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 国有奸臣,当起兵
作者:死透咸鱼      更新:2022-12-08 23:20      字数:2170
  “殿下,是臣出言不逊了!”

  “只不过这新君继位后,身边充斥着乱臣贼子。”

  “要不是他们日夜进谗言,当今天子也不会受蒙蔽,进而大肆屠戮宗亲,导致骨肉相残!”

  姚广孝怎么可能不知道朱棣的心思?

  朱棣这是属于又要当婊子,还想立牌坊。

  “父王,儿臣罪该万死!”

  “儿臣大逆不道,请父王将我交给朝廷处置!”

  “只不过在临死之前,儿臣有一事不吐不快。”

  “太祖高皇帝分封诸王,是为了让诸王成为大明藩篱,是为了巩固京师。”

  “如今天子身边尽是奸人当道,父王当起兵清君侧!”

  “难不成父王忘了太祖高皇帝在《皇明祖训》中说过的,“朝中若有奸臣作乱,各地藩王尽可领兵进京,勤王除奸,确保大明江山,传之千秋万世”了吗?”

  朱高煦是真的想被建文帝咔嚓吗?

  他这是在用苦肉计,也是在以退为进!

  而搬出了朱元璋,这就是为了给朱棣的起兵造反,争取一个最好的理由。

  祖宗之法不可废!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会给他孙子建文帝,埋下这么大一个坑,朱高煦其实也有过思考。

  想当初,朱元璋设立藩王制度的时候,很多大臣都有提出来过反对意见。

  原因无他,大臣们只是担心会有藩王作乱,进而危及皇权。

  但是朱元璋却不是这么想的。

  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并不是豪门世家出身,大明皇族有着先天性的营养不良。

  纵观历朝历代,权臣、奸臣当道之时,皇权必然会受到威胁,严重时就会亡国。

  东晋衣冠南渡后,皇族人才凋零,权力一直被王、谢等世家把持。

  东晋皇帝,不过只是一个傀儡。

  正是因为有了前车之鉴,所以朱元璋才不管不顾的大肆分封诸王。

  朱元璋这是希望,通过加强皇族藩王的实权,来牵制朝中大臣们,来辅助皇帝,防止有奸臣乱国。

  退一万步说,就算有藩王谋反成功,坐天下的还是他朱元璋的子孙,朱元璋还是会以太祖高皇帝的身份,坐享太庙祭祀。

  朱元璋是一个开国皇帝,在皇权的掌握上,他认为他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

  想朱元璋的洪武一朝,多少骄兵悍将、文武大臣,最后都栽到了朱元璋手里,连一个起兵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胡惟庸、蓝玉,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是这份对于朝政的绝对控制力,让朱元璋无比自信,让他觉得自己不会有出错的时候。

  可是朱元璋做梦都没有想到,他辛辛苦苦制定的规矩,却被朱棣给利用了。

  “罢了!”

  “起来说话吧!”

  看着面前低头垂眉的姚广孝和朱高煦,朱棣的语气软了下来。

  朱棣可不是忠心于建文帝,他也没打算做一个“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好臣子。

  朱棣这是在演戏。

  要是朱棣真的是个大大的忠臣,他就不会只是在这里声色俱厉,而是该马上把姚广孝和朱高煦绑了后送往南京。

  “太祖遗训,孤不敢忘!”

  “为了大明江山社稷,孤也只能起兵!”

  “只是如今朝中奸佞小人众多,我们起兵清君侧之事,必须小心谨慎才是。”

  “要不然,只怕我们还没有出得了这北平城,就让那些乱臣贼子们先发制人了。”

  “孤不愿做那诸葛武侯,更不愿出师未捷身先死!”

  朱棣觉得自己演戏已经演得差不多了,所以他露出了坚毅果断的真实面目出来。

  换做后世的话来说,朱棣不装了。

  “臣,愿追随殿下!”

  在场众人都是燕王府嫡系,他们当然知道朱棣的图谋。

  要是朱棣没有谋反之心,那么他秘密打造兵器干嘛?

  而作为朱棣武将心腹第一人的丘福,第一个挺身而出,对着朱棣就是表忠心。

  丘福是凤阳人,也就是朱元璋的老乡。

  他出身于行伍之中,一直都是在朱棣手下为将,因战功被封为燕山中护卫千户。

  “臣,愿追随殿下!”

  在丘福过后,就是张玉了。

  张玉河南开封人,原为元朝枢密知院,后投降明朝,累功至燕山左护卫指挥佥事。

  “臣,愿追随殿下!”

  然后,就是朱能。

  朱能,南直隶怀远人,为燕山左护卫副千户。

  “臣等,愿追随殿下!”

  接着,就是朱棣一众亲信将领的表态追随。

  “好!”

  “今后,孤当与诸位同甘共苦!”

  见到人心可用,朱棣也不再拖泥带水。

  所谓同甘共苦,就是许诺事成之后,大家一起富贵荣华。

  毕竟起兵造反,弄不好可是要掉脑袋的,没有天大的好处,谁会愿意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

  “诸位,还请秘密行事!”

  朱棣对着一众武将就是一拜。

  今天,能够进入燕王府的,都是朱棣亲信旧部,而且这些人还都是朱棣的燕王护卫。

  朱棣在被册封为燕王后,他父亲朱元璋给他一万五千士兵当护卫。

  而且在朱元璋的主持下,朱棣的一万五千护卫,被分成了三卫。

  燕山中护卫,燕山左护卫,燕山右护卫。

  唐云,陈志,邱福,孟善,陈珪,张玉,张兴,朱能,李浚,陈寿,谭渊,徐祥王真……

  这些人,就是朱棣的靖难功臣。

  ……

  在让一众武将下去准备后,朱棣只留下了姚广孝和朱高煦三兄弟。

  “建文小儿不足为惧!”

  “只是朝中还有一些老将,他们才是孤所担心的。”

  其实朱棣对于起兵,并没有太多信心,这只是他在被逼无奈后的不得已而为之。

  以区区一个燕地对抗整个朝廷,朱棣还没有狂妄自大到那种地步。

  更何况朱棣的三卫被朝廷抽调了不少,如今他只能调动不足千人。

  以千人敌对百万大军,朱棣觉得这就是以卵击石。

  “殿下,不必多虑!”

  “当年太祖皇帝为了给建文帝登基铺路,可是对于那些开国元勋武将们大肆屠戮过。”

  “若是有蓝玉等人在,我们确实不能匹敌。”

  “只是如今大明武将凋落,试问又有几人是殿下的对手?”

  姚广孝这一辈子,不是在撺掇朱棣造反,就是在撺掇朱棣造反的路上。

  为了让朱棣下决心造反,姚广孝可是用尽了心思。

  当初和朱棣一见面,姚广孝就说朱棣有帝王之气。

  后来,姚广孝又引荐几个术士给朱棣,这些术士也说朱棣面相富贵,不止于一个藩王。

  现在姚广孝夸朱棣天下无敌,就是为了增加朱棣的信心,就是为了促成朱棣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