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嫡长子
作者:罪孽999      更新:2022-11-25 19:53      字数:2456
  七位家主立于蓝田侯别府正堂下位,一脸的古怪。

  “蓝田侯恕罪,此事,五姓七家尽力了。”郑苍满脸无奈。

  王恶核善地笑了。

  堂堂五姓七家,倾巢出动,连个消息都探查不到,这是在说笑话吗?

  昆仑奴集体出动,每人面前一套小桌椅,摆上了有名的羊羹,一人一碗。

  这羊羹西周时便有了,渭南的特产,后世的名称叫羊肉泡馍。

  香浓的羊肉汤让人食指大动,入口即化的羊肉块肥而不腻,泡上手撕的面饼,即便不饿的人也能产生食欲。

  七位家主疑惑地对视了一眼,想想王恶也不可能在羊羹里下毒,自然开吃。

  盐正常、配料正常、羊肉正常、羊汤正常……

  一切太正常了,反倒让人觉得不正常。

  “吃饱喝足,你们可以说说具体情况了。”王恶掏出纸巾擦了擦嘴。

  你管这叫吃饱喝足?

  好吧,确实吃了羊肉、喝了羊汤……

  但是,王恶是意思,是否暗示各家主其实就如羊羹里的羊肉,任他宰割呢?

  “不是查不出来,而是没法再办下去了。”郑苍无力地回答。

  王恶挑眉“能让五姓七家合力都办不下去,对方来头很大?”

  七位家主一起点头。

  长孙皇后与长孙无忌同父异母的兄长长孙安业,来头够大吧?

  (《新唐书》记为长孙无宪,字安业。)

  在阿耶去世后,将年幼的长孙无忌与长孙无垢逐回舅家,够牛皮吧?

  贞观元年,长孙皇后还得抛开旧怨,为他谋一个右监门将军之职。

  也不晓得这家伙是哪根筋不对,居然在同年随义安王李孝常、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造反。

  不提这家伙业余的造反能力,只说他奇怪的立场就足以让人迷惑。

  不管与长孙皇后关系再差,那也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多多少少也会关照他一点。

  随人造反,即便成功了,难道他还会比亲妹妹给得更多?

  一帮业余造反的选手,对上专业造反的李世民,结果自然不用多说。

  要不是长孙皇后求情,长孙安业就得人头落地。

  自然,流配嶲(音西)州的命运已经注定。

  (现四川省西昌。)

  然后,比较奇怪的事出现了,长孙安业的结果是不知所终。

  (《旧唐书·后妃列传》有异母兄安业,好酒无赖。献公之薨也,后及无忌并幼,安业斥还舅氏,后殊不以介意,每请太宗厚加恩礼,位至监门将军。及预刘德裕逆谋,太宗将杀之,后叩头流涕为请命,遂得减死。)

  但是,就长孙安业的能力,连给长孙无忌提鞋都不配,就算他能脱离监视、获得自由,又哪来这些能力搅风搅雨?

  更何况,按郑苍的说法,对方行事缜密,根本不可能是长孙安业的手笔。

  不是看不起长孙安业,他要有这本事,何至于造反失败?

  他连冲动型选手都不是,应该称为脑残型选手。

  让七位家主离去,王恶玩味的笑了一下,将其抛之脑后。

  这破事,自然有人去头疼。

  ……

  皇后寝宫。

  长孙无垢膝上盖一条宫中织出的毛毯,怔怔地看着跳跃的炉火。

  长孙安业,他是真的不怕死么?

  不是陛下不想理会他,凭他那点本事也想逃脱嶲州的监视?

  不老老实实蹲在哪个角落,安分守己的度过残生,跑出来找事不说,还一看就是被人当枪使了。

  “娘娘且宽心,此等逆贼,自有天诛。”

  长孙无忌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让人心悸。

  事实上,妹夫登基之日,他就想弄死长孙安业,要不是妹妹宅心仁厚,长孙安业的骨头都能成化石了。

  两袖金风赵国公,其实还有一个诨号,叫睚眦必报!

  长孙无忌的意思很明确,他来出面清除这个障碍,绝不能让这混账坏了妹子的名声!

  当年的账,也该好好算一算了。

  长孙无垢急促地呼吸起来,猛然剧烈地咳了一阵,直咳得撕心裂肺。

  “御医!”

  长孙无忌大叫。

  或许这有些僭越,但他已经顾不得了。

  或许会有权势上的顾虑,但长孙无忌对皇后更多的是兄妹之情,这关心绝无半点作伪。

  长孙无垢轻轻摆手,咳声也慢慢平息下来。

  红着眼,长孙无忌拱手告退。

  总需要有一个恶人的。

  ……

  东宫,显德殿。

  李承乾在批阅一份又一份奏折。

  房玄龄兼任太子左庶子,除了让李承乾获得更多的自由,也让李承乾真正的分担了国事。

  整个大唐的奏折相当多,如果全部由李世民一人批阅,那是很耗费精力的。

  那么,身为储君,批阅一些不太重要的奏折,自然是合情合理的,顺带也锻炼一下李承乾处理政事的能力。

  公正的说,李承乾除开暴戾一点、偏激一点,这个太子还是相当称职的,绝大多数朱批连房玄龄都挑不出毛病。

  只是,经过上次的闹腾,李承乾现在养成了一个说不上坏的习惯,但凡在显德殿批阅奏折,一定要听那乐童称心奏乐才静得下心来。

  长孙无忌闯入显德殿时,乐声戛然而止。

  “全部出去。”

  长孙无忌直接撵人。

  李承乾眉宇间掠过一丝不悦,还是挥手示意左右退下。

  不管怎么说,这是亲娘舅啊。

  “高明,你手下那个纥干承基,听说鸡鸣狗盗的很有一套?让他跟舅舅办一件事。”长孙无忌开门见山的说。

  对大外甥,长孙无忌没必要那么客气。

  李承乾很奇怪“论这些,舅舅府上更多吧?”

  长孙无忌备受重视的原因,除了国事很有见地、允文允武、皇亲国戚之外,更是悄悄为李世民处理了很多不宜公之于众的事,手下各种奇怪的人才都有,而要养人才,钱必不可少,两袖金风也就说得过去了。

  李承乾对此多少是知道的。

  “记得舅舅跟你讲过当年舅舅与你阿娘受过的苦吗?”长孙无忌眼里闪过凶芒。

  “可是,那个长孙安业不是在贞观元年就流配到嶲州了么?”

  “早跑了!你阿娘心软,可现在他又跳出来了!不能让他坏了你阿娘的名声!让你出人,是因为你是嫡长子,维护阿娘名声的事就应该有你一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