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赶尸族
作者:风入杏林      更新:2022-12-09 05:28      字数:2615
  仿似做了一个冗长而不愿醒来的梦。

  当魏尘悠悠醒转,已经是万籁俱寂的深夜了。

  睁开迷惘的双眼,火光明灭之中,就见身旁坐着一个面色苍白脸颊修长的中年人,头戴道巾,身穿及地的黑色道袍。

  “醒了?”

  那人见状轻声问了一句。

  “既然醒了,那我们应该可以赶路了吧,师兄?”

  说着话,就有一个同样面色惨白的青年从一旁的火堆中探过头来。

  “是啊,师兄,此处阴煞很重颇不太平……我们已经在此耽误太多时间!”

  另一个面色苍白长相方正的青年也围拢过来插话道。

  几人均是长得牛高马大身体壮实,一率苍白的脸配着漆黑的道袍,在暗夜之中非常扎眼,让人无端心生恐慌。

  “好,大家都收拾一下,我们马上出发。”

  面对着同伴的一致催促,魏尘身旁的中年人转过头去轻声吩咐道。

  “小子,既然老天爷都没收你,就该好好活着。

  这人世间,没有过不去的坎。”

  见魏尘默然不语,离开之前,他好心开导道。

  说着站起身来,扬起手中的古怪铜铃,就待带领众人离开。

  没有死?

  眼神空洞的魏尘摇头苦笑,丝毫没有重生的喜悦。

  “谢谢诸位的救命之恩!”

  想活不想活是另外一说。但既然人家出手救了自己,于情于理也得说声感谢。

  “此处乃至阴养尸之地,聚集着驱之不散的之气,加之日间有人新丧吸引了阴魂,而今子时将至,而庙内喜神香火已断,只怕迟则生变……

  实在不宜久留,还请速速离开。”

  领头脸长的道人再次良言相劝。

  正说着,黑白交织的双眼陡然一阵翻转,突然右手一抖,一张符篆应势而出,朝着大门直直飞去。

  “喵”

  空荡荡的虚空之中,竟然响起一声野猫的哀鸣。

  继而就有一股无比诡异的寒意丝丝沁来,教人毛骨悚然。

  “邪祟已至,大家速速离开!”

  那道人似能看见常人不能看见的存在似的,急急取出腰间的桃木剑,虚空划出一张张符篆,继而剑尖朝前,刹那间燃出一道青蓝的火焰。

  其余四人见状,亦是如临大敌,各各取出系于腰间的一挂古旧铜钱,大把大把的符纸积于掌心。

  “丹朱口神,吐秽除氛……”

  领头之人一边轻声快速吟诵,一边度着方步前行,其余四人则一个个凝神屏气齐步跟上。

  那一刻,

  整个破庙的气氛真是有说不出的诡异,就连虚无的空气中仿似都被某些神秘的存在完全占据,让人不寒而栗,神思恍惚间几欲出现幻听幻视……

  很快的,目不斜视的五人就次第走出了破庙。

  空荡荡的庙堂之中,就只剩下了万念俱灰的魏尘。

  按理来说,如此诡异的氛围之下,年仅十一岁的他无疑远较五人更加惶恐才是。

  但他一连遇到两次歹人,每次都庶几性命不保……对于人类的恐惧已经较之邪祟犹有过之。

  死便死吧,又有什么要紧?说不定还可以早日见到九泉之下的娘亲!

  如此想着,魏尘干脆摆烂,顺势躺倒在地,静静合上了眼睛……

  恍惚间,

  周围响起一阵窃窃之声,仿似有千万人正聚集在他耳边商谈着什么恐怖的秘密;但当他侧耳细听,却又声响全无。四周寂静如一座死城!

  待一合上眼,很快的,那窃窃之声便变得嘈杂刺耳乱人心志,如乱雨打窗惹人心烦……

  “不好!那个小孩……”

  陡然间,带头离去的那个道人猛然一声惊呼,就有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而近。

  “适才出门,你们怎么就没有将他带出?”

  道长的语气明显带着责备。

  “不是,师兄,如此至阴之地,我们自顾尚且不暇,而今好不容易走出,您还惦记着那个小孩?

