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英雄团荣誉称号
作者:飘过太平洋      更新:2022-10-31 20:16      字数:4710
  以坚守黄崖洞为起始,到伏击日军第九旅团为结束。

  百团大战以后,规模最浩大的一场战斗,以八路军大胜而结束。

  半个月后。

  新二团的驻地。

  各连排营的干部,都会聚于团部的大院儿,等待一件大事的宣布。

  在那之前,他们各自寒暄着。

  三营长高兴的上前给了个拥抱“哎呀,老孙,你那胳膊没事儿了?”

  “嗨,医生太大惊小怪了,就是被鬼子三八大盖钻了个眼,你看,现在已经没事儿了。”

  孙德胜还用力的拍了一下缠绕着绷带的伤臂,豪迈的表示没关系。

  三营长说“那也得好好谢谢你,没有你们骑兵连鼎力相助,我们营是要吃大亏的。你们骑兵连是好样的。”

  骑兵连的几波冲锋,将四五百鬼子完全杀散了,取得的战绩是极为傲人的。

  但也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伤亡人数近半,就剩下半个了。

  想要再恢复巅峰的时刻,又得三个月至小半年。

  四营长正拉着二营长询问“听说你们已经加装了冲锋枪,一个班一支?”

  “那是,全营的火力几乎翻番了。”二营长忍不住咧嘴笑道。

  三十只冲锋枪,对于战斗力是有一个质的提高。

  之前一营率先装备了大量冲锋枪,那战斗力,都能跟小鬼子一个大队拼一拼了。

  他现在已经憧憬,部队形成战斗力,小鬼子再遇上他们二营,会有多吃惊了。

  保准打过他们哭爹喊娘。

  四营长只有酸的份了,先不说冲锋枪数量的多寡,就是有,肯定也是他们最后装备。

  谁让他们四营战斗力最差,越差,就越没有好装备。越没有好装备,就越被比下去,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不行,回去以后,非得狠狠的操练一番,摘掉最后一名的帽子。

  张大彪正在里屋,给旅长他们端茶倒水。

  旅长亲自大驾光临,李云龙的福分还能小得了。

  六十支冲锋枪,十万发子弹,还有其他零七碎八的步枪手榴弹之类的,新二团在战场上的缴获又没了一半。

  搂草打兔子已经成习惯了。

  李云龙哭丧着脸抱怨道“旅长,能不能放我一马?”

  其他的无所谓,那六十只冲锋枪,原本是准备给三营和四营补充火力的。

  旅长吹了吹漂浮在水上的茶叶,吸溜了一口,还真是好茶叶,小日子过得比他都舒坦了。

  “怎么,你李大团长,还真的想让你的部队全部抱着机关枪,跟别人打仗?”

  李云龙说“哪有啊,这才哪儿到哪儿,一个班加一支,剩下的人还都得用步枪,差的远了。”

  言外之意,他还真想过,只是眼下条件不够。

  旅长都被吓了一跳。

  “你小子是真敢想啊!就是有那么多枪,你有那么多子弹吗?

  再说了,你们团轻重机枪和火炮的数量,已经比同等规模的小鬼子强出一大截了。

  够用了,其他的一个团,都没有你们一个连的机枪多。你给别人一点活路吧!”

  旅长实在看不下去,挖苦李云龙的贪心不足。

  若不是袁朗就在新二团,他能近水楼台先得月,那么些好东西能轮得到他李云龙?

  真是的,抠抠搜搜的跟个地主老财。

  李云龙自然不敢顶撞旅长,面上唯唯诺诺的答应,心里面可就抱怨了。

  明明说好了是来颁发荣誉,给嘉奖的。嘉奖是什么没听着,反正是先被打劫了。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旅长还想糊弄他,他早打听清楚了,丁伟和孔捷那两小子,把鬼子后面的队伍给消灭了。

