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闪击济阴
作者:闲话风尘      更新:2022-12-08 20:41      字数:2373
  斩杀沈贺,心智已坚。

  然范雍仍需要,一个堵住朝野悠悠众口的充足理由。

  否则擅杀封疆,这个罪名他担不起。

  且他要做的是立威,而非同归于尽。

  焉能鲁莽行事?

  两个时辰前,范雍独骑踏入睢陵境内。

  安插在此处的范氏暗探,便送给了他一个完美的发难口实。

  “将军,济阴有变,沈贺尽屠许氏满门!”

  沈贺既然动了许氏,自然不会给许氏留下复仇的机会。

  一不做,二不休,他唯有将事做绝。

  是夜的睢陵城,充斥着许氏族人悲戚、绝望的哭号。

  噤若寒蝉的,则是全城士族。

  全城士族皆高门深锁,约束子弟足不出户。

  他们生怕触了沈贺的晦气,惹祸上身。

  而上层之间,则私下沟通不绝,协调立场。

  刘广升暗爽的同时,同样选择了置身事外。

  恶人由沈贺去做,便足够了。

  身为济阴士族翘楚的他,这样的绝户之事是不能做的。

  不是说他有多么高尚,而是士族有士族的规矩。

  士族之间可以明争暗斗,却不会动辄灭人满门。

  因为经数代姻亲关系的精心网织,哪姓士族的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士族群体。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之下,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

  故事情不是灭了许氏一族,便就此了结的。

  他要顾虑济阴刘氏的长远利益。

  毕竟日后他还要与其他士族打交道,留些情面才好相见嘛。

  胜利者的吃相,也不能太难看了。

  这层士族圈的逻辑与潜规则,沈贺却并不在乎。

  他不在乎手上沾染士族之血。

  同时,他也心如明镜:

  脏活,也是需要有人来做的。

  他不做,难道让刘广升,亦或太子来做么?

  身为太子门人,应有的觉悟还是有的。

  为了名利,他甘愿站到士族的对立面,成为士族的公敌。

  “既然你自己作死,那就不要怪范某心狠手辣了!”

  范雍虎目如电。

  出身士族的他,已然预感到了局势的走向。

  犯了众怒的沈贺,必将孤立无援。

  他的靠山刘广升,以及刘广升的靠山太子。

  多半不会为了他,而与整个济阴士族翻脸的。

  一千精骑,纵横驰骋。

  马蹄轰鸣,大地震动。

  睢陵的守城郡兵,自然被惊动了。

  不明情况的当值校尉,立刻下令:

  “速关城门!”

  训练有素的郡兵,当即推动厚重的城门。

  欲将奔腾而来的追云骑,挡在城门之外。

  嗖嗖嗖!

  利箭连珠,呼啸破空。

  射中关门郡兵的咽喉,箭不虚发。

  “冲进去!”

  收弓重拾槊,范雍一马当先跨过吊桥,前冲夺门。

  他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攻城。

  他要得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门而入,闪击济阴。

  仅命范仲勋率骑兵前来,便是明证。

  须知攻城是离不开步兵的。

  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朝城门涌来的济阴郡兵,终于认出了追云骑并非北朝敌兵。

  不明情况的他们,犹豫了。

  不知是应该拦阻,还是放行。

  “本将范雍,奉柳刺史之命入城。

  凡拦阻大军者,以谋反罪论,格杀勿论!”

  没有让他们久等,范雍的震慑之音,便灌满了他们的双耳。

  济阴郡兵纷纷退至两旁。

  人的名,树的影,飞将军是好惹的么?

