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作者:吴了      更新:2022-11-03 21:03      字数:4001
  将近中午的时候,翎儿气喘吁吁跑回来报告,说“老爷回来了。”

  赵雪青整理形容,快步去大厅。

  大厅里,除了黄婉玉随赵启言去了内室,大哥赵连永当值外,其他的人都在。赵雪青一进屋,大嫂柳桃阴阳怪气道“哟,我们家的大小姐终于来了。”

  赵雪青不作声,默默在赵雪文身边坐下。

  “父亲去更衣了。”赵雪文小声对姐姐说。

  “嗯。”赵雪青点头。

  一屋子人既期待又好奇地沉默着。

  过了一会,活泼的赵雪文忍不住了,转过来小声问“姐姐,昨天听我表姐说现在大家都戴一种在阳光下会发光的绢花,后日上街,我们一起去买,好不好?”

  赵雪青全副心思全在父亲身上,被妹妹一说,才想起后日是翟睿华休沐,大家一起上街的日子,说“你怎么一天到晚就想着玩呢。”

  赵雪文吐吐舌头,羞赧一笑,继续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姐姐,你见过那种绢花吗?”

  “没有。”赵雪青摇头。

  “她说很多人都戴,后日在街上应该就能看到。”

  “好的,到时候去买。”赵雪青无奈道。

  两姐妹正聊着,管家齐大叔突然进来对大家说“老爷进宫去了。夫人吩咐先散了,等老爷从宫里回来,大家再来请安。”

  “父亲怎么一回来就进宫?”二哥赵连奎说,“是有什么事吗?”

  “老奴不知,二少爷。”齐大叔摇头。

  赵连奎又问赵雪青“雪青,你知道吗?”

  “我不知道,二哥。”

  “父亲在信上没有提及吗?”赵连奎知道父亲和她通信最多,所以如此问。

  “没有。”

  “二弟不要急,父亲从宫里回来自然会告诉我们的。”柳桃已有五月身孕,在丫头的搀扶下艰难起身。

  “那我们也走吧,姐姐。”赵雪文起身。

  赵雪青一只脚踏出大厅门槛,落在她身后柳桃突然说“来的最晚,走的比谁都早,真是大小姐派头十足。”

  听她如此说,赵雪青退在一旁,让她先出去。

  赵雪文和姐姐同行,也得停下来等大嫂出门,所以有些不满,说“大嫂,你怎么老是这样,你自己身子不方便,走得慢,还不让姐姐走在你前面吗?”

  柳桃被不谙世事的小姑子气到,停下来说“我是为她好,她有娘生没娘教,平日里没有规矩,不到母亲跟前请安就算了,父亲两三年才回来一次,也如此怠慢。以后嫁人了,这样的做派,我怕她被休回家。”

  赵雪青没有反驳。这件事是她理亏,当年她从西北回来,不知道内宅这一套规矩,徐娘出身小门小户也不懂,所以她从未和黄婉玉请安。过了一个多月,大伯家的容姐姐告诉她,子女应该每日早晚到主母房里请安。她特意问容姐姐请安要怎么做,第二日去时,黄婉玉不耐烦地说以后不用来了。

  她再也没有去过,和赵府其他人各过各的。

  赵雪文今年十四岁,没有想过嫁人的事,竟不知如何反驳,说“大嫂,你不要乱说。”

  “我怎么乱说了?”柳桃不服气,“我说的事实。”

  “多谢大嫂费心,小心脚下台阶。”赵雪青提醒。

  柳桃像一拳头打在棉花上,过不了瘾,气闷极了,又无计可施,斜了赵雪青一眼,趾高气扬的走了。

  一直到傍晚,赵雪青才等到管家的通知,请她去饭厅吃晚饭。

  细细想来,上次到饭厅,还是去年除夕。

  饭厅氛围非常奇怪,没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凝重安静。父亲赵启言穿着便服,形容消瘦,眉头紧锁,正和伯父赵启原喝酒。

  赵雪青走到父亲身边,说“见过爹爹。”

  赵启言这才注意大女儿已到跟前,微微颔首,柔声道“青儿来了,坐下吃饭吧。”

  见父亲如此憔悴,赵雪青鼻头一酸,眼泪差点夺眶而出,好容易才忍住。

  过了一会,赵雪青发现黄婉玉没在席上,问一旁的赵雪文“大娘怎么没来?”

