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十二章
作者:张霓      更新:2022-11-03 18:39      字数:5011
  深圳是一座年轻,美丽,充满激情的大都市。

  它的北部是山地,南部临海,有着漫长美丽的海岸线。在这山海之间,有一块东西向的狭长平原。这片不算太大的平原便是这座城市的最繁华之处。这里高楼林立,无数的建筑奇迹矗立其中,代表着人类的与雄心。

  在这些数不清的擎天巨兽之中,有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它北面靠山,南面临街。二十楼一间南向的办公室内,一个男人正在用笔记本电脑与网络彼端的某个人聊着天。

  “我觉得,你就是我的神。”对方如是说。

  “)”他熟练地敲出这个表情。

  “下次出差过来,我们还要见面。”

  他以一个暧昧不清的“嗯”结束了对话。

  对于深陷情网的女人而言,爱人若即若离的态度是最大的折磨。她们因此患得患失,恨不能倾尽所有以求得对方明确的回应。这是一种饥饿营销。他丰富的情史以及良好的头脑使他深谙此道并挥洒自如。

  想到这里,他满意地向后方靠去,宽大的办公椅轻松地接纳了他一百六十厘米的瘦小身躯。

  “第四个。”

  他在心中默念着这个数字,眼中闪过一丝歹毒的快意。

  那个在网络彼端称他为“神”的女人,是他这半年来联系上的第四个前任女友。和其他三位前女友一样,这第四位也是他当初甩掉的。现在,他常借出差的机会,与这些异地的前任女友们约会,享受着一种莫名的虚荣与刺激。

  然而,他需要的仅仅是这些吗?

  思及此处,他站起来走到办公室的一面玻璃墙前。这面玻璃墙将他独立的小公办室与普通员工分开。他常常站在这玻璃墙前,以一种不可名状的心态望着墙外忙碌的员工。员工们几乎都是年轻男性,正在电脑前忙碌地敲着代码。

  他注视着他们,想起了自己——

  他叫程明远,今年三十二岁。出生于某中部大省的一个农民家庭,上面有两个姐姐。祖辈都是农民,一家子以种田为生。

  基因的特性与营养的匮乏,使得姐弟三人的身高都没能超过一百六十厘米。两个姐姐虽然个子不高,但身体壮实。而程明远不但个子矮小,还分外瘦弱。由于是家里唯一的男孩,又占据着出生顺序的优势,因而他格外任性。那股子拧劲一旦发作,天皇老子都劝不动。

  然而,这些远不是程明远童年经验中最精彩的部份。

  程明远的母亲是一位传统的农村妇女。老实,本分,任劳任怨。父亲则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他暴躁,易怒,一点不痛快就大发雷霆。远嫁而来的妻子就是他最好的发泄对象。他有点不痛快就打她,随手拿起什么就拿什么打,丝毫不顾忌这种暴行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他完全没有“家暴”的概念。在那个年代,在那个落后的小山村,重男轻女是一种集体潜意识。

  程明远是看着父亲打母亲长大的。

  刚开始,程明远也想阻止父亲的暴行。但当他看到姐姐们劝阻反而遭到父亲的殴打时,他退缩了。再加上母亲总是百般忍耐,他怒其不争,渐渐放弃了劝和的念头。在无数次的父亲殴打母亲的情节中,程明远从开始的悲愤交加,变成后来的冷眼旁观,仿佛那施暴与受害的并不是自己的父母。他甚至在心里祈祷他们快点完事。

  这种心态,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觉得寒心。

  “弟弟,你去劝劝爸爸吧!他不能再这么打妈妈了!”

  有一次,父亲又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家中一片狼藉。程明远不堪其扰跑了出来,但是很快就被随后赶来的姐姐们找到。

  “爸爸疼你,你是我们家唯一的男孩,你说话肯定管用。”姐姐们满眼泪水。

  然而程明远不为所动,依然闷声不吭地坐在田埂上。

  时值深秋,稻田早已干涸,田埂上都是枯草。夏季丰美的青草此时已衰败不堪,顺从地被人踩在脚下,默默地等待春天的到来。到时候,一点点雨水又可以让它们重新生长。

  程明远想到了母亲。

  善于忍耐且生命力顽强的母亲就像这野草,孩子就是她活下去的雨露。所以,母亲不会死,她的不反抗也正说明她扛得住。如此一来,他又何必多事?何必用他瘦小的身躯去对抗父亲的暴行?父亲虽然个头矮小,但身体壮实。他手中的棍棒要是朝他挥舞下来,他那瘦小的骨架恐怕要支离破碎——父亲发起狂来六亲不认。

