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即将开始的工业革命
作者:麻辣烫只要烫      更新:2022-12-14 22:38      字数:2607
  既然铁矿石就位了,那炼钢铁的事情也可以开始了。

  东海县附近是没有铁矿石的,或者说只有千八百斤,根本不够用。

  还好河东地区的铁矿很多,至少目前官家的开采力度不大,所以并不在意多些人一起开采。

  一如既往的高薪水,好福利,哪怕不是在东海县,仍然能轻松招到人。加上苏醒如今的名声,可以说哪怕是造反,都能有不少人响应,更别说现在这样招工的事情了。

  苏醒也在课余时间,拿出地图勾勒未来火车铁轨的路线。

  蒸汽机和火车这些东西自然是不用多说,设计图纸十点预算就能拿下来,还是傻瓜式教程,不需要考虑太多。

  只有铁轨的路线需要苏醒谨慎思考,因为古代人口分布和现代不同,这都是需要考虑的。

  更重要的是,火车的出现,会让皇帝对于地方的控制达到一个很高的地步,同时也方便了出行,各种交流也方便的多。

  以前那种出一次门就代表着生离死别的情况也会一去不复返了,因为这玩意儿日行几千里不是问题。

  不过嘛,现在苏醒想的这些还早呢,才刚开始冶炼铁矿石而已,第一台蒸汽机能在今年制造出来就不错了。

  还有煤炭,这也是火车需要的燃料。

  苏醒想到这里,把东西丢到一旁,抱住了旁边的苏月白,把脸贴近她的胸前,淡淡的香气让他原本有些烦躁的大脑慢慢平静下来。

  苏月白没有说什么,只是心疼的看着怀里的少爷,给学生们上课已经很累了,还要想这些,一定很累吧?

  春去秋来,时间很快过去。

  第一年的教学工作已经差不多了,十月份结束了,再往后面天气就冷了,如今的情况不允许,煤炭的供应不够,供暖条件不够,还是算了吧。

  而且这些学生学习起来其实也挺快的,不少老师的教学计划都超出了一部分,明年的都讲了一些。

  就这样,武德五年已经来到了岁末。

  苏醒的名气越来越大,这一年因为李世民传播的种子而丰收的百姓们,不少都给苏醒立上了长生牌。

  吃饱喝足,数千年来都是华夏人最为质朴却也是最困难的心愿,如今苏醒和李世民帮他们达成了!

  这是何等的功绩?三皇五帝也不过如此吧……

  粮食很多,基本上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口粮需要八百多斤(这个时候大多是一日两餐,百姓们也不敢敞开了吃)。

  可是,如今一亩地的产量就达到了千斤,这一度让百姓们很苦恼,粮食太多了,哪怕交税之后,剩下的也已经把房子堆满了。

  这个时候,众多世家却开始收粮食了,价格也很公道,虽然没有苏醒那么大方,但是百姓们没在心里面骂他们就表示还不错。

  之所以这些世家们要收购粮食,还不是因为李世民和苏醒学了一招,一家只给一百斤粮食种子,让大家都有的吃。

  这样一来,世家们可就坐不住了,他们的地太多了,种子根本不够用!

  今年不够用就这么滴吧,赶紧趁现在收粮食,明年必须够用!

  而距离东海县近点的百姓,他们的粮食都卖给了苏家。因为二锅头和阳春白雪两种酒今年直接开始了乱杀,用合作伙伴们的话来说,苏家这就是在抢钱!

