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给自己加戏
作者:人酥      更新:2022-04-30 05:51      字数:2290
  硝烟散去,五千秦军死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大部分带伤,侥幸没有受伤的,也已经吓破了胆子,再组织冲锋,已经不可能了。

  戏城令上马,带着残兵败将向戏城逃去。

  而宋鲲并没有命人追赶。

  在他看来,戏城早晚要拿下来,并不着急,他正在看一份奏报。

  这奏报是咸阳城中传出来的。咸阳的细作,终于发现了冯寄的踪迹。

  发现冯寄的时候,他身上穿着宦官的服饰,先是从望夷宫出来,然后进了丞相府,数日之后,又开始流窜于各大朝臣的家中。

  细作几次要暗中杀掉冯寄,但是此人居无定所,始终难以下手。

  宋鲲看到这里,倒是解了多日以来的疑惑。

  怪不得四处找不到冯寄,原来他进宫做了宦官。

  宋鲲派出去的细作,哪怕是本领再大,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入到皇宫中去。

  而至于冯寄现在的所作所为,分明就是有什么重大的图谋。

  宋鲲想了想,给咸阳方向传过去了一条命令:关于冯寄的必杀令暂缓。是否动手,等候进一步命令。

  随后,宋鲲命人找来了咸阳城所有的报告,然后让参谋队通宵达旦的分析。

  参谋队中的人,大部分是武将,行军打仗比较在行,政治上面就欠缺一些。

  不过无论怎么说,他们都是朝廷中人,政治嗅觉还是有一些的。再加上张耳陈余以及各个城池的秦人县令,分析起朝政来,倒也不太吃力。

  这些人无论是不是心怀鬼胎,忙了一天一夜之后,倒也得出来了结论。

  在他们看来,咸阳城,至少有两方面的势力。

  其一,赵高为首的宦官势力。

  这一部分势力极大,已经通过阎乐,控制了咸阳的军政。甚至有可能已经控制了五万铁骑。

  其二,胡亥为首的秦皇室。

  皇室本来稳如泰山,但是经过胡亥一通诛杀之后,已经变成了孤家寡人。而胡亥本人又毫无见识,近年来一直依附于赵高的势力。形同傀儡。

  然而,根据细作报告,说咸阳朝堂上,出现了一出指鹿为马的闹剧。

  由此看来,赵高已经有了代秦之心,正在四处试探,排除异己。当然了,在参谋队看来,这种方式简直是愚蠢透顶。

  而胡亥虽然糊涂,但是也不至于弱智一般受人愚弄。于是他大概率已经意识到了赵高的打算。

  冯寄,是他派出来的一个棋子,联络尚且有忠心的朝臣,想要救驾。

  至于他们的计策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冯寄运作的怎么样了。

  宋鲲得到这份报告之后,忍不住笑起来了,不得不说,冯寄这家伙,还真是顽强啊。

  王举问宋鲲:“这冯寄,你打算如何处置?”

  宋鲲想了一会,说道:“之前参谋队曾经说,咸阳城易守难攻,五万铁骑暂且不说,里面不少达官贵人,哪怕是家丁奴仆动员起来,也有数万人之众。万一他们死到临头,给我来个鱼死网破。义军不死上几万人,不可能拿下咸阳城。”

  王举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然后又说道:“自古征战,哪有不死人的?”

  宋鲲长舒了一口气:“都是父母生养,能少死一个,便少死一个吧。冯寄还有用啊,将咸阳城中的水搅浑,或许对我们有利。”

  按照历史原本的发展趋势,赵高杀胡亥,子婴杀赵高。子婴又投降刘邦。

  但是宋鲲的出现,已经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了。

  刘邦变成了一个默默无名的小队长。据说最近正在和他的老乡闹矛盾。

  因为义军之中有些将领看中了樊哙等人的武力,想要拉拢他们去做队长甚至是都尉。

  而这样一来,他们的职务反倒要比刘邦高了。

  樊哙这些人虽然拒绝了,可是心中不免有些遗憾。平时倒还好,一旦和刘邦闹些小矛盾,必然就会集中爆发。

  而麻足带了一帮搅屎棍,混在刘邦身边,就是去挑拨离间,制造矛盾的……

  想到这里,宋鲲忍不住摇了摇头,都有点同情刘邦了。

  除去刘邦,赵高杀了胡亥之后,会不会立子婴?会不会改变主意,令赵氏登基?

  这些都是变数,宋鲲虽然知道未来的历史,但是也不能太过依赖。

  咸阳城,终究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拿下来。

  于是宋鲲给咸阳城的所有细作发去了一道命令:“冯寄的计划,可以协助他完成。必要时候,可以干掉冯寄,自己充当这计划的主事者。”

  命令藏在了一个小卒身上,这小卒扮成了戏城的难民,随着人群一路向咸阳城方向逃去。

  在这难民中间,还有一个人,也是假扮的。他是戏城令的幕僚,是去给咸阳送信的。

  其实说是送信,咸阳和戏城距离这么近,什么消息不知道?已经无信可送了。

  是戏城令不忍心相伴多年的幕僚战死在戏城,所以打发他躲到咸阳去罢了。

  幕僚这一路上忧心忡忡,反复思量,到底还有什么办法救戏城,救戏城令。

  想来想去,唯有二世皇帝出兵解围了。

  因此他这一趟,是真的要去见皇帝的,哪怕被皇帝杖杀,也要陈述利害。

  难民到了咸阳城下,守城的小卒倒也没有为难他们,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了。

  宋鲲的小卒按照约定的方式,迅速的溜进了一家酒坊当中。

  酒坊是一个联络点,说了暗号之后,小卒就被请到了后堂。

  酒坊老板看过了宋鲲的命令,随后在灯烛上烧掉了。然后对小卒说:“放心,咸阳城所有细作,每隔三日必来饮酒一次,到那时候,我会将消息一一传递给他们。”

  小卒应了一声,就走出来了。

  他只是个送信人,按道理说,任务到了这里已经完成了。

  但是他还想多做一点什么,于是去寻找在路上认识的司马兄。

  司马兄名叫司马勤。和他一样是流民,只不过谈吐文雅,不像是穷苦人家。

  小卒早就留意到他了,三言两语就套出来,这人不可能是流民,很可能是戏城令的幕僚,是来咸阳城搬救兵的。

  小卒开始给自己加戏了,如果能策反了这家伙,戏城岂不是唾手可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