  缴获了四门完好的重炮,枪支弹药物资等,数量太多,一时都没统计出个数字来。

  新二团在黄崖洞消灭的鬼子,是没有缴获到太多武器的,全被日军捡走了,现在又都落到了旅长的手里。

  那么些武器装备,都够装备几个团了,还跟他这哭穷打劫。

  ……唉,算了,谁让官大一级压死人。

  “茶叶不错,走的时候给我包两斤。“旅长是喝出味道来了,他那都是碎茶野茶,还没李云龙喝的茶好。

  “都是朋友送的,我那还有不到五斤,走的时候都给您包上。“一旁看戏的袁朗笑莹莹地说道。

  茶叶是上次在阳泉搞到的,他也没喝出什么好来,能借花献佛也是极好的。

  旅长刚才还疑惑李云龙什么时候会喝茶了,原来是这样。

  “好啊,确实是好茶,我也就不跟你客气了。“

  一起并肩作战的情分,太客气就显得生分了。

  外面的人都已经到齐了,营连排三级的干部加起来,也有七八十号人,院子里都站满了。

  李云龙和赵刚簇拥着旅长来到院儿里,干部们已经提前听到风声了,毕竟黄崖洞一战,他们新二团确实打出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嘉奖,绝对是板上钉钉的。

  只是还不确定,上级会如何嘉奖。

  “很好,只看你们的精气神,我就知道这是一支能打胜仗的部队。”旅长的目光扫过众人,以此作为开场白。

  在黄崖洞战斗中,新二团与五倍的敌人,激战八个昼夜,毙伤日军三千余人,取得了一比十的伤亡比。

  中央评价这是四零年以来,反扫荡的一次最成功的模范战斗。

  八路军总部授予负责保卫兵工厂的新二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光荣称号。

  黄崖洞保卫战打出了八路军小米加步枪的顽强作风,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

  旅长每每念完一段,院子里的干部们就还以热烈的掌声。

  中央评价,总部表彰,英雄团的光荣称号。

  别说其他干部,李云龙听了都两眼直发愣,只剩下机械的鼓掌了。

  “李团长,讲两句?”

  旅长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李云龙才算回过神来。

  迎着干部们热切的目光,他整个心都在咚咚的跳,就是在最激烈的战场上,也从未像现在这样紧张。

  荣誉太重了,就像一座沉甸甸的山压在肩膀上。

  英雄团的称号,既是荣誉也是责任。

  李云龙自豪的说,“黄崖洞我们打得不错,总部首长授予我们英雄团的称号,咱们新二团受得起。

  不过嘛,咱们也不能因此就骄傲了,要戒骄戒躁,拿出更好的成绩来,向总部首长们证明,能担得起更多的荣誉。”

  李云龙大声的问“有没有信心?”

  “有……!”

  干部们高声的回应。

  在团长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

  他们相信在未来,团长依旧会带领他们取得更多的胜利,和更多的荣誉。

  赵刚也站出来简略的说了一些,旅长没有长篇大论,他们两个也不好说太多。

  获得如此大的荣誉,接下来没得说,加餐庆祝,就当是提前过年了。

  团后勤处各种罐头一箱一箱的往出搬,猪都杀了两头。

  所有人都喜气洋洋的,连个营驻地村庄里的村民,都打听发生什么事儿了,提前过年了?

  战士们骄傲的说“我们部队打了大胜仗,狠狠的揍了小鬼子,总部说我们是英雄团呢!”

  村民耳朵有点背,可听到杀鬼子还是很高兴“杀鬼子,确实是英雄好汉。”

  团部摆了好几桌,烙大饼,猪肉炖粉条,肉罐头炒白菜。

  看上去非常简陋,可这确实是八路军平常都吃不上的好饭了。

  “来来来,让旅长给咱们讲两句。”

  饭桌上,请地位最高的人讲两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约定成俗的规矩。

  李云龙也不能免俗,把留下来吃饭的旅长,又给架起来了。

  旅长很给面,李云龙是不能夸了,但可以夸一夸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战士们。

  “今天就以水代酒,祝愿你们在以后的日子里,再接再厉!”

  端起碗喝了一口,旅长才发现了不对“怎么会是酒呢?”

