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成了倒霉鬼
作者:飘过太平洋      更新:2022-10-31 20:18      字数:4666
  “排长,凭什么他们每个人拿上百颗子弹,而我们一个人才发二十颗?”

  发出质疑的新兵蛋子叫张胜奎,年龄不大气性不小,眼里充满了委屈,他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

  他刚入伍仅仅一个星期,连指导员告诉他,八路军的部队是官兵平等的,谁也不能欺负谁。

  那凭什么,他领到的就比别人少呢?

  “呵,还真有个不知天高地厚的。”

  排长刘德光的目光扫过众多新兵蛋子,大声的询问“你们还有谁不服,举起手来让我看看。”

  张胜奎第一个举起了手,在他的鼓励下,众多新兵蛋子也有了胆气,纷纷举手呼应。

  列队一旁的老兵则用看智障的眼神,看着这些新兵蛋子。

  刘排长见到这一幕头疼不已。

  部队人数要扩张两倍,他从一个班长一跃成了排长,升官固然是好事,但麻烦也是不断。

  以前的新兵蛋子,在新兵连训上一个月,不但掌握了战斗的技巧,思想上也相对成熟。

  哪像现在,全是一堆半成品。

  刘排长招招手让新兵放下,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别不知足了。新兵发二十发子弹,那也只有在咱们分军区。

  你们去打听打听,咱八路军其他地方的部队,是什么样子的。

  每人最多只发十粒子弹,刚入伍时只发两发子弹。

  你们拿的子弹,是其他地区新兵的十倍。也就是咱们分军区富裕,不然你们上哪找这么好的事。”

  “真是这样?”张胜奎问的时候明显没了刚才的底气。

  排长如果说的是真的,那就是他贪心不足了。

  新兵班长没好气的说“当然是真的,等你们以后了解的多了,就知道当了咱们分军区的兵,是多么幸运的事。”

  “用的武器是最先进的,打最多的胜仗,消灭最多的小鬼子。

  伙食改善的频率也比别的部队多,美味的午餐肉罐头,小鬼子都没咱们吃的勤。”

  刘排长罗列了一番优势,教育新兵蛋子,能到他们分军区,到他们独立一团,真就是一件幸事。

  好不好是对比出来的。

  就拿伙食来说,他们一周能吃一次午餐肉罐头,尝到肉味儿。

  这要是跟美国兵的相比,那没法比。

  美国兵都嫌午餐肉罐头难吃,打开吃两口随意的丢了,被韩国兵捡起来做了部队锅。

  如果跟其他八路军相比,那这份伙食就值得珍惜了。

  新兵蛋子对于武器好不好,只是听老兵们说,还没有具体的概念。

  但对于吃的午餐肉罐头,他们很满意。

  现在想起前天吃的午餐肉罐头,张胜奎还记忆犹新,忍不住咽唾沫。

  他出生在赤贫之家,家里无一亩地,无一间房。父亲有哮喘病,不能很好干活养家。

  10岁时,父亲不得不将14岁的姐姐以180元卖给人家当童养媳。

  张胜奎记忆里,童年就是穿着破衣烂衫,每天上山搂草拾柴。

  上了一年半小学就因穷辍学了。

  12岁,就到任老爷家当长工。一年工资八升玉米。

  他每天起早赶黑没命地干活。

  有次地主叫他赶驴拉土,驴在前面跑,让他挑一担土在驴后跟着跑,小小年纪累得实在受不了了。

  晚上,他逃回家哭着说,再也不去地主家当长工了。

  家里又让他去学泥瓦匠,其实就是给人家当小工。

  吃肉,对于张胜奎来说是一种奢望,十六年的记忆里,他只记得吃过两次老鼠肉。

  其他的时候,他每天都期望自己能不饿肚子,根本不敢想吃肉。

  家里穷的揭不开锅,所以听说八路来招兵,管饭吃,他就义无反顾的来了。

  一名通讯员跑来对刘德光低语了几句,他转身对着众人宣布说“连长交给我们一个任务,去攻打柳树庄的炮楼。”

  一个老资格的班长提出了疑问“排长,让咱们排去?新兵占了三分之二,他们连枪都不一定拿得稳,能打得下炮楼吗?”

