍马也赶不上老支书、文主任他们。

  他们既然都这么说,那么,肯定不会错。

  她心里忍不住也有点生气起来,什么李树村、杨树村的,如果真这么做,那确实是太过分、太过分了。

  郭衍来的时候,他们俩开着车出去转悠过,平日偶尔有事,她也会跟文主任、刘姐等去别村,走小路,翻山越岭、穿林过河的那种,这边的风光,她见了不少,也发现许多地方的风景并不比樟树湾村的差。

  只不过不成规模罢了。

  但是如果开发开发,吸引城里游客游玩散心逛一逛,也不是不行。

  正儿八经的竞争,她不在意,更不会恶意从中作梗阻拦,但是如果有人为了抢游客而无中生有抹黑中伤樟树湾村,那就不行了。

  她绝对不会允许!

  大家商量着,很快便各自行动。

  张小毛与唐会计带着块牌子仍旧去镇上班车终点站拉客人,牌子上写的明明白白:“樟树湾村旅游,赏油菜花、观百年老樟树、参观老祠堂,采摘草莓、火龙果,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物美价廉,热情友好,欢迎大家光临!”

  下方,又写着村公所的办公电话,表示可以打此电话咨询或者求助。

  文主任去木匠家里,订制指示牌。一人多高那种,要两块,到时候一块树立在镇子出口,另一块树立在拐入樟树湾村的岔道口。上边明明白白的指使写明樟树湾村的方向。

  这牌子明天早上就要,明早就找人安排上。

  沈小霞留在村公所写一份相关的报告,打算明天与文主任上乡里跟徐书记打个招呼。

  跟乡里打招呼,只是告诉徐书记有这么一件事罢了。

  发生了这种事,乡里应当有知情权。

  这种事也不好找徐书记出头做主,对徐书记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可能只顾着樟树湾村。

  再说了,这件事顶多就是乡里牵头,做个和事老,根本上还是得大家私下里先把事儿说好了。否则的话,矛盾不会得到根本的解决,反而会让其他村更怨上樟树湾村。

  这不是沈小霞想要看到的。

  老支书呢,他风急火燎的去找人了,他要打听清楚,李树村的人为了抢游客到底是怎样诋毁抹黑樟树湾村的、到底都说了那些话。

  虽然光凭猜测也知道肯定有这种事,但也得核实。核实了才好说话。

  凭老支书的本事,想要打听清楚当然不是难事儿。

  唐会计和张小毛往那一站,散客们看见,当然就会过来打听,根本没有给别的村子机会。

  李有发、李茂才气坏了,黑着脸色很难看。

  若只有张小毛一个,说不定两人气不过就要上前挑衅、动手打人了。但因为有唐会计在,好歹是樟树湾村村委的领导班子一员啊,李有发两人并不敢动粗。

  两人守了半响见没有什么效果,便黑着脸离开了。

  第二天,指示路牌便树立起来了。与此同时,老支书与沈小霞、文主任、刘姐一块儿上李家村去,找他们的村支书和村主任解决这事儿。

  老支书贼精,门儿清这些人会玩什么花样,因此一大早就与沈小霞他们杀到了李树村,直接到李树村的李书记家里去了。

  要是这会儿不跑到李书记家里去堵人,等着瞧吧,保准回头就白来一趟了,别想找到这李书记,他准定不会就这么见他们的。

  虽说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但能躲几天躲几天也是好的。事情多拖几天,也就淡了,说起来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李书记看到樟树湾村的老支书、沈书记等竟然冷不丁的一大早堵到了自己家里来,顿时有些难看。

  心里气得骂人。也是他糊涂了,这樟树湾村的老支书那是活成了人精的,什么事儿别想糊弄得了他,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这可好了,叫他们给堵了个正着......

  “哎呀老支书、沈书记、老文、刘姐,稀客稀客呀,什么风把你们给吹来了!你们这来的正是时候,正好正好,一块儿吃个早饭吧。”

  李书记笑眯眯的同老支书、沈小霞等打招呼,又一片声的叫自己的老婆赶紧再煮点饭,多炒两个菜。

  老支书摆摆手止住了他:“不用不用,我们啊,都吃过早饭了。我们就,村子里逛逛,你先吃饭啊,吃好了,叫上你们村的村干部,咱上村公所说说正事儿。”

  李书记一脸的没听懂,困惑道:“说正事儿?乡里是有什么新政策下来了吗?什么正事儿劳动老支书和沈书记亲自跑一趟,我们怎么一点不知道呢!”

