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陈桥兵变,篡位者赵匡胤
作者:秦秦秦秦      更新:2022-04-30 20:40      字数:2141
  一月时间匆匆而过。

  在这段时间内朝廷准备了什么,做了什么,秦羽都不清楚。

  他只知道一件事——

  他们是真的忙!

  偶尔见到几次李斯嬴政都是一副脸色苍白的模样。

  阴嫚口中她的兄长们也忙的脚不点地。

  不知道是不是嬴政受到什么刺激,还是看到胡亥杀兄杀姐的情景,他近日对这些公子公主们好得不得了。

  公子们全部安排工作让他们好好表现,再也没有以往那种‘该吃吃该喝喝反正以后也不要你们干活’的态度,公主们要嫁人的嫁出去,不想嫁的封爵领补贴也能好好过一辈子。

  当然,那都跟秦羽没什么太大关系。

  他也不用讨好小舅子小姨子。

  只要偶尔做做视频修炼修炼。

  为了刷系统的奖励,这不,他又准备了个刺激性十足的视频。

  时间很快到了晚上。

  朝臣、贵族、百姓们放下手中忙活的事情,安安静静等候投影降临。

  为了这难得的视频,蒙恬等人派大军驻守边境,自己跑回国境陇西郡内看视频。

  更远一些的淳于越和顿弱则有心无力了。

  值得一提地是,今日,嬴政身后站了一个新面孔。

  此人面若好女,俊秀非常,可能是嬴政见过的除了秦羽外样貌最出众的男人了。

  他有一个大秦百姓耳熟能详的名字张良。

  当初张良来投,朝臣是拒绝的。

  但是抵不过嬴政爱才之心。

  嬴政爱才是有目共睹的。

  为了《孤愤》、《五蠹》之书,嬴政下令

  此次伐韩,寡人不要城池,寡人只要韩国的公子韩非!

  只要韩非出使,秦军即刻班师,不然,城破之日,玉石俱焚!

  出动三十万大军只要一个韩非,何人能说他不爱才?

  若非李斯动手,以他的惜才之心,绝对不会下令杀死韩非。

  为了有大才的尉缭,嬴政对他几乎是言听计从,还下令

  让尉缭享受和秦王一样的着装饮食待遇。

  每次见到尉缭,必然表现得十分谦卑恭敬。

  而尉缭却说秦王‘少恩而虎狼心’,‘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然后多次想要逃离秦国,不愿助秦。

  即便如此,嬴政依旧原谅他,授以国尉一职求尉缭扶助秦国。

  再说说李信,年少英才,嬴政重用,让他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楚国。

  然而,昌平君谋反,李信大败。

  虽然主要原因不是李信军事能力不足,但因轻视造成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换成别的皇帝,李信应该下去陪兄弟们。

  但是,李信没有。

  且在视频投影、天道赐福的刺激下,李信又生出了信心,而嬴政也一如既往地信任他,派他当蒙恬的副将一同攻打匈奴。

  再看看同时期的六国君主。

  魏国君主识人不明,商鞅,吴起,孙膑等大才都被赶走了。

  ha

  国不识韩非之才,只给他安排了个小官职,面对秦国大军,果断交出了韩非。

  赵国李牧的结局大家都看到了。

  楚国就一个项燕,待遇一般,不过能力不比王翦强,更比不上大秦其余众文臣将领。

  最后燕国自掘坟墓,弄了一场‘荆轲刺秦’的把戏,齐国君主单纯的就是蠢钝如猪。

  跟他们相比,嬴政既有识人之明,又有足够的宽容,也难怪统一的是他。

  如今,面对区区一个曾有反心,现在主动来投的张良,嬴政会因为忌惮就针对他、谋害他吗?

  不会。

  不仅不会,一见到他,嬴政还想起了故人。

  如果他当初对韩非多一些信任,是不是韩非就会放弃他的国家,帮助秦国了……?

  如果他早一步下令释放韩非,李斯是不是就来不及送毒药了?

  太多的想法,造成了嬴政一生中少有的遗憾。

  为此,对于有才之人,他更多了几分宽容。

  张良就这样留了下来。

  另外,最好笑的是,张良被调派到冯去疾的手下,当一名随侍的属官。

  呃,等级待遇等同于侍郎。

  如今,张良,萧何,李斯都是平级的了。

  不知道李斯有什么想法?

  也不知道张良会有什么想法?

  ……

  ……

  【天行有常,常人不可改】

  【天道遍历岁月长河,叹人杰之苦难】

  【特此预告天下】

  熟悉的声音传遍整个大秦。

  紧接着的,黑暗布满空中。

  昏暗的夜色下。

  军营里。

  不知道是谁再说话,四处散步一则讯息

  皇帝幼弱,不能亲政,我们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赵匡胤为皇帝,然后再出发北征。

  将士们的情绪被煽动起来。

  主弱而有外敌入侵,内外忧患的情况下,显然有人想趁此机会篡位。

  篡位者,正是士兵们口中的赵匡胤。

  嬴政见了,眉头一皱。

  他就是幼年即位,算得上是一位弱主。

  在这种情况下,他处处受到限制,有来自华阳太后的及楚系大臣的,有来自赵姬的,有来自吕不韦,成蟜及韩系大臣的,更甚至散播嬴政非子楚后人,而是吕不韦之子的传闻。

  在这种情况下,他尽灭前方之敌,使得大秦上下只有他一个人的声音,可以说是十分艰难了。

  也正因此,他最清楚主弱的后果。

  而今,这赵匡胤欺君主年幼就密谋反叛,跟要叛他差不多,一下子把他的恶感拉满。

  心中期望幼主愤而起之,灭杀反贼。

  然而,令他失望了。

  煽动起情绪后,赵匡胤假装醉酒,其亲信以黄袍加身,纷纷下跪呼喊“万岁”,‘逼迫’赵匡胤即位。

  那么,赵匡胤也只能‘被迫’遵循,说道“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不然,我不能为若主矣。”

  拥立他的人一一遵从。

  随后,赵匡胤等人携大军回朝,与事先安排好的将领互相接应,最终夺取政权,立国号为‘宋’。

  赵匡胤,也就是宋太祖。

  看到结果,嬴政大失所望。

  幼主不及他,竟没能解决这小小一个节度使,实在是可叹!

  嬴政忽略了一点,他幼时受尽苦难,因而早熟,即位时已经13岁,解决吕不韦等人时候也已经二十多岁了,自然不是七岁的周恭帝能比的。

  不过那不是重点。

  重点是,嬴政心中打定了注意。

  为防止他的后人中遇到将在外兵变的情况,先立下旨意年幼者不可即位。

  再继续执行大秦的优良美德非战时不可授军职兵权。

  两则诏令下去,他倒要看看,还有没有赵匡胤20版本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