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被嘲笑的杨坚
作者:秦秦秦秦      更新:2022-04-30 20:40      字数:2523
  继赐婚诏令发布后,整个咸阳,谁不知道阳滋公主被赐给了一个平民?

  黔首们津津乐道,觉得秦羽给他们争光了。

  那可是阳滋公主哎!

  皇帝陛下那么多儿女,有名字就不错了,能在成年前获封号的,唯有阳滋一人,足见荣宠之盛!

  这位公主竟然下嫁给平民?

  黔首们无不与有荣焉。

  跟他们相反的就是咸阳的大小贵族了。

  众所周知,嬴政喜欢给儿女指婚,看看王家父子,都娶的公主,再看看李斯一家,也都娶的公主,再看看蒙家……

  说明什么?

  说明娶公主是一种荣耀!

  他们可不得想尽办法勾|搭一个公主!

  众位公主里面,阳滋公主必然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最多人追。

  不仅是因为阳滋身份地位高,更因为她品貌皆上佳,乃是大秦贵女之中的典范。

  大家都想办法追着阳滋跑。

  结果……

  靠了!

  追了阳滋公主那么久,竟然被人截胡了(本来也没机会,截胡个p)!

  还特么是一个平民!

  搁到现代社会,就跟一群玩政|治的人好不容易想巴结上红二代,结果……

  咦?红二代她要嫁给一个没车没存款没工作的小白脸软饭男了!

  真是盖伦出轻语,沉默又那个破防啊!

  实在是太尼玛丢人了!

  他们到底哪点比不上软饭男?

  关键这还没什么预告。

  事出突然!

  要不是嬴政已经下诏,他们高低得整一手棒打鸳鸯。

  然而,在嬴政眼皮子底下过了明路的关系,他们还真不敢拆散他们,只能想办法扁一顿婚约的男主人公。

  当他们好不容易打听到秦羽的住址后,集体跑过来找事。

  接着……

  “赵…赵中郎?”为首的贵族子弟磕磕巴巴地看着那位高大雄壮的中郎,吓得不行。

  其余人也半斤八两,甚至想偷偷离开。

  赵中郎是谁?

  朝廷中的姓赵的,大小是始皇帝陛下的亲戚。

  跟赵高那种远到不能再远的远亲不一样。

  赵中郎这一脉,跟始皇帝陛下算是关系近的。

  嬴政的祖父是秦孝文王,而赵中郎的祖父同样是孝文王的儿子之一。

  并且当初夺位,他祖父没有招惹身为太子的庄襄王,触他的眉头。

  因此,这一脉跟子楚关系比较亲近。

  捋一捋赵中郎跟嬴政的关系,那就是没出五服的亲戚。

  封建时代,如果自家没有孩子,可以在没出五服的亲戚中选一个作为后人。

  可见五服亲戚关系多么亲近。

  仅凭身份地位,他们就惹不起。

  更别说赵中郎年纪轻轻,能文能武,为人稳重,简直是他们眼中的‘别人家孩子’。

  谁会不怕呢?

  看见这些又怂又想搞事的纨绔子弟,赵中郎冷哼。

  哼,这种怂包,也配同先生比较?

  “您怎么在这?”

  那人问道,显然,很多消息他没打探清楚,更加不知道这位高傲的赵中郎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也是,要是打探清楚,他们今天也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哼,陛下安排我护卫此处,听从先生吩咐。你们来这里做什么?有陛下的旨意吗?”

  “……呃……”看他们支支吾吾的样子,显然是没有的。

  “没有旨意还是请回吧,切莫打扰先生。”他一点也不给面子。

  麻溜滴,老子还要回去健身呢!

  赵中郎心中烦躁地想,语气中也带了些暴躁,吓得那帮少年匆匆忙转身就走,足以见得赵中郎的威力,再或者是,嬴政的威力。

  拍了拍衣袖,赵中郎收回目光,转身回去。

  今日的事被赵中郎汇报到秦羽处,秦羽一愣,期待已久的打脸剧情,被护卫头头走了?