  部队扩张的太快,新兵数量多战斗力就下降的厉害。

  如果全排都是他们一样的老兵,那真是一点都不虚,干脆利落的就把敌人收拾了。

  现在新兵太多,老兵心里都没底。

  万一新兵死伤的多了,还没拿下炮楼来,回来没法交代。

  “玉不琢不成器,新兵打上几仗就是老兵了。”

  刘排长冠冕堂皇的表了态,话音一转说出了此行的倚仗“连长给咱们配个火箭筒小组,只要抵近炮楼一百米,就轮到那帮狗日的哭爹喊娘了。”

  资格较老的班长也没话说了,他们也听说过火箭筒的厉害。

  十来天前拿下山城,特战队可没少拿那玩意收拾敌人。

  连城门都轰得开,更别说一个小小炮楼了。

  “现在出发。”

  那是张胜奎参加的第一次战斗,一切都非常顺利。

  在机枪的掩护下,火箭筒小组到达了预定的位置,一发火箭弹就把炮楼的墙壁豁开了个大口子。

  里面的敌人见势不妙,只能摇起白旗子,选择投降。

  但张胜奎也有遗憾的地方,他开了七枪,打了七发子弹,却没有打到一个敌人。

  老兵告诉他“光有子弹不行,你还得练枪法。枪法不好,给你再多的子弹也是浪费。”

  张胜奎由此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自己的枪法练好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

  这场攻打炮楼的战斗,仅仅是发生在中条山一带的,小小缩影。

  膨胀了一圈的四个步兵团,以各连排为单位,展开了为期一月的以打代练。

  既打击盘踞在周围的日伪军,也要把新兵的战斗力练起来,使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不至于下滑太多。

  ……

  太原第一军的司令部,宽敞的会议室,长长的条形桌,坐满了高级军官。

  少将五六个,大佐十二三,第一军一半的高级军官都聚集在此。

  如果一颗炸弹扔在这个会议室里,整个驻山西第一军都得瘫痪了。

  司令官岩松义雄坐在条形桌的一端,拿着厚厚的一摞报告在读。

  这是一个学习岗村宁次大将,华北治安战计划的会议。会议出席者无不精神抖擞,表现出自己在认真学习。

  岗村宁次大将的履历,那自不必多说。

  他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上任伊始,便到华北各地巡视,了解各方面的情况。

  随后的日子里,冈村宁次精心谋划制订了一个以消灭兔党和八路军,为主要目标的“三年治安肃正计划”,即华北治安战。

  根据这个计划,冈村宁次把华北地区划分为三种类型,

  即“治安地区”、“准治安地区”和“未治安地区”。

  所谓“治安地区”,是指在日军控制和占领下的区域及其周围;

  所谓“准治安区”,是指双方势力交错地带,也是八路军经常活动游击区;

  所谓“未治安区”,是指抗日根据地。

  冈村宁次计划在三年内变“未治安区”为“准治安区”。

  变“准治安区”为“治安区”。

  逐步缩小“未治安区”,扩大“治安区”。

  针对不同的地区,冈村宁次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对于“治安地区”,以清乡为主。

  “清乡运动”以“军政并进,剿抚兼施”、“三分军事,七分政治”为方针。

  并村编乡,从县至乡、村均建立起伪政权,实行保甲连坐,强化奴役统治。

  在治安区,由伪军担任警备任务,而日军则抽调出来向“准治安地区”推进。

  对于“准治安地区”,以“蚕食”为主。

  其中心思想是掠夺财物,把“准治安地区”变成无人区,从而巩固其势力范围。

  一般的做法是依靠交通网、调堡和沟墙,从外到内逐步把八路根据地一点点地割裂开来,慢慢地将解放区变成占领区。

  对于无法占领的村庄,就把它变成无人区,防止八路军的深入活动。

  对于“未治安地区”,以军事进攻为主。

  派出大量部队,不断进行“扫荡”作战,拆除、破坏根据地的设施及军需品,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

  使八路军不能安身,也无法进行建设,使之逐渐向“准治安地区”发展。

  近日以来,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和准备,冈村宁次先是调集了七万大军。

  对晋察冀边区,开展会持续两个多月的扫荡。

  这次“扫荡”被冈村宁次称为“百万大战”。

  其名称与“百团大战”仅一字之差,其目的是向兔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示威,以表明这是对百团大战的报复。

  目前此次扫荡仅展开半个月,就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果。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下发命令,要求各部队仔细学习,革新战法。

  上面的文件下来了,下面的人自然得上杆子的学习。

  学习,讨论,各抒己见,一场会议开了三个半小时,从下午坐到了晚上。

  学没学进去不知道,众多高级军官的老腰是受不了了,会议结束后便纷纷离去。

  严嵩义雄回到办公室,看到门口有一名军官笔直的站在那里等候。

  “是山下君啊,进来吧。”