  “旅长,今天大喜的日子,得喝酒啊!”李云龙端起酒碗。

  “下不为例,我先干为敬。”旅长没有继续纠结,端着碗一饮而尽,把空碗展示给众人。

  李云龙他们也都跟上,一碗酒下肚,开饭。

  饭吃到一半,电讯室的电报员,匆匆赶来叫走了旅长。

  李云龙跟赵刚对视了一眼,匆匆的扒拉完饭菜,也跟着出去。

  把电报打到他们团,一刻也不能等,显然是出了大事。

  果然,当他们两个到了电报房看到旅长时,旅长一脸的沉重,眉头紧锁,完全不像往日那个风轻云淡的旅长。

  “旅长,发生了什么事?”赵刚问道。

  旅长张了张嘴,最终用上了一个很不客气的称呼“老蒋又犯老毛病了。”

  老毛病?

  赵刚还没琢磨过味儿来,打过数次反围剿的李云龙就反应过来了。

  历史上总结此次事件用了四个字皖南事变。

  攘外必先安内,这是重庆委员长最著名的一句话了。

  在九一八事变后,委员长的南京政府对内外的基本国策,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他是怎么想的呢?

  委员长认为面临对日本和共党的两个战争,国党将受到两面夹击。

  他说“外患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严令先清内匪,再言抗日。

  声称中央现在以平定内乱为第一。

  这是“安内攘外”政策的基本依据。

  委员长明确提出,国民党政府的第一个责任是剿匪来安内,第二个责任是抗日来攘外。

  而剿共的工作,实是抗日的前提。

  安内攘外政策中的对日态度,就是“忍辱负重”,“逆来顺受”。

  南京政府所采取对日妥协政策的重要原因,是由他们的阶级特性所决定的。

  在他们看来,落后的中国,无力打败日本,“中国一切不如人”。

  委员长一再表示“不求急功于一时”,不“博一时之虚荣”。

  所以,百团大战八路军暴露出四十万军队的力量,再次挑拨了委员长敏感的神经。

  在去年的十月份,百团大战刚刚结束。

  委员长就指示何应钦、白崇禧以果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副参谋总长的名义,八陆军发出代电(即“皓电”)

  “皓电”对于兔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进行了种种攻击和诬蔑,并要求在大江南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于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

  并将50万八路军、新四军合并缩编为10万人。

  与此同时,果党当局又密令汤恩伯、李品仙、韩德勤、顾祝同等部准备向新四军进攻。

  “皓电”成为第二次的起点。

  1月4日,奉命北移的新四军军部及其所属皖南部队九千余人,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北上。

  6日在安徽泾县茂林地区,突遭果党军队七个师八万余人的包围袭击。

  新四军部队英勇奋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余人突出重围外,一部被打散,大部壮烈牺牲或被俘。

  李云龙已经在破口大骂,赵刚亦如旅长一样眉头紧锁。

  半个月前,是他们八路军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浴血奋战,消灭了五千日军。

  可转眼间,国家的正牌政府,指挥军队调转枪口,对准自己人开枪。

  如何不让人感到心寒呢!

  电报上还写了一件事,华北的果军公开投降日军,数量大概在三万人。

  原因是重庆政府,秘密的颁布了一个消极抗日,积极的方针。

  投靠日本人,不算当汉奸,也不会被清算。

  只要积极的对八路的根据地,进行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还是果党的英雄。

  在这一“曲线救国”的卖国政策下,华北战场上的果党军队,就开始消极抗日了。

  虽然他们嘴上说是为了保存实力,但实际藏着什么心,是再明显不过了。

  日本人跟果军达成默契,减少对抗的兵力投入,抽调出来的人手,就会落在对付八路军身上。

  接下来,八路军的日子要更难过了。

  “事情你们也知道了,与其唾骂敌人,不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部队的训练上,求人不如求己。”

  旅长拍了拍李云龙的肩膀,冲赵刚点了点头,立即带人折返。

  “真他娘的不是玩意。”李云龙骂骂咧咧的,赵刚不用猜都知道他骂的是谁。

  还能是谁啊?

  重庆写日记的那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