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尾声
作者:逆着风      更新:2023-03-02 16:33      字数:3211
  <div id="tet_c">洛朝火器军队只用了一夜时间便彻底击溃蛮国六万军队。

  除了几十人轻伤外,竟无一人阵亡。

  这战绩让这些初次使用火器的士卒们信心爆棚。

  众人又用了三日时间赶到太原府的外围。

  远远的便已瞧见烽火连天。

  “破城了。”

  斥候传回的消息。

  “怎么办?”

  筱辰与禁军将领同样束手无策。

  这种情况贸然前进的话,怕被包了饺子。

  可拖下去,怕是城内军民不知要死伤多少。

  更何况大将军和女官筱柔还在城内,生死未知。

  众人看着李思。

  “据之前大将军的来信,围困太原府的蛮队号称三十万之众,但真正能战的不过二十万。加之攻城战打了这么些天”

  李思思索着,“炮车开路,推过去。”

  李思有了决断。

  为了这次出征,工部、兵部、户部那是铆足劲,准备了无数弹药。

  随军出征的一万民夫的领头人也看向李思。

  “齐王想做什么只管吩咐。”

  那人留着山羊胡子,满脸肃然的说道。

  齐王都敢,他们有什么不敢上的。

  烂命一条。

  博中了,今后齐王登基,他们能吹一辈子。

  妥妥的光宗耀祖的事。

  “都是我洛朝的好男儿!”

  禁军将领想了想,朝李思做了个揖,接道:“不如枪兵上马,派五千人出去溜一圈,若是能引来敌军追击,正好一锅端了。”

  “倒也行。”

  李思想了想,接道:“分成剩下的分成三个整列,防护炮阵。”

  令禁军将领没想到的是,这一波勾引,竟然引来了两万骑兵追击。

  疯狂拍马中,“开炮,开炮”

  轰隆轰隆的巨响。

  蛮国两万骑兵再一次上演了武器之间的差距。

  尤其对一些炮弹里面装满了铁蒺藜、铁疙瘩之类的,炸开来,天女散花一般,杀伤面积极大。

  蛮国骑兵将领哪里有遇到这种武器?

  憋住了气,猛夹马腹。

  冲锋中,被一发炮弹直接命中。

  整个人散了开来。

  这一下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还剩下的一万多骑兵四散逃了去。

  又在炮火中亡命狂奔。

  “父亲,听见了吗?”

  收缩到内城的筱柔浑身浴血,朝一旁的父亲问道。

  “会不会是咱们的援军到了?”

  “什么样的援军能造成这般声势?”

  筱楠并不相信。

  “李思,一定是李思。”

  筱柔想起来了。

  “父亲忘了吗,火药。”

  筱楠浑身一震。

  是的,火药。

  当初一声巨响,城墙垮塌的事他依旧记得。

  只是,如此密集的巨响,那得多少火药?

  又是如何使用的?

  他无法想象。

  “父亲,是火炮。”

  筱柔眼睛亮了起来。

  她想起了,晚晴姐曾和她提起过,说是李思说未来的战争模式不一样了。

  什么洛朝火炮射到的地方就是国土之类的话。

  “真的,父亲,是李思捣鼓的火炮。”

  “林立!”

  “末将到!”

  “传下去,咱们的援军,到了!”

  林立满头雾水,但这不妨碍他执行命令。

  在他认为,这是心理战术。

  一边提振自己人士气,一边削弱敌军气势。

  可当敌军号角响起,攻势愈发猛烈时,林立也发现了不对。

  “将士们们,百姓们,咱们的齐王,对,未来的天子,御驾亲征了!”

  筱柔听到这话都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那人,哪里懂的战阵之道,还御驾亲征。

  可她忍不住又想,他真的会来吗?

  是为了自己来的吗?

  一时间竟然有些愣神。

  “发什么呆!”

  筱楠一把砍翻爬上城头的蛮人,怒斥道。

  筱柔这才回过神来,提刀砍杀。

  战场上,她的长剑早就崩掉了。

  事实上,若非李思运来的几千把精钢砍刀,这城墙,还真不一定能守到现在。

  城内战都如火,城外轰鸣阵阵。

  洛朝的士卒听说齐王亲临战阵,士气高涨。

  蛮国将士则被那一声声惊雷般的声响弄的心神不宁。

  骑兵已经出去围剿了。

  随着时间推移,轰鸣声不绝于耳。

  甚至越来越近。

  渐渐的,蛮国攻城的士卒发现,竟然有不少骑兵缚在马背上,被受惊的战马驮着、拖着,在城内乱跑。

  有那重伤的骑兵,被人喊醒,却只是失神的喊着:天罚,天罚

  局势就在此消彼长中渐渐扭转了过来。

  筱柔觉得手臂酸软,快要挥舞不动长刀时,蛮人竟然随着号角声,潮水一般退了。

  城头军民爆发如山欢呼。

  “退了!”

  “蛮人退了!”

  “齐王威武!”

  “齐王万岁!”

  筱柔咧着嘴笑着。

  痴痴想着,若是李思真来了,她说什么也不放过他。

  炮火轰鸣中,蛮国二皇子拓跋泽远眉头紧锁。

  “二皇子,这样损耗下去不行!”

