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楚云飞到来
作者:飘过太平洋      更新:2022-10-31 20:14      字数:2581
  这天,晋绥军的高级军官观摩团,骑着高头大马奔行在八路军的根据地,往八路军总部去了。

  队伍当中,有一名国字脸的上校军官,个头很高身材挺拔,浓眉大眼看上去一脸正气。

  他是晋绥军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

  本来此次观摩是没有他的,但他个人强烈要求,上级还是同意了。

  楚云飞的副官孙铭上尉,对此尤为不解。在临行前还问“团长,八路军有什么好看的?

  那就是一只叫花的部队,偷袭打闷棍还行,硬对硬的碰,还真没咱们晋绥军厉害。跟他们能学到什么呢?”

  孙铭上尉的看法,其实代表了晋绥军当中的大多军官。

  别看八路军搞得百团大战有声有势的。

  但晋绥军作为拿正规编制,吃皇粮的军队,还是看不起八路。

  觉得他们还是叫花子。

  游击战,那不就是跟土匪一样,偶尔下山骚扰一下日本人,便又缩回去了。

  怪不得委员长叫他们“”呢!

  可不就是一群只会偷袭的匪类!

  “这些话,以后可千万不要说了。八路军没你说的那么不堪,还是有些能人,有些能打硬仗部队的。”

  楚云飞的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满。

  作为一个军人,要客观的看待现实。无论是友军还是对手,都要不参杂个人感情的客观看待。

  不然,迟早会吃大亏。

  八路军有没有弱的部队,有。

  但那说明不了什么,任何军队当中,有强兵就有弱旅。晋绥军当中也有不堪一击的废物点心。

  当然,也有他三五八团如此的强将强兵,成为长官最为倚重的一支力量。

  楚云飞此次前来,自然是为了观摩八路军,有什么样的强军。

  跟他三五八团差距如何?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

  新二团。

  明天就是全团的比拼了,战士们更加卖力的训练,就等着明日赢了吃猪肉了。

  李云龙和赵刚正在看四营战士的训练,此时的训练科目是投掷手榴弹。

  六十米外摆着一个竹筐,战士们手里拿着木质的模型手榴弹,正在往筐里投掷。

  投过一轮后,对面的战士捡起来,向他们这一边的筐子投掷。

  如此一来,在有限的条件下提高了训练效率。

  李云龙看得很满意,对不远处几次都投进筐里的一个战士指指点点,“那个兵叫什么,以前是干什么的?”

  四营的战士许多都是新招来的,他还不认得。

  赵刚倒是对那个长得瘦瘦高高的战士有印象,“他叫朱重三,以前是给地主家放羊的。”

  李云龙听这名字觉得耳熟,他好像听袁朗说过,明朝有个皇帝就叫朱……朱什么来着?

  “朱重八,大明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小时候是个放牛娃。”

  赵刚笑笑说“可能朱重三家里,听过朱元璋的故事,给他起了这么个名字。”

  李云龙一下就记住了叫朱重三的战士,跟皇帝的小名就差一个字,还真挺有趣。

  团部的一名通讯员小跑着到二人面前“报告团长政委,晋绥军观摩参观团的客人到了,现在正在团部休息。”

  李云龙颇感纳闷“他们不是到总部参观吗?跑到我新二团来干什么?”

  发出疑问时,他还有些恼怒。

  新二团的有些东西需要保密,是不能让晋绥军的“友军”看到的。

  譬如飞雷炮,这玩意仿制起来不难,效果还非常好。让晋绥军学了去就麻烦了。

  马上得通知炮连,让他们都藏起来。

  李云龙心思百转,旁边的赵刚问那名战士“来了几个人?”

  “两人,一个是晋绥军三五八团团长楚云飞,另一个是他的副官孙铭上尉。”

  这突然袭击搞得他们猝不及防。

  赵刚就在想要不要藏拙?

  百团大战八路军亮了一下肌肉,重庆的委员长就睡不着觉了。

  原来八路军有编制的三个师,虽然一直拿不到重庆政府给的补给,但一个月也能拿五十万法币的军饷。

  那是抗战之初,红军改编为十八集团军,北上抗日协议中的一部分。

  每月五十万法币,是个什么水平呢?

  黄埔系中央军每个师每月可领万元,杂牌军每个师每月可领到万元,大约相差三分之一左右。

  按照每月给八路军发放的总数来看,跟杂牌军的待遇基本相同。

  法币这几年不断贬值,军饷却从来没涨过一分钱。

  问题是,堪比杂牌军的军饷,也只是在抗战初期能够按时发放。到后来就各种借口不断的推诿。

  八路军发展壮大至今,更多的还是靠自己生产,自给自足。

  重庆每月四十万的法币,虽然不断的拖延推诿到不了手,可总归有个盼头。

  百团大战八路军一亮肌肉,老头子睡不着觉了,暗戳戳的给了指示,以后一毛钱法币都不能给八路军。

  晋绥军跟中央军走的很近,万一看了他们新二团的发展的那么好,把消息一往上传……重庆的老头子还不吓坏了?

  赵刚和李云龙一边往回走,一边低声的商量。

  “我看炮连,就露两门炮,其余的都得藏起来。尤其飞雷炮,更是得藏得严严实实,千万不能让他们学了去。”

  “说的对,把弹药库看好了,各营连得把一半儿的机枪都藏起来。三五八团的人没一个好东西,说不定就是打探咱们团情报的。

  友军,嘿,老子防的就是这友军!“

  赵刚本以为,把重武器藏起来,还得说服一下李云龙。可听李云龙这意思,那跟三五八团是有仇啊!

  李云龙充满怨忿的解释“当年辛口战役,就是这个三五八团守着黄河渡口。

  老子带着新一团准备渡黄河,这三五八团的团副愣是不让过,当时把我气的,差点没下令打过去。”

  赵刚心想李云龙除了最后一句话充满水分,前面的八成是真的。

  晋绥军能干得出这事来。

  跟日本人合作打八路都干得出来,干出这种事儿就不稀奇。

  阎老西跟日本人合作,那是因为日本人还给了他工厂矿山和一些企业的股份。

  “这个三五八团,他为什么不让过黄河?”赵刚问。

  总该有个理由吧!

  李云龙一提这事就来气“那个混蛋拿出了一张军政部的部队编制表,说查不到新一团的番号。

  八路军三八六旅只有七七一团和七七二团两个团,其他的军政部一概不认。

  老子当时就火了,我说新一团你不认,机关枪你认不认啊!”

  ……

  团部,袁朗正陪着两位客人说话。

  “楚团长,李团长和赵政委正在回来的路上,还请你稍等片刻,如有怠慢之处,请多多见谅。“

  “没关系,突然造访,若是要求太多那就是我的不对了。”

  楚云飞打量着袁朗,好一个英俊的小伙子,衣着极其整洁,八路军的灰军装就像是崭新的,刚做出来的。

  不像是八路军出身的泥腿子,更像是他在南京见过的高官子弟,很有一番风度。

  此人与八路这个环境太格格不入了。

  听旁人称呼他为顾问,好像并不是八路军的一员,更像是一个外来人。

  这是个充满了谜的人物,楚云飞暗自下了定论。

  “袁顾问是留过学吗?日本还是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