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蝗神后裔能吃?
作者:云飞流1      更新:2022-12-13 23:50      字数:1995
  长孙则是调皮的眨了眨眼睛,

  “二哥的意思是说我这种脾气不好吗?”

  李世民连连摆手道:

  “怎么不好?没有你在我的身边,我李世民走不到今天这一步。”

  “或许你说的对,江山已经打下来,国家需要休养生息,确实更需要一个宽厚、仁慈的君主来慢慢治理。”

  长孙笑着说道:

  “二哥,是你对承乾报的希望太高了。”

  “就拿这次敢于挑战蝗神,你说承乾真的不够血勇吗?”

  “要我说,这孩子表面像我,骨子里还是像你多一些。”

  听完这话的李世民多少有些得意,

  “他对下属确实是有些过于怀柔了。”

  “但是对于蝗神,真的也算是霹雳手段了。”

  “我也已经让全国各处遭遇蝗灾的地方按照承乾的办法处理了。想来今年的蝗灾不会形成气候了。”

  话刚说到此处,忽然有宦官来报:尚书省有八百里急奏呈上。

  听完这话的李世民歉意的看了看长孙。

  长孙自然会意,轻轻的拍了下李世民的手掌,

  “二哥,你去处理公事吧。我正好有点累了。”

  李世民这才大步出了殿门,却看万琮正在那里等候,满脸都是焦急之色。

  看见李世民之后,赶紧躬身行礼,

  “陛下,祸事了。”

  “河南道、河东道、陇右道都发来急报,说是他们境内都已经是蝗灾泛滥了。”

  什么?

  李世民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奏折在哪里?”

  万琮赶紧回答道:

  “都放在紫宸殿里。”

  “房相、杜相还有三道的信使都在那里等候陛下。”

  片刻后,李世民到了紫宸殿。

  君臣见礼,李世民拿起奏折仔细看了一遍之后,发现这三处情况非常接近。

  蝗灾泛滥,百姓生活难以为继。

  他们也都是已经是开仓放粮,但是灾民众多,只能是上报朝廷,请朝廷调拨粮食支援。

  他看完奏章之后,转而看向那三个信使,

  “朕来问你们,难道你们就没有按照朕的吩咐提前进行灭蝗吗?”

  那三位信使已经听出了李世民言语中的不快,顿时是扑通跪倒在地,诉说缘由。

  原来李世民灭蝗的命令下去之后,各地刺史也是不敢怠慢,都是积极行动。

  可阻力却也是很大,总的来说是分为三个部分:

  1,各地官员害怕蝗神的报复,所以不敢除蝗。

  2、有的官员不在乎蝗神,可是老百姓却是不敢除蝗。

  3、有的地方乡绅因为牵涉到了自己的利益,只关心自己一亩三分地,所以干活都是阴奉阳违,出工不出力,最终导致了蝗灾的形成。

  李世民听完之后,一声长叹,让三人下去之后。转而询问房玄龄、杜如晦的意见。

  房玄龄提出先是以赈灾为主,以灭杀蝗虫为辅。

  朝廷派出官员进行监管,凡是赈灾、灭杀不利者,皆按律法处理。

  杜如晦也表示出了想同意见。

  而此时李世民却提出了具体的细节,应该如何灭蝗?

  杜如晦开口道:

  “陛下,我长安周边二十座县城受灾的范围很小,究其原因还是太子防范于未然,不如让他前来讨论一番。”

  李世民听完也是连连点头,让人传李承乾前来。

  过了有一个时辰,晒的犹如黑炭一样的李承乾才姗姗来迟。

  李世民看见自己的儿子这个样子,心知他肯定是奔走在灭蝗的第一线,心里顿时涌起一阵为父者的骄傲。

  他把情况告诉了李承乾,询问他应该如何处理。

  谁料李承乾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他的意思是以灭杀蝗虫为主,以赈灾为辅。

  因为蝗虫是流动性的,它们的行动轨迹是由北至南。

  等它们把所在的那一片庄稼吃完之后,本能就会继续往南飞行,继续肆虐。

  如果受灾的只是一两个道郡,朝廷自然可以调拨粮食支援,但是如果全国范围都是蝗虫的话,朝廷也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去救。

  听完这话的房玄龄倒吸了一口凉气,

  “殿下的意思是你已经捕捉到蝗虫的活动轨迹?”

  李承乾摇了摇头,

  “房相。这不是我发现的。是百姓们推断出来的。”

  “我们周边县城有不少百姓是前朝时从陇州迁移过来的,这也是他们推断出来的建议。”

  房玄龄迟疑着再次问道:

  “殿下,乡间俚语真的可信吗?”

  李承乾接着说道:

  “百姓所言皆是亲身经历,自然可信。”

  “而且我也多方求证,查看了相关的史记记载。”

  “自春秋战国至前朝,每次蝗灾都起于陇州。”

  听完这话的李世民也是连连点头,对着二人解释道:

  “这些日子,承乾都是和百姓们待在一起,了解这些情况也属于正常。”

  杜如晦开口道:

  “殿下说的蝗虫确实是言之有理,臣也看过相关的记录,确实如此。”

  “只是面对蝗灾,历朝历代都是以赈灾为主。”

  “而且现在百姓流离失所,无一果腹。如果不以赈灾为主,只怕恐生祸乱。”

  李承乾对杜如晦说道:

  “杜相所言不无道理,我前几日也是这个想法。但是昨日我去拜访了华阴县北冥山那位道长之后,却又有了不同的想法。”

  李世民开口道:

  “可是李淳风、袁天罡推崇的那位道长?”

  李承乾道:

  “正是此人。”

  “长安周边的蝗灾确实是控制住了,但是如果外地的蝗虫过来,应该如何应对?我也想去找道长求助一二。”

  “他留我吃了一顿午饭,饭菜味道很是香甜可口。我好奇之下,询问得知,他食物的原材料竟然全部是蝗虫。”

  什么?

  李承乾说完这话,三个人全部惊呼出声。

  “蝗虫丑陋不堪,如何能入得了口?”这是李世民问得。

  “蝗虫本是蝗神后裔,如何可以食用,不怕遭天谴吗?”这是房玄龄问得。

  “蝗虫夺我大唐百姓口粮,除之即可。如果食用的话,那和弑神何异?”这是杜如晦问的。

  李承乾却是砸了咂嘴唇,似乎是在回味蝗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