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歼虏先锋
作者:闲话风尘      更新:2022-12-13 12:47      字数:2032
  四城之外鼓声大作,骤惊天阙。

  霎时间,犹如闷雷滚滚,恰似春雨倾盆。

  在战鼓助威声中,全副武装、养精蓄锐已久的北军骁将悍卒,犹如猛虎扑向貌似孱弱的睢陵城。

  “不能再拖下去了!”

  萧绍瑜凝望着,南城内尚在继续的歼灭战。

  他跨上战马,拔出英华剑,当机立断:

  “叶参军,分出一队中兵,随本王出战!”

  音落,一骑已绝尘,他毅然冲向南城。

  “范彰,你率第二队继续抛石,一刻也不许停!

  范进,你率第一队随本参军护卫王驾!”

  叶清玄不敢怠慢,他稍作布置,便率一队中兵急追萧绍瑜而去。

  百余米的距离,不过数个呼吸。

  金甲威武的萧绍瑜,马至剑挥,奋勇加入战团。

  “众将士,随本王歼虏!”

  他不惧暴露自己的身份,成为众矢之的。

  只为振奋士气,从速荡平顽虏。

  马蹄怒踏,英华凌厉。

  一人一马一剑,当者披靡。

  转瞬间,他已杀至北军中心,正在上演着中心开花。

  “冲锋!”

  叶清玄挥舞着雪月银枪,纵马而来,从旁护驾。

  银枪攻势如潮,破虏如摧枯拉朽。

  范进督本队中兵,紧随其后,群槊共舞,奋勇杀虏。

  五十中兵,人人亢奋,战意高昂。

  负隅顽抗的北军,被这队人马的惊人气势,压垮了最后的心理防线。

  乱象升华,已然崩溃。

  “歼虏!”

  身处阵中的薛子都,一声大喝。

  他身先重骑,再次发起突击。

  与所有参与围歼的梁军将士一样,萧绍瑜的出战,已令他热血沸腾。

  “追随九殿下!”

  两翼梁军兵卒,呐喊着鼓足余勇,加紧围攻。

  辨鼓声而知北军发起了总攻,范雍未现惊慌,镇定依旧。

  仅凭战阵经验的丰富,怕是还不足以令他如此有恃无恐。

  难道他要动用追云骑这张王牌了么?

  “杨彦超,等不及了么?本将也给你准备了惊喜。”

  当蛰伏已久的三支北军杀至城下,范雍的底牌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突然,城头惊现众多守军。

  一时间火光大盛,如雨火箭倾泻而下。

  滚木擂石,愤怒地朝攻城北军砸去。

  令轻敌的他们措手不及,瞬间付出巨大伤亡,攻势顿时受挫。

  他们志在必得的信心,也被守株待兔的梁军,无情地蹂躏致残。

  范雍没有增援,他也没有兵力去增援。

  这批突然冒出来的梁军,是从灾民中招募的青壮,作为应对突变的补充兵力。

  他们正在范伯勋的率领下,奋勇守护家园。

  萧绍瑜除贪官、赈灾民积累起的人望,在此关键时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为他们都是响应萧绍瑜的号召而来。

  然而萧绍瑜所作的准备,还不止于此。

  城中士族态度暧昧,萧绍瑜又将刘广平扣押了,他不得不多加提防。

  若士族骤然发难,与北军里应外合,战局必将直转急下。

  须知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破的。

  福威镖局的镖师、趟子手,因此被组织起来了。

  李逸正带领着他们,在城内巡逻警戒,维持秩序。

  镖师有着扎实的武艺底子,趟子手也粗通武艺,都是吃江湖饭的。

  论起打斗,单兵能力远比普通青壮要强上许多。

  又兼常年走镖,少不得要应对突发情况,彼此之间的配合也更默契。

  到了危急时刻,他们就是一支有力援兵,完全可以起到救火队的作用。

  此外,灾民中上了年岁的男丁,被组织起来往城头运送物资。

  同时,负责运送伤员下城。

  妇女则应下了生火造饭、包扎伤兵的差事。

  可以说,睢陵城内亲萧绍瑜的力量,都被有效组织起来了。

  尚在观望者,除了诸士族,还有未受萧绍瑜恩惠的普通百姓。

  要想将这两股力量用于守城,萧绍瑜估计,至少要先打赢子夜之战。

  正是因为准备充分,杨彦超的四面合围,并没有达到他预想中的奇效。

  有的只是期望落空,军心受挫。

  此时,双方手段尽出。

  接下来比拼的,就是彼此的韧性,看谁最先坚持不住。

  在焦灼的攻城战中,时间显得是那样的漫长。

  分分秒秒地流逝,似蜗牛爬行。

  两军将士都有种奇妙的感觉,仿佛时间是静止不动的。

  打退了一波又一波的北军攻势,梁军兵力不济的劣势再次显现。

  四城防御,都出现了松动的迹象。

  付出近万伤亡的北军,犹如嗜血的苍狼,发现了猎物流血的伤口。

  他们朝着薄弱处,立即发动了新一轮的猛攻。

  战局再次恶化,危局再现。

  “万胜!”

  突然,萧绍瑜振臂高呼。

  所有参与围歼战的梁军将士,同声呐喊狂呼,气震山河。

  他们的眸中,闪耀着激动的泪花。

  因为他们取得了突破性战果,全歼城内北军先锋!

  睢陵城内,已无战事。

  “九郎,太及时了!”

  范雍虎目放光,心中感慨万千。

  他当即下令:

  “传本将令,着栾云、钟山、薛槐督本营人马,即刻增援东、西、北三城,不得有误!”

  三支新胜之师,没有任何休整时间,他们必须即刻投入战斗。

  有了士气高昂的援兵加入,四城防御再次归于稳固。

  岌岌可危的战局,转危为安。

  城头守军,力不能支者有了喘息之机。

  伤者可以运送下城,包扎伤口,稳定伤势。

  他们将是下一次危机出现时,力挽狂澜的援兵。

  时间一如既往地,缓慢流逝。

  久攻不克,已令杨彦超愈发焦躁难耐。

  感受到主人的不安,胯下坐骑响鼻不断、马蹄刨地。

  鏖战多时的北军将士,也现出了深深的疲倦之态。

  受到大量伤亡的影响,他们的眼中已然蒙上了死亡的阴霾。

  锐意已失,军心动摇。

  随之,攻势明显减弱,不复初战之时的凌厉。

  时间不知不觉中,来到了黎明前最后的黑暗,夜色如墨。

  鏖战一夜的南北两军将士,皆至强弩之末。

  他们在比拼的,是最后的毅力。

  无疑,这是最危险的时刻,胜负已在一念之间。

  《梁书·武帝纪》载曰:

  帝亲冒矢石,歼魏先锋,再缓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