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作者:向晚竺      更新:2022-04-30 18:38      字数:2387
  这位平王殿下已经疯了快两年了,谁能想到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起兵造反。

  起初,刚刚被围住的老百姓,都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然而奇怪的是,接连十几日,大军都一动不动的。

  难不成,他们是想困死城中之人?

  只是,这京都西城,有粮仓京中更是大大小小有很多的粮铺。这一时半会的,恐怕也没那么容易就困死。

  众人看不明白平王这步棋,皆是百思不得其解。

  而此时顾府中,珍珍正剥着橘子,津津有味的看着话本。

  前日赵文瑄有事找她,是顶着来送话本子的名头来的。

  刚巧长姐在她院子中,还挑了许多去。

  这赵文瑄支支吾吾的,似乎有什么话想说,又没有说出来。

  珍珍也没有催他,只想着这几日便再将他寻来一次,问问情况。

  顾宛茗一进院子,就看到珍珍正在看话本子。

  “妹妹,如今这情况,你还有这样的闲心?”

  珍珍听到这声音,有些意外的抬了抬眼:“呦,这可真是稀客。”

  她与顾宛茗的关系,还没亲近到互相串串门吧?

  顾宛茗愣了一下,想到今日要问的事,才犹豫着走了过来。

  “珍儿,姐姐有一事相求,你能不能问一下二殿下,可有把握?”

  有把握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珍珍将书合起,做了起来。看了顾宛茗片刻,突然笑了起来。

  “我说你今日怎么来找我了,可是因为你那亲事?”

  自从二皇子得了势,求娶她们顾家姑娘的几乎就要踏破门槛了。

  就连长姐那般无欲无求,恨不能做姑子去的性子,都被拉去相看好多次了。她这位二姐,据说来求亲的也是排起了长队。

  前些时候,听说礼部尚书的嫡子求娶,她的那个姨娘可是心动的很。

  那礼部尚书是第一波投靠穆司辰的,又是嫡子。这样的门第若是放在以前,她们是万万不敢想的。

  却不想这没出多久,平王就造反了。

  如今若是在与二殿下扯上联系,一旦二殿下败了,那最后她们顾家恐怕也没什么好下场。

  珍珍冷笑的看了看她:“你以为叛军讲道理的呀?哦!你妹妹是二殿下的未婚妻,你是二殿下的小姨子。那未婚妻该死,小姨子可以活下去?”

  “……”

  顾宛茗看着珍珍,半晌说不出话来。

  她真的想过,与这位小妹拉开距离的话,会不会有一线生机。

  只是,如今被人这般点明。她听着,才发觉,这是多么愚蠢的想法。

  “如今咱们顾家人与二殿下是绑在一起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别想什么旁门左道了,即救不了你自己,还有可能惹怒二殿下。”说罢,珍珍拿起书,又躺回塌上。

  顾宛茗在一旁站了一会,讨了个没趣,才匆匆离去。

  素裳端着热茶走了进来,看到珍珍的手,又伸向那盘冰果,果断的将冰果取走。

  “姑娘似乎一点都不担心。”

  没有摸到冰果,敢怒不敢言的珍珍瞥着嘴道:“担心什么。”

  “平王造反一事。”

  听着好笑,珍珍吃吃的笑了起来:“我担心有用么?我担心他就不造反了?这种事要么将它按死在萌芽中,要么就得将他打疼了。只有愚昧的人,才惶惶不可终日的恐惧呢。”

  “姑娘是聪慧的。”素裳低垂眼眸,淡淡的道。

  珍珍拿着书扇起了风:“你就别恭维了,我聪不聪慧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说着,仿佛想起什么一般,坐起身,神秘兮兮的从素裳招了招手:“再说,我相信穆司辰的。”

  “为何?”

  “你说,这叛军都到门口了,为何不攻城呢?”

  素裳眸中闪过一丝笑意,看着珍珍不语。

  “说真的,这平王殿下,真的逃出京都了么?”

  此时,穆司辰迈着轻松愉快的步伐,穿过一条黝黑的隧道,来的一处地牢之中。

  在地牢的最尽头,有一间干净整洁的牢房。一披散着头发的中年人坐在一堆茅草之上,他挺直的脊梁,让人看不出他是阶下囚。

  “皇叔,别来无恙呀?”

  穆司辰的嘴角,挂着狠毒的笑容。

  平王缓缓的抬起头,眼中有不甘,又狠厉,还透着不服输的光芒。

  “你来了。”

  “自然是要来的。”上扬的嘴角诠释出他此时的心情有多好。“要说起来,皇叔您可真的生了个好儿子呀。”

  世子率军在城外已经蹲守了十多日,就因为没有见到平王平安离城,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而这十日的时间,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你是如何知道我要离城了?就算你知道我是装疯,也不可能猜得到我要此时动手!”

  平王心中不甘,本以为此次计划天衣无缝,为了不被人察觉,他特地延迟了离京的时机。

  却不想,到最后,还是败在这小子的手里。

  “皇叔好奇?其实也没什么,近来皇后娘娘过于不安分了,我便猜想这是为了谁呢?”

  最后的那个谁字,语调微微上挑。平王虎躯一震,眼中已不复平静。

  “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他有些狼狈的转过身。

  仿佛猜到他的想法一般,静谧的地牢中传来穆司辰爽朗的笑声。但笑着笑着,那笑声中似乎带着几分哽咽。

  他越是笑,便越让人感到危险。平王仿佛想到了什么,垂下头叹息了一声。

  听到身后的笑声渐渐停了下来,身后那沉重的铁门被打开,沙沙的脚步声慢慢向他走进。

  “皇叔,我得知了一件极为有趣的事情。当年那几位逼死我母妃的大能,似乎出自临县呀。”

  临县,是隶属应城的一个小城县。虽然极为不显眼,但是那边的人大多信教。

  杂七杂八的神教大能很多都出自临县。

  说白了,算是个神棍聚集的地方。

  当年先是民间传说天降异象,必有妖魔出世。再是朝臣逼压,国师进谗一步一步的将母妃逼入绝路。

  最后,在诛妖台上,几个神棍不用用了什么法子,将火扔到母妃的身上却全然无事。

  民怨的沸腾,前朝的压力。一桩桩一件件,就这样将一名无辜的女子判为妖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