  可是偏偏的大家对于苏家这种“抢钱”的行为并不反感,反而乐得如此。因为这两种酒真是让人没的说,更重要的是,价格还比去年低了许多,因为供应充足,价格打下来了。

  甚至当今皇帝李渊也是阳春白雪酒的忠实粉丝,每天晚饭都要小酌一杯。

  如今苏家一年下来各种进账数千万两白银,可以说是完全不差钱,所以做各种事情也是金钱开道,自然是无往而不利。

  不过也得亏是苏家,要不然换一个差点的人家恐怕都要垮了。

  其它各行各业的投资就不说了,那是为了生意,赚了赔了都是自己的问题,没的说。

  可是东海县第一学院这一年下来,就花费了三十多万两银子,这还是不少消耗用品用的都是苏家自家的,不然起码也得亏进去五六十万两银子!

  只不过,谁让如今的苏醒是正儿八经的亿万富翁呢?大手一挥,又要建造一个低年级的学院。

  这种行为传出去之后,百姓们自然是敬佩苏醒的为人,但是也有不少人暗骂他是败家子。

  对于这些骂声,苏醒只当是没听到,一群鼠目寸光之辈,他们能看到什么?

  现在看他做的是赔本买卖,可是几年之后你再看,那个时候苏醒需要的人大多数都是东海县第一学院和第一初级学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是省心的多。

  不需要担心背叛,因为这个时代的人还有心里的坚守。

  养育之恩,苏醒对他们可是有了一半的培育恩情,这样的恩情哪怕是用一生回报都是正常的。

  与此同时,五姓七望几个世家派到东海县第一学院的学生们回来了,汇报自己这一年的所见所闻。

  郑怀义听着自己远房侄子的说的这些,不禁陷入了沉思。

  不一样的计数方式,更加方便的计算口诀,九九乘法表,四则运算,简体字,写起来更加简单,认起来也更加方便的拼音,还有那辅助明确句意的标点符号……

  这一刻,郑怀义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这一阵的怀疑人生。

  拿过侄子的课本,郑怀义翻看了半个时辰之后,好像失去了所有力气,躺在凳子上抬头看着头顶。

  一时间,活了三十多年的郑怀义有些自卑了,他懂的居然还没有一个小孩子多,最起码他这个侄子倒背如流的九九乘法表他就不会背。

  在郑怀义看来,这里面最厉害的就是那被称之为“汉语拼音”的东西,这样一来,以后大家认字可就方便多了。

  回想自己当初认字时候的艰辛,那可真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哪有这玩意儿方便?

  还有就是这简体字,郑怀义发现苏醒并不是随便改的,人家这是正儿八经的认真根据如今的字简化的,哪怕他不认识也能猜出大致的意思,这才是最难得的。

  这样一来,简体字将来要推行开,会容易很多,毕竟这确实是简化了,而且还是有理有据的简化文字,方便大家的书写,谁也没话说。

  而且,如今天下流传苏醒和李世民两个人的名声甚广。结合去年东海县由李世民接管的消息,郑怀义已经判断出来,这两个家伙必然是有利益方面的合作。

  “嘿呀,这样一来,咱们的太子可就只占着一个长幼有序的大义了。换作是平常时候,哪怕是秦王再怎么贤明,如今的太子殿下也同样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如今秦王借着苏醒这边的关系,直接有了造福天下的功绩,哼哼,区区一个长幼有序的大义,恐怕很难压住秦王了吧?”

  郑怀义的思绪很快发散,如今李世民平定天下几乎是连战连克,战无不胜,这样一来,恐怕用不了几年,这个天下就要安定下来了。

  而有趣的是,如今名声最盛的并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秦王李世民。

  按道理来说,荣阳郑氏这样级别的世家并不需要参与这样危险的行动。可是如今苏醒下场了,几乎是旗帜鲜明的支持李世民,这种情况下,郑怀义说不心动肯定是假的。

  这几年跟着苏家可是让他们吃的盆满钵满,这样哪怕是财神爷转世都做不到的事情,这位“苏财神”却是毫不费力。

  尝到甜头的郑怀义自然是想继续借借光,跟在苏醒后面多赚点。

  思绪之间,郑怀义让一旁的侄儿用简体字给其他几家写了一封信,邀请那几个家伙聚一聚,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