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廷议争端!
作者:秦秦秦秦      更新:2022-04-30 20:39      字数:3276
  夜晚。

  咸阳宫中。

  一条消息自狄道送来。

  “王上,陇西郡一啬夫递来贺辞。”

  “讲。”

  “是。啬夫有言,他曾夜梦十二巨人,称巨人可安天下,护佑大秦永世安乐。”

  “是么?”嬴政忽然想到白日秦羽说的‘铸金人’,起了几分兴趣,便侧头向传令官问道

  “你可曾听闻一句歌赋,‘渠去一,显于金’?”

  “……回陛下,属下曾在狄道听闻一首童谣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确定?”

  “属下万分确定!”

  “童谣何时开始传唱,何人编写?”

  传令官摇摇头,“童谣已传唱十年有余,何人编写已不可察。”

  “十年有余?”

  十年有余,那时秦羽才只是个小孩子。

  且,秦羽的家人也没去过狄道,更不可能得知这首童谣。

  “究竟……是他的预言?还是刻意安排?”眯起眼,嬴政眼神晃动,将信将疑。

  跟后世一地有新闻而全国知不同,如果不是高官贵族,想要知道异地,哪怕是邻郡的事情,也是困难重重。

  像秦羽这种没钱没势的人,更是难如登天。

  因此,嬴政忍不住将秦羽的事情归类为神鬼之说。

  “天降奇才助大秦?”

  他一时拿不定主意,赶忙宣来李斯。

  “拜见王上。”李斯恭敬行礼。

  “免,快快,来看看陇西郡奏书。”嬴政连忙拉过李斯,再将他的问题问了一遍。

  听完,李斯心里一咯噔。

  完砸!

  真让那小子说对了!

  李斯心中不安,但在嬴政面前,极力表现出恭贺的神采“恭喜王上,得此大才!”

  得到李斯的‘肯定’,嬴政心花怒放,“不错!有此奇才,我大秦之幸矣!”

  “必是仙人见陛下英明神武,特派遣使徒助陛下建造不朽大秦!”

  “彩!”

  嬴政点了个赞。

  开心过后,现成的劳动力又被嬴政征用,君臣二人又深入讨论‘铸金人’一事。

  亥时末。

  好不容易走出咸阳宫的李斯面色沉郁。

  预感成真,那小子真要一飞冲天了。

  如果真要让那秦羽入朝为官,王上眼中,哪还有他?

  此时,李斯真想派人刺杀秦羽!

  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李斯硬是将心中的杀意掐断!

  “就让本廷尉看看,秦羽,你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

  次日,朝堂上。

  所有身处咸阳城的大秦高官都跪坐在下面。

  龙椅上,嬴政形容严肃,威仪赫赫。

  这才是霸气威武的秦王政!

  “诸卿,有何奏?”

  听到这话,下方百官激动起来。

  有奏!有奏!我有奏!

  官员们纷纷翻开自己手边的竹简。

  同时,嬴政几不可见地轻皱了皱眉。

  这群大臣,一天天就知道找事,屁大点事也要在朝廷上讨论,尤其是近日,某几家总要遵循周礼执行分封制,弄得他烦不胜烦。

  每一次廷议,都是一次大工程!

  好在,今日李斯也懒得听那些天天说烂了的事,抢在众人前面站出来。

  “启禀王上,臣李斯有奏。”

  一众官员扼腕叹息,该死的,又是你李斯!

  “讲。”不愧是寡人的宠臣,干得漂亮!

  “是。”

  李斯应声,随后从袖中翻出一片小木牍,上面写了几行字,比起其他官员的奏书,简洁明了得多。

  “此前,王上曾令臣议称号。”

  嬴政点点头。

  但是王绾和冯劫不干了!

  冯劫直接瞪了一眼李斯,站了出来,王绾亦然。

  “陛下曾令臣等三人拟定称号,臣已与王丞相、李廷尉翻查各国史卷,历经数月才商讨完毕,不曾想李廷尉竟如此着急。”

  冯劫眼神锋利,话里话外都在嘲讽李斯不要脸,想要单独吃下这份功劳,王绾则沉默地点点头。

  见此,李斯耸耸肩,一语不发。

  实则心中暗暗地想,“老对手,可不是我坑你们!”

  幸灾乐祸的情绪,可见一斑。

  王绾与冯劫对于李斯的想法毫不知情,对视一眼,再次由冯劫发话。

  “王上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不轻不缓地拍了个马屁,接着道,“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是以,臣等认为,陛下当尊称为‘泰皇’!”

  说完,位列三公的两位大臣满意地笑笑。

  殊不知,他们的政敌李斯,心中也笑开了花。

  ‘泰皇?哈哈,幸好李斯跟随陛下去往秦羽处,否则要跟你们一样出糗了!’

  果不其然,嬴政皱了皱眉,对此并不满意。

  “李廷尉,你可还有何话要说?”

  “呃……”王绾冯劫二人一时语塞,睁大了眼睛看嬴政和李斯,总觉得他们二人是说好的,错觉吗?

  事实证明,不是他们的错觉!

  李斯略一点头,恭敬道“臣亦曾同意‘泰皇’之称,然臣又听一高人所言秦王陛下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当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一称,方才配得上陛下!”

