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六
作者:裴玄黄      更新:2022-11-28 19:33      字数:4317
  敲定了亲赴明州开拓海上粮道并附带筹建大明海军的事情,朱塬没有立刻出发。

  金陵这边还有事情处理,另外也要准备一下。

  朱元璋对此也并不是太着急,他本来打算是让汤和赴明州造海舟北上运粮,只是造海舟这个前提,没有两三个月也完不成。

  因此,未来几个月,北伐军补给还是以河运为主。

  必要时,补充陆运。

  老朱的计划,如果能顺利拿下河南这件事因为朱塬这个存在,已经确定会很顺利。那么,夏收之后,税粮进账,他希望下半年能往汴梁运送三百万石粮食,以支撑北伐军进一步向北和向西的军事行动。

  这就意味着,朱塬有小半年的时间准备。

  当然,考虑到北方无论军民都是缺粮,海上粮道肯定还是越早打通越好。

  随后几天,除了让人送来两幅大字和一把朴刀,老朱没再来后湖,朱塬却是不得不走出家门。

  要进宫与老朱讨论更多开海细节,要与太医院诸位挑选医学院的选址,还有自家的某个小生意,细细碎碎。

  关于售卖钢笔的致用斋,老朱亲自在城内国子学附近给朱塬批了一间铺子。不过,关于钢笔的制造,总不能一直在自家院子里,朱塬与孙守真等人挑选医学院选址时,也顺便假公济私了一把。

  两处地点都在玄武湖北侧大壮观山的山脚下。

  首先是某个名字让朱塬受不了。

  玄武湖四周,鸡鸣山、覆舟山乃至别名紫金山的钟山,听着都挺顺耳,大壮观山算怎么回事,这就像一群叫子轩、紫萱、梓轩、芷萱、梓萱的人中间,突然多了个叫狗蛋的,煞风景啊。

  和老朱一提,那么喜欢给人起名的皇帝陛下也觉得煞风景,倒是听了朱塬的建议,按照后来的名字,御笔改名,叫红山。

  这算只有老祖和远孙两人明白的一个彩蛋。

  跟着

  医学院的名字也敲定,后湖医学院。

  朱塬倒是能想到某些个让人听了就很提气的名字,比如大名皇家医学院那种。

  问题在于,提气是提气了,也招风。

  朱塬可不想事情还没开始就被一群人盯着,只是因为某个太惹眼的名字,情不自禁就想要使一下绊子。

  同样道理,朱塬没想过搞出一个大明皇家海军之类,大家南征北战拼死拼活的,都没挣着个皇家名头,你这还什么影子都没有,凭什么?

  真这样,那等于一下得罪了整个军方。

  总而言之,低调,低调最好。

  因此,自家的钢笔作坊,连名字都没有。

  悄悄买了一座同在红山脚下的院子,就在老朱御批的两百亩后湖医学院附近,也是前朝勋贵的别院类型,只不过比后湖岛上的别院要小很多,六亩左右,因为改朝换代,很久没人住,几近荒废。

  预计整饬一番,职工宿舍连带制造作坊,瞬间齐全。

  说起来,选址时朱塬才发现,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衙署也都在后湖东侧。

  当时就感觉很古怪了。

  想想那画面,尸体从这些衙署大牢里抬出来,直接送到后湖医学院解剖,简直一条龙。

  嗯

  忙碌间,时间很快来到洪武元年的二月份。

  毕竟是南方,朱塬能很清晰感受到天气开始变暖,还好奇翻了翻刘基负责定制刚刚颁布没多久的大统历,发现再过几日,就是惊蛰。

  今天是二月初五。

  上午再次被一路抬到皇宫,没办法,实在是没那体力走过去。

  奉天门左的东阁。

  老朱刚下朝不久,与礼部和翰林院几位官员商讨过明日遣使赴曲阜祭奠孔子之事,结束后打发走众人,才让朱塬进来。

  摆手阻止了朱塬见礼,老朱直接道:“那夯货昨日已返回金陵,既是你要亲自说项,稍后就去罢。”

  老朱嘴里的某个夯货,自然是华高。

  上月的即位大典之后,华高就向老朱告假,说是回巢县祭祖。虽然赋闲,从一品的大将离开金陵,还是要得到批准的。

  通常官员这种告假都会得到两三个月的假期,毕竟这年代,只是往返都可能要一两个月。不过,因为不喜华高的惫懒,老朱只批了他一个月假期。好在金陵距离巢湖也就两百里,还全程水路,这份假期也不算短。