  再说了,他有手有脚……”

  其中一人不解辩解道。

  “老三慎言,难不成忘了我们赶尸族的宗旨?

  岂可见死不救?”

  领头道人义正词严批评道。

  “若真如此绝情,那我们还如何赶得动尸驱得动鬼?”

  说着,急促的脚步声已经进了庙内。

  “群鬼退避!急急如律令!”

  那道人急急说着,手中桃木剑再次虚空划出一道道符咒朝着魏尘身体上空飞去。

  如此诡谲之地,人皆避之唯恐不及而他却半道折返……

  如此一来,魏尘再也不能装聋作哑,猛然睁开了双眼。

  而就在他不自知的情况下,一道金光自眉间印堂穴迸射而出。

  四周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那些虚空中的窃窃私语刹那齐齐噤声,消失于无形。

  紧接着,

  在如此晚春时节,漫山遍野竟然响起一片匪夷所思的蛙鸣之声,由破庙而外,渐行渐远渐渐无穷……

  “你?”

  领头的道人不由愣在当场,继而激动万分走上前去,伸出了他强壮而有力的右手。

  “贫道云桂子,乃是苗乡一族的赶尸匠,受雇前来赶尸。

  却不知你为何落单在此,此后意欲何往?”

  自称云桂子的道人,眼神澄澈语出真诚说着。

  “我……我就是本地人。”

  魏尘无语伦次说着,却是下意识伸出手去,握住了伸向自己的那只大手。

  就冲着适才对方力排众议涉险转身,魏尘也决定暂且再相信一次人性的善良。

  一股大力传来,魏尘顿时被拉离了地面。

  “既是本地住户,那你为何带着这包裹?

  又为何晕倒在庙外的滂沱大雨之中?”

  身后一个方脸青年道士满脸不悦之色问道。

  “战火不断家园被毁,正准备外出寻找父亲……”

  说着,魏尘蓦然醒悟过来,便又突然打住,眼望众人流露出警惕神色。

  虽然已经无惧生死,但他却不想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坏人探底。

  那样的话,便是死了自己也无法原谅自己……

  “原来如此,小兄弟应该是途中适逢大雨,于是进来躲避,却遇上了贼人?”

  云桂子急忙打圆场说道。

  “你……你们,如何得知?”

  魏尘不由紧张起来,若杀人之事败露,弄得人尽皆知难保不会祸水东流引向父亲。

  “小兄弟勿用紧张,实不相瞒,贫道天生一对阴阳眼,能看到一些别人看不见的东西。

  此间之事,我已尽知,错不在你。”

  这……当真有如此玄妙?

  “而且那贼人尸身也是在下所埋,外人无从得知。尽管放心便是。”

  接着,不待魏尘解释便又自顾说道:

  “适才听闻你欲外出寻父,不知将往何处去?

  如果顺路的话不妨一起同行,也好作伴。”

  “家父已被抽调从军,在下欲往前方战场相寻。”

  眼见着自己的包裹和长刀仍在,对方显然并不觊觎这些俗物。如此一来,那就没有加害自己的理由了。

  既然人家都如此说了,自是一番好意,魏尘只好据实以告。

  “倒是真巧,我们亦是受雇前往战场赶尸,正好可以同行!”

  那道长微笑说道。

  “不是,师兄,您真要打破惯例,带上这个……外人?”

  适才开口的青年道士急急提醒道。

  “是啊,师兄,惯例一旦打破,恐……”

  另外一个年约三旬长相凶恶的青年也开口了。

  “萍水相逢即是有缘,赶尸之前一起走一遭,有何不可?”

  云桂子淡然一笑道。

  “老二、老三无须顾虑太多。

  不过前方战事吃紧,伤亡惨重而又战线绵长,小兄弟此去寻父不啻大海捞针,只怕……”

  说着,倏然住口一声轻叹。

  “尽人事听天命吧。大抵也得试上一试……”

  想起娘亲的惨死和自己经历的苦,魏尘微微咬牙说道。

  “还是小兄弟看得透彻!贫道佩服,如此斗胆邀请你一起同行,不知意下如何?”

  说着,云桂子静静等待着魏尘的答复。

  “如此,多谢了!”

  半晌之后,魏尘朝着道士深鞠一躬,终于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