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仿佛雷神看他们不顺眼一般
作者:爱读历史      更新:2022-11-12 22:02      字数:2019
  太后未出阁之时乃是太傅之女,酷爱读书,尤其是兵法一类。

  太傅为人虽古板顽固,但对于女子读书并未反对,反而十分支持。

  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都是瞎说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人,只有读书才能明理。

  后来太后进宫,嫁与先帝。

  再后来先帝驾崩,现在的皇帝继位,但是皇帝继位之时颇为年幼。

  北方蛮族与南方妖族见皇帝与太后孤儿寡母,便发兵天域王朝,数月之内便夺走多座城池,兵锋直指京城。

  朝堂诸公皆是束手无策,甚至他们已经商量好,打开城门,投降异族。

  最后太后亲自披甲,手执利剑,将几名想要投降的几位大臣皆斩首示众,以示天威。

  然后又亲率禁卫军,出城应敌,将蛮族与妖族尽皆赶出天域王朝,保住了天域王朝。

  皇帝初登基之时,根基不稳,太后便垂帘听政,帮着皇帝处理朝政。

  等到皇帝渐渐上手,等到他能得心应手处理朝政之后,太后便退居深宫,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太后看完江曌的军功爵制后,明白了为何皇帝要力排众议,钦点江曌为状元了。

  皇帝将手中的汤碗放下,问道:“母后,你觉得这军功爵制如何”

  “这军功爵制,很好!”

  “一旦实施,我天域国的兵力定会提升一大截,而且世家的势力也会大大的削弱。”

  太后很是看好这军功爵制。

  虽说这几年她一直深居后宫,不过问朝堂上的事,但是世家们为了自己利益,何其猖狂。

  皇帝现在在朝堂之上的权利已经渐渐被架空,很多事都是世家们来做决定。

  而这军功爵制上的每一条,每一刀,都是对准了天域王朝最强大的势力,世族既得利益集团。

  “不过,这军功爵制好似不太完整,有许多地方没有完善。”

  太后看完之后,眉头微皱,这军功爵制看起来虽好,但是实施起来确实困难重重,看上去少了很多条件。

  若是江曌在这里,一定会直呼厉害,这军功爵制确实少了两个条件。

  一是人口,二是土地。

  江曌之所以没把这两个条件写进策论当中,是因为碍于世家。

  当时江曌写军功爵制的时候便料想到现在的状况,世家不同意她为状元,反对军功爵制。

  现在世家们的抵制皇帝已经有些扛不住了,若是再来两条,世家还不得吞了她。

  这题纸之上的军功爵制,细细的感受都可以闻出来,一旦新法开始,绝对是一场腥风血雨。

  可是世家们,为了自己利益,杀死一个新科状元,也不是不可能,更何况她也不能保证自己真的可以成为新科状元。

  皇帝点头:“母后慧眼。”

  “这军功爵制想要实施,江曌必须入朝为官,只有他才能清楚如何军功爵制该如何实施。”

  太后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点了点头:“这军功爵制固然好,但还是要徐徐图之。”

  “不然引起世家的反抗,到时恐怕得不偿失。”

  皇帝叹了口气,这军功爵制的变法怕是需要得罪天域王朝的大部分势力,他出于一国之君的责任感,也有些犹豫与顾虑。

  但是他随即又想到,那些世家势力都快把他这个皇帝的权利给架空了,只要他们愿意,那么他连命令都传不出去。

  “军功爵制先放一边,江曌此人必须进入朝堂。”皇帝说道。

  现在他的根基不稳,这些事都要徐徐图之。

  太后也是支持他这个想法:“既如此,那哀家便出去与那些大臣们说。”

  皇帝点头,大家各退一步,想来那些大臣也不会太过得寸进尺。

  谁知,这些大臣还真是得寸进尺,看到皇帝退步,他们便不依不饶,非要革除江曌的功名。

  但皇帝怎么肯,江曌与司慕白两人考中殿试前三甲,为天下的寒门做了一个好的榜样,这样也是为了日后军功爵制打好基础。

  最后,皇帝干脆不理他们,任由那些大臣在御书房门口站着。

  是夜。

  一道闪电划破天空,惊起一群飞鸟,不过片刻,天空便开始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刚开始只是毛毛细雨,到后面就变成了瓢泼大雨了。

  仿佛是雷神看着这群大臣不顺眼,拿着大勺一勺一勺的往下倒水。

  现在已是深秋,雨水打在身上犹如冰块一般,大臣们一个个冷的瑟瑟发抖。

  皇帝站在寝宫的窗前,望着窗外的大雨,嘴角勾起一丝笑容。

  这么大的雨,他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细皮嫩肉的,怎么可能受得了的这种苦,想来过不了多久,这些大臣就会离开了。

  毕竟,家里的被窝不香吗

  为了一个不是自己后辈的状元的位置,让自己在这受苦,完全不值得。

  果不其然,片刻后,魏承运便进来禀报:“陛下,已经有几位大人陆陆续续的离开了。”

  皇帝挥了挥手,让他下去。

  打了个哈欠,现在已经是深夜了,他要去睡觉了。

  一夜无话。

  第二日,皇帝在宫女的伺候下起床,魏承运在一旁禀报着。

  昨日一场大雨,逼退了大部分的官员,但是老镇国公与丞相,还有国子监祭酒都还在御书房门口站着。

  今日休沐,无需上朝,皇帝用了早膳之后,便让魏承运将太傅宣进宫中。

  殿试的前三甲已经定了,但是其他的名次也还是要定一下。

  昨日因为丞相等人一闹,便耽搁了。

  两人一直阅卷至午时,皇帝看了看窗外的太阳,估算了一下时间,就让御膳房传膳。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今日御膳房送过来的午膳特别的丰富,各种山珍海味都有。

  御膳房的太监端着膳食往丞相他们面前端过。

  盘子里传出来的香味一个劲的往他们鼻孔里钻,他们的肚子也是不争气的发出了响声,但是并没有人在乎他们。

  宫中的太监与宫女都做着自己的工作。

  屋外,丞相他们忍冻挨饿。

  屋外,皇帝与太傅一边用膳一边相谈甚欢。

  ap

  /9/9939/2026702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