  姐姐们看着不发一语的程明远,知道她们是说服不了这个倔强的弟弟了。无奈之下,她们只好回到家中和母亲一起挨打。

  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她们出嫁。

  在她们初中毕业时,父亲以照顾家庭为由命令她们全部弃学回家务农。而程明远每天放学回家,基本上只用读书做功课。当姐姐们长到十八和二十岁时,她们被父亲嫁到了或近或远的农村,她们的彩礼被用作程明远今后的上学费用。

  程明远当时的想法是“姐姐不在家了,以后我要帮家里干农活,没有那么多时间读书了。”

  就这样,重男轻女的风气和父亲对母亲长年累月的暴力,让程明远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了一种对女性的蔑视。

  贫苦的出身,瘦小羸弱的身体,父母之间病态般不平等的关系——上天也不忍心太苛待程明远,它仁慈地作出让步,给了程明远一个聪明的脑子。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程明远在学习上的天赋逐渐显露。优异的成绩与瘦小的身体形成了一种反差,很容易激发人类的同情心。因此,老师和同学们都很照顾他。

  程明远为此沾沾自喜,得意忘形。

  他在老师讲课时故意插嘴,拿镜片反射阳光到黑板上。老师不忍责备这个贫苦羸弱但又十分聪明的孩子,因此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也常常捉弄女同学,揪她们辫子,抓毛毛虫吓唬她们。女孩子们丢下一句“讨厌”就走开了,并不会真的去和老师告状。

  众人的善良与怜悯给了程明远一种错觉他是众人的宠儿,所有人都爱他。

  这种虚幻的自负一直持续到高中。

  从小,程明远的身体发育就比同龄人落后一大截。比别人矮很多,也瘦小很多。在小学阶段,他的男性意识尚未觉醒,那时候的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形体有什么问题。但是到了高中,情况发生变化了。程明远发现男同学的身高都开始突飞猛进了。他们高的能到一米八,最矮的也有一米六五,一个个都开始有了成人的感觉。

  而他呢?他的身高仍然雷打不动地在一百六十厘米原地踏步。不但矮,还极其瘦弱,怎么看都像个营养不良的小学生。

  生理是心理的基础。

  对男性而言,一百六十厘米的瘦小躯体,几乎可以算得上某种残疾。何况他的出身还极其贫苦,而且家庭极不和睦。因此,程明远变得非常自卑。上天何其残忍?给了他如此聪明的头脑,却配了一个如此瘦小羸弱的躯体。以致于他崇拜的各种人物,都是身怀绝技但是身体有缺陷的。是的,他用那些人来安慰自己。他往后人生中的重要选择,都是骨子里的自卑在行为上的投射。

  在漫长的焦虑之中,程明远悟到了超越自卑的方法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他认为只有金钱和女人才能证明他是个男人。

  程明远是村子里第一个考上全国最高学府的人,是全家乃至全村的骄傲。然而在最高学府中,谁都是家乡的骄傲,这方面程明远并不占优势。再加上一百六十厘米的瘦小躯体,按理说,他不应该有那么丰富的情史。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桃花不断。

  这桃花运要归功于网络聊天软件的兴起。

  程明远知道自己其貌不扬,在现实中直接追求漂亮女孩是很困难的。于是他另辟蹊径,盯上了聊天软件。网络上认识一个人,往往从文字开始。而文字正是程明远擅长的。他虽是理科生,但爱好文学,写几首诗不成问题。此外,他还阅读了大量的言情小说,摸透了怀春少女的心思。

  有了这些储备之后,程明远开始在网络上大量添加女性好友。

  他的目标人群很明确,都是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学生。他知道这个年纪的女孩天真,善良,心软,很容易对一个忧郁内向又颇有文采的男孩动心。他先用文字获得女孩们的好感,进而谋求见面。他知道,如果对方先爱上自己的才华,再接受他的缺陷就容易了。

  事实证明,他的成功率很高。

  程明远以网络交友的方式,大面积撒网,掂量着补捞,和许多女孩同时保持着暖昧关系。他对她们既不拒绝,也不给予任何承诺。他总是在得手厌倦之后对她们不冷不热,直到她们疲惫不堪,主动提出分手。

  仔细观察程明远钓到的这些女孩,不难发现,她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她们要么个子高挑,要么体态丰满。“高挑”和“丰满”,正好弥补了程明远的“瘦小”。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虽然还没有很多钱,但是能让很多女孩为自己神魂颠倒,程明远觉得自己本事极了,矮小瘦弱的他终于像个男人了!当然,那些女孩离开时的伤心模样,有时也会让程明远心生愧疚。

  出于对自我的保护,他合理化了自己的行为

  “我没有强迫你们,都是你们自愿的。”

  “男人都好色。”

  “人不风流枉少年。”