  “是啊二皇子,这些可都是部落最英勇的战士,就这样在天罚下死去,回去了,如何与汗王交代。”

  拓跋泽远身边的将领们都在劝说暂避锋芒。

  人们对于未知总是恐惧的。

  尤其这种未知还轻易剥夺了自己手下悍将的性命。

  骑兵在这炮阵身上完全不起作用。

  哪怕是几万的骑兵发起冲锋,在巨响中,将士或许能无视危险,但战马先乱了。

  草原上引以为傲的神射手,箭矢的射程是能抵达。

  但神射手能有几人?

  普通的箭矢根本够不着。

  这战争如何打?

  拓跋泽远心中急躁。

  大哥已经与黎国三公主有了默契。

  战争失利,他回去了能有好果子吃?

  他是有心殊死一搏,奈何洛朝的那两万禁军,竟然就站在那黑黝黝的铁疙瘩后,如同战神般,令人束手无策。

  “二皇子,该下决断了!”

  “这些勇士才是二皇子征伐天下的底气。”

  拓跋泽远终有万般不甘,这时候也想清楚了。

  若是士卒折损过多,他即便当上了汗王,又如何压制住其他部落?

  “传令,撤!”

  拓跋泽远的声音从牙缝里传出。

  “退了,敌人退了!”

  “胜利了,我们胜利了!”

  两万禁军将士与两万民夫喜极而泣,丢下手里的燧发枪相拥而泣。

  原以为这是场慷慨赴死的壮行。

  可真成就了泼天功勋。

  万里无一。

  这一切,都是齐王带来的。

  于是李思被人推举着,抛在空中,落下,又被抛入空中。

  欢呼声中,几道马匹踏碎沙石的声音传来。

  众人警戒。

  “可是齐王?”

  “大将军?”

  “父亲?”

  筱辰大喜,快速冲出去,替筱楠牵好缰绳。

  李思笑意盈盈的看着跳下马,差点站不稳的筱柔。

  浑身浴血,身上的战甲上斑驳着刀剑的痕迹。

  筱柔痴痴的看着李思。

  忽然奔跑起来。

  “辛苦了。”

  李思笑着说道。

  可下一刻,他就笑不出来了。

  筱柔竟然扑了上来,死死抱着自己。

  僵硬的身体被铠甲挤迫着,有些疼。

  “没事了,没事了。”

  李思大概能想到筱柔这样的女子,在这血与水中高强度征战后,遇到朋友该是怎样的欣喜。

  话音刚落,筱柔忽然松开李思,一把扯掉头盔,抱着李思的头,凑了上去。

  有些苦。

  有些腥。

  李思知道,那是血与汗水的味道。

  欢呼声,口哨声。

  筱楠与筱辰父子对视一眼,笑了。

  这一战,李思率领的两万禁军,以三百余人死伤为代价,击退蛮国十万大军。

  这一战被列入洛朝史书。

  也是这一战,开启了洛朝新的篇章。

  随着兵部与工部源源不断的造出火枪与火炮,火器部队从两万人迅速扩容到了六万。

  黎国撤兵了。

  在听闻蛮国大军被两万人击溃后,第一时间撤到了黄河以西。

  三国有了短暂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但谁都知道,来年开春,洛朝的势已挡不住。

  于是在冬季来临前,黎国三公主黎轻歌与国师阿里木又来了。

  这次是从入关开始便按使节流程走的。

  卑微的很。

  提前登基的李思,坐在龙椅上,俯视着跪在地上的黎轻歌。

  脚边,则是黎国国主递交的臣服的国书。

  纳贡称臣。

  众大臣也未想到,陛下居然将纳贡称臣的国书随手就扔掉了。

  “黎国入侵洛朝,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李思盯着台阶下跪着的黎轻歌与阿里木,沉声接道:“做错了事递上一纸国书,纳贡称臣便想了了?即便朕答应了,朕死去的国民也不会答应。”

  “陛下乃天国天子”

  “天国?”

  李思冷笑着打断阿里木的话,“你们就在驿馆住着吧。”

  谢晚晴与筱柔对视一眼,不知道李思这是什么意思。

  “开了春,朕御驾亲征,饮马王庭后,你们再想想该如何交代。”

  一个月。

  开春后,洛朝十万天兵仅仅用了一个月,便将蛮国彻底征服。

  黎轻歌看着王座上的李思,美目里有着惊惧与崇拜。

  阿里木则是手脚冰凉。

  蛮国完蛋了,下一个就是黎国了。

  这种情形下,黎国如何能够幸免?

  三月后,李思班师回朝。

  黎轻歌与阿里木则因李思一句“听说黎国国都这时节,正是花香满城的时候,朕倒是想去瞧瞧”而心急如焚。

  阿里木回去了。

  黎轻歌留了下来。

  说是要给李思为奴为婢,为黎国犯下的的错误弥补。

  李思没理她。

  给你脸了?

  等到阿里木回归时,黎国国主也来了。

  负荆请罪。

  一国国主做到这般程度,退位后的武帝都替他开口了。

  天家的颜面。

  李思终究同意。

  开出了条件。

  黎国并入洛朝管辖范围。

  黎人自治。

  军队解散。

  洛朝驻军。

  三国一统。

  洛朝商贸并举。

  大举革新。

  当初李家村的那些小伙子,小姑娘们都成长为独挡一面的人才。

  创新层出不穷。

  远洋船队成了大洛朝的标志。

  所到之处无不被称为天兵。

  百国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