  “哟,”老支书瞅着他打量两眼,似笑非笑道:“我托大,叫你一声大侄子,我说大侄子啊,你别跟我装糊涂。我们呢,不是来闹事的,真要闹事,昨天带着正主就来了!我们是来解决问题的!行了,你先吃饭。”

  李书记有点讪讪,强做镇定说了两句闲话,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老支书他们便往村里随意逛去。刘姐拉着沈小霞去了一户相熟的人家坐坐聊天。

  已经跟这李书记打过招呼了,他也不敢跑,否则就是故意跟樟树湾村过不去。

  他们一走,李书记火速让人去找杨主任、妇女主任张晓,三人一块儿商量商量,通好态度和口供,一会儿对上樟树湾村的人,省得落入下风。

  张晓愤愤冷笑道:“这樟树湾村也太不讲道理了,城里的游客凭什么就不能上咱村里来?咱村风景也不错,怎么就不能发展乡村旅游啦?这赚钱的好事儿总不能叫他们全占了吧?他们吃肉,连汤都不许咱喝一口吗?书记叔,这事儿啊,咱们绝对不能相让!咱们还得做的更好,说不定也能跟乡里、县里说说,拿到一笔钱投进来,把这个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呢。我那嫁在樟树湾村的表姐可说了,今年家里卖土鸡、鸡蛋、竹笋和菜园里的菜都赚了小一千了。这油菜花还能开一个多月,再赚三四千来块不是问题!等到秋天橙子熟了,那又是一笔......更别说张永河、文晓生那样的,发财了呢!”

  李书记点点头,心里有些气,也有些眼红。

  这财路真的很难不叫人眼红啊。

  虽然现在村里的山货卖得比从前好多了,这是樟树湾村帮的忙没错,可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好呢?

  倒是杨主任听张晓提到橙子心里动了动,忍不住道:“咱村也有三十来户种了橙子吧,要万一樟树湾村不帮咱卖......”

  “他们敢!”张晓脸色一变,声音不由得也拔高了:“这手剥橙是徐书记也支持各村种植的,樟树湾村要是敢动小心思捣乱,咱就上徐书记那告状去!一码事儿归一码事儿,他们可不能这样过分!再说了,游客这事儿本来也是他们没道理,谁说一定得上他们那去对不对?我这个话总不错吧?”

  李书记点点头:“张晓说的没错,一码事归一码事,咱们啊,占着理就不怕他们翻出花来。要是敢背地里动小心思算计咱们,咱们李家村也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对!”

  三个人商量一番,达成了统一意见。

  各自吃过饭,便招呼了老支书、沈小霞等,一块儿上李家村的村公所去,商量正事儿。

  刚一坐下,寒暄几句,李家村的杨主任就先开口,表明了本村的态度。

  那就是:本村做的没有错!什么抢游客不抢游客的,就没有这种说法!李家村的风景也不错,虽然没有樟树湾村那么好的运气能够被县里、市里青睐,但是,李家村也拥有一颗想要发展的心啊!

  李家村现在是不如樟树湾村,所以在吸引游客方面,当然要更加卖力了,这才到镇上去拉客。这是为了本村的发展、为了把本村的名气给打出去,绝对没有别的意思!

  如果樟树湾村一定要想歪了,那也没办法......

  张晓负责在边上打边鼓,女人家嘛,哪怕说话稍稍有点儿过分,也没人好跟她计较什么。

  张晓的嘴本来就能说会道的,而且心里格外的羡慕嫉妒樟树湾村,恨不得樟树湾村如今所拥有的一切李树村也能有,并且坚定的认为李树村原本的条件一点儿也不比樟树湾村差,差就差在没有樟树湾村的运气......

  她心里带着羡慕嫉妒和不甘,说话少不得有些偏激和激动,听得老支书、文主任等皱着眉头脸色都不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