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问题(2)
作者:依依兰兮      更新:2022-04-29 22:55      字数:2894
  “咱们村的乡村旅游现在是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咱们的土特产、山货都有了很好的销路,农家乐、采摘也做的很好,等手剥橙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到时候前来采摘橙子的游客也会比去年更多......咱们村将来还会变得越来越好,大伙儿发家致富的小目标近在眼前了,只要努力就可以实现。但现在,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习惯了在工作本上做记录,我挑一些给大家念一念......”

  沈小霞早有准备,一边翻一边念,某年某月某日,如何如何......大家刚开始还不知道沈书记这是什么意思,只是觉得沈书记真的好用心、好认真,什么都会记下来,于是很给面子的认真听着。

  可是听着听着,就有那么点儿不对味了。

  因为沈小霞念的,都是各种状况。

  村子就这么大的地方,一阵风从村这头吹到那头也不过喘口气的功夫,村子里发生的事儿,没有什么能瞒得过大伙儿的。沈小霞念的这些事里头,基本上大家其实都听说过,有的甚至亲身在场见证过。

  只不过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人会刻意再提,如果不是沈小霞这会儿念出来,或许很多人都不会再想起这么一件事。

  这些状况中,有村民们因为利益而发生口角争吵,比如有游客本来都说好了等要离开的时候跟谁家买土鸡和土鸡蛋、结果却被另一家截了胡;比如谁家摆摊太不讲究,占了另一家的地方......

  但更多的是村民们和游客之间的矛盾,有争吵的、偷偷涨价的、甚至还有以次充好被村委发现的......

  沈小霞一口气念了十来条,听得众人鸦雀无声,也暗暗心惊。

  老支书直接变了脸色,难看道:“这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啊,咱村里人一向来热情好客,什么时候生出这么多花花肠子来了?这还得了!这不是自砸招牌吗!”

  众人眼神忍不住都有点儿飘。

  沈小霞道:“老叔说的太对了,这就是自砸招牌。咱们的乡村旅游才刚刚红火,咱们更应该警惕、更应该热情好客、诚信经营才是,如果现在就开始耍小聪明、小手段,耍花花肠子,虽然能得一时一刻毫厘之利,可谁都不是傻子对不对?以后,城里的游客们还肯来咱们这儿旅游消费吗?比如隔夜的不新鲜的青团再冒充新鲜的卖给游客,最后的结果就会是大家再也不会买青团了。别觉得我这是吓唬人。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大家都有朋友圈、网络上有地方社区论坛,交流不要太方便,朋友圈随便一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可不都知道了?咱们这儿想要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靠的是回头客、熟客,咱们不能做这自绝后路的事儿呀!”

  “我所记录的这些事,都是我所知道的,但我想,肯定还有不少是我所不知道的。我说这些,是想提醒大家,都好好的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最有利的!”

  “不光光是这些,咱们的环境,同样也要爱护啊。公厕、垃圾桶、各处道路、竹林、老樟树下村子里各处的环境卫生我看也有些疏忽了,环境卫生不能光靠雇的几个村民忙碌,这是大家的村子,大家都要爱惜,至少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破坏损坏物品、环境吧?前几天我还看到有人折盛开的月季花,这都是不对的。”

  沈小霞林林总总说了许多,每一条都是从日常生活中所见而记录总结而来。听得大伙儿都没了声气。

  老支书指节在桌子上“咄咄咄”敲了好几下,那脆响的声音在各人心底震颤。

  “大家都听见了吧?沈书记念的那些,大家听了心里是个什么想法?说说,都说说。”

  众人面面相觑,哪儿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都明摆着吗......

  “这确实,都不应该啊......”

  “对对,听了吓了一跳,这些事儿确实不地道。”

  “幸好沈书记提了,咱得改。嗨,也怪不得咱啊,咱村里大多人都没什么文化,哪儿能跟沈书记比呢?沈书记说了,咱改了就行了。”

  “是啊是啊!”

  “什么想不到,就是挣钱了,眼花了、心也飘了呗!”老支书轻哼:“回去后都跟村里人说说,这啊,得靠自觉,为着咱村里头好,必须要自觉!不然坏了口碑,城里游客不再来了,有你们哭的!”

  “你们都别忘了,李树村、桥湾村也要搞这个乡村旅游呢,别到时候咱把名声弄坏了,便宜了他们,你们说着亏不亏啊!”

  大家心头一跳,无不吓了一身冷汗。

  “是啊,差点把这事儿给忘了!”

  “可不是,那是万万不能的,真要被他们抢了游客,咱还有脸见人吗?”

  “是得长点心了!”

  ......

  或许是被李树村、桥湾村给刺激到了,即便原本有些不以为然、觉得沈书记说的都是小问题的村民代表们,也都上了心。

  不上心不行啊,万一被人后来居上比下去了,那真是丢脸丢大发了。

  大家纷纷发言,提建议,会议开得十分圆满。

  会后村委班子做了总结,第二天傍晚就在大地坪三棵大樟树下开了村民大会,把这些问题做了总结,向村民们告知,关于村里发展乡村旅游不适合收取门票的事儿,也详细的做了解释。

  村民们听了这些,好些人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但也令大多数人心里注意起来,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乡村旅游给村里带来了人气和收入,很多人确实有点儿飘了,更有那耍小聪明小手段的,只顾眼前利益,丝毫不管会不会损坏村里的长远利益,也是该罚。

  以后大家可不都要留点儿心,谁要是乱来,就该说,该罚。

  收门票的事儿,至此也告一段落,听了村委给出的解释,人人都接受了,尤其是晓生两口子、张永河、文三叔等更是猛然醒悟着急起来,想到之前自己也赞同收门票就不由得想自打嘴巴。

  这门票一旦收起来,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他们啊。

  到时候哪儿还有人采摘、吃饭?

  生意恐怕注定要一落千丈。

  会后沈小霞跟文主任等人商量,以后每个季度至少都要开一次村民大会,时不时做提醒,还有那乱来的,该点名批评就要批评、严重的该罚就要罚了。

  做得好的,也要表扬。

  这种事儿,本来就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得时不时的提醒提醒,大家伙儿才会注意,才会放在心上。

  沈小霞现在在努力的把一切都往流程上、正规上引导,形成了固定的章程,会让樟树湾村的乡村旅游发展得更有序、更顺当。

  不光是这,还有其他的方方面面,她一一的都做了记录,只是有些事儿还不到说的时候。

  到了时候,她会一一交代清楚,留下一些建议和意见。

  周副县长已经跟她通过话了,说她做的很好,市里对她很看重,最迟明年年底之后,她应该就要换个地方工作了。

  这个消息,沈小霞只跟郭衍说了,对樟树湾村,她守口如瓶。

  刚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又被人认可的成就感,随之而来的也有分别的伤感。

  樟树湾村的村民们都很可爱,热情、好客,虽然有那么点儿小心思,但也是人之常情的小心思。

  跟大家相处了这么久,她心里也有许多不舍。

  但她明白,樟树湾村已经走上了发展致富的道路,她留下来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她的任务和使命已经完成,那么,就注定是到了离开的时候了。

  因此,沈小霞如今在工作中,有意无意的,便会交代下一些章程。有了这些章程,有没有她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