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这面还能做成军粮?
作者:狗头大将军啊      更新:2022-12-08 15:35      字数:2434
  一碗面啼哩吐噜的下了肚子,跟他那没见过世面的姐夫一样吃饭都不用嚼的。

  也不知道皇家人是不是都没吃过啥好东西,怎么吃起饭来都没眼看。

  吃完一碗还不过瘾,张克俭撂下碗就嚷嚷着叫厨子再给活上二斤面,今天必须吃个沟满壕平为止。

  看的出来,太子平日里对这个内弟的管教是很严格的。

  还没等厨子从地上爬起来,一巴掌就拍在了张克俭的后脑勺上。

  你他娘的。

  你姐夫我才吃了几碗,平日里我和你姐姐就是这么教导你的,不能随便打骂下人不知道么。

  楚萧没眼看了,做皇家的亲戚没人权啊。

  刚才捧着个大海碗狼吞虎咽的时候,也没见您可怜厨子两句。

  就好像厨子屁股上的脚印,跟您老人家半点关系都没有。

  没办法,这就是朱高炽的处世之道。

  实在是如今的永乐皇帝太过强势霸道,整日里最大的爱好就是吓唬大儿子,给二儿子画大饼,给三儿子散布谣言,这哥仨整天被皇帝弄在手心里耍的团团转。

  如果他不对张克俭的教导严苛一些的话,很容易就会被有心人弹劾他外戚干政。

  历史上也是如此,一直到了朱瞻基继位的仁宣之治,张克俭他们这些外戚才逐步进入朝堂。

  挨了一顿呲的张克俭意犹未尽的擦了把嘴上的辣椒油,忍不住感慨道:“辛辣开胃,如果大冬天数九隆冬的能来上两大碗刚才的面条,肯定是浑身舒坦,干活都有力气。”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张克俭只是在单纯的阐述吃的问题,可这番话落在一旁的朱瞻基耳中却让他猛然想到了什么。

  “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什么?

  张克俭还没明白过来,结果转头就看到了朱瞻基那严肃道重新的目光。

  他顿时被吓了一跳,结结巴巴的不知道自己说错了哪句话,又惹得这位好圣孙对自己怒目而视。

  “你我说什么了?”

  张克俭一事不明所以,虽然平日里这位大外甥对他也不怎么尊敬,但还是第一次看到对方如此严肃的表情。

  “让你说就说。”

  朱高炽给了他一个放心的眼神,随后转头看向朱瞻基道:“儿子,你又想起什么了?”

  朱瞻基却没理会自家老爹的询问,而是目光坚定地盯着张克俭。

  被自己这个大外甥的眼神盯的有些发毛,张克俭忍不住结结巴巴的说道:“我刚才就说这碗面辛辣开胃,要是在京师这种数九寒冬的天气里能来上一碗,到时候肯定大汗淋漓,全身都暖和怎么了?”

  张克俭小心翼翼的询问着,但朱瞻基却没有再理会他,而是目光坚定地看向了他爹朱高炽。

  “爹,就是这个!”

  “这种叫油泼面的饭食辛辣开胃,吃上一碗让人感觉从胃里暖到全身!”

  “您想想,咱们大明的将士们和那些蒙古各部的草原人最大的差距是什么,不就是打仗的时候扛不住漠北的苦寒么!”

  这

  听到自家儿子的话,朱高炽一时间也想到了什么,而这时候就连一旁的于谦都立刻抬起头看了过来。

  是啊!

  咱们大明的精锐大部分都是从江南七省调过来的,就算有一部分是从顺天召集的也只是少数。

  更何况,就算顺天的冬天也极其寒冷,但和一年时间里有六个月都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蒙古游牧民族比起来还是不如。

  就在这时,朱瞻基立刻开口了。

  “爹,您想想!”