  “母亲说她身体不舒服,没有胃口,不吃饭了。”赵雪文回答。

  赵雪青纳闷,早上黄婉玉还好好的,就算身体有些不舒服,也不至于两府人都在的接风宴上不露面。

  一顿饭吃下来,除了父亲和伯父喝闷酒,说一些打战的细节,京城局势之类的话题,其他没有人开口,气氛非常怪异。

  早上期待和喜庆的氛围无影无踪。

  吃完饭回到院子,徐娘马上问起老爷有没有在饭桌上说起小姐的终身大事,赵雪青把情况说了一遍,徐娘皱眉道“怎么会这样,按理来说,打了胜仗不是坏事呀。”

  掌灯时分,赵雪青侍弄花草,见翠菊抽出小小花苞,说“秋天快到了。”

  徐娘正在收拾院子里晾晒的衣物,说“是时候把秋天的衣服找出来洗洗晒晒,小姐今年又长高不少,要添置一批新衣物才是。”

  “徐娘和小丫头们也重新做几件。”赵雪青说,“她们也长大不少。”

  “我的衣服够了,还能再穿一个秋天。”徐娘说,“小姐的衣服改一改,小丫头们凑合一下就可以了。”

  “没关系的,徐娘,这些都花不了多少钱。”赵雪青安慰她,“要是银子不够,你跟我说就好。”

  “银子还有,小姐不用担心。”

  “对了,徐娘,大嫂现在有孕五月有余,小侄子或是小侄女的出生礼是不是要备下了?”

  徐娘从翎儿那里得知中午的事,心里不高兴,说“大少奶奶不待见小姐,小姐又何必热脸贴冷屁股,准备什么出生礼呢。”

  “大嫂虽不喜欢我,但大哥对我很好。”赵雪青说,“大嫂肚子里的是我们府上的第一个‘叙’字辈的孩子,我没有同胞兄弟,不管怎么说,以后还是要来往的。”

  “那我叫丫头们做一对虎头帽虎头鞋,再加几身衣服。”

  “我在街上看小孩子带那种坠着金锁的金项圈很好,徐娘你去外面叫人打一个来。”

  徐娘想到这又是一大笔开销,叹了口气,说“好。”

  赵雪青在院子里静默一会,发现整个赵府鸦雀无声,已不复前几日的吵闹和忙碌,对翎儿说“这么晚了,不会有人来了,把院门关了吧。”

  翎儿去关院门,却见一个黑影立在不远处,惊呼了一声“是谁?”

  徐娘闻声上前查看,那人影转过来,说“徐娘,是我。”

  “老爷?!”徐娘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您怎么在外面站着?”

  “有点事,刚好走到这里来。”赵启言走进院子,看到两年不见的女儿,对徐娘说“青儿这两年长高不少。”

  “是呢,小姐像老爷,个子高。”徐娘对自己小姐的容貌很满意。

  赵雪青奔过去,拉住父亲的手。

  “长大了,就是有点瘦,是不是又没好好吃饭。”赵启言上上下下打量一遍,摸摸她的额头,怜爱地问道。

  “有好好吃饭。”赵雪青又变回父亲身边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拉着父亲进屋,“爹爹怎么来了?”

  “和兵部的人谈点事,刚好走到了附近,想着进来看看你。”

  “兵部的人?”赵雪青问,“那他走了吗?”

  “他从侧门出去了。”

  徐娘跟进屋,忙前忙后给他倒茶,上点心。

  赵启言一边就着热茶吃点心,一边说“我在西北最想念徐娘的点心了。”

  “那老爷多吃点。”

  到了灯下,赵雪青才发现父亲眼睛充血,神情疲惫,说“爹爹一路舟车劳顿,何不早点休息,青儿明早去看您。”

  “还早,没到睡觉的时候。”赵启言说,“饭桌上没和你说上话,过来和你说说话。”

  赵启言问女儿这两三年过的怎么样,赵雪青答一切挺好的。又问功课和身体,赵雪青一一答了“最近师父身体抱恙,我已有两月没去杜霖学堂了。”

  杜霖是她的书画师父。

  “不知道这两天有没有时间,应该去看望拜访一下才好,感谢他这两年对你的指导教诲。”赵启言思量着说。

  赵雪青见父亲异常忙碌,问道“父亲这次回来为的是什么事?”

