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列阵
作者:讯越者      更新:2022-12-24 11:56      字数:2037
  “你若真有心,我向陛下讨一桩婚事与你。“陶红英正夜空中的彩月,忽然被身后的声音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朱媺娖。

  “殿下,奴婢不敢。”陶红英跪下。

  “如今我已经是方外之人,如何使得?”朱媺娖说着。

  陶红英看着一旁的费珍娥,知道是她告的状。

  朱媺娖见陶红英不做声,“他也算是为国效力的将军,也不算亏了你。”

  “殿下,奴婢一辈子守着你。”陶红英两眼簌簌落泪。

  “啰嗦,你也不是个修佛的人,心不诚,还是到外面去了好。”一席话说完,朱媺娖已经不见了踪影。

  终于要出去了吗?

  对于外面的世界,陶红英也盼望,也惆怅。

  夏夜,蚊子多了,恼人得很。

  周奎拿着蒲扇坐在槐树下,看着头顶那一点又一点的青天。

  哎呦,这清军怎么还不打进来?

  不是挺能耐的吗?

  周奎现在心急如焚。

  “取火盆来。”周奎道,仆人不知其意,说道:“老爷要是嫌冷,进屋就是了。”

  周奎年纪大了,大热的天,身上也穿着长袍。

  “让你拿来就拿来,啰嗦!”周奎不耐烦了,那仆人立马取了一个火盆,放在了庭院里面。

  周奎看着这个满脸是汗的仆人:“还愣着干吗?显你?”

  仆人擦着一把汗,走了,心想:这伯爷还真是扣得厉害。

  周奎把自家的账本一股脑全烧了。

  这嘉定伯府的滚滚浓烟惊动了巡夜的甲长,他以为这嘉定伯府走了水,立马去提醒。

  周奎的家丁听了这消息,寻着浓烟的位置,走到了庭院。

  “都走了,都走了。”周奎擦着脑门上的汗,对着那些闻烟而来的家丁训斥道。这些家丁也知道没趣,做了鸟兽散。

  周奎的账本有十多本,钱不是很多,明细多,所有的花销,进账他都记的清清楚楚。

  在火焰的跳动中,他仿佛看到了周皇后。

  “闺女诶,早知就不把你送进宫了,要是你还在,这多好啊。”说罢,周奎痛哭了一场,中风发作,倒在了地上,一脚踢翻了火盆。

  那火盆迅速烧了起来,蔓延整个庭院。

  “怎么好像着火了?”周府的一位家丁说着。

  “老爷就在哪儿,你还想挨骂呀。”另外一位家丁劝道。

  “也是。”

  于是,一群人照旧打牌。

  周奎看着火滚滚而来,有求救之心,嘴巴却发不出声来,他的眼睛越睁越大,消失在这火海里面。

  “不对啊,这烟怎么越来越严重了。”眼看这浓烟越来越重,这周府的家丁才反应过来,一人去请兵马司的水车,其余各人就井打水,救火。

  兵马司的水车调来了,可是火情已经控制不住,救了半夜的火。

  火光汹汹,京城里面这样的紧急情况,自然被传到了顾泽明耳中,不过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

  顾泽明看着这样的情报,他也算出离愤怒了:严助,至于这样吗?

  杀人放火。

  但他如今也不可能处理,今天要给通州城放把火,让这多尔衮过过瘾,留住多尔衮的事情,他已经不敢想了,他想的是必须要给这多尔衮一个小小的大明震撼。

  士气这玩意很重要,要给大明的百姓树立好抵抗的信心,大明现在已经是千疮百孔了,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就是感情的问题了。

  顾泽明希望各地的人可以起来,同样是丧失财产,比起被强盗抢了去,宁可是被败家的孩子折腾光;同样是被杀,顾泽明宁愿死在自己人手里,也不向外国人低头。

  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疑虑,那就是吴三桂是真投降,还是诈降?

  昨夜吴三桂处派人送来意图投降的书信,顾泽明也不能判断书信的正伪,也有可能是诈降。

  北京城的事情托付给李明睿,李安靖二人,此去就算打不赢,北京城也不会丢。

  点了三万兵马,十个营的兵力,朝着卢沟河去。

  长辛店。

  多尔衮驻扎于此处,他们已经商量了一个计划,南下良乡,涿州等地劫掠一番,然后绕一圈,从永平府处回到关外去,他们自皇太极的时候就劫掠过这一片地区,心里熟悉地形。

  如今山西那边的商人传来消息,山西那边李过率领的五万兵马要从固关出来,多尔衮他们算了算,这个时间还来得及,至于山东这边的鲁王,他们是不害怕的,那只是乌合之众而已。

  “报!顾泽明在卢沟河以东结阵。”

  多尔衮如今举目四望,值得信任的人没有几个,多铎死了,阿济格现在也在通州疗养。

  那探子还没有走多远,顾泽明派来请战的使者就来了。

  多尔衮二话没说,直接把这个使者给宰了。

  “这明军有什么动向?”

  “他们在过河。”

  “从卢沟桥?”

  “是的。”

  多尔衮骑上他的骏马亲自去看,明军竟然从河对岸走了过来。

  而清军早已经列阵完毕。

  “哈哈哈哈哈。”现在走到岸边的士兵竟然看见他们脚都在抖,这些清军又想起了那熟悉的明军。

  对嘛!明军就应该这样。

  但多尔衮一刻也不敢放松,他可是顾泽明,怎么会这样?

  现在的时机还是能够让多尔衮思索一番的,洪承畴此时说道:“殿下,不如此刻击之,然后据河而守。”

  多尔衮摇头,现在岸上的明军还是太少了,不如半渡而击之。

  多尔衮远远看见顾泽明的帅旗在最后面,说道:“不要贪功,半渡而击之!”他看出来顾泽明是要复刻韩信昔日背水一战的故事。

  “哈哈哈哈哈哈哈。”第一排的清军笑声更大了,以为他们瞧见一个明军竟然是爬着从桥上上了岸

  已经上岸的明军,在车兵的掩护下接起了战阵,但还只是零散的一些。

  “殿下,不如我们往后退一点,这样,他们才敢过来,眼前上岸的这些人,实在不够一盘菜吃。”多尔衮的亲兵阿骨达建议道。

  多尔衮点点头。

  事情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野战,清军可是无敌的。

  随着多尔衮的大纛发出了命令,各个指挥官举着令旗,清军的方阵往后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