  不管怎么说,关于秦羽的事情是传出去了,再没人敢来惹他。

  与之相对地,人人都好奇他长了个什么样子,竟能引得皇帝陛下和阳滋公主的青睐。

  时间一天天过去。

  很快又来到了每个月最重要的一天。

  那就是天道投影播放的日子。

  “嘿,过去点,挤挤。”

  “滚,挤死了!”

  “哎哟,挤一挤更热闹。”

  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聚集在一起,等候天道视频的降临。

  轰——

  随着标志性的轰鸣声响起,光幕在天空中展开,硕大无比,映照在每一个人的脸上。

  熟悉的声音响起。

  【此次预告隋唐两朝皇帝!】

  终于!

  嬴政眼里射出一道精光。

  相比较于三国魏晋时期,饿殍遍野,惨无人道的景象。

  他更愿意看那些传世时间更长久的朝代。

  恶劣的时代让人警醒,但优秀的时代能够让他学习,打造更好的大秦!

  只是……

  隋唐两朝?

  隋朝或者唐朝很短暂吗?

  【隋朝,结束了数百年来国家分裂的局面,自秦灭亡后788年始建立,享国三十七年。】

  【隋朝建立者杨坚南征百战,统一全国,结束南北分裂局面,创五省六曹制,在位期间政治功绩卓越,史称‘开皇之治’!】

  在皇帝之中,杨坚的作为算得上优秀。

  但。

  听完杨坚的简介,大秦臣子们,甚至部分大秦子民们,有些不在意地撇了下嘴。

  就这?

  就这?

  结束南北分裂又咋滴?

  我们始皇帝陛下结束了七国分裂!

  而这,只是他无数功绩中的一部分。

  跟始皇帝陛下比起来,杨坚的功绩又算得了什么?

  呃,低调,低调!

  嬴政瞥了众臣一眼,让他们收敛些。

  他知道自己很厉害,但也不至于瞧不起别的皇帝。

  尤其是这三省六部制……看起来还不错?

  【隋开国皇帝·杨坚,谥号文】

  杨坚的身影出现在屏幕中。

  他当丞相篡权北周。

  他伐陈朝亡西梁。

  他创五省六曹制集中皇权分割政事。

  他减轻赋税,推行输籍法调查户口。

  他安稳朝政,减省刑罚,以示对民之宽大。

  二十八年间,因为他的举措,全国人口几乎翻了一倍!

  这是一位合格的帝王。

  然而……

  “什么?八百年后才推行输籍法?!”

  大秦的人惊了。

  要知道,他们大秦的普通黔首都有‘符’‘验’‘传’和户籍档案!

  相当于身份证、过路证、户口本。

  虽然大秦没有纸,没有塑料等高科技的东西,但他们会用木牍记录,比如

  邯郸韩审里男子吴骚,为人(肤色),隋脸(脸型),长七尺三寸(身高),今年xx岁,……

  一系列比身份证还详细的信息。

  ——毕竟身份证里面没有记载身高、犯罪史。

  没有过路证,还要被是为非法乱晃、被视为偷渡,是要被抓起来的。

  还有户籍档案……

  这么说吧,秦灭后各路诸侯王进入咸阳都在搜刮财宝,只有萧何一个人利落地卷走户籍记录,后来给刘邦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符’、‘验’、‘传’、户籍档案,这些东西保证了大秦的管理。

  可就是这么一件在大臣们、黔首们觉得理所应当的事情,竟然还要杨坚推行,作为杨坚的功绩之一?

  拜托~这不是常识吗!秦人式无语。

  八百年前的东西,还值得八百年后的人津津乐道,用了还觉得骄傲?觉得他很牛批?

  呵呵了……

  秦人,尤其是大秦的臣子,法家的人轻蔑地笑笑,脸上带有骄傲的色彩。

  “嘁,我们商君(商鞅)早就做过了,一群学我们还学不明白的家伙!”

  嬴政脸色平静,但眼神也有些轻视和无语。

  什么玩意儿啊!

  大秦之后的那些皇帝那么拉的吗?

  除了刘彻勉强还行,他都没见到能比得上他自己的。

  难道说,时代在退步?

  不,只能说,嬴政太强了。

  纵观千年历史,还没有人能比得上嬴政的魄力、胆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