  “夏国战败,提出和亲。求亲队伍已经在路上了。”赵启言说。

  和亲每朝每代都有,不算新鲜事。赵雪青不懂父亲为何如此忧愁,试探性的问“父亲觉得这样不好吗?”

  赵启言摇摇头,说“事情复杂。他们除了求娶我国一位公主之外,还想让文儿也嫁过去。”

  “文儿嫁过去?”赵雪青震惊,一时消化不了这个信息,怔怔地问,“为什么要文儿嫁过去?夏国皇帝同时娶两位女子吗?”

  “要娶文儿的不是夏国新帝,是一位叫赛维达的将军。”赵启言注意着女儿的反应。

  赵雪青对这个名字很陌生,说“还好不是高擎。”

  高擎是几个月前和赵启言交战落败的夏国王爷。

  当年那场战争,也是和他打的。赵雪青在西北的时候就听说此人残暴,如果是他娶了文儿,后果不堪设想。

  赵启言苦涩的笑笑,没有说话。

  “父亲下午进宫,陛下怎么说?”

  难怪下午饭桌上黄婉玉没有露面。

  “陛下厌恶战争,主张议和,自然是赞成的。”

  “文儿知道了吗?”

  “先不要告诉文儿。”赵启言叮嘱,“等几天看看形势再说。”

  “这么说事情还有转机?”赵雪青升起一丝希望。

  “明日会在朝堂上商议此事。”赵启言说,“刚刚兵部李逾明也透露太子不赞成这件事,我和你伯父会联合一些旧部提出反对。”

  听说太子不赞成,赵雪青觉得希望极大,说“那爹爹不要太忧心,说不定事情会有变化呢。”

  赵启言点点头,起身道“你早点休息,明天再说。”

  “爹爹也是。”

  徐娘一直候在一旁,想找机会提赵雪青的终身大事,听说了赵雪文的事,自知不是好时机,打消了念头。

  快上床时,徐娘说“二小姐去和亲,府里要忙乱一阵了,小姐的事情更是排不上了!”

  赵雪青又好气又心酸,妹妹的事情这样重大,徐娘最关心的还是自己那些小事,说“和亲是大事,我的事不急。”

  “小姐过了生日可就十七了。就算现在张罗起来,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办事。”徐娘分析,“退一万步,就算小姐不急,翟公子那边也等不及了,翟公子已经二十二了,能力外貌又出众,不知多少姑娘中意他呢,不能再拖下去了。”

  “事情总得一件件来,父亲事情太多了。”赵雪青何尝不知道这些,但她心疼父亲,不想让他太辛苦,说,“等文儿的事情定下来了,我们再找机会和父亲说。”

  “二小姐的事情再大,有夫人替她操心,若真是和亲,还有朝廷呢。”徐娘说,“小姐可就只有老爷了。如果这次还定不下来,翟少爷那边会有意见的。”

  “睿哥那里不会有问题的。”赵雪青拍拍徐娘的手。

  “小姐和翟少爷心心相印,但是翟家还有其他人……尤其是翟夫人。”徐娘的担心不是空穴来风,她最近听说了一些风言风语,“两三年前就该办的事,硬是拖到了现在,要是有一位主母替小姐打算一下就好了。”

  是呀,要是母亲在就好了。

  “徐娘,你真的没有见过我娘吗?”赵雪青问。

  徐娘一心在考虑婚事,冷不防被这样一问,眼神闪躲,说“没有见过。”

  “她生下我就走了吗?”赵雪青继续问,“你听说过她去哪里了吗?”

  “我不知道,小姐。”徐娘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我来的时候夫人已经不在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父亲说她不在了。”小时候,父亲这样告诉赵雪青。除此之外,她没有听说过任何关于母亲的其他消息。

  “那时候在打战,乱得很,人死了也找不到。”徐娘说,“夜深了,小姐早点睡吧。”

  “这么说,她有可能还活着?”赵雪青问。

  “可能吧,谁也说不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