  朱塬当日提及华高之后,老朱就发了一道手令紧急召回某人。

  没想到,下面传回消息,华高祭祖过后,又跑去九华山拜佛,并不在巢县老家。朱塬当时恰好见到老朱要再派人去九华山找人,就拦住了。

  以朱塬短暂几次接触的了解,这是个聪明人。

  急流勇退不假,但老朱既然只给了一个月假期,这是规矩,他应该不会故意违反的。

  更何况去明州的事情也不急。

  这不,二月初七的截止日,提前三天就回来了。

  老朱说过华高的事情,就让人拿来了几个麻布小口袋:“还有,俺让将作司找寻那石墨矿,近日已经确定了六处矿藏,你前些日子提起对此还有说法,当下说说罢?”

  朱塬上前查看了一下摊在老朱书案上的一堆矿石,确认无误,说道:“不知具体在何处?”

  老朱找出一叠文书递过来,说道:“其中一份还是徐达送来,俺这边传令下去,他也关注了此事,很快得知山东莱州就有此种石墨,还遣人去当场验看,说是储量很大。”

  朱塬翻开最上一份文书,发现了一个表格,罗列了矿藏地点,矿石品质,还有诸如距离金陵多远之类的备注。

  而且,不同于这年代习惯性的竖版。

  还是横排的。

  嗯

  我不奇怪了。

  朱塬甚至很想建议自家祖宗给自己起个别号,再刻个章,就叫举一反三。

  朱塬没说话,老朱却注意到他的表情,笑着道:“你这甚么表格,俺越看越是实用,近日打算遣人往浙东重新丈量田亩,俺已吩咐,让他们也做一份表格,印制几千份带过去,该如何填就如何填,一目了然。”

  朱塬附和点头。

  没再画蛇添足,摊开太多。

  大致翻了翻手中几分文书,朱塬稍稍斟酌,对老朱道:“祖上,关于石墨矿,或者,所有矿藏,首先,塬儿认为都应该严格收归国有,不允许私人擅自开采。关于此事,塬儿记忆中,祖宗就放得太宽了,以至于后来,本该为国所用的各种矿藏都被私人占据,还拒绝缴纳赋税。塬儿记得万历时国家财政紧张,想要征收矿税弥补国用,结果从上到下一起抵制,还搬出了祖宗之法,闹出一场大风波,最后还是作罢。”

  当下这边只有老朱同志和小朱同学两人,说话也不必太隐晦。

  老朱一听也明白。

  万历,是天书中自己某个不肖子孙的年号,二十几年不上朝的一个。

  听朱塬这么说,老朱稍稍斟酌,就点头道:“俺会慎重考虑此事,你抽空也给俺一个详细章程出来。”

  朱塬点头。

  都不太记得已经欠了老朱多少个章程,反正,欠着吧,有时间再说。

  于是又道:“其次,再说这石墨矿,除了制作炭笔,石墨还是一种耐热材料,可以用来制作冶炼金属的容器,在后世,石墨矿属于战略物资。我建议祖宗下令封存所有已发现的石墨矿,只取距离金陵最近的一处开采,制作炭笔。祖上,任何矿藏都是有限的,挖完了,就再没有了。因此,咱们应该考虑的是百年千年之事,绝不能一两代人挥霍完了,让后世子孙只能吃土,这也是我刚刚提议必须收归国有不能允许私人乱采的另一个原因。”

  朱塬这番话,老朱准确抓住了两个点。

  石墨在后世是战略物资。

  战略物资,这是个新词,但只听战略二字,就必然事关重大。

  第二个,就是百年千年之事。

  如果刚刚关于矿税还只是让老朱有所触动的话,这一番话,让他彻底下定决心,说道:“俺稍后就召集中书省臣,立刻议一议此事。”

  朱塬道:“既如此,塬儿就没有其他要说的了。”

  老朱微微点头,又忍不住道:“每次和你说话,都能让俺耳目一新,真不想让你去明州呵。”

  朱塬笑道:“祖上,明州距离金陵并不远,通信很是便捷。”

  “写信终究不如面谈,”老朱又说了句,倒也没有反悔,而是转向另一件事:“俺近日想了想,你那甚么尚方宝剑斩贪官污吏,很是动人,既如此,就再给你加个职衔儿,东南按察使,也按了正三品算,东南各省文武官员,皆在你监察之列。如此,你再用俺那朴刀砍人,也算名正言顺。”

