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要爆发蝗灾?
作者:等燕子归来      更新:2022-04-30 12:48      字数:2462
  因此,当袁正听到,蜀王已经掌握了培育种粮的方法之后。

  首先想到的,并不是如何表现自己,如何体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以保住自己能够升官发财封妻荫子的好处。

  而是主动向蜀王请辞,免得自己做的不好,到时候会让蜀王怪罪自己。

  听到袁正的话,李愔微微一笑说道:“先生不要猜疑。”

  “本王之所以找到先生,并不是因为先生的方法,而是因为先生的经验。”

  “其实,在培育种粮方面,本王有更先进的理论,但是却找不到合适的人去完成。”

  “而先生,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培育优质种粮,其实可以用三系杂交法,而寻找不同的杂交母体,也是有要求的。”

  “可以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接下来,李愔给袁正介绍起了三系杂交法的技术特点。

  而袁正,听的如痴如醉,佩服的五体投地。

  袁正可以说,是这里面的行家。

  几句话就能够听出来,殿下真的是这方面的专家,绝对不是随口乱说的。

  因为里面的一些理论,都是和自己实践之后的出来的结论,是一模一样的。

  而更有一些先进的理论知识,则是他自己完全不懂的。

  但是听上去,很有道理的样子。

  让袁正恨不得马上就去实验一番。

  自己是种了二十多年的地,不断的摸索出来的经验。

  但是殿下呢?

  殿下又会写诗,又会打仗,还会算学,还会科学。

  居然连杂交水稻都懂。

  怪不得不少人都说,殿下是天上神仙下凡呢。

  如若不然的话,怎么可能会懂得这么多东西啊?

  李愔讲解完三系杂交法的理论之后,看到袁正脸色露出若有所思之色,不时点头。

  便知道他完全领悟了,李愔也就放下心来。

  其实,李愔也就是在系统中,抽到了三系杂交法的理论而已。

  真让李愔自己去操作,他肯定是搞不了的。

  到时候,让他找不同品种的水稻,他都不一定能够找到。

  至于水稻的习性什么的,他就更加一无所知了。

  所以,找到一个像袁正一样的人才,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说道:“先生,三系杂交法的培育方法,我就交给先生了。”

  “接下来,我会专门建立一个杂交水稻培育基地。”

  “先生可以开辟不同的实验区,实验不同的杂交水稻,将所有的数据都记录下来。”

  “看看到底哪一种方法是最优化的方法!”

  “至于经费和人手,你只管找赵五便是。”

  “本王不日便会推荐你为农正,你家里有子侄之辈的可用之才,都可以带在身边培养。”

  “只要你能够研究出成果,本王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

  “到时候,本王一定会再为先生请功!”

  李愔的一番话,不但彻底打消了袁正的顾虑,并且更让他感激涕零。

  他家里遭了灾,眼看一家人走投无路,没有活路好走了。

  幸亏遇到了殿下,给了他们家,还给了他们工作。

  让他们一家人都能够活下来。

  甚至,他家的小子,还能免费到中华学宫去读书。

  而现在,竟然因为自己会培育杂交水稻,被殿下抬举,居然能够做官。

  这真的是因祸得福,是袁正做梦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当下,袁正忍不住跪倒在地上,再次给李愔磕起了头。

  李愔连忙将袁正拉了起来。

  “赵五,本王交给你一个任务。”

  “这段时间,你就负责一件事情,那就是协助袁先生,尽快将杂交水稻培育基地建立起来。”

  “地方,你让袁先生自己选择。租地还有建设还有人手的事情,全部交给你全权处理。”

  “至于费用,你只管向来福支取。记住,这是头等大事,千万不可懈怠!”

  赵五马上激动地大声说道:“是,殿下,小人保证做好这件事情!”

  “小人也是百姓,也想让整个大唐的百姓,都能填饱肚子。”

  李愔点点头,让赵五将袁正带下去。

  而在下去的时候,袁正迟疑了一下,忽然说道:“殿下,有件事情,草民不知该不该说。”

  李愔不由哈哈笑道:“袁先生,难道你还没看出本王的为人吗?”

  “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事情,只管说便是。”

  袁正不由说道:“殿下,所谓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草民闲暇的时候,曾经在外面山间田头翻过,发现土层之下,有许多蝗虫仔。”

  “所以,草民预测,今年有可能会发生蝗灾。但是草民不敢确定,所以,才不知道该不该告诉殿下。”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李愔马上重视起来。

  大旱之后,必有蝗灾。

  袁正又在地头,发现大量的蝗虫仔。

  所以,蝗灾基本上是没跑了。

  而一旦蝗灾爆发起来。

  哪可就不仅仅是关中的事情了。

  而是会牵连到整个大唐啊!

  蝗虫过处,寸草不生。

  可不仅仅是关中的粮食会被蝗虫吞食,整个大唐,都要跟着受灾啊!

  蝗灾,又不知道会让多少百姓饿肚子。

  会让多少家庭破碎,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想到这里,李愔的脸色,越发的沉重起来。

  李愔不由向袁正问道:“袁先生,不知这蝗灾,多长时间会爆发呢?”

  袁正不由说道:“根据草民估算,顶多三个月的时间,四个月,大概蝗灾就已经不可控制了。”

  嗯,居然还留给他三个月的时间,还好,并不算太晚。

  想到这里,李愔不由向赵五问道:“赵五,你身边可有可用人才?”

  赵五马上回答道:“殿下,有的,小的在村子里,有几个好友,现在有两人,跟在小人身边,已经被小人培养出来,办事能力,不在小人之下。”

  听到这里,李愔不由点头说道:“这样,你找一个人,或者让他们两人都去也成。”

  “让他们忙杂交水稻培育基地的事情,而你,则去办另外一件事情,哪就是防治蝗灾。”

  杂交水稻培育基地固然重要,然而防治蝗灾更加重要。

  按照事情的紧要程度,李愔还是选择将防治蝗灾放在首位。

  蝗灾一旦爆发起来,很难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