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和账房先生比算账?
作者:等燕子归来      更新:2022-04-30 12:47      字数:2503
  范统,遭受接连打击之后,已经有些歇斯底里。

  “你不尊祖先,数宗忘典,玷污文字,罪大莫及!你,还有何话可说?”

  看着疯狗一般的范统,李愔轻轻叹息一声,然后说道:“哪本王问你,我华夏祖先,最早用的什么文字?”

  “锲形文字!”

  “哪现在呢?现在为何不用了呢?后人改变了祖先所用的文字。”

  “是不是数宗忘典,玷污文字,罪大莫及呢?”

  “时代在发展,民生在进步,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

  李愔的反击,让范统脸红脖子粗,一时之间,竟然说不出话来。

  如果换做平时,伶牙俐齿的范统,自然会有许多诡辩话语。

  但是现在的他,遭受连番打击,思维已经混乱,智商一下子被拉低了许多。

  半晌之后,方才反击道:“就算你没有数宗忘典、玷污文字,但是你哪鬼画符般的字符,又有什么用处?”

  李愔微微一笑说道:“我哪字符,可以简化笔画,简化运算步骤。”

  “中华学宫里的学子,用了这种字符之后,计算速度,即便比之户部的老账房,也是不遑多让。”

  听到这话,范统马上兴奋起来。

  好像溺水之人,看到一根出现在头顶的稻草一般。

  “诸位都听到了?这可是蜀王殿下亲口所说的,他说他的学生,计算速度,就算比之户部的老账房也是不遑多让!”

  “哪今日,不妨让你的学生,和户部的账房比试一下,看看输赢如何?”

  “不!说不定,你会有一个天才学生,这个是做不得数的。”

  “你要挑选出至少五个学生来比试,如果你能赢的话,才能证明,你的字符真的有用!”

  疯了!真的疯了!

  在场的诸多官员,都是满怀怜悯地看向范统。

  今日范统遭受连番打击,早已方寸大乱。

  这等疯狗式咬人的话,十分败人品。

  能够当着皇帝和满朝文武的面说出这等话来,纵然不必因为输掉赌约自己辞官,也基本自决于朝廷了。

  李世民脸色一沉,不由斥责道:“满口胡言乱语!尔乃朝廷命官,岂可如贩夫走卒一般胡搅蛮缠?”

  遭到皇帝训斥,范统顿时满脸惨白,凄惨不已。

  而李愔则说道:“父皇,其实范御史所说,也有一定的道理。”

  “儿臣愿意在中华学宫里挑选五名学员,和户部账房比试一番。”

  “儿臣也不愿意顶着这样的污名,愿用这样的方式来证明这套数字的实用性。”

  李世民深深看了李愔一眼,有些搞不懂李愔想要干什么。

  不过最终,还是答允了李愔的请求。

  其实,对李愔来说,他今天还要好好感谢范统一番。

  范统的胡乱攀咬,恰好是李愔需要的。

  额,或者说,范统之所以会如此攀咬,其实就是李愔引导他这么做的。

  如果不是李愔先说出,中华学宫的学生,用蜀王数字,运算能力不弱于户部账房的话。

  范统大概也想不出这个攀咬他的办法来。

  而李愔之所以这么做,主要还是为了给中华学宫扬名。

  有了这次的实验,再加上一次比试,相信很快就能轰动整座长安城。

  进而轰动整个大唐。

  中华学宫的名头,也势必将风靡整个大唐。

  到时候,势必能为中华学宫,招揽更多的生源。

  中华学宫,可以说是一座科学的摇篮。

  被李愔视作他崛起的根基。

  这次的机会,他简直都要感谢范统,甚至有必要为他颁发一枚助人为乐奖章。

  因此,对于范统的攀咬,他哪里有拒绝的意思?

  李愔马上命人去中华学宫,带来五名算学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另外一边,李世民也命户部召集五名账房。

  此时,大殿之内,众位官员,相互对视,交流着诧异的眼神。

  蜀王殿下的骚操作,让他们有些看不懂。

  前面两个实验,明明已经大获全胜。

  此时完全可以见好就收。

  但是蜀王却偏偏故意往范统的圈套里面跳。

  实在让人看不懂,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难道他有把握,中华学宫里面挑选五个学生,用哪些数字符号,运算能力就能超过户部的官员?

  咦?

  似乎,还真有这个可能啊!

  要知道,前面两个实验,都是大家都认为是这样。

  但是蜀王殿下偏偏要告诉你,事实并不是这样。

  难道这一次,蜀王殿下也能创造奇迹不成?

  但是,这一次怎么看也不可能啊!

  入学只有半年多的学子,对上户部的老账房,一点胜算都没有啊。

  户部的老账房,不敢说是全大唐账目最好,但是起码也是名列前茅。

  如果他们轻易被五个入学半年的学生比下去的话,那户部的老账房,岂不成了笑话了吗?

  总之,蜀王殿下的行为,真的让他们看不懂。

  不多时,户部的五个账房很快就位。

  这五人,都是头发花白,年近半百之人。

  他们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

  让他们和五个当入学半年多的学子比算学,简直就是对他们的侮辱。

  他们的脸色要是好看才是咄咄怪事。

  不多时,五名中华学宫的学子也被带了进来。

  这五名学子,最大的十二岁,最小的一个,才九岁。

  看到他们年龄这么小,五个老账房的脸色就更不好看了。

  这五个学生,初见这么多人,有些胆怯和畏缩。

  李愔过去好生安慰了他们一番,才让他们勉强镇定下来。

  这五个学生,在算学上都有惊人的天赋。

  秀儿因材施教,他们在算学上的进度,要远远超出其他普通学生。

  如果是普通学生的话,入学半年,根本学习不了多少东西。

  真的没办法和老账房先生相比。

  但是五个学生,在算学上极有天赋,学习进度,远远超出普通学生。

  李愔才敢把他们挑选出来。

  并且,李愔还清楚一件事情。

  这五个账房先生,并不适用算盘。

  其实算盘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大概在汉末时期就有算盘的记载。

  不过,那个时期的算盘,还十分简单粗糙,流行度也不广。

  一直到唐初,也没有完全流行下来。

  大概一直到明朝,才正式被发扬光大。

  这五个账房先生算账,还是需要用笔来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