  秦羽的话,李斯几乎一点没改,完全照搬过来。

  “嗯!不错!”嬴政点点头,眼尾溢出一缕笑意,“诸位可还有异议?”

  “臣等见过皇帝陛下!”x众。

  一时间,百官连带侍卫、寺人等,皆俯首拜之。

  “好!好!”

  该死!被坑了!两位大臣对视一眼,懊恼不已。

  王绾更甚,在呼声中默默收回了脚步,假装自己什么也没说,什么也没做。

  e……冯劫无语。

  解决了一件事,李斯还不退下,而是再行一礼,道“陛下,臣听闻,狄道一民夜梦十二巨人,又有一童谣曰‘渠去一,显于金,百邪辟,百瑞生’。

  故臣以为,此乃天降祥瑞!

  上天在预示大秦,须以金铸十二巨人,镇压咸阳,可叫世人敬畏,亦可保大秦永世安泰!”

  “不可啊陛下!金器珍贵,此乃骄奢淫逸之举,是败亡之道啊!”

  李斯话还没说完,一儒服男子急忙站出来劝谏。

  “……”

  见到嬴政目露不满,李斯认(ji)命(d

  g)地反驳,“淳于仆射认为,王…皇帝陛下铸金人,大秦就会败亡了?!”

  被怼之后,淳于仆射,也就是扶苏之师淳于越毫不客气地反驳,“昔年有公子州吁,好娇奢,喜金器,庄公纵容,后,州吁胆大妄为,弑君而自立,被杀!”

  “自此,齐、楚等国,皆以此为诫,乃强其国。”

  “悼襄王好享乐,于是听信谗言,废长立幼,赵王迁品行不端,较其父更甚,于是为大秦所灭;齐王建无才无德,好享乐,听信谗言,遂亡国,终亡于松柏之间;燕……”

  淳于越仰着头,大发宏论,句句不离暴毙的、亡国的君主的事迹。

  龙椅上,嬴政面色青黑,几乎忍不住叫人将淳于越拖出去。

  好不容易克制住冲动,嬴政完美地忽略了淳于越的声音,平(ya)静(ya)道“李廷尉,章少府,冯御史,由你三人负责,务必收拢金器,铸十二金人!”

  “是!谨遵皇帝陛下令!”x3。

  “哎,陛下,臣还有话……”淳于越懵了,连忙上前两步,要说些什么。

  但嬴政可不给他放肆的机会,不咸不淡地瞪了他一眼,将淳于越吓呆在原地。

  ……

  廷议结束后,百官陆陆续续走出宫门。

  “李斯,李斯!”

  两位身着宽大绿袍,腰佩书刀,手执笏板,耳簪白笔的中年男子一边喊叫,一边急匆匆赶上前方的小胡子官员。

  周围的官员见此,纷纷给他们二人让开位置,又围在一起,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小胡子官员,也就是李斯听到声音,步伐渐渐放缓,直到停下。

  “李斯!”

  好不容易追上,两位中年官员,王绾和冯劫狠狠地拍打李斯的肩膀,给李斯锤得一个趔趄,差点没稳住身形。

  “嘿嘿……咳咳。”

  不知是谁偷偷笑了下。

  “二位……”李斯揉了揉肩膀,只感觉这个世界对他这种不练武、专心搞政治学术的人非常不友好。

  王绾可不管他肩膀疼不疼,先声夺人呔!你个老匹夫,绕过我们去给陛下献媚!

  当然,王绾没那么直白,原话是“李廷尉好大的智慧!‘皇帝’一称可谓是叫陛下赞叹不已啊!”

  李斯暗道果然。

  他早就料到王绾冯劫二人不爽,要来找麻烦。

  再一转过身,就看到周围的大小官员围在一起,眼都不眨地盯着他,像是他说不出什么的话,那些人便要一拥而上,给他点颜色瞧瞧。

  沉默了一会,李斯一把扯过王绾,走到了角落里,冯劫紧随其上。

  周围的官员见此,便知道他们要说悄悄话了,不无失望地散去。

  “二位,非是斯刻意所为。”

  “哦?难不成还有谁逼迫于你?”

  “唉~”李斯作忧愁状,眉头蹙起,缓缓道“近日,陛下偶得一位高人,故而令斯代高人言。”

  “那建造十二金人一事……?”

  “对!”李斯点点头,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然而,王绾可不吃这一套。

  他心知李斯又起了心思,想要将大才扼杀于襁褓之中,特意跟他二人说起,保不齐是想借他们的刀杀人,忍不住瞪了李斯一眼。

  “你切莫再走歪路了!韩非……”后两个字,王绾只是动了动嘴唇,没有发出声音。

  见此,李斯眼神晦暗了一瞬,但紧接着就像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一样。

  “斯不知王丞相何意,只是为皇帝陛下欣喜,大秦将迎来一位大才!”

  像是真情实意一样,李斯像章台宫的方向施了一礼。

  “若无别的事情,还望二位准许李斯去找章少府,冯大夫,您也不要忘记皇帝陛下的吩咐。”

  停顿了一下,李斯转身。

  “等等,那大才,究竟是何人。”

  王绾追了两步问道。

  “大才……”李斯长叹一声,“那是吾等皆不可及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