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子婴登基
作者:人酥      更新:2022-04-30 05:51      字数:2388
  奉常见子婴摇头晃脑,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顿时心中大为不快。

  心想,大秦若交到此等人手上,岂能昌隆?

  可是转念一想,反正子婴也只是个凑数的而已,用完了之后,便丢下了,又不会真的让他做皇帝。

  想到了这里,奉常就松了口气。然后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了子婴,恭恭敬敬的说道:“公子,你并没有醉,老臣方才确确实实说了,胡亥已死,请公子继位。”

  子婴站在原地,发了好一会呆,才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看着奉常问道:“当真?”

  奉常点了点头:“这等事,老臣岂敢胡言乱语?”

  子婴忽然哈哈大笑起来了:“我要做皇帝了。不不不,朕要做皇帝了。哈哈,不曾想,竟然有这么一天呐。”

  奉常叹了口气,对子婴说道:“公子,请速速随我去登基吧,群臣等待已久。”

  子婴愣了一下,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么匆忙吗?”

  子婴是秦公子,不会一点见识都没有。至少当初胡亥登基,他是亲眼见到了的。

  从开始准备,到登基大典,足足用了三个月。当日场面极为宏大,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怎么到了自己这里,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刻钟,就要登基了?

  子婴有点不情愿,想了想,和奉常商量着说:“不如……押后几日,大人再准备准备。”

  奉常心想,还准备个屁啊。再押后几日,扶苏都要进城了。

  他干咳了一声,说道:“公子,二世皇帝驾崩,极为突然,并未留下遗诏。至于由谁来继任大秦皇帝,乃是老臣力排众议,推举出来了公子。然而,有一些朝臣,却并不同意。”

  子婴顿时一惊。

  奉常继续说道:“故而……迟则生变啊。万一公子沐浴更衣,悠哉悠哉准备之时,有人抢先登基,那事情便有些麻烦了。”

  子婴听得连连点头,说道:“有理,有理。若非奉常大人,几乎坏了大事啊。”

  子婴连衣服都来不及换,就跟着奉常出来了。

  在路上的时候,子婴又有些担心的问:“本公子继承大位,不知道司徒大人,是否答应?不是到司马勤大人,是否同意?”

  这两人都是胡亥一朝的权臣,自从剿灭赵高之后,咸阳城中大事小事,都是他们说了算。

  子婴倒也不傻,猜到了现在自己这个皇帝根基还很浅,有些事得跟他们商量着来。

  奉常捋了捋胡须,说道:“司徒大人,已经追随二世皇帝仙去了。”

  子婴惊呼了一声,感慨道:“真乃忠臣义士也。”

  奉常点了点头,然后说道:“至于司马勤大人,同样有赴死之心。只不过,或许意志不够坚定,或许毒药不够猛烈。总之,如今他是回来了,只可惜,命虽然保住了,整个人却受创颇重,最近卧床不起,不能理事。”

  子婴一听这话,顿时乐开了花。两个有权有势的大臣都倒下了,接下来这咸阳城,岂不是自己的了?

  谁知道奉常话音一转,又笑眯眯的说道:“幸好啊,有王二王大人,主持咸阳事宜,王大人作风有些粗糙,不过大体还算不差。”

  子婴一听王二这两个字,一张脸顿时就垮下来了。

  他是知道王二的,不仅知道,还知之甚详。其实整个咸阳城,谁不知道王二?

  这家伙原本是一介流民,卑贱的不能再卑贱。

  结果适逢其会,赶上了胡亥要除灭赵高。

  那时候的胡亥,任何人都不相信,生怕是赵高一党。尤其是发现冯寄乃是宋鲲的细作之后,更是疑神疑鬼,简直到了变态的地步。

  因此这戏城流民出身的王二,又有司马勤作保,自然受到了胡亥的重用,于是这家伙居然一步登天了。

  子婴唏嘘不已,而且听奉常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也对这个王二颇为推崇,不由得有些不忿,说道:“本公子马上就要即位为帝,难道也要忌惮这个王二?”

  奉常干咳了一声,说道:“王二乃大秦忠臣,笼络一下,总没有坏处。”

  说这话的时候,奉常有点惭愧,因为子婴很快就要知道真相了。到那时候,奉常真是不忍心看他的脸色啊。

  …………

  咸阳城西郊,祭坛。

  这里有一座天坛,始皇帝曾经在这里祭天,胡亥皇帝曾经在这里登基。

  偌大的祭坛,只做过这么两件事。

  每当要祭天或者登基的时候,才会有人将这里修整一番,打扮的富丽堂皇。

  至于平时,就任由风吹雨打,长满杂草。

  其实道理很简单,祭坛,不是谁都可以上的。

  这么高的祭坛,距离天这么近,那些工匠今天上去一次,明天又常去一次。

  天长日久,简直比皇帝还熟悉,那可怎么了得?

  万一他们去的习惯了,觉得这祭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简直就是稀松平常嘛。

  如此一来,皇帝之威仪,岂不是荡然无存?

  万一有某个工匠,生出来“彼可取而代之”之心,怎么办?

  万一某个工匠,站在祭台上向下眺望,觉得“大丈夫当如是”,怎么办?

  因此,祭坛只有要用的时候,才会修整。

  现在子婴要用这祭坛登基了,可是祭坛上的杂草还没有清理干净。

  没办法,时间紧迫啊。

  那些工匠正在加班加点的干活,一边清理杂草,一边修补台阶,一边雕龙画凤,预计再有三天三夜就可以完工了。

  文武群臣倒是来了。他们已经从王二口中,听说了事情的经过。

  起初的时候,他们也是有些疑惑的,觉得胡亥皇帝死的有点蹊跷,降贼的命令有些仓促。

  但是司马勤被人抬着出来转了一圈,有气无力的帮助王二作证。

  然后这些朝臣就认可了。

  认可了之后就好办了。再仔细想想,胡亥皇帝整天炼丹,已经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俗话说得好,有志者事竟成,也该成功了吧?

  不少人还有心打听一下仙丹的配方,但是听说要用无根之金木水火土,又觉得有点难。

  别的不用说,但但是无根火一项,那是用咸阳城跟反贼换来的,朝臣就算富有,也不可能有这么大手笔。

  至于胡亥的命令,投降扶苏,这就更加不难理解了。其实他们早就猜到了,咸阳城不可能守得住,头像是早晚的事。

  于是乎,这些朝臣就相约到了祭坛,等着拜见子婴,请他做秦三世。好代表大秦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