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婚姻和衣带诏
作者:讯越者      更新:2022-12-08 15:05      字数:2234
  现在因为清兵南下,朝堂上还有一个议论,那就是南迁的问题。

  顾泽明说道:“前有靖康南迁断尾求生如断脊之犬,后有于少保报北京不堕祖宗威名,南迁之议,我看可以停止了。”建议南迁的人不是很多,因为大部分人不觉得清朝有那么强的攻城能力。

  经过这么多年的宣传,这些大臣知道清朝野战无敌,但是攻城没那么厉害,只要守住龟壳,总能守住的。

  这时候他们反而忘记了李自成那么快攻打下京城的事情了。

  顾府,顾泽明要娶妻。

  伍晴雯是作为右夫人嫁到顾府的,这当然是朱慈曦特别的恩典,他按照晋朝时期晋武帝给贾充的礼遇,特别准许顾泽明可以有两个妻子,朱中梠是左夫人,伍晴雯是右夫人,明朝人以左为尊。

  大大小小官员的贺礼一概都没有收,不管是谁的,顾泽明全部都没有要。

  反贪污,就要从不收礼开始,你要送,我横竖一个都不要,你有什么办法?

  袁北来也是看过的,却觉得这丫鬟都比别处的要好看。

  顾泽明知道他对四面观音好像颇为喜欢,只是因为这人是李明睿送的,他也不能割爱。

  别人送的礼,只好烂在手里。

  拜了天地,高堂也就是两个牌位,夫妻对拜后,伍晴雯去了洞房,顾泽明还要处理一些文书。

  粮食的开支,部队的调动,部分官员的任命,没有他的签字是不行的,特别是粮食的开支,这个时候有粮就有兵,有兵就有权,战争解决一切。

  伟人说过:“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听到潘才走来的声音,顾泽明道:“谁来了?”

  潘才被他安排在门口拦人送礼,现在他来了,一定出什么事情了。

  潘才道:“夏公公。”

  顾泽明听了,立马就出去迎接,这就是天家的体面。

  “顾大将军,你这又是何必呢?”夏守忠笑着接纳了顾泽明的银子。

  顾泽明道:“夏公公,不知太后和陛下有什么话啊。”

  夏守忠:“也没什么,宫里的宫女多了些,知道大将军娶妻,怕府上人手不够,所以差遣些宫女来。”

  太后要安插眼线,顾泽明自然可以接受,叩拜道:“微臣多谢皇太后,陛下圣眷隆恩。”

  夏守忠闻言是一笑,因为顾泽明又送了一笔礼物。

  他心想:这顾大将军还是识大体啊,到底没有忘记要给皇太后尽孝心。

  不过很快的神色就变了,因为他在隔壁的长平公主府好像看到了朱慈烺。

  太子,他怎么还在?!

  不过那人看到了夏守忠就立马返回了。

  夏守忠想着可能是自己眼花了,把窦美仪等人送到了顾府后,坐着轿子回去。

  “媺娖,你怎么还是念佛啊,父皇的基业让这不知道哪儿来的野种给篡夺了。”那人还真是朱慈烺。

  朱媺娖现在已经出家了,是黄姑寺的尼姑,法号九难,不过那庙的主持准许她代发修行,在家修行。

  出家又在家,出世又在世,这就是美妙的无边佛法。

  “你看开一定,这皇位也不算那么好坐的,父皇都累成这样,也没有把天下救回来,他要真要办法,好歹也算守住了祖宗的基业。”九难道。

  朱慈烺不解道:“你这到底是怎么了?念佛不好玩,你和我走了吧,免得遭受这佛祖骗,去南京,我们把父皇的江山拿回来。”

  九难摇头:“你出不去的,你以为我这庙里面就没有其她的人吗?”

  朱慈烺闻言,捶胸顿足,也只好在这长平公主府住下来。

  顾府。

  怎么处理这两位宫女,成为了一个问题,这服里面还有张嫣呢,私藏张太后,这罪过可是不小。

  给先帝的先帝戴绿帽子,千刀万剐都不过分。

  没那和,顾泽明只好让她们两个去伺候长平公主。

  此间事了,顾泽明就去见他那新娶的娇妻。

  红床,红枕,红被,眼前人是艳服蒙面,体格风骚。

  大将军的洞房那个敢闹?

  掀起了伍晴雯的盖头,只见水汪汪两只眼,亮晶晶一张脸,眼似桃花媚,脸若杏花白。

  伍晴雯见顾泽明对她伸出了手,本想应和,却因为害羞,低下了眉眼。

  顾泽明细细打量这一张脸,把伍晴雯都看酥麻了,喝了交杯酒,月姝拿出那张春宫来。

  这倒是多此一举了,顾泽明是一个好老师。

  循循善诱下,顾泽明才知道伍晴雯的肩若削成,腰若素练,渐渐入港。

  儿女之事,不能尽述。至次日,二人柔情缱绻,顾泽明拿些软语,伍晴雯定要温存,难解难分。

  “开门,兰台的。”蒋鸣玉虽然不是给事中,但因为袁太后的喜爱,他也在兰台做了一个官,今天办了兰台成立之后的第一个案子,朱慈曦的老师,现在的兰台大夫,要求这次行动必须要稳准稳,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就是一个稳字。

  史可程,南京兵部尚书的堂弟,崇祯十五年的进士,现在是翰林院的庶吉士,大明的庶吉士是升官快车道,著名的神童张居正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正在家里用饭,看着门人递来的请帖,疑惑道:“他们怎么会来找我?”

  庶吉士的政治生涯一片大好,脑子有坑的人才会为了那么一点小钱葬送自己的前程。

  他堂哥是南京的巨头,他根本也不缺钱。

  何况朝廷有危难,现在还不得靠他哥?

  史可程是有恃无恐的。

  蒋鸣玉虽然比史可程还大几年,但是现在也不敢怠慢,一脸神秘道:“赤豹,现在想请你办一件事情,”

  史可程疑惑道:“但说无妨。”

  蒋鸣玉道;“陛下有衣带诏,想请可程带到南京,不知赤豹愿意否?”

  衣带诏,难道陛下?!

  史可程想起了王莽,想到了曹操,想到了司马懿,他的神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天色有点昏暗了,史可程正色道:“蒋鸣玉何来此等离间君臣的言论?”

  蒋鸣玉叹了一口气“我如何要骗你,却有衣带诏。”说着拿出了一条血写的诏书,史可程一看,上面是: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贤孙,反不如漂蓬断梗。十七年来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兄弟阋墙,外御其悔,天下多事,正当一心,反有小人奸臣,阻碍了北京南京!

  “臣必当不负所望。”史可程此刻两眼通红,发誓要把这玩意带到南京。

  皇帝要迁都,史可程是同意的,他的哥哥是南京首屈一指的大官,这新的格局,肯定他们家是受益者。

  皇帝要巩固政权,还得靠地头蛇不是。

  他小心翼翼,提防顾泽明派人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