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怎么又是我?
作者:江山云出      更新:2022-12-08 15:55      字数:2616
  侯龙涛和何宾在一旁不由自主地偷笑,这盛老大,太入戏了一点!

  “同志?”

  “啥意思?”

  王典史突然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友好的称谓。

  在盛淮南嘴里说出来,有一种怪怪的感觉,感觉像是另外一个意思的样子。

  “没事儿,好好干!”

  盛淮南却是没做解释,心情颇好地完全不顾王典史的表情,又是来了一个摸肩杀。

  。。。。。。

  过了几日,临高城外的大砖房。

  “这个就是土法水泥吗?”盛淮南看着一堆比平时看到的水泥颜色更浅的粉末状材料,好奇地问着满脸灰扑扑的张庆。

  他们从王典史家‘借’了一个平时磨米(南方做糍粑用的)的磨盘。

  这张庆执行力相当不错,只搞了几天的007,拉着雇用的流民加班加点的摸索和试生产,就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质量不错的水泥!

  当然,这种水泥杂质较多,相比较现代水泥来说硬度不够,要硬的地方硬不起来。

  不过,在这个连城墙都是土质的年代,却还是算不错的了!

  “是的,现代水泥行业主要会利用炼铁后剩的矿渣进行硫化生产。”

  “在现代社会,凡是有炼铁高炉的地方,必有矿渣,这种矿渣很便宜,这样就可以废物利用,减少自然石膏的使用,所以这种水泥看起来,就会黑一些。”

  “而且石灰矿渣水泥的生产,比石灰烧粘土水泥工序少,较简单,不需要成块煅烧,中碎等工序,成本要低一点。”

  “不过,咱们这批水泥,硬度还行,高层建筑肯定是不能用的,但是搞六层以下的小高层是搓搓有余的。”

  刘庆这几天作为化工板块的临时负责人,压力自然是相当的大。

  能不能把临时去掉,水泥的进度就很关键了。

  什么是一个人才?

  交代一个事情给你,你完成了!

  又交代一个事情给你,你又完成了!

  那你就是一个人才!

  吹牛皮谁不会,能落地肯干事儿,才是真正的人才。

  不过,他熬出来了,自我感觉也还是不错!

  王典史对于这群髡贼的各种奇言怪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琢磨着这些都是他们澳宋的方言。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正常!

  他好奇低头看着眼前的这种用他家磨米粉的石磨磨出来灰扑扑的东西,非常想知道这玩意儿,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

  “嗯!那废话不多说。”

  “张庆,让下面的人试试看水泥的强度,看看能否适合建造大规模的平房!”

  盛淮南让张庆叫下面的灾民把水泥和黄沙、熟石灰粉(把生石灰煅烧后放入清水后澄清得到的沉淀物,可以增强水泥硬化度)以及石子按照1:15:3(c25混凝土的大致配合比)比例搅拌后,在地上简单砌了一堵墙,然后用水泥浆进行两边的简单敷面。

  海南阳光充足,他们做这个实验又是在大中午的时候。

  过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啧啧啧,盛队长,这是何等神奇之物,比城墙还要牢固!”

  “是呀,滑溜溜,硬邦邦的,摸起来好舒服!”

  “有了此物,岂不是建造房屋起来,更不费事儿了,哪里还需要黄土来砌墙啊!”

  “黄土砌墙就是太耗钱力了,而且容易渗水!”

  今日王典史和其他乡绅一起被强拉过来看新款水泥实验,看到已经初凝的水泥墙体,都是面带震惊神色!