  朱塬拱手推辞:“祖宗,要不就算了吧,塬儿身上职衔已经够多,这职位我肯定会更被整天盯着,连事情都做不了。”

  除了原本的正三品翰林学士、正三品的明州卫指挥使和从三品太医院副使,最近一番讨论,朱塬又多了两个头衔。

  同是正三品的东南转运使。

  只听转运二字,很好理解,还是负责运粮。

  再就是,祖孙两人商讨之后,计划新设一个营海司衙门,这只从字面也能理解,实际上是来自唐时的营田使官职,这也从字面就很好理解。

  刚刚打下应天那几年,老朱让诸将屯田,康茂才所部取得的屯田成绩最好,老朱就封了康茂才一个营田使的官职,让他统管屯田之事。

  这次是开海。

  作为规划中的千年大计,朱举一反三元章很容易就受到朱塬的启发,计划成立一个名为营海司的新衙门,小朱同学担任第一任营海使,秩正三品,与各部同级,但不归中书省管辖,直接向老朱同志汇报。

  朱塬也能从这个细节上看出,老朱已经在悄悄布局,避免再出现淮西勋贵一家独大的局面。

  这同样是对双方都好的一件事。

  毕竟总比野草藤蔓缠满了主干不得不连根拔除要好。

  见朱塬推辞,老朱直接摇头,还微微瞪眼:“你放手做,俺就是要看看,有那些人会跳出来,挡你做事。”

  朱塬:“”

  我就是那黑夜里吸引飞蛾的明灯呗?

  新鲜出炉的朱明灯同学还能怎么办,新鲜出炉的朱明灯同学只能接受啊!

  算了下。

  翰林学士、太医院副使、明州卫指挥使、东南转运使、营海使、东南按察使。

  已经六个头衔。

  忽然有种苏秦挂六国相印的赶脚。

  话说

  苏秦什么下场来着?这回去一定得查一查。

  拒绝不了,朱明灯同学打算得寸进尺,少年人特有的干净黑眸认真望向老朱:“祖上,既如此,那太医院副使,也帮我往上提一提吧,算作正三品?”

  老朱刚翻开一份奏折一心二用,闻言抬头:“甚么?”

  朱塬道:“孙儿有强迫症,其他都是正三品,就太医院副使是从三品,看起来不齐整,难受。”

  老朱:“”

  眼看自家二十三世孙那双纯洁无辜的黑眼睛一眨不眨盯着自己,老朱直接抬手赶人:“去去去,三十六的人了,莫在俺面前装小娃子,俺看了也难受,都不说挑个健壮的来。”

  朱塬:“”

  还念着这事儿呢,还好不够健壮,要不然就不是当毛驴了,肯定得做牛做马。

  等朱塬离开,这边只剩下老朱一个人,他忍不住笑了下。

  又看向朱塬离开方向。

  突然又给朱塬加了一个东南按察使官衔,不是老朱心血来潮,也是最近几日考虑的结果。

  刚刚和朱塬说的就是事实。

  这次开海,建立海军,成立营海司,老朱都故意绕过了中书省。

  金陵这边有他亲自坐镇,没甚么可担心,但地方上,老朱也真是想要看看,有些人会不会跳出来。

  毕竟这些年安插下去的地方大员,基本也都是中书省推荐。

  老朱并不忌惮某些人的举贤不避亲,但他必须确认,下面人能不能干事。如果只剩下揽权,却干不了事情,那也就别怪他不客气。

  因此,朱塬这次就确实顺势成了他放出去招引飞蛾的一盏明灯。

  想想还有些对不住自己宝贝二十三世孙。

  再琢磨他刚刚的要求,就一个从三品,确实不齐整。而且,按照朱塬当日所说,这医学发展对于他朱氏江山的传续可谓至关重要,太医院的正三品暂时不适合提升,毕竟六部都是正三品,不可能一个边缘的太医院提到二品。

  六部那边

  三年后再说。

  当下,太医院,也好办。

  大都督府有左、右都督,太医院也能有左、右院使,都正三品就是。

  恰好太医院也要分工,孙守真主要还是负责太医院运作,兼任后湖医学院院长,呵,院长,不是那国子监的祭酒,倒也更贴切。

  按照资历,孙守真可任太医院左使。

  朱塬要兼任副院长,职衔提一提也理所当然,担任太医院右使,正三品。

  齐整了。

  老朱打定主意,便大声唤人,太医院的事情不急,还是先召集中书省臣讨论矿业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