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兵临城下
作者:闲话风尘      更新:2022-12-08 20:42      字数:2136
  “竟然真是你们干的,够猖狂的啊。

  当初,本王因此而受制于沈贺。近日,你们又咬着本王的钱袋子不放。

  旧怨加新仇,本王可要不客气了!”

  萧绍瑜的内心,远没有表面那般淡然。

  一个复仇兼敛财的计划,悄然筹谋。

  “九殿下,您快说句话呀!”

  见萧绍瑜迟迟不表态,刘广升催促道。

  他满脸期待地看着萧绍瑜,似乎已经触摸到了复仇的快感。

  萧绍瑜仍未动声色,明眸审视着李逸,心中想着:

  “难道东阳先生是要向本王引荐他么?”

  叶清玄是有资格单独谒见的,他没有必要与李东阳同行。

  显然,二人刚刚已经照过面了。

  也就是说,李东阳已经见过李逸了,且已得知了库银失窃案的真相。

  按理说,李东阳自行转述就是了,没有必要把他带过来。

  萧绍瑜从这个细节中,琢磨出了属下的用心。

  “李镖头,你可否将案情原委如实写下来,并签字画押?”

  萧绍瑜问道。

  若按他所言照做,可以预见下一步就要对簿公堂了。

  刘广平、陈朴固然难逃法网,李逸却也要遭受牢狱之灾。

  他愿意么?

  其实,这是萧绍瑜对他的考验。

  “想入本王的门,就要为本王的钱途不怕牺牲,你可以的吧?”

  萧绍瑜心里想着,笑看李逸。

  “李某这就写。”

  李逸答得干脆。

  见李逸同意了,刘广升大喜过望,朝萧绍瑜笑而拱手:

  “九殿下又破了一桩大案,老夫恭喜了!”

  其实,他恭喜的是萧绍瑜又要发财了。

  “同喜、同喜。”

  萧绍瑜笑着回应,心里却是想着:

  “少来这套,老刘啊,你也赚了。”

  刘广升完全可以借机施压刘广平,把失去的家主之位再夺回来。

  萧绍瑜明眸雪亮,洞若观火。

  突然,一道突兀而雄浑的声音传来。

  “殿下,北朝大军已兵临城下!”

  闻言,萧绍瑜的心脏剧烈地收缩了一下。

  他猛然抬首循声望去,见来人正是范氏父子三人。

  身材雄健的范雍,走在前面。

  此时的他,已是戎装在身,面容之冷峻异乎寻常。

  相随身后的范氏兄弟,则给人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那是对沙场建功的渴望,当真虎父无犬子。

  “范太守,北军领兵之将为谁?领兵几何?”

  李东阳清癯面容中挂满凝重,他沉声问道。

  他是经历过南梁与北朝的战争的,对北朝的情况远比萧绍瑜要了解得多。

  通过确认领兵将领及所部多寡,他大致能判断出战事的规模。

  “前将军杨彦超!兵力至少在五万以上!”

  范雍的回应掷地有声。

  他神色间的凝重,远甚于李东阳。

  毕竟是曾经沙场交锋的宿敌,他更知杨彦超之深浅。

  闻言,李东阳清癯面容为之色变,陷入沉默。

  对于一向持重从容的他来说,这是极为少见的。

  “东阳先生?”

  萧绍瑜轻声呼唤。

  李东阳回过神,以前所未有的凝重语气,说道:

  “殿下有所不知,杨彦超乃北朝悍将,骁勇异常。

  其于我朝军中罕逢敌手,大敌无疑。”

  此言一出,萧绍瑜登时连吸冷气,心中狂呼:

  “就不能等本王返京再打么,老杨啊,有失厚道了啊。”

  此刻,中兵初建,兵力未雄。

  于他而言,确实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

  世事难料,他走向战争的脚步提前了。

  此外,南北交战的那些年他还小,故对北将强弱极为陌生。

  然谨慎如李东阳,竟称杨彦超“罕逢敌手”。

  萧绍瑜立刻意识到了局势之危急。

  “按北朝的用兵习惯,杨彦超所到之处,其后统军为帅者必是镇南将军元沐。

  而元沐帐下,控弦不下二十万!”

  李东阳大胆断言,无异于又抛出一颗重磅炸弹。

  然而还没有完,他继续说道:

  “殿下,若下官所料不差,南北国战已然重启!

  睢陵正处风口浪尖,已是万分凶险!”

  至此,变色的就不只是萧绍瑜一人了。

  堂中温度骤降,诸人表情近乎冻结。

  萧绍瑜的震惊,是因为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遭遇战争。

  偏偏还是南北国战,这等影响国祚的大战。

  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刘广升的惊慌,则是出于恐惧。

  他知道战火一起,究竟意味着什么。

  累世家资将有一朝洗掠之危,他曾经是经历过的。

  兴奋、渴望沙场建功者,亦有之。

  范氏兄弟,渴望重振范氏荣光,眼前的大战正是其心所向。

  除了他们,首当其冲者,便是叶清玄。

  多少个午夜,梦回吹角连营。

  他平生最大的心愿,便是男儿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此刻,他蒙萧绍瑜擢拔,已然有了效命沙场的资格。

  能否夙愿得偿,试问雪月银枪,何将可挡!

  “如今城防是何人在主持?”

  萧绍瑜迅速恢复了镇定,急问。

  他清楚,惊慌、恐惧、软弱是于事无补的,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拿出勇气。

  战事已起,敌人是不会自己退却的。

  守住睢陵乃当务之急,主持城防之人更是重中之重。

  同时,他清澈的目光锁定了范雍。

  “按我朝惯例,若战时太守出缺或是出了意外,则由郡丞接管防务。”

  范雍言下之意,主持防务的是陈朴。

  “完了!”

  刘广升大声惊呼。

  他的脸色瞬间惨白,恐惧莫名。

  济阴军务原本由沈贺一人把持,陈朴鲜有涉足。

  比之不甚知兵的沈贺,陈朴就是军事小白。

  由他主持睢陵防务,这不是玩火,而是玩命。

  问题是,像睢陵这样的边防要地,朝廷为何不任命一个通晓军事的太守呢?

  “党争误国啊。”

  萧绍瑜心中清楚,这必然是党争的恶果。

  当初,不善战阵的沈贺,是如何登上济阴太守之位的。

  彼时,还是太子驾前红人的刘广升,对内幕知道得一清二楚。

  本质上,这是太子与梁帝博弈的结果。

  太子的初衷,在于觊觎北徐州的兵权与富庶。

  钟离郡乃州治所在,他争不过柳世权。

  新昌郡又握在范雍的手中,他不敢去争。

  故北徐三郡惟济阴郡,他可以争上一争。

  济阴郡东临南兖州,处于北徐、南兖两大边州交界之地。

  若遇战事,不愁援军。

  正是基于此,几经博弈后,梁帝才勉强同意了太子所请。

  最终,将济阴太守授予了不甚知兵的沈贺。

  《梁书·武帝纪》载曰:

  魏国前将军杨彦超,兵临睢陵,帝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