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夜放花千树
作者:树下小酒馆      更新:2023-01-02 05:35      字数:2336
  正月十五,南镇迎来前所未见的璀璨集市,镇委大院是远远容不下的,向外延出来一块巨大的场地。镇委购置了一大批树形支架供企业用来展示,白日看去像一片苗圃也似的。

  这是一场准备期长达三个月的盛会,镇委给所有企业下发了手册,除了各类约束条款,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指示,那便是企业不能拿一件“吉祥物”来参比,灯会上的每一盏灯都必须要保证市场流通和规模性量产。

  而在这场灯会不远处的迎华街,一座四层高楼矗立着,高达八米的层高,让它成为那里最醒目的建筑,也许它将成为南镇灯饰的圣堂。

  寻常百姓只当这是一场盛大的灯会,佳节游赏的巨量人潮奔涌而来,灯火照亮夜空,一棵棵火树千姿百态,让人们大饱眼福。

  华鹰瓷灯,件件都像工艺品,荷塘月色入青花、飞鸟蝴蝶薄胎瓶,家里放着这一盏灯的地方,一定是主人最偏爱的空间。以镂空瓷艺做吊灯,华鹰更是南镇的独一档。一般企业以灯的某种形态或意涵开辟系列,而华鹰则以陶艺、铜制、玻璃开辟出三大细分领域,这个南镇灯饰界的扛把子,无人敢有微词。

  开煌的木质灯、世运的羊皮灯,都让人大呼惊奇。此外还有一处流光溢彩同样引人入胜,那是一个叫东来的灯饰厂,他家的产品极有个性,落入灯群中非常惹眼。原来一盏灯的流线可以如此飘逸、色彩能够这般跳跃,这正是宁城灯饰的代表性风格。

  一时间,百家千店争奇斗艳,有雷同者,更有出挑者。直到遇见这个时刻,人们才霍然发觉南镇真正变了,无工不富,在此带动下的南镇未来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

  苏清石把屏风系列的五盏灯都带了过来,灯头透过灯罩,发散出黄白的光,把玻璃刻绘衬得更加精雅。而堂烨灯饰就在雷石的斜对面,那带给人的,就是完全另一种赏心悦目了。

  图腾式的线条与图案,颇为雄浑的铜锡肌理,金灿灿美轮美奂,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宫廷与殿堂。

  在看到这般煌烨的组合时,苏清石在内心称赞,对任何一种灯有追求极致的志向,都是非常让人钦佩的事。起初,孟堂举并不看苏清石这边,但他无时不注意着来往的人潮,他发现人们驻足于雷石灯前的时间,并不比自己这里短。

  灯饰实在太多了,人们根本看不过来,正因如此,从驻足的时间便可以瞧出人们对一盏灯的中意度。

  那些拥有投票权的人也走在灯会各处,当闵松岳一行人走在雷石和堂烨的中间过道上,左右看看带给人一种无比奇妙的感觉,就像一道早餐虾饺和一盘晚餐酱肉。

  闵松岳喜形于色,他最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景象,南镇需要无数的优质品类、一件件拳头产品满足各种客群的胃口。金章二字不仅是企业的荣耀,它们还代替南镇对外来人说的话,今夜的光火只是一时,南镇的去路漫长无期。

  但这毕竟是一场评比,只说这两家,只说个人性情,闵松岳更愿意在雷石灯饰那里多看一看。很简单,因为堂烨那边一眼望去尽收眼底,追求奢华典雅的人可谓一眼入心。反观雷石这边,多了许多让人品上一品的空间。

  从这些图景上,闵松岳看到了素馨,曾几何时,中江花市指的就是素馨花市。他还看到了菩提树的掠影和若隐若现的庙门,那是一个中江人、南镇人所能感受到最舒恰的意境和意趣。

  有些东西可以一看再看,内敛与留白,带给人一种内里的翻新,不太具象反而能寻味具象,不知不觉间,闵松岳也被指引到几分禅意的思量。从前听人说万物皆可入灯,他觉得只是一句放之皆准的大道理,此刻看来有心有为的灯饰人,确有他意想不到的魔力。

  没有高声的评价,也没有尽写脸上的赞许,但苏清石再一次让他惊艳,耀耀的灯火之后,让人有涓涓细流般的感受,他相信不仅自己如此。

  这一场灯会让人们看足了热闹,企业之间也心怀三六九等抢个档位,但是镇上的很多企业已经出现了新的焦虑。

  当下的热势,掩不住未来的风雨,相比告诉南镇人我们有好货,更重要的是让这道名声传之四海。

  这种焦虑并非凭空而来,就在人们等待着金章名额的时候,一道消息随着人们的震惊响彻业界。

  中江在今年将有几座大酒店落成,对这些高规格酒店的供应,是一家灯饰厂可以写进履历年表的亮眼项目。正常来说,灯饰的供应商跑不了南镇,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一头猛兽浩然来袭!

  来者,东江灯饰!

  三月时,东江灯饰将在中江开启为期一个月的灯饰展,也就是说他们要在南镇最咫尺的地盘上,抢占最高端的供应。

  南镇业界一片哗然,然而这哗然过后,多是长久的沉默。甚至许多人又感叹起时运来,你东江要往外走没人拦着,但为何偏偏瞄着一个小小的南镇?

  这般思量听不到一点抗争的意味,并非南镇灯饰人没有斗志,实乃东江这个庞然大物让人惹不起。

  缘何这突然起势的东江,比佛江、宁城、温岭更可怕?

  因为它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样,南镇这些地方尽争朝夕的时候,人家早已如日中天,只在于它是否醒来。

  七十年代以前,世界灯饰的中心在意大利、西班牙,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出现了灯饰产业开始向亚洲转移的潮流。七十年代末,欧洲灯饰基地的产量规模越来越显乏力,取而代之的是,港台出现了大规模的灯饰产业群。

  只不过在那个时候,港台灯饰的产品主要还是出口欧美,但随着改革开放局面愈盛,依然是劳动力的缘故,港台的灯饰产地开始向内地转移,东江便是他们的首选地。

  东江灯饰就此风生水起,但他们与国内企业形同陌路,东江有国外的技术、专利支持,产品上不是国内这些蛮生企业所能比,而且有些产品的价格也不是国内所能接受,所以他们还是以出口为主。

  那时的东江灯饰是很瞧不上国内厂商的,甚至到了人们要看东江灯饰,得去港台的灯饰博览会才能“一睹芳容”的地步。然而国内灯饰遍地开花肉眼可见,东江灯饰在产品上的优势也渐被蚕食,这时他们才发现,如果东江不争国内市场,那么自身的市场也是守不住的。

  所以用“东江觉醒”来形容并不贴切,准确地说,应该是东江北望!

  吸顶灯的教训历历在目,跟风附势至今还在舔舐伤口,如果南镇灯商不能拉出一支具有竞争力的队伍,那么只会趟垄沟而不会见收成。

  连东江都要汇入竞争大潮了,南镇灯饰人也该有自己的觉醒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