  程明远就这样风流地上完大学。

  整个大学期间,因为学业和爱情的双丰收,他从极其的自卑,转向极其的自负。

  毕业之后,程明远进入京城的一家民企做软件开发。渐渐地,他变得闷闷不乐,因为他的薪水与他期待的生活相去甚远。照这样下去,他永远是个打工仔,攒好多年钱,按揭买一套小房子,艰难地养一个孩子。熬到三四十岁,体力大不如年轻人,随时面临裁员,彻底成为这繁华时代里的一粒不为人知的砂粒。

  最高学府的学历有什么用?它不能直接带给他荣华富贵,不能证他是个有本事的男人,不能消除他骨子里的自卑。

  更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对女人也没有办法了。

  大学时追求女孩的那些手段,在社会中不起作用了。那些被现实打磨过的女人比在象牙塔时理智得多。她们不会轻易被几句诗俘虏,更不会把同情当爱情。

  不但如此,他的父亲还在这个时候生了重病。姐姐们已经出嫁,嫁的都是村子里的普通农民,根本负担不起医药费。这笔巨大的开销,当仁不让地落在他这个儿子的头上。

  程明远觉得喘不过气来。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

  然而他一样也没有。再加上瘦小的身体,他开始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这时候,他又从自负转向了自卑,而且自卑到谷底。

  就在他痛苦挣扎的时候,一缕阳光照进了他阴郁的生命。

  一位他在大学时认识的西北女网友要进京游玩,顺道见他一面。程明远一直看不上这个女孩,她却对他一直颇有兴趣。程明远敌不过虚荣心,一直和她保持着若有似无的联系。

  今时今日,程明远钱场情场两不如意,抱着“有总比没有好”的心态,答允与这女网友见面。见面之后,程明远惊喜地发现这位女网友不但比照片中秀丽,而且乐观豁达,令他一见倾心。两人一拍即合,半年后便成了家。

  结婚半年后,程明远的父亲病逝。他的母亲当然是解脱了,从此远离暴力。程明远有一种奇妙的直觉——父亲的离世,是某种时来运转的开始。

  果然,父亲去世没多久,程明远的上司要出来自立门户。程明远思虑再三,决定跟着他出来闯一闯。这位上司是个颇有手段的带头大哥,挖走了不少老东家的资源和客户。因此,他们的公司做得很顺利,两三年便有了几百人的规模。程明远是股东之一,虽然压力大,但是挣的钱远比在老东家多。至少能让他买上房子和车子,让妻子和女儿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程明远和别人合开公司的消息传到了老家。

  所有乡亲都称他为“程老板”,夸他有本事,经常找他帮忙。尤其是两个姐夫,以前对他是不闻不问,现在是隔三差五地从家乡寄来土特产以联络感情。程明远原本觉得应付这些事情很麻烦,但每次事成之后,对方夸他“真有本事”时,他又觉得分外受用,欲罢不能。

  这时候,程明远觉得自己“翻身了”。他又从自卑转向自负,得意忘形。

  他开始关注各种高级的生活方式,试图摆脱出身带给他的烙印。他嫌弃自己的太太,认为她不够漂亮,而且身材肥胖。农村出身的她,各方面的品味都严重不足。这样的女人牵出去,根本不能证明他有本事。眼看将要前途无限的自己,只能守着这么一个老婆,他怎能甘心?

  “很多很多的钱,很多很多的女人。”

  这是程明远的理想,也是他自信的基石。

  现在钱有了,女人怎能没有?

  程明远开始找小姐。但他很快又意识到,这些女人并没有被他征服,她们只是在赚钱,大家不过是各取所需。如果非要论个输赢,那就是都输给了各自的。程明远不想做这种傻子,他要的是优秀的女人对他的真正臣服。

  然而那些足够优秀的女人根本看不上他。

  程明远不得已,只好重操“网络交友”的旧业。可今时不同往日,不但女人们变精了不好忽悠了,甚至网络彼端的“美女”根本就不是女人。这可如何是好?

  这时候,他想起了那些被他抛弃的前女友们。

  他仔细回想,发现她们其实有不少好苗子,现在应该都混得不错。只怪他当初自我感觉太过良好,谁都看不上,错失了很多潜力股,以至于后来只能娶到现任太太。

  说做就做。

  程明远开始以电子邮件联系各路前女友们。他的思路很清晰先是诚恳地向她们检讨,认错,努力营造出一种多年念念不忘之感。此法收效甚好,多数前女友们给予了回应与谅解。这时候,程明远就顺理成章地与她们重新建立联系,接着步步为营,复燃旧情。

  然而程明远很快就发现这几位前女友没什么意思。她们不够美丽,不够优秀,毫无上手难度。猎物代表着猎手的层次。俘获这种女人,怎能证明他的本事呢?

  他不得不物色新猎物。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进入了程明远的视野——

  苏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