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作者:向晚竺      更新:2022-04-30 18:38      字数:2459
  “为啥?”珍珍一下子就清醒了。

  她都已经答应柯文瑶了,如今反悔,依着那丫头的性子,是一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京郊很快就会不安全,你听我的就是了。”此事太过危险,他还是不舍得珍珍涉险。

  知道必然是他有安排,珍珍点了点头:“那我跟阿瑶说一声。”

  “不,不要说。”

  穆司辰阻止道。

  珍珍皱了皱眉,满脸的不高兴。

  什么事都不跟她说也就罢了,还想要她听话。

  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告诉我原因,否则老娘肯定去。”说罢,傲娇的扭过小脸,以示抗议。

  “我……”

  一直以来,他都习惯了自己去筹谋。他并不觉得将事情告诉珍珍有什么不好,只是有些不好意思说出口。

  担心她看到自己阴暗的一面,虽然她早就见到过了。

  珍珍看他支支吾吾说不出口,站起身将他往外推。

  “二殿下,天不早了,您可快些回去吧。”

  “珍儿,珍儿,我说,我说。”

  穆司辰毫无形象的拽着珍珍的手臂,生怕她将自己赶出去。

  这事说起来,确实很复杂。

  几个月前,江南水患淹没了大片田地和百姓住宅。

  然今年是官员考核的重要一年,那些官员担心因为此事影响自己的考核,便瞒着没有上报。

  没有想到因此耽搁了救援,有许多人被淹死,失踪。

  活人都来不及安置,更别提死去的人了。腐烂的尸体污染了水源,喝了这样的水,可想而知瘟疫四起。

  当地官员怕此事泄露,将所有人都关在城中,让她们自生自灭。

  有几个机灵的,在抓人之前就躲进了山里。恰巧被穆司辰的人给救了下来,秘密将人送进京都告御状。

  他想趁近日京中的公子小姐外出游玩,挑几个年轻不怕事的,将事情爆出来。

  “我不懂,为何要这么麻烦。”

  珍珍歪着脑袋坐在他的身旁,乖巧的像只猫儿。

  “做这个决定的是赵家的人,如今三皇子五皇子一党乱成了一锅粥。陛下本就已经疲于应对,若是再有此事在其中加上一把柴,才能彻底的将赵家拉下来。”

  如今他在朝中安插的势力,还不能过早的暴露。皇上对他充满了戒备,而他的处境也一度很尴尬。

  这件事若是他揭露出来,上边那位恐怕就会想的多,所以他不能动,也不敢动。

  只是这一切复杂的关系,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向珍珍说明。

  珍珍听罢,垂眸沉思片刻问道:“若是赵家,确实难办。”

  其实她刚听过穆司辰的话,起初心里还有些不舒服。毕竟这份帮助,带上了算计总是不纯粹的。

  但再细想一下,他的做法,有何尝不是带着几分无奈呢。

  “还有凌家的。”

  “谁?”

  珍珍总觉得穆司辰说的这句话阴森森的,下意识的问道。

  她一回头,对上穆司辰的目光之后,便在心中暗叹;糟了。

  “凌家你应该很熟吧?”

  若是目光能杀人的话,她恐怕在被凌迟。

  珍珍怂怂的对穆司辰送上一串呵呵呵,然而他似乎并不买账。

  “笑什么?我可听说你们都有肌肤之亲了。”

  “你听谁胡说的。”珍珍道。

  那凌影烨看着年纪不大,可是惹祸的本事真的是出神入化了。

  原本在凌府,说了也就说了。如今在长公主府上,还来跟她掰扯肌肤之亲的事儿,真是生怕别人不怀疑她们有奸情呀。

  若不是出了更劲爆的新闻,恐怕此时传的沸沸扬扬的就是她和凌府小公子之间的事了。

  她沉默的时间越久,穆司辰的脸色就越黑,实在是心虚加害怕,珍珍还是选择了坦白从宽。

  听过事情经过的穆司辰只是点了点头:“本也不认为你会看得上那么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

  哎哟哟哟,也不知刚才谁在用眼睛凌迟她,这会儿说的这么大气。

  珍珍心里吐槽的厉害,但终究是没有说出来。

  穆司辰站起身的时候,突然装过身将珍珍拥入怀中。

  “你这丫头,以后若是有事,都要同我商量一下,切记不能自己乱来?”

  说完,他轻轻亲吻珍珍的额头,才离开。

  珍珍揉揉脑袋,还有些懵懵的,就看到素裳持着灯烛走了进来。

  “长公主府上那个给我们引路的丫鬟死了,长公主也没顾上去查一个丫鬟的死因。不知为何,安荷也没有说起想要算计我们的事。”素裳将窗子关好,才对珍珍说:“姑娘快睡吧,不早了。”

  “这安荷一肚子的坏水,她不说是不是在憋大招呢?”

  懒懒的抻了个懒腰便躺了回去。

  过了几日,就听说京中许多贵族在京郊游玩,恰巧遇到几个流民。他们个个面黄肌瘦,衣不蔽体。

  那几个公子姑娘都是心善的,也给他们施舍了一些吃的用的。一番询问下来才知,原来竟是家乡遭逢巨变。

  这群公子大多都是纨绔子弟,没什么实权,自然也没听说那里遭难。

  本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只当是家人没有提起过。

  但恰巧一行人中,有那么两个在翰林院当值的,他们一听皆是一愣。

  近日来,虽然朝堂是乌烟瘴气的在吵着安荷郡主和赵家儿郎,赵家姑娘和三殿下的那点子事。

  但四面八方传来的消息,无一不说这天元国在陛下的治理下,海晏河清,百姓更是安居乐业。一片盛世之景呀。

  他们从没有听说那里有了水患,不禁有水患还有瘟疫。

  此事,在原本就已经乱的不得了的朝堂上,再次扔下一块巨石。

  赵家与凌家首当其冲的被陛下早朝堂上怒斥,不给一点辩驳的机会。

  朝臣们只是听着,都不敢说话。大家心里都明白,陛下这是这些时日以来,堆积的郁气。

  然而,骂是骂过了,接下来就要派人去处理此事了。

  皇上看了一圈,所有人都将头低的低低的。

  开玩笑呀,那可是瘟疫呀。去了不死也要脱一层皮,谁要去冒这个险。

  况且,此事牵扯赵家与凌家,不论事情的结果如何,这两家都是得罪定了的。

  看着这一群朝之栋梁,皇上冷哼道:“此去的必是朕的良臣猛将,待他归来之日,朕必将重重有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一人傲然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