  见震慑效果达到,范雍便命范仲勋火速接管城门防务。

  以此确保柳世权的大队人马,能够顺利入城。

  同时,他另派一支人马前往刘府。

  听候范伯勋调遣,使刘广升无法作出应对。

  而他自己,则率军直扑郡衙。

  他要直面沈贺。

  沈贺安插在济阴军中的心腹,立刻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在没有沈贺命令的情况下,他们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毕竟范雍的手中,持有柳世权的令箭。

  他们能做的,也是最稳妥的应对之举,便是带领各自人马赶往郡衙,听候沈贺之命。

  而那些并非沈贺心腹的将领,则明智地选择了按兵不动。

  其中最典型者,当属济阴司马薛子都。

  薛子都,乃北朝来归之将。

  正因身份的特殊,他是不会轻易介入不明危局的。

  立场中立,往往是他这类人最好的自保手段。

  其余选择静观者,多半是出于家族利益的考量。

  他们不愿不明不白的介入党争,与家族利益相悖。

  按照约定的时间,就在范雍离开后不久,柳世权亲率州兵入城了。

  “范雍,不愧飞将军之名。

  藏锋十年,锋利依旧,果能半日便入睢陵。

  真大丈夫也!”

  柳世权心中暗赞。

  看着前来迎驾的范仲勋,他亲切问道:

  “范参军,令尊可是去了刘府?”

  范雍若在城门,必然亲自相迎。

  柳世权不过是稍加寒暄,也有确认之意。

  “没有,父将去了郡衙。”

  常年扎根军营的范仲勋,耿直应道。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剑柄。

  “去了郡衙?”

  柳世权低吟片刻。

  转瞬猛然抬头,他已猜到范雍的心思。

  凝重的目光,逼视着萧绍瑜,冷声道:

  “九殿下,事先可知?”

  “不知!”

  萧绍瑜答得干脆而坦诚。

  “老范,这是替本王做脏活去了。

  可是,拿了沈贺的一血,影响不太好吧?

  关键是,本王还没榨干他的剩余价值呢,有点可惜了。”

  他留意到了表弟的小动作,心中同样猜到了舅舅意欲何为。

  他更清楚,舅舅这样做的初衷。

  只见他朝范仲勋点点头,而后对柳文菲说:

  “请随本王即刻彻查祥福钱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抄没官银,坐实沈贺贪墨重罪。

  惟有如此,他事后才好替范雍说话,解可能到来的攻讦之围。

  此时的他,尚不知沈贺尽屠许氏满门之事。

  因为自与沈贺分别后,他便在叶清玄的护卫下,去了聚贤庄。

  而柳世权,是知情的。

  济阴士族已通过各自渠道,将消息传入了他的耳中。

  故与萧绍瑜不同,他是震惊于范雍的胆识。

  其中,并无同情清流败类沈贺之意。

  更无萧绍瑜的担忧之处。

  至少,他不认为范雍有性命之虞。

  “小菲,随九殿下去吧,一切听九殿下的吩咐。”

  柳世权同样明白,此时欲行拦阻,恐怕为时已晚。

  萧绍瑜的亡羊补牢,确是目前的最佳应对方案。

  此外,不论朝局,仅着眼边防。

  他也不愿意,为了注定难逃一死的沈贺,而搭上骁勇善战的范雍。

  柳文菲本就聪慧过人,父亲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化,已经令她意识到了事态的紧迫。

  “众军随我来!”

  青葱玉掌,猛提缰绳。

  赤火胭脂马心有灵犀,扬蹄绝尘。

  马上驰骋的柳文菲英姿飒爽,只余俏音回荡。

  萧绍瑜在众军的簇拥之下,紧随其后而去。

  此时的他,心中为范雍捏着一把冷汗。

  根本没有心情去欣赏佳人的飒爽,一心狂催战马。

  待二人率军离去,柳世权即命法曹参军,持令晓瑜济阴诸将:

  “约束部属,不得擅离职守,不得鼓噪生事,否则军法从事!”

  辅以精悍州兵震慑,一举稳住济阴大局。

  他本人,则在中兵精锐的护卫下,驱马赶往郡衙。

  《梁书·武帝纪》载曰:

  范公雍三箭定睢陵。帝入睢陵查祥福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