  他们都是识货之人,知道起房建屋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这城里头砌墙造屋,都是黄土、石灰和水拌匀了黏合。

  最考究的,也不过是加了糯米汁的灰泥。

  水泥是穿越众们正在意义上的第一件现代产品,虽然它还不是太合格,但是对穿越者的建设来说还是关键的一步,水泥可是现代建筑的基本原料。

  为什么华国古代发明了纯木质建筑,就是因为用土泥巴起高墙,建房屋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耗钱耗力。

  其实就算是近代华国,没有水泥大规模运用之前,城市化进程都是相对比较缓慢的。

  而乡绅这群人属于临高的高端圈层人群,有钱有粮。

  如要用到水泥,他们必然是第一群用到的人。

  “世上竟有如此神奇之物,这也是盛队长家乡的土特产吗?”王典史震惊之余好奇地问道。

  他家里不仅仅地多田多,而且做生意的门路也广,思路也较为活泛。

  这玩意儿如果真的如此神奇,若是能贩卖到广州省城去,那岂不是。。。

  他越想越是兴奋。

  如果说前一段时间,盛淮南和他合作还有强迫之意,那么现在他还真的想认认真真和盛淮南这群髡贼合作了。

  这种东西,虽然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生产出来的(粘土在煅烧的时候需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这个时候只有刘庆和其他穿越众在,其他人是不能停留的),还可以大量量产,绝对是上等的交易物品!

  看到王典史的眼神,盛淮南就知道鱼儿上钩了!

  任何两个不同的利益团体合作,开始的时候,是可以通过暴力手段让对方屈服。

  但是如果没有利益的诱惑,维(河蟹)稳成本是十分高的。

  所以盛淮南需要和临高城乡绅阶级合作,要尝试一个合作共赢的模式。

  而匆匆上马的水泥,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这东西不仅仅临高城自己本身可以使用,而且通过这些土著的渠道进行售卖,赚取一些穿越众急需的物资,毕竟临高城不是啥物资都有,为后期的工业复合体的建立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物是澳宋最新的特产,初始为粉末状,遇到砂石混合搅拌后为粘稠流动状,最后当此物干了后,就会硬如铁石,刀枪不入!”盛淮南脸不红嘴不喘地说道。

  “哦!!!”

  下面一众乡绅一阵惊呼。

  这东西有着石块的优点,但是却又比石块好搬运,正是建筑的绝佳材料。

  若是能贩卖到其他地方,肯定是可以大赚一笔的!

  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家里有销售渠道的乡绅们一个个都心思活泛起来!

  盛淮南来的时候他们觉得这群人是强人,是髡贼,冷眼旁观,希望这群人赶紧走人,直呼牛夫人,现在有了这水泥,那岂不是可爱的小甜甜了!

  王典史看了这群欲言又止的乡绅,心里直呼p。

  你们这群人,出个砖房的时候一个个都不情愿,还是他心怀大义,‘让出’了自家的砖场出来。

  现在倒好,有了荤腥,就想直接沾上来是吧!

  “盛队长,此物一旬的产量何如,近来我家后院要修葺一番,不知是否可以用用此物,当然,我们是可以付钱的,价钱可以商量!”

  最终,还是王典史做了个代表,试探性地问道。

  盛淮南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他看了看张庆。

  “额。。。”

  “现在还在试生产阶段,我们是用石碾来碾碎最终成品的。”

  “但这石碾工作效率极低!”

  “这水泥一日(24小时人歇磨不歇)可产75钧(半吨)左右的水泥,如能用用附近的风车磨坊,我们可以在产能爬升几倍!”

  这段时间,张庆是大致弄懂了这时代的计量单位,自简单一算就给出了答案。

  不要看半吨很多,其实随便一套普通老破小房子的装修,用个两三吨的水泥都是很正常的。

  基本上一个星期的产能,也就只能建个100㎡的四处围合的小矮房出来,而且上面必须是盖瓦!

  不过,对于生活节奏缓慢的乡绅们,虽然听不懂啥叫产能爬升,但是75钧的数字还是听懂了的。

  也就是说,现在这玩意儿还不够用,以后就算够用也是需要抢的!

  这时,所有人一起转向看着王典史。

  “怎么又是我!!!”王典史一脸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