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他最器重的弟子,给了他致命一刀
作者:星星子      更新:2022-11-05 07:14      字数:2360
  <script>app2();</script>

  <div css="read2"><script>read2();</script>“皇权就是一把双刃剑,在秦孝公手上,在李二手上,在始皇手上,这自然是好事,他能集中一个王朝所有的力量去办大事,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但如果接任的皇帝是个昏庸帝王呢?”

  “那会怎样?”

  嗡的一下,王安石,宋神宗的头嗡嗡作响。

  这一刻,王安石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直到这一刻,他才明白,他为何被黑的那么惨!

  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且他竟然引发了一场更大的风暴,党派之争。

  经过高阳这么一说,他也察觉到了,朝堂上不再是以前的氛围,而是一方得势,就狠狠地打压!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人品,不管能力,只要和我的政见相驳,那就贬走!

  王安石这一刻脸上满是怔然,人生如他,竟第一次的迷茫了。

  变法之路……当真错了嘛?

  他不禁反问自己。

  高阳继续道。

  “这在平常还好,但谁曾想到,大宋接着就出现了宋徽宗以及赵构这样的卧龙凤雏,这就间接导致了靖康之耻!”

  “这跟这个时期形成的党派之争,是离不开关系的,因为自王安石变法开始,这种矛盾就急剧的放大了起来!”

  “面对反对的重臣,以及有宋神宗支持,所以王安石直接选择贬官,这招简单又暴力,但这样做的后果便是,只要皇帝一换,宋神宗没了,当旧党重新上台,那就将新党的人使劲的贬!”

  “反之,也是一样!”

  “这直接搞臭了朝堂,诸如司马光,他为何能编出资治通鉴这等巨书,根本原因就是朝堂内混不下去了,王安石直接把他给贬了,一贬便贬了十五年,然后他被迫写出了《资治通鉴》!”

  司马光:“……”

  好真实……

  “自此开始,皇权失去制约,党争严重恶化,而他带来了什么后果,请参考岳元帅和靖康之变。”

  如果看看靖康那段历史,你都不能想象这帮皇帝能做出这么多的蠢逼事情,也活该宋朝命中有此一劫!

  逃不掉,挣不脱!

  他偏偏遇上徽钦高这在华夏历代奇葩帝王中都能排进前十的货,说实话,只亡了半壁江山,只能说大宋底子厚,人才够多。

  宋徽宗:“……”

  宋钦宗:“……”

  宋高宗:“……”

  三人的脸都有些发红。

  不过……大概,也许,或者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抛开事实不谈。

  他们没那么蠢?

  赵匡胤看到这捂住心口,他看着投影带着不理解的问:“明明说的是他们,又不是朕,但为什么朕的心口这么疼呢?”

  他抬起头,又想到了岳飞,这一下心口更难受了。

  “朕也缓会儿……”赵匡胤坐在了龙椅上,身子软了下来。

  “……”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王安石和宋神宗的变法还在艰难的进行着。”

  “王安石顶着压力,宋神宗也顶着压力。”

  “但很快,变法出现了史诗级的转折,他迎来了……失败!”

  这一刻,王安石咻的一下抬起了自己的眸子。

  他记得,高阳评价,他的变法败的戏剧无比!

  他的拳心猛地攥紧!

  之前抄作业的所有帝王也全都抬起了眸子,他们也好奇王安石到底怎么败的!

  “公元1074年,一个注定对变法影响深沉的年份,这年春季,久旱不雨,大宋到处都是灾民。”

  身为天子的宋神宗变的很忧虑,他就问王安石:“这是朕变法,导致上天在惩罚朕吗?

  王安石安慰他:纵然尧舜执政,天灾又何时停过呢,当前还是变法要紧。

  这段对话足以说明了当时的天灾。

  而这个时候,一个小官出现了。

  他名为郑侠!

  他画了一幅《流民图》,充当紧急军报,传给了宋神宗。

  图中的流民,凄苦无比,有的身背枷锁,衣不

  蔽体,有的拆房卖屋,卖子典妻,有的瘦骨嶙峋,看到草根树皮就扑上去……

  而且最绝的是,郑侠还在图画的下方,配

  上一段文字,他断定旱灾就是变法所致,并且说免了王安石,十天之内,必有降雨!

  放出如此之话,自然要有保证,而郑侠用的便是自己的命!

  如果预言不准,他愿以死谢罪。

  触目惊心的画面,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这一夜,宋神宗久久无眠。

  他终于对变法产生了动摇。

  四月初,王安石被免去中央一切职务,改任江宁知府。

  任免当日,天降大雨,大宋内外,一片欢呼。

  既是天意如此,王安石也只能怔然失神。

  变法便以如此戏剧性而结束!

  众人:“……”

  王安石也默然无比。

  竟是天意!

  临走的时候,他向皇帝推荐了吕惠卿。

  怎么说呢,这是他在选人和用人上的又一重大失误,而且是致命的失误。

  在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多名谏官因反对新法被免,王安石决定启用李定为御史。

  这个生母去世都不愿服丧的李定,苏轼将其喷的老惨了,接着他便参与炮制了乌台诗案,让苏轼差点丢掉了性命。

  变法的新党中,竟有这般小人,王安石的新政,之后也自然饱受质疑。

  最绝的便是王安石亲手推上去的吕惠卿,他上位后,担心宋神宗再次记起王安石,他生怕王安石东山再起,危及自身权力,便想尽一切办法,网罗罪名,想陷害王安石。

  但王大人的品德,接近于完美,他不贪财,也不好美人,除了不注重形象,不讲究卫生,其他的挑不出半点毛病。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吕惠卿总算找到了一点罪名,有个涉嫌谋反的李士宁,曾经在王安石家呆过。

  吕惠卿准备抓住这个把柄,弹劾王安石大不敬。

  幸亏王安石朝中有人通风报信,王安石才及时赶回朝,澄清了罪名。

  1075年,果然,宋神宗再次启用王安石,王安石二次为相,本来他想继续变法,但吕惠卿的一通折腾,已经让新法尽失人心。

  王安石寸步难行,多年谋划,多年心血,一朝尽丧!

  次年,长子病逝,他干脆辞去官职,从此闲居江宁,只写诗词,少言政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一水护田将绿绕,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公元1085年,宋神宗去世,宋哲宗上位,由太皇太后高氏听政。

  这一年,司马光崛起,他奉命回京拜相,他一上台,全面废除新政。

  之前支持变法的所有官员,一个都没逃脱,新法彻底宣告失败,而自此,导致北宋灭亡的元祐党争,也逐渐拉开帷幕。

  1086年,王安石病逝于江宁,享年六十六岁!

  王安石的变法,至死都未获得全面的成功。

  而值得一提的是,将他打入深渊背负着万民图入京的郑侠小官,是他的弟子!

  他十分欣赏的弟子,却亲手将他的心血,一朝尽丧!

  <script>ap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