  “咱们大明的精锐和蒙古各部族的区别,就在于与生俱来的抗寒体质。”

  “那些草原各部族的草原人,他们从出生起就生活在漠北的寒冷气候里,一年里有六个月都在跟冰天雪地争命!”

  “跟他们一比,咱们大明的精锐全都生活在顺天和江南七省,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两三个月。”

  “咱们每次北征都损失惨重,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将士们受不了漠北的苦寒,而那些草原人却能迎着暴风雪急行军,一个夜里就能急行军一百多里,偷袭我大明的神机营!”

  “但如果能在打仗之前,让将士们吃上两碗热乎乎的油泼面呢?”

  太子是何许人也,他往日里只是不显山露水,不代表他不聪明。

  闻言,朱高炽立时怔怔的看向朱瞻基道:“你是说军粮?”

  “爹,就是军粮!”

  朱瞻基立刻开口道:“您这么多年没上过战场或许不知道哦啊,咱们明军在打仗的时候吃得军粮,全都是晒干的那种汤饼,扎营的时候还好说,能架口锅把汤饼扔锅里煮成糊糊吃。”

  “急行军或者和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就只能咽着唾沫干吃。”

  “漠北的冰天雪地里饼子都冻得梆硬,将士们本就爬冰卧雪的,吃了全身都快冻僵了,哪有力气和敌人血战。”

  “您想想,要是在将士们在即将开战之前能吃上两碗热乎乎的油泼面,那明军的战斗力绝对会大大提升!”

  “现在将士们在战场上吃得军粮,那就是猪食!”

  一时间,朱瞻基的话让众人都仿佛看到了一个画面,朱高炽早年也镇守过应天府,自然知道将士们在战场上吃得如何。

  一顿热乎乎,吃完了浑身冒汗的油泼辣子面,虽看似滑稽,但却真的能提升将士们的战斗力。

  但遗憾的是

  “哎~”

  “你这说的好听,可就漠北那种天气根本不可能储藏面条。”

  朱高炽叹了口气,随后也是遗憾的看向楚萧道:“再者说了,如果要急行军的话哪还有时间给你煮面烧油。”

  闻言,朱瞻基也是低下了头,可就在这父子二人满脸遗憾时。

  “谁说面条不能弄成军粮?”

  “我就知道一种能长期存储都不坏的面条,吃得时候用开水泡一盏茶的时间就色香味俱全,而且干吃味道也极为鲜美。”

  瞬间,朱瞻基爷俩怔住了。

  两人外加于谦全都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楚萧,朱瞻基更是舔着脸凑过来笑呵呵的问道:“萧哥儿,不骗人,你说的是真的?”

  见他笑得快要咬人似的,楚萧也是一愣。

  原本只是他想到了后世的吃食随口一说,没想到竟然引来了两人这么大的反应。

  没见么,就连朱高炽也都郑重其事的问道:“楚小子,你照实了说,你真知道怎么把这面做成军粮?”

  闻言,楚萧也是叹了口气,在心里编圆了后张口就来。

  “自是不假,小子我以前跟随家师远游列国的时候,经常也要露宿在荒郊野外。”

  “师傅就经常用面粉做成面条,油炸了之后配上各种脱水的调料来弄成干粮,那种干粮不仅能长期保存,而且还能煮着吃,泡着吃,就连捏碎了干吃都鲜美无比,总之怎么吃都好吃。”

  “只是味道有些单调,小的时候比较爱吃,长大以后就不常吃了。”

  还真有!

  听到楚萧的话,朱瞻基顿时笑着蹲下身,一脸贱摸贱样的笑道:“萧哥儿,你看咱们大明的将士们”

  不用他往下说,楚萧自然答应会制作出这种军粮。

  只是现在还不到北伐的时候,想要制作那种军粮的话有的是时间。

  闻言,朱瞻基等人既然确定了楚萧有这手段就也没纠缠,只是没人注意到一旁的张克俭吸溜着面条似乎想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