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大日帝国的历史
作者:追风筝的小红帽      更新:2022-12-09 00:21      字数:2091
  创造时,思维能飞快地发散,想到新点子;演算时,思维也能快速集中,纠正错误。

  那样的场所居然也实际存在于这里,且如此轻易地被他找到了,对此他还不能完全信以为真。

  他闭目合眼,大口吸气,于是它像绵软的云絮驻留他的心间。

  这种感觉妙不可言。

  他用手心慢慢抚摸着套着奶油色外罩的沙发,之后站起身来,在纯白色的地毯上来回踱步。

  他拉了拉开窗关窗用的旧拉杆,一幅一幅看墙上挂的画。

  最后重新坐回沙发,开始接着看书,把注意力集中在书上。

  时间流逝着,又恍若静止着。

  不知不觉间,时针指向5点,晚冬的残阳撒下了余晖,柯学已将全套的《世界简史》快速浏览了一遍。

  书的前半段和前世大差不差,真正有差别的是从古代史的末期,接近近代史的时期开始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在大日帝国封建社会内部资产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形成。与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利益相适应,大日帝国文化也出现了新的运动。

  它的主要内容就是反对中世纪的神学世界观,摆脱教会对人们的思想束缚,冲破各种神学的和经院哲学的传统教条。

  这个以文艺复兴命名的运动开创了大日帝国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由于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理论成为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重要精神支柱,而天文学的发展却越来越多地揭示了这个理论的荒谬,于是天文学就成为冲破神学束缚的一个突破口。

  文艺复兴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打破地心说理论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而这个理论体系的打破又给予宗教神学以沉重的打击,使文艺复兴运动更具有实际内容,天文学也因此首先进人近代科学的大门。

  如果按照前世的发展,确实如此。

  但这个世界没有哥白尼。

  而没有了哥白尼之后,纵然诸多科学家都对漏洞百出的地心说表示怀疑,但没有一个人敢于第一个真正地打破这个体系。

  毕竟“枪打出头鸟”,纵然大家都知道必须要打破这个理论体系,但也没有人敢于牺牲自己第一个站出来。

  而地心说没有被打破,也就意味着神学的束缚还没有被冲破。

  也就导致了除了科学家以外,绝大部分平民还处于神学的影响下,教会也得以继续存在。

  在这样的情况下过了数十年后,新一代科学家出生了,近代的舞台也逐渐拉开了帷幕。

  之前迪安阿姨说过:近代史是从牛顿等科学家掀起反对教会、弘扬科学的浪潮时期开始的。

  不过书中的描述更加具体:“科学战争”的爆发拉开了近代史的序幕。

  所谓“科学战争”并非是一场两方对攻的战争,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这场战争,众多科学家配合政治家在暗地里谋划数年。

  明面上他们成为了具有威望的科学家,深受民众的信任。

  而暗中则不断宣传“地心说”的错误,潜移默化地让人民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新历前三十三年春,“科学战争”爆发了。

  首先是众多科学家同时在各大城市进行宣讲,公开阐述“地心说”与事实相悖之处。

  通过民众对科学家身份的信任与深埋心中的怀疑,推动了思想的解放,激化了与教会之间的矛盾。

  随后,各个城市的人民在有意识地引导下纷纷开始暴动、起义。

  因暴动人数过多,且教会方内部各方掣肘,武装力量又太过懒散,最终不得已进行谈判。

  新历前三十二年末,谈判结束,历时近两年的“科学战争”落下了帷幕。

  而谈判的结果无非就是收回一部分教会的权力,同时默许真正的科学发展等等。

  在那之后,科学家与教会之间不断进行着摩擦。

  随着时间越拖越久,“科学至上”的理念也越发深入人心,人民与教会之间的矛盾也就越发的尖锐。

  终于,在新历前一年末,教会的时代落下了帷幕。

  这是一场斗争,只有对陈旧的思想进行批判才能取得公众的承认,所以这也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通过这场革命,人们摆脱了对神学和古代经典的权威的迷信,以事实作为知识的来源,靠实践判断理论的真伪。

  因此,牛顿在“科学战争”初期发表的论述日心体系的代表作《天体运行论》,就成了“自然科学的独立宜言”。

  ……

  新历一年一月一日,新的大日帝国成立,同名,但与之前完全不同。

  教会在大日帝国转变为了没有实权的宗教性质,新的大日帝国也提出了“宗教自由”的方针。

  只不过在这之后,由于“科学至上”理念太过深入人心,只有一小部分人还在信仰宗教。

  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小部分人也已经老的老、死的死,教会在宗教意义上也是名存实亡了。

  而新的大日帝国以“科学至上”为建国方针,设立大日帝国科学院作为权力机关与科研中心,管辖各地方的科学家协会。

  同时推动教育发展,采取了设立学校、普及语言和文字等措施,直到今天已经卓有成效。

  在经济发展上瓦尔纳周边的西部地区已经较为发达,而其他区域,如柯学此时所在的小城,还较为落后。

  看了一下午的书,柯学的脑袋也是隐隐发胀。

  他轻舒一口气,合上书,闭上了眼睛。右手扶着额头,同时用大拇指和无名指轻轻揉搓着两边太阳穴。

  过了一会,柯学站起身来,将书籍堆成一堆,抱回楼下一一归位。

  走出藏书楼后柯学没有叫上艾拉,而是走出庄园,来到了庄园外的那座小山坡上。

  阵阵微风带着丝丝寒意拂过柯学疲倦的面颊,抚平了柯学轻皱的眉头。

  他静静地站着,静静地看着眼前摇曳着的碧波,静静地看着碧波中伫立着的庄园,静静地看着远处的太阳,感受着它的西沉,感受着微风的触感,感受着时间的流逝。

  ……

  太阳西沉,月亮升起,昼夜更替。

  柯学与艾拉告别后就回了家。

  到家后,升起炉火,烤了面包,收好衣服,上床睡觉。

  嗯,差点忘了。

  每日宣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