  等候了一个下午的山下俊秀,站的身体都僵硬了。他扶着墙壁才让自己没有摔倒。

  本来他是有资格参加下午的会议,但由于接二连三的失败,军队职务被剥夺。

  下午的学习会议,就把他排除在外了。

  岩松义雄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打量着这位属下。

  他犹记得两月前,山下俊秀升为大佐联队长,意气风发看上去很年轻。

  现在,头发更白了,眼睑下垂了,露出一副苍老之相。人还不到五十,看上去就像是个六十岁的老头子。

  “等了很久吧,你有什么事情?”

  山下俊秀憋了几天的话,终于得到了释放的机会,当即说道

  “司令官,盘踞在中条山的八路,已经在扎根发芽了。

  这是最近收集来的情报,他们招募了大量的新兵,对周边我军控制的区域进行游击作战。

  目前已发生大小战斗两百余起,十二个据点,三十七座炮楼,均遭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我认为此风不可长,如果再给他们一段发展的时间,盘踞在中条山的八路,将会成为一颗毒瘤。

  一只插在心口,让皇军不断失血的匕首。”

  情报没有错,岩松义雄今早听到的情报总结,甚至还比山下俊秀说的更严重,八路军已经开始偷袭扰乱周边的县城了。

  他没有着急表态,仰起头看着山下俊秀问“你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山下俊秀提出了问题,自然已经想好了解决办法。

  “司令官,我要为之前的失败所检讨,我们的行动太鲁莽了,总想着毕功于一役。

  殊不知,这样反倒是给了八路机会,从而导致了我军的失败。

  这一次,我认为学习冈村宁次司令官,提出的华北治安战方略,

  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步步蚕食,一点一点缩小八路的生存空间,然后将他们消灭。”

  他将一份精心拟写的围剿计划报告递了上去,大部分参考了岗村宁次正在实施的计划。

  一方面是山下俊秀认同冈村宁次的方式,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拉虎皮扯大旗,为他计划增加几分可行性。

  毕竟,他现在是一个人见人厌的失败者。

  人们只会听从成功者的建议,没有人会愿意听一个失败者。

  岩松义雄心不在焉的翻开计划书,诚实的说,写的还不错。

  但重点是谁提出来的。

  山下俊秀有多失败?

  他本人是有名的蠢蛋,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三次。前后跟随的两名将军,都兵败身死。

  停职后去看望老友,老友所驻守的县城遭到八路进攻,一夜破城,连人都没逃回来。

  反倒是山下俊秀除了瘸了一条腿,一直活得好好的。

  所有人都在传,他是个灾星,谁跟他走得近就要倒霉。

  如果是并肩作战,那就更要小心了,会被咒的兵败生死的。

  岩松义雄是不相信迷信的,但发生了那么多事情,他内心深处也怀疑了。

  翻了几页计划书,他说“山下君,你的计划不错。但是目前我们无法再抽调兵力做这些事了。

  等到冈村宁次大将的百万大战结束后,我们再来考虑围剿中条山八路的计划。”

  司令官的推诿宛如一个晴天霹雳,把山下俊秀镇的整个人都麻了。

  他宛如行尸走肉,行走在太原的街道上。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出来的。

  他幸运地没有死在八路的手里,但接连的失败,也让他的前途变得一片黯淡了。

  该何去何从呢?

  他不禁仰天长叹“李云龙,李云龙,可怕的敌人,我怎么才能让你万劫不复呢?”

  “是山下俊秀大佐吗?”

  一名路过的日本军官脸上露出了惊讶的神色,看到对方迷茫的神色,他自我介绍“我是益子重雄,刚从三十六师团调来。”

  “益子君……”

  山下俊秀隐约听说过这个人,是个地道的中国通。

  “山下君,听你提起李云龙,你对他很了解吗?”益子重雄问。

  山下俊秀没有不好意思的,大大方方的承认“是的,我曾三次败于此人之手,皇军中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了。”

  “那太好了,我正在收集此人的情报,正需要一个了解他的人。”

  益子重雄邀请道“山下君,一起去喝一杯,可以吗?”

  “当然可以。”

  遇到了志同道合的人,山下俊秀内心中的沮丧一扫而空。

  在之后的酒桌上,把自己潜心研究总结的经验,和得到的各种情报,都吐露给了